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本科生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教育的效果评价

金瑞华;郑丹丹;刘春凤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 职业毒理, 职业防护, 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教育效果。[方法]以2011级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其对护理职业安全与防护的认知情况为基础制定教学方案,开展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理论教育及实践操作指导,在理论课程及实训结束后,比较授课前后学生护理职业安全知识和态度得分情况。[结果]实施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教育后,护理本科生护理职业安全知识和态度得分高于授课前(P<0.05)。[结论]开设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教育是增强护理本科生职业防护意识、促进安全规范的职业行为养成的有效途径。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敷贴在阴虚阳亢证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对阴虚阳亢证高血压病人证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阴虚阳亢证高血压病人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接受高血压常规治疗,试验组在高血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疗法,干预3个疗程,每个疗程4周,在干预前和每个疗程结束后比较病人的阴虚阳亢证候评分。[结果]干预8周后和12周后,试验组阴虚阳亢证候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试验组干预4周、8周和12周后阴虚阳亢证候呈好转趋势。[结论]穴位敷贴可有效改善阴虚阳亢证高血压病人的证候表现。

    作者:魏虹;沈翠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溶血病人的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畸形的一类常见病,每年新出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5万~20万,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由于单纯先天性心脏病病人自觉症状常不明显,易被忽略,因此有很多病人至成年时才进一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方法为手术治疗,目前有体外循环下开胸手术治疗及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后者较前者创伤小,除年龄过小或合并精神疾患等难以配合体位要求者,大部分病人采用局部麻醉即可进行手术治疗。介入封堵术目前已成为常规治疗方法,其风险较开胸手术大大降低,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急性溶血,一旦发生,需紧急处理。2006年12月—2013年12月我科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后共并发溶血7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任梅惠;王乐乐;侯春英;黄文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法令条例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护理本科生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教育效果。[方法]以2011级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其对护理职业安全与防护的认知情况为基础制定教学方案,开展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理论教育及实践操作指导,在理论课程及实训结束后,比较授课前后学生护理职业安全知识和态度得分情况。[结果]实施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教育后,护理本科生护理职业安全知识和态度得分高于授课前(P<0.05)。[结论]开设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教育是增强护理本科生职业防护意识、促进安全规范的职业行为养成的有效途径。

    作者:金瑞华;郑丹丹;刘春凤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黛芩化痰丸在脑出血行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黛芩化痰丸在脑出血行气管切开病人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60例脑出血行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气道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黛芩化痰丸结合常规气道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和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行气管切开病人使用黛芩化痰丸可稀释痰液,预防气道出血和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洁;黄艳君;闭春丽;潘妍;张高炼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健康访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访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访视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访视组在围术期接受术前集中访视、术后个性化指导、心脏康复综合处方的宣教与院外访视,比较两组病人院内遵医行为、院外遵医服药行为和出院12个月后自我管理行为情况。[结果]两组病人院内遵医行为、出院12个月后自我管理行为、服药和复查冠状动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系统的健康访视,可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院内和院外的遵医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进而促进心脏康复。

    作者:王静;徐月美;孙洁;徐琴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康复训练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干预前后两组均采用反复唾液吞咽试验和洼田饮水试验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3周后,试验组反复唾液吞咽试验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

    作者:贾秀萍;黄爱云;陈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声明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患儿出院准备计划与家庭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计划与家庭康复护理在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8例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出院后的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计划与家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并比较患儿出院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结果]出院后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的焦虑量表得分、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患儿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准备计划及出院后持续家庭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患儿家长的焦虑心理,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再住院率。

    作者:武晋萍;赵可;董艳;李灵先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组织支持理论在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组织支持理论对我院护士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职业认同感,降低护士离职率。[方法]选择我院在职的注册护士706人,利用组织支持理论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职业认同感、离职意愿和组织支持感。[结果]干预后我院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职业认同感和组织支持感提高,离职意愿降低。[结论]利用组织支持理论进行护士人力资源管理,可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职业认同感和组织支持感,降低离职意愿。

    作者:王育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病人的治疗和护理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病人的治疗与护理。对难治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病人通过营养支持、血制品支持治疗、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治疗及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安全保护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后,病人未发生生命危险,病情趋于稳定。

    作者:张带带;张丽;冯妍妍;崔振珠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凡士林纱条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后病人应用凡士林纱条肛塞与凡士林纱布缠绕肛管后肛塞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PPH术后用凡士林砂条1块或2块填塞肛门,对照组在PPH术后用凡士林纱布缠绕肛管后填塞肛门,比较两组出血、尿潴留、疼痛及肛门坠胀感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出血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坠胀感及尿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术后应用凡士林纱条肛塞与凡士林纱布包裹肛管肛塞两种方法均能有效预防术后出血,减少术后疼痛,但凡士林纱条肛塞对减少病人术后肛门坠胀感及尿潴留的发生效果更好。

    作者:刘伟燕;李妹红;麦金妹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行动导向教学在培养助产专业学生护理软技能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教学在培养助产专业学生护理软技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2011级专科助产专业学生以班为单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和技能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提高了助产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护理软技能。

    作者:苑芯瑕;邓开玉;吴斌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科风险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科风险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前后选取15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急诊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考核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急诊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和病人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风险事件管理中,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作者:谭春兴;杨艳青;潘新喜;黄奇花;李红涛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认知行为疗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贾悦;魏萍;姬文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桂林市社区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对桂林市社区慢性肾脏病(CKD)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筛选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桂林市社区的3000名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桂林市社区CKD的发病率和知晓率均较低,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与肥胖均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开展广泛性的知识宣教并建立定期尿液检查制度,以降低CKD的发病率,提高疾病知晓率,争取佳预后。

    作者:陈向红;阳兰;李丽连;李超云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不同洁净级别配液环境对配液质量的影响

    输液微粒是指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在1μm~15μm者占多数,少数可在50μm~300μm [1],是肉眼不可见、易动性的非代谢性的有害粒子。这些看不见的微粒进入人体引起的反应是非常严重的,因此,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微粒超标可直接导致病人在半小时内死亡。2003年,一项对1例曾进行40 L 液体输注的病人的研究发现,其肺部有5000多个肉芽肿。由此可见,输液微粒不但广泛存在而且危害巨大[2]。目前,大多数科室的静脉药物配制是由各病区护士在各自的治疗室完成的,但治疗室只是一个相对洁净的非封闭环境,人员及非净化空气的流动不可避免,治疗室内无空气净化装置,各种操作均暴露于非净化空气中,不能保证配药环境的洁净度,微粒、热源、活性微生物等普遍存在,配制时极易造成药液污染。本研究就两种洁净级别及三种不同的处方配液质量进行研究,以期对减少配液过程的输液微粒提供参考。

    作者:罗彩虹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弹力袜用于PICC导管固定的个案研究

    1病例介绍病人,男,92岁,于2012年11月10日因肺部感染3周、加重5d入院。病人3年前发现结肠癌行左半结肠切除术,术后辅助化疗4周,病灶无转移。患皮肤瘙痒症10年,间断使用维康松乳膏等多种外用止痒药物。病人入院后给予抗感染、补充营养等治疗。因病人为高龄老年人,身体虚弱、营养状况差、血管弹性差、皮肤病致手背及前臂皮肤成糟糠样、肺部感染需要长期治疗等原因[1],经家属同意,为病人行右侧贵要静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置入术,导管维护每周2次。病人住院80 d后,于2013年1月30日PICC置管处出现红色硬结,面积约3cm×3cm ,无破溃,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有触痛。病人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感染症状。请皮肤科会诊后,遵医嘱密切观察。2013年2月2日PICC置管处出现多处红斑及大小不一的水疱,水疱破溃后有淡黄色渗液流出,诊断为PICC置管处感染。

    作者:宋昭婧;陈金凤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病人失禁性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C U )病人失禁性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综合IC U时间>48 h、每天排便≥4次的病人2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硼酸湿敷和锌氧油外涂保护皮肤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失禁性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和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失禁性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和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ICU病人失禁性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钱丹;曹燕;蔡亚萍;郭兰;沈益美;庄朋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法令条例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