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专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

张继萍;胡钰

关键词:护士, 专业能力, 策略
摘要:随着护理专业本身的发展,专业能力建设已经涉及教育、医疗、科研、专业组织等各类机构和职业准入、考核评价、职称晋升等人才评价体系及制度建设中.由于护理工作与人民群众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所以提高护士专业能力已成为卫生行政部门和护理专业组织共同关注的问题.护士专业能力是指与个人专业有关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现将护士专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介绍如下.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导尿方法对全身麻醉苏醒期男性病人躁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两种导尿方法对全身麻醉苏醒期男性手术病人躁动的影响.[方法]将全身麻醉后60例手术导尿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导尿管的前段(15 cm)涂抹盐酸利多卡因乳膏后进行导尿,对照组不涂任何止痛剂,直接在全身麻醉后导尿.[结果]实验组术后病人躁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利多卡因乳膏可有效控制因导尿刺激引起的麻醉苏醒期手术病人的躁动.

    作者:高兴莲;赵晶;杨磊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病人的护理干预

    对56例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病人给予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亲情干预等,56例病人出院时显效30例,有效19例,稍有效6例,无效或恶化1例,住院期间所有病人均未发生自杀等恶性不良事件.认为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病人有其特有的临床特征,针对这些临床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颜红英;陈丽玉;潘晓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护士专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

    随着护理专业本身的发展,专业能力建设已经涉及教育、医疗、科研、专业组织等各类机构和职业准入、考核评价、职称晋升等人才评价体系及制度建设中.由于护理工作与人民群众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所以提高护士专业能力已成为卫生行政部门和护理专业组织共同关注的问题.护士专业能力是指与个人专业有关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现将护士专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介绍如下.

    作者:张继萍;胡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时间环节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时间环节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行高压氧治疗的病人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抓好预约时、入舱时、升压初始阶段、吸氧初始阶段4个时间环节段护理.比较两组高压氧治疗时常见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舒适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高压氧治疗常见并发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病人的舒适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实施时间环节护理,能有效提高高压氧治疗的护理效果.

    作者:钟运露;陆晓燕;刘玉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标识是指所有标识图案文字的总称.规范、醒目的标识能给人们警示信息,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为了保证病人生命安全,减少医疗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我科使用各种护理标识,有效避免了护理缺陷和事故的发生.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 标识的设计和应用

    作者:华银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现场演示宣教在门诊常用吸入性药物正确使用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现场演示宣教在门诊常用吸入性药物正确使用中的作用.[方法] 对门诊55例接受常规吸入性药物治疗的病人进行现场演示宣教,宣教后调查病人对吸入性药物装置的了解程度、正确操作方法、药物使用依从性等.[结果] 通过现场演示宣教,病人正确使用吸入性药物依从性由原先的29.09%~63.64%提高到60.00%~81.82%.[结论] 有针对性的现场演示宣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程侦;陈建萍;朱晓秋;徐伟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外科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与对策

    护士缺乏、危重病人多、人际关系复杂、护士价值得不到体现、新知识及新技能的更新是外科临床护士主要的工作压力源,对此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护士的积极应对能力、指导护士释放压力,从而减轻工作压力.

    作者:王洪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集体备课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护理学基础>中的护理技能操作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是临床实施护理措施的根本和保证.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护理技能培训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集体备课对广大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以教研室为单位,在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共同讨论某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老年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的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人保守治疗期间的护理,评定其护理效果.[方法]将48例保守治疗的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以采取常规护理的24例病人为对照组,以采取加强护理的24例病人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病人的精神状态、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对保守治疗的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人加强护理可缓解病人不良情绪、提高病人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方向红;兰洁;曾惠琼;陈丽辉;范紫香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压疮小组在压疮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建立压疮三级监控管理体系,特别是发挥压疮小组在压疮高危病人的预防、压疮病人的治疗及人员培训中的作用,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吴仙蓉;毛晓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心理护理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对824例CT增强扫描病人进行心理分析,针对心理问题采取做好检查前的心理疏导,给予保护性的语言安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等措施,824例受检者中,情绪紧张的540例病人均顺利接受CT增强扫描,206例焦虑的病人中有2例经劝说、开导及治疗后3 d接受扫描,78例恐惧者中有1例放弃扫描.认为及时发现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适时给予心理护理,有助于病人顺利接受检查,可保证CT检查的效果.

    作者:李向阳;张翠萍;王雁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在术后肢体血液循环监测中的应用

    对206例四肢术后病人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监测患肢血氧饱和度,由此判断是否存在血液循环障碍,结果24例病人患肢血氧饱和度<95%,其中22例经对症护理后血液循环好转,1例血氧饱和度<78%,行切开减压术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1例血氧饱和度<65%,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证实为血管吻合术后再栓塞.认为脉搏血氧饱和度能早期反映出肢体存在的血液循环障碍,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客观、连续性的优点.

    作者:仝开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36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对36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与相关护理措施,1例行次全子宫切除,其余全部治愈出院.认为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关键在于密切观察,针对产后出血原因及时处理,做好预防前置胎盘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体位及保暖,做好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等.

    作者:黄秀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不同阶段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不同阶段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核查由巡回护士负责主持,核查资料由手术室保存,未实施严格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验组核查由麻醉医生主持,核查资料纳入病案保存,采取了严格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比较两组在手术不同阶段安全核查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及病人离开手术室前安全核查的依从性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护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安全核查的依从性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术安全核查表制度作为核心制度来落实,可提高手术人员安全核查的依从性.

    作者:谭玉聪;朱学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的护理干预

    对2009年健康体检中B超检出脂肪肝的226名教职工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有氧运动指导、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理念等,以防止脂肪肝的发展,使教职工早日康复.

    作者:官永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鼻胃管注食发生误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选择鼻胃管不合适、置管深度不够、鼻胃管松脱或移位、体位不当、注食过程中操作不当等是鼻胃管注食引发误吸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

    作者:霍建珊;何春梅;谢东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护创敷料在烧伤暴露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对46例烧伤暴露创面进行常规清创、外喷护创敷料及对症护理,结果46例病人暴露创面均按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认为护创敷料能够有效控制感染.

    作者:顾霞云;唐文华;李莉;花芳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101例急性脑出血病人中,实施院前急救为观察组(56例),未经院前急救为对照组(45例),院前急救采取建立有效的呼吸和循环、维持基础生命体征、安全转运和途中监护等措施.[结果]观察组入院时发生的呼吸道梗阻、脑疝、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对短时间内挽救脑出血病人的生命,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秀娥;陈小梅;谭爱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配合

    对94例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关节镜下实施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效果显著.认为对于关节镜下的手术,护士必须术前熟悉手术器械,术中要有娴熟的配合技巧,且要做好腔镜器械的维护.

    作者:刘光娥;黄素琼;江进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直肠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早期治疗,预后较好.直肠癌术后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化疗方案,可减少术后复发,提高生存率.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可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静脉炎、药物渗漏、骨髓抑制等,病人在化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理、心理问题.对2007年-2009年在我科138例直肠癌术后化疗病人制订护理措施,减轻其心理负担,改善其不良情绪,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病人坚持化疗全程,达到佳治疗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香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