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琼;吴英
食管癌内支架置入术后肿瘤侵及颈段堵塞上口引起再发狭窄病人,因吞咽障碍而不能正常进食,全身情况极差,多呈现恶病质,病变已广泛转移,身体状况根本不能耐受手术及常规放疗、化疗[1,2].因支架将缩咽肌撑开,使其不能收缩,病人无法吞咽,故不能于肿瘤堵塞上口再次放置食管支架,此种情况下各种镜下治疗手段作为姑息治疗唯一选择,可达到通畅食管、解除梗阻、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期[3]的目的.我科2007年1月-2010年10月对10例颈段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再发狭窄病人行内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激光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春雨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2)气体温度对腹腔镜肠道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50例肠道肿瘤手术病人作为实验组,采用加温至37 ℃的CO2气体建立气腹,并与50例常规建立气腹的病人进行对照,观察术后两组病人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拔除胃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加温至37 ℃的CO2气体建立气腹进行肠道腹腔镜肿瘤手术,可有效促进病人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
作者:贾占辉;冉战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在专科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内分泌重症监护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并完善排班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护士绩效考核方案.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病人或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未发生一起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病人或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结论]在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付阿丹;鲁桂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eholecystectomy,LC)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1-4],其手术病死率为0.09%[5],但是由于高龄病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反应迟钝,对疼痛敏感度降低,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其他疾病,容易误诊为胃病、冠心病,部分病人手术时伴炎症水肿,甚至胆囊坏疽、积脓[6],加之麻醉等的刺激,增加了LC的风险,因而做好术后监测和处理,提高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极为重要[7],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9月共对60例高龄高危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细致周到的护理,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俊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急性脑卒中病人易发生高血糖[1],病情越重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越高[2].有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及其高血糖状态对脑卒中病人有不利影响,也证实了高血糖是引起死亡的重要且独立的危险因子[3,4],同时包括对脑卒中病人胃动力的影响[5].糖尿病胃动力障碍是常见的并发症,可累及全胃肠道,50%~60%的糖尿病病人有胃排空障碍[6,7].因此,急性脑卒中伴有高血糖病人胃排空障碍的发生不可忽视,因其常常伴有意识障碍、语言障碍,不能有效沟通,当胃排空障碍发生时易导致胃潴留量增加,出现反流误吸甚至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需要护理上严密观察.目前针对重症脑卒中病人血糖的增高是否会影响病人的胃排空障碍的研究较少,为探讨急性脑卒中病人血糖增高时发生胃潴留的情况,现对85例急性脑卒中伴高血糖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刘芳;魏娜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病人髙血糖控制的目标范围,以降低血糖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2009年8月-2010年6月收治的221例重症病人根据血糖结果给予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7.8 mmol/L~10.0 mmol/L.[结果]221例重症病人179例存活,42例死亡,低血糖发生率0.96%.存活病人血糖(2.26±1.32)mmol/L,死亡病人血糖(3.77±1.83)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U重症病人血糖控制目标范围为7.8 mmol/L~10.0 mmol/L可降低血糖发生率;病人血糖水平可影响病人的预后.
作者:张淑香;孙楠楠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重症肝炎是肝炎中严重的类型,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常规保肝治疗效果不佳.人工肝支持系统可提高重症肝炎的治愈率和好转率,其中血浆置换(PE)是人工肝治疗中应用广泛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它是将病人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血浆分离器将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并弃之,同时补充等量的新鲜冰冻血浆,从而清除病人血液中各种代谢毒素和致病因子,减轻有害物质对肝脏的损害,使部分病人过渡到肝脏再生而康复或为肝移植等待供肝赢得时间,但治疗中易出现低血压、变态反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现将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孙婷云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一种致命性机械并发症,心脏破裂病人的病死率较高,约占AMI总死亡原因的15%[1].心脏破裂已成为AMI院内死亡的第二位常见原因,严重威胁AMI病人的生存.为此,本研究对AMI并发心脏破裂采取切合临床实际、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AMI并发心脏破裂的发生,并将总结出的经验措施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琼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近年来,经桡动脉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具有穿刺损伤小、血管并发症少、术后早期可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日等优势[1].尤其是目前应用了弹力带压力止血器,使术后桡动脉穿刺处压迫止血更加方便、高效,减少了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但也发现,病人在使用弹力带压力止血器期间,随着压迫时间的延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远端肢体肿胀,甚至有麻木、剧烈疼痛、皮肤淤斑等情况.2010年2月-6月我院经桡动脉介入治疗60例病人,通过有效的术后宣教及肢体活动指导,改善了病人术后应用弹力带压力止血器时远端肢体肿胀等不适,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增加了舒适感.
作者:刘酉华;赵立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是将指套固定在病人指端甲床利用手指作为盛装血红蛋白的透明容器,使用波长660 nm的红光和900 nm近红外光作为射入光源测定通过组织床的光传导强度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氧饱和度的方法.监测时将探头夹在病人手指或脚趾的甲床上,在连续监测时探头极易脱落,影响监测效果.为更有效地进行连续监测,我科用一次性弹力网状绷带加固保护探头,使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谭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独立包装的疮灵液纱布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的疗效,探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制作独立包装的疮灵液纱布,对瓶装疮灵液和独立包装的疮灵液进行细菌培养.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实验组30例予独立包装疮灵液纱布换药,对照组30例予瓶装疮灵液换药,28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总疗效、换药总时间、换药成本.[结果]瓶装疮灵液和独立包装的疮灵液在规定的检测时间内均无细菌生长.两组伤口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换药时间、换药成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疮灵液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的功效肯定,独立包装的疮灵液纱布改变了常规疮灵液纱布的剂型,减少了医源性污染的机会,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换药成本.
作者:王文娟;徐中芹;蔡晖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了解0.2 MPa高气压环境对护士月经情况的影响,以便制定更加合理的陪舱制度.[方法]对高压氧科18名长期陪舱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既往月经及经期陪舱情况.[结果]18名护士总陪舱次数1 041人次,陪舱后月经异常34人次.经期陪舱后月经异常情况与护龄、婚育情况、陪舱频次无关,而且经期陪舱引起的月经异常为暂时性、可逆性的改变,而非器质性病变,当避免经期陪舱后是可以恢复的.[结论]在安排陪舱时应尽量避开月经期,同时控制每月的陪舱次数.
作者:曹剑秋;胡慧军;肖宏;王圣元;杨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提高护士口服药知识水平及口服药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123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即发放口服药时给予口头指导,而观察组则采用口服药样板资料与口头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口服药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药物知识的知晓率及医嘱依从性,同时对应用前后护士口服药知识考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应用口服药样板资料前后,护士口服药知识考核成绩、病人对口服药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医嘱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药样板资料的应用能更好地使护士和病人掌握口服药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邹建;罗比可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自我结构特点及对人生意义的态度,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自我结构量表和中文人生意义问卷对护理专业一年级~四年级152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依赖自我结构评分显著高于独立自我结构评分,二者在护理本科生中共存;二年级护理本科生依赖自我结构的评分显著低于三、四年级(P<0.05);在独立自我结构评分中,一、二年级显著低于三、四年级(P<0.05);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在人生意义寻求和人生意义体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本科生人生意义评分处于中等水平;依赖自我结构与人生意义寻求呈正相关(r=0.296),独立自我结构人生意义体验呈正相关,(r=0.315).[结论]应充分利用护理本科生依赖自我结构对于集体的认同性,发挥护理队伍的团队优势;针对护理本科生对人生意义追寻的需求,给予恰当的指导,实现人生意义的良好定位与学业、工作的相互协调.
作者:臧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骨不连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往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采用切开内固定及植骨治疗,虽然疗效确切,但需要放手术且存在很多病发症.
作者:唐四桂;梁斌;李宏宇;李丽春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突出特点为出血量大、来势凶猛、病情凶险,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经内镜注入组织黏合剂治疗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止血方法,病死率已下降至10%左右.良好的护理配合可以消除各种可能诱发术后再出血的因素,提高治疗率.我院2007年7月-2011年3月收治102例经内镜组织黏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人,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邢宏萍;裴宪琴;刘丽萍;李俊景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金标准.我们行多导睡眠监测中所用的鼻气流导管,是直接插入病人的鼻腔,使用后进行消毒,大多重复使用,增加了病人交叉感染的危险.鼻导管反复使用还容易出现折痕和阻塞,影响监测结果,甚至监测失败.我科采用一次性鼻氧管代替鼻气流导管后,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白欢;李晶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已于200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认真贯彻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1],加强多重耐药菌以及传染病病人的管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结合我院实际,特别设计制作了新版隔离标志(床尾卡),并应用于临床.现将新版隔离标志的制作与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程芳娜;王薇;阎素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CT引导下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治疗该病较先进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创伤小、无痛苦、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不易复发、疗效好,已被病人所接受[1-3].我院于2004年6月起开展了此项技术,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枝;李继亮;白昭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基础护理的实习了解护生对护理职业态度的变化.[方法]自行设计一般情况及职业态度调查问卷对我院大专护生155人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在基础护理实习前后认知评分和情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生对护理专业认知和情感与性别、家庭收入、选择职业意愿有关.[结论]基础护理实习后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对护理专业有更高的认同;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不如女护生.
作者:李丽;叶文琴;李凤萍;陈淑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