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隽英;赵敏艳;熊康平;徐跃华;陈锐
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已于200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认真贯彻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1],加强多重耐药菌以及传染病病人的管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结合我院实际,特别设计制作了新版隔离标志(床尾卡),并应用于临床.现将新版隔离标志的制作与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程芳娜;王薇;阎素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特大面积烧伤后恢复期增生性瘢痕病人浅表静脉均被毁损,常用的静脉穿刺部位无法使用.而手术中必须建立静脉通道,补充丢失的及机体日常所需的液体,并为术中输血、紧急抢救做好准备[1].我们尝试用彩色多普勒引导下行浅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道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基础护理的实习了解护生对护理职业态度的变化.[方法]自行设计一般情况及职业态度调查问卷对我院大专护生155人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在基础护理实习前后认知评分和情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生对护理专业认知和情感与性别、家庭收入、选择职业意愿有关.[结论]基础护理实习后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对护理专业有更高的认同;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不如女护生.
作者:李丽;叶文琴;李凤萍;陈淑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重症肝炎是肝炎中严重的类型,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常规保肝治疗效果不佳.人工肝支持系统可提高重症肝炎的治愈率和好转率,其中血浆置换(PE)是人工肝治疗中应用广泛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它是将病人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血浆分离器将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并弃之,同时补充等量的新鲜冰冻血浆,从而清除病人血液中各种代谢毒素和致病因子,减轻有害物质对肝脏的损害,使部分病人过渡到肝脏再生而康复或为肝移植等待供肝赢得时间,但治疗中易出现低血压、变态反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现将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孙婷云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是将指套固定在病人指端甲床利用手指作为盛装血红蛋白的透明容器,使用波长660 nm的红光和900 nm近红外光作为射入光源测定通过组织床的光传导强度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氧饱和度的方法.监测时将探头夹在病人手指或脚趾的甲床上,在连续监测时探头极易脱落,影响监测效果.为更有效地进行连续监测,我科用一次性弹力网状绷带加固保护探头,使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谭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母乳作为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不仅各种成分易于吸收,而且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但由于孕产妇及家属缺乏母乳喂养知识,在母乳喟养过程中存在方法不正确等问题.
作者:林环环;蔡彩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提高护士口服药知识水平及口服药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123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即发放口服药时给予口头指导,而观察组则采用口服药样板资料与口头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口服药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药物知识的知晓率及医嘱依从性,同时对应用前后护士口服药知识考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应用口服药样板资料前后,护士口服药知识考核成绩、病人对口服药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医嘱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药样板资料的应用能更好地使护士和病人掌握口服药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邹建;罗比可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抚触及穴位按摩对小儿疝气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疝气手术患儿6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必要时使用镇痛镇静药物;实验组在手术麻醉清醒后即给予抚触及穴位按摩,采用FLACC 评分法进行疼痛评估.比较两组麻醉清醒后1 h~6 h、7 h~12 h、13 h~24 h时间段疼痛评分及使用镇静镇痛药例数.[结果]对照组各时间段疼痛评分、使用镇静镇痛药例数高于实验组.[结论]抚触及穴位按摩是一种既简单而又安全有效的缓解小儿疝气术后疼痛的护理手段.
作者:魏庆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食管癌内支架置入术后肿瘤侵及颈段堵塞上口引起再发狭窄病人,因吞咽障碍而不能正常进食,全身情况极差,多呈现恶病质,病变已广泛转移,身体状况根本不能耐受手术及常规放疗、化疗[1,2].因支架将缩咽肌撑开,使其不能收缩,病人无法吞咽,故不能于肿瘤堵塞上口再次放置食管支架,此种情况下各种镜下治疗手段作为姑息治疗唯一选择,可达到通畅食管、解除梗阻、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期[3]的目的.我科2007年1月-2010年10月对10例颈段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再发狭窄病人行内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激光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春雨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高科技医疗设备,对危重病人进行集中强化治疗和检测的场所[1],病人大多需要留置各种管路,如胃管、尿管等,在紧张繁忙的护理工作中按时更换各种管路可以减少或者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我科在护理实践中发现床头管路提示卡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英娜;李天民;王沛红;邓静;宋静 刊期: 2011年第26期
临床科室输液量大,每日使用大量塑料瓶装液体.塑料瓶多为拉环式瓶盖,护士加药前常用食指或中指拉开塑料瓶拉环,反复用手指拉拉环易导致手指末节关节疼痛、皲裂,甚至甲沟处皮肤裂开出血.有时因用力不当仅把拉环拉断而瓶盖仍未开启;既费时,又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我科采用一次性针头帽开启拉环式塑料瓶盖,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彩华;曾玉兰;程海冬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探索人工气道病人持续气道湿化的有效方法.[方法]将一次性口含式雾化吸入器进行改良,对人工气道病人行持续气道湿化,并与人工鼻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雾化吸入器湿化效果和吸痰后3 min血氧饱和度均优于人工鼻.[结论]改良式雾化吸入器湿化效果优于人工鼻.
作者:高丽霞;单学栋;周瑞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身体易产生依赖性的药品[1-3],临床上用量使用恰当可以治病救人,反之,则会带来严重的公共问题,危害病人健康.手术室是医疗机构麻醉用药种类多、数量大的科室之一,加强手术室麻醉药品的管理是落实医院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的关键[4].我院为了保证麻醉药品的正确使用和管理,建立了麻醉药品管理制度,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艳涛;任海兰;王丽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2)气体温度对腹腔镜肠道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50例肠道肿瘤手术病人作为实验组,采用加温至37 ℃的CO2气体建立气腹,并与50例常规建立气腹的病人进行对照,观察术后两组病人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拔除胃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加温至37 ℃的CO2气体建立气腹进行肠道腹腔镜肿瘤手术,可有效促进病人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
作者:贾占辉;冉战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通腑合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均采用通腑合剂治疗,治疗1周后,显效3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无效病人改手术治疗.[结论]通腑合剂能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毒休克症状,有效控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发生.
作者:王晶;罗志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层流病房)护士工作的真实体验,为层流病房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2名层流病房工作的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从研究中得出3个主要问题,即压力大、责任重、有成就感.[结论]应合理配备层流病房护理人员,合理安排护士工作量和时间,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
作者:马新娟;张志灵;郑卫红;解文君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骨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21 d后,干预组病人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30 d后,干预组病人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有效促进病人的骨折愈合,加速患肢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靖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在专科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内分泌重症监护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并完善排班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护士绩效考核方案.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病人或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未发生一起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病人或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结论]在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付阿丹;鲁桂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无肝素、低分子肝素及改良无肝素透析在肝硬化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肝硬化伴出血倾向病人,按采取透析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A组为无肝素透析;B组为低分子肝素透析;C组为改良无肝素透析,观察病人透析前后凝血功能、透析器凝血情况及临床出血情况.[结果]3组病人透析前后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发生凝血率显著高于B组、C组;透析后A组、C组病人出血倾向无加重表现,B组2例病人出现透析后出血倾向加重.[结论]改良无肝素透析在肝硬化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安全性高.
作者:李颖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对隐私保护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体检者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科2008年9月由某事业单位组织的200名体检者进行调查,以了解其对隐私保护的需求,针对调查结果改进相关环节;2009年10月对同组对象进行改进后的追踪调查.[结果]200名体检者对隐私保护的需求依次为:保护隐私部位占97.0%,保密病史病情占95.5%,保密个人信息占93.0%,尊重个人空间占81.0%;针对需求进一步改进,体检者对以上4个项目的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结论]重视体检报告的人性化管理是保护体检者隐私的重要环节以及尊重和保护个人生活空间等人性化服务措施可提高体检者满意度.
作者:徐琼;吴英 刊期: 2011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