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湘;白姣姣
医学科学的深化和发展,带动了医学领域各种新药的研发与应用。每种新药在运用于临床病人前,必须经过基础研究、动物试验和人体临床试验等规定程序,所有试验合格后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才能应用。与试验前的药物研究相比,药物临床试验更为重要,直接关乎临床病人用药安全。在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通过主动干预或者不干预等手段,在受试者身上进行新式药品、治疗方式等试验,通过数据分析、症状观察,获取相关信息。一种新药的上市,不管经过多少体外和动物试验,终都需要在人体进行临床试验才能确定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试验必须严格遵循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 GCP),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随着越来越多药物临床试验的进行以及GCP的实施和监管的加强,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分工越来越明确,研究人员各司其职,研究护士的工作也越来越不可替代,除了常规的临床护理工作外,研究护士在药物临床试验中还担负着相应的研究工作。
作者:孙美艳;卢洪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等级医院评审要求病房进行低风险管理[1],我院将病房口服用药由原来的病房分管药物改成综合楼病区统一管理,抢救自备所需口服药物进行危险分级、实行病区预案式风险管理。病区分管药物减少,药房统一摆药后无药品说明书供护士统一学习[2],低年资级护士临床学习机会减少,对病人临床用药指导缺乏统一规范性。老年干部病房优质护理的核心是为病人提供安全、高效、综合、全程、科学、满意的护理服务,所以对护士进行口服药物的安全管理及培训尤为重要。为了确保护士核对、发放、指导病人服药安全性,降低给药及健康教育缺陷,对高干病区低年资护士口服药培训管理中实施等级评估与培训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容;邹密;王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出院管理是从病人入院到出院顺利转到另一个医疗服务机构或家庭的过程,它包含了医生、护士、姑息治疗及康复医师、社会工作者、义工等多学科、多部门、多专业的合作过程,借此在病人及其家庭、社区之间构架起一座沟通互助的桥梁,对提高住院病人满意度及出院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节省社会资源及减少家庭压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研究显示,实施出院管理服务能够减少病人急诊入院率,减轻医院的床位压力等[1]。
作者:赵莉;李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鼻胃管置管是胃肠道减压、肠道营养、洗胃及胃内治疗的必要手段。置管成功后一般用医用胶布将胃管固定后贴于脸颊部。医用胶布固定胃管需要每天更换,且不能贴在同一部位,否则容易造成皮肤损伤,部分病人可能出现过敏现象,给病人带来不便。鉴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鼻胃管固定支架。现介绍如下。
作者:仲月霞;何乾峰;董妮;路中先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确定一套标准的、统一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课程,为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德尔菲法,对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2名专家就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课程设置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结果]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课程包括8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和125个三级指标。其中,麻醉护理的相关内容是否应被纳入培训课程尚有争议。[结论]专家对确定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课程的积极性、权威程度及意见的集中程度均较高,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课程可为今后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邱莹;张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CABG围术期病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将临床护理路径引入 CABG围术期护理工作中。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和出院病人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药物治疗依从性、健康责任、营养、态度、运动和锻炼5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P<0.05),其中药物依从性、健康责任得分居前2位;观察组服务态度、关爱病人、健康教育等条目满意度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ABG围术期护理路径能够促进病人术后形成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提高满意度。
作者:龙洪;李荣;吴慧兰;刘英;彭芳;周淑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阴道分娩产妇3452例为观察组,2011年2月-2012年2月阴道分娩产妇2997例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按产科预防尿潴留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前瞻性的护理干预,包括制定落实“三早”护理管理制度、双氯芬酸钠栓纳肛有效镇痛、早期进行产后康复治疗、孕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不同产后时间排尿例数及尿潴留发生例数。[结果]两组产后不同时间排尿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前瞻性护理可有效促进排尿时间提前,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肖枫;陈群英;王志悠;程琨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约15%的糖尿病病人会发生糖尿病足[1]。DF病人的截肢风险是非糖尿病病人的8倍~24倍[2],截肢率高达80%[1],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2013年2月,本院收治1例迁延不愈的巨大型糖尿病足溃疡病人,护理7周后,溃疡痊愈。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卢湘;白姣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eral head,ONFH)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血液供应破坏所造成的骨小梁和骨髓破坏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其发病率高、病程长、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且治疗方法有限,终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一类成纤维集落生成细胞,能分泌多种成骨活性因子[3],可促进新骨生成,防止股骨头塌陷。而病灶清除植骨联合 BMSCs 移植术不仅可减轻股骨头内高压力,打破股骨头缺血的恶性循环,且操作简便安全、排异反应风险低。但作为一项临床新技术,围术期护理有其特殊性,使护理人员面临新挑战。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作为一种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强调的是科学的证据、护士个人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可以使护士熟练、准确地将所收集到的证据运用于临床,进而指导护理工作[4]。本研究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病灶清除植骨联合 BMSCs 移植术围术期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伦兰;甘玉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发热婴幼儿夜间体温监测是家长关注的重点问题,因婴幼儿无表达能力和自我行动能力,无法传达自身的健康状态和信息,家长需要时刻对其进行监护。现介绍一种轻便、耗能低、功能强、价格低廉的头戴式婴幼儿体温监测装置,它能够与智能手机进行对接,并通过智能手机进行实时温度记录、分析以及预警。
作者:吴倩倩;叶夏;王文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89例行胸腔镜手术的病人使用库蓝 K500冷冻机进行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对护理配合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89例病人手术顺利完成,冷冻镇痛效果好,术后没有使用镇痛药物,术后约1个月开始恢复知觉。[结论]护士熟悉库蓝冷冻机的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合理选择冷冻手柄,把握冷冻时间和冷冻温度是保证良好镇痛效果的关键。
作者:吴枚禅;李富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病人拔除尿管佳时机,为临床早期安全拔除尿管提供依据。[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实施结肠癌根治术的90例病人随机分为 A、B、C 3组,每组30例。A组病人术后第2天拔除尿管,B组病人术后第3天拔除尿管,C组病人术后第5天拔除尿管。比较3组病人拔管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急性尿潴留发生率以及病人术后舒适度。[结果]3组病人急性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其次是 B组,C组尿路感染发生率高,3组尿路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病人舒适度明显高于 C 组,3组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根治术后第2天为拔除尿管的佳时机,既不增加急性尿潴留发生率,又可以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病人身心舒适度。
作者:杨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调查使用计步器能否有效指导糖尿病病人科学运动降低血糖,预防运动过量而致的低血糖。[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第一周期两组均不使用计步器指导运动;第二周期观察组病人运动时携带计步器,对照组不使用计步器指导运动,观察两组病人不同周期3餐后2h血糖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第二周期观察组血糖达标率为80.0%,对照组为23.3%;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0.9%,对照组为4.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计步器指导糖尿病病人运动,能够有效帮助病人达成运动目标,控制餐后2h血糖,同时预防运动过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王贺佳;郑辉;于艳艳;葛焕琦;刘亚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脊柱脊髓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脊柱脊髓损伤的病人按单双号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抢救流程,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患方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患方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可提高脊柱脊髓损伤病人抢救成功率、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患方满意率。
作者:杨良枫;李小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m lithotripsy,PCNL)是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1],术后输尿管内常留置双 J 管作为支架起内引流的作用,可有效解除上尿路梗阻,同时可替代肾造瘘管,减少术后感染、漏尿等并发症的发生。双J 管两端卷曲,型似猪尾巴,俗称“猪尾巴管”,一般在术后1个月~3个月拔除[2]。因此,带管期间的观察和护理大部分由病人或家属在家中完成。双J 管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尿路刺激症状、血尿、尿路感染、尿盐结垢、移位或脱落、滞留等并发症,病人对PCNL 术后留置双J 管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减少带管期间的并发症,指导病人顺利渡过带管期,我科对PCNL 术后留置双J 管的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晓静;蒋玉梅;李金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在校专科护生批判性思维和心理韧性的关系,为护理教育中如何提高护生心理韧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批判性思维问卷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191名专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专科护生批判性思维总分为(231.60±27.11)分,心理韧性总分为(83.69±9.90)分;批判性思维总分与心理韧性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专科护生心理韧性和批判性思维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护理教育过程中应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提高护生的心理韧性。
作者:曹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泌尿系结石症是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微创手术取石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切口小、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为广大病人所接受[1]。为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我科护理人员采用改进方法,对围术期病人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出血情况,做好出院指导,使89例泌尿系结石病人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郜丽;王素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文版暴力风险量表在住院精神疾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2013年7月1日-12月31日入院)病人采用中文版Br?set 暴力核查清单(BVC)进行暴力风险评估,根据评分值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并与2012年同期入院的对照组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发生情况、约束情况、病人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入院8周内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约束率、约束时间、病人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VC评估精神疾病病人的暴力风险简便、准确,提高了暴力应急处理的预见性,降低了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率及约束率,提高了病人家属满意度,对规范及完善暴力风险的管理程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施忠英;张菊英;许德君;陈明妮;吴瑛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