学术投稿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的护理干预

官永玉

关键词:脂肪肝, 体检, 高校教职工, 护理干预
摘要:对2009年健康体检中B超检出脂肪肝的226名教职工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有氧运动指导、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理念等,以防止脂肪肝的发展,使教职工早日康复.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导尿方法对全身麻醉苏醒期男性病人躁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两种导尿方法对全身麻醉苏醒期男性手术病人躁动的影响.[方法]将全身麻醉后60例手术导尿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导尿管的前段(15 cm)涂抹盐酸利多卡因乳膏后进行导尿,对照组不涂任何止痛剂,直接在全身麻醉后导尿.[结果]实验组术后病人躁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利多卡因乳膏可有效控制因导尿刺激引起的麻醉苏醒期手术病人的躁动.

    作者:高兴莲;赵晶;杨磊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头部创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总结头部创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对96例头部创伤病人给予积极处理复合伤、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止血、包扎等,同时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结果]痊愈70例,致残14例,死亡12例.[结论]对头部创伤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有利于病人康复.

    作者:苏燕;钟琴;曾碧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的医疗形势下优质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题.市场的竞争促使护理人员改变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方法,以适应市场的需求[1].多年来,由于护理人员的不足和医疗条件的限制,许多护理工作不得不靠病人家属和护工来做,由此带来很多问题.应本着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原则,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在医院和护理部的支持下,我院神经外科积极开展了优质护理,实现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康复护理等为一体的连续、全程的整体护理,全面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作者:王宏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浅谈高职护理教育改革

    我国目前需要大量的高级护理人才,因此高职护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综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结合诸多专家的见解,就高职教育的改革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以供同道参考.1 改革的必要性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1],就是在不断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不断创新的一个过程.

    作者:万雪梅;郭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占70%~80%.本病多急重、反复发作,多次住院造成病人及家属极大负担.我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了70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的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郑志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压疮小组在压疮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建立压疮三级监控管理体系,特别是发挥压疮小组在压疮高危病人的预防、压疮病人的治疗及人员培训中的作用,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吴仙蓉;毛晓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护士专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

    随着护理专业本身的发展,专业能力建设已经涉及教育、医疗、科研、专业组织等各类机构和职业准入、考核评价、职称晋升等人才评价体系及制度建设中.由于护理工作与人民群众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所以提高护士专业能力已成为卫生行政部门和护理专业组织共同关注的问题.护士专业能力是指与个人专业有关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现将护士专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介绍如下.

    作者:张继萍;胡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病人的护理干预

    对56例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病人给予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亲情干预等,56例病人出院时显效30例,有效19例,稍有效6例,无效或恶化1例,住院期间所有病人均未发生自杀等恶性不良事件.认为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病人有其特有的临床特征,针对这些临床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颜红英;陈丽玉;潘晓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36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对36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与相关护理措施,1例行次全子宫切除,其余全部治愈出院.认为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关键在于密切观察,针对产后出血原因及时处理,做好预防前置胎盘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体位及保暖,做好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等.

    作者:黄秀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呼吸暂停经口胃管喂养的护理

    [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呼吸暂停经口胃管喂养的护理.[方法]经口胃管早期微量喂养,逐渐增加奶量,同时关注喂奶前的准备、喂奶的速度以及喂奶后的护理,如体位、非营养性吸吮、观察及抚触等.[结果]80例患儿置管喂养过程中未发生腹胀、呕吐、呛奶、窒息等喂养并发症,也未发生胃管滑脱现象,78例痊愈或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经口胃管早期微量喂养,能辅助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成熟,保证营养供应,有利于其体格及智力发育.

    作者:卢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心理护理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对824例CT增强扫描病人进行心理分析,针对心理问题采取做好检查前的心理疏导,给予保护性的语言安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等措施,824例受检者中,情绪紧张的540例病人均顺利接受CT增强扫描,206例焦虑的病人中有2例经劝说、开导及治疗后3 d接受扫描,78例恐惧者中有1例放弃扫描.认为及时发现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适时给予心理护理,有助于病人顺利接受检查,可保证CT检查的效果.

    作者:李向阳;张翠萍;王雁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对鼻内镜手术病人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鼻内镜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将6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评估两组病人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疾病知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紧张病人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血压、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的疾病知识优良率,缓解鼻内镜手术病人的不良情绪.

    作者:揭桂莲;彭彩玲;李孔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时间环节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时间环节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行高压氧治疗的病人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抓好预约时、入舱时、升压初始阶段、吸氧初始阶段4个时间环节段护理.比较两组高压氧治疗时常见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舒适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高压氧治疗常见并发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病人的舒适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实施时间环节护理,能有效提高高压氧治疗的护理效果.

    作者:钟运露;陆晓燕;刘玉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机械通气病人应用振动排痰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病人振动排痰的效果.[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振动排痰法,对照组采用手工叩击排痰法,1周后比较两组病人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在R、SaO2、PaO2、PaCO2以及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用于机械通气病人明显优于手工叩击排痰.

    作者:张会礼;廖常菊;明淑兰;邹雪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不同阶段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不同阶段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核查由巡回护士负责主持,核查资料由手术室保存,未实施严格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验组核查由麻醉医生主持,核查资料纳入病案保存,采取了严格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比较两组在手术不同阶段安全核查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及病人离开手术室前安全核查的依从性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护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安全核查的依从性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作为核心制度来落实,可提高手术人员安全核查的依从性.

    作者:谭玉聪;朱学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与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治疗慢性变应性鼻炎与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104例变应性鼻炎及血管运动性鼻炎病人,行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并进行精心护理,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病人体征、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病人术后鼻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与血管运动性鼻炎效果明显,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红剑;高艳荣;左冬至;耿宛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在术后肢体血液循环监测中的应用

    对206例四肢术后病人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监测患肢血氧饱和度,由此判断是否存在血液循环障碍,结果24例病人患肢血氧饱和度<95%,其中22例经对症护理后血液循环好转,1例血氧饱和度<78%,行切开减压术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1例血氧饱和度<65%,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证实为血管吻合术后再栓塞.认为脉搏血氧饱和度能早期反映出肢体存在的血液循环障碍,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客观、连续性的优点.

    作者:仝开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爱必妥联合放疗治疗头颈部鳞癌临床护理中执行标准操作程序的实践

    爱必妥,即西妥昔单抗或C225(前期研究中的代号)[1],属于嵌合型IgG1单克隆抗体,通过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受体磷酸化,阻断下行信号通行,抑制肿瘤增殖并增加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2].爱必妥结合放疗治疗头颈部鳞癌是近年来临床上应用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案,护士作为治疗方案的执行者,护理的每一步操作将会影响病人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因此我科在爱必妥联合放疗治疗头颈部鳞癌临床护理中制定了标准操作程序(SOP)并严格执行,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玉婷;梁务清;丘想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的护理干预

    对2009年健康体检中B超检出脂肪肝的226名教职工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有氧运动指导、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理念等,以防止脂肪肝的发展,使教职工早日康复.

    作者:官永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75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

    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了3个月至2岁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5例,常规遵医嘱给予抗感染、祛痰、镇静、平喘等治疗与护理外,还给予普米克0.5 mL~1.0 mL加万托林0.5 mL加0.9%氯化钠2 mL雾化吸入,雾化后给予翻身、叩背,同时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患儿复发次数.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周燕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