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英;王惠珍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儿童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已成为一种儿童常见及多发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病多由外源性变应原所致.我们对318例变应性疾病患儿分别进行20种吸入性变应原皮肤试验,旨在探讨分析引起儿童变应性疾病的主要变应原,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太琴;蔡惠姣;张克军;王春花;王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尿失禁是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多数为男性病人.临床上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脑血管病)、长期昏迷、语言失调、高位截瘫及老年男性病人的小便失禁,大多数采取导尿来解决,但导尿有一定的副反应.可破坏尿道黏膜屏障,气囊导尿管导尿时,如插入深度不够就扩张囊袋,则会引起后尿道损伤;尿管过粗,也会增加对尿道及膀胱的刺激;尿管过细,则发生尿外溢或脱管等.另外,长期留置导尿管也可导致尿路感染.
作者:崔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器官移植外科和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心脏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1].术后加强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及护理,可尽早发现处理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率.
作者:陆翠玲;张秀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院于1999年成立,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随着医院管理年的开展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断凸显出来,涉及护理工作管理的许多方面.如设有护理岗位的医技科室里的护理人员和护理质量的管理就存在不足或漏洞,而这些护理人员承担着科室工作中的护理配合、消毒隔离、物品管理等重要职责,单靠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不可能触及细节,并且有的科室工作在全院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程江红;曹彩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结核性毁损肺是由于结核杆菌反复感染而导致的肺叶广泛性、破坏性的病变.病变的肺叶实变、体积缩小、功能丧失且不可逆转.重症结核导致的毁损肺病人大通气量和肺活量都严重降低.虽然此病发病率较低,但病情危急,变化快,很容易发生生命危险应引起临床重视.2007年1月我科急诊收治了1例结核性毁损肺大咯血的病人.经及时的右全肺切除术及1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康复出院.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丁尔其;徐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马利兰(busulfan,Bu)是一种烷化剂,以口服大剂量Bu联合环磷酰胺组成的预处理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口服大剂量Bu存在严重的胃肠道副反应,常导致病人无法吞服药物.同时,口服Bu存在肝脏的首过消除效应,是肝静脉阻塞综合征(HVOD)的重要高危因素之一[1,2].Bu静脉剂型的研制成功,为克服口服制剂的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我院在2006年开始将静脉注射用Bu应用于白血病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应用方法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磊;汪菊萍;熊啸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护理风险是存在于整个护理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损失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群众自我法律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就医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多要求.努力将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降到低,防患于未然,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当前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首要问题,通过多方面的防范对策,我科的护理工作收到满意效果,不仅降低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率,而且培养了护士的观察能力、应对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了我科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安妍;降俏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院2005年5月-2007年5月使用一次性止痛泵在老年骨科手术中起到了良好的止痛效果,总有效率为95%,解决了不同病人在不同时刻,不同程度对止痛药物的需求,深受骨科老年手术病人的好评.但临床发现止痛泵配制的药物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现将临床240例老年术后病人使用一次性止痛泵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及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萍;张淑梅;王秋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胃肠道黏膜病变方面的正性作用.[方法]将2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和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伤后第1天、第4天、第7天血清和胃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结果]两组相比,EEN组的胃液EGF值增高提前且幅度明显,在伤后第4天显著高于TPN组(P<0.05);血清EGF值呈微小的上升趋势,但在各个时相点组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的早期肠内营养可起到抗胃肠道黏膜急性损伤和促进组织损伤修复的作用.
作者:徐雪;朱京慈;房亚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国内全喉切除病人术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识别全喉切除病人的自理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目的抽样方法选取符合抽样标准的307例全喉切除病人.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部分和自理能力问卷部分.[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16份.病人出院前有58%~85%能掌握相关的自理知识和技能.病人出院后平均17个月有65%~95%能掌握相关的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出院前和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喉切除病人的自我护理具有慢性病病人的特点,出院前和出院后仍有自我护理项目不能自理,所以需要临床护士采取个性化的自我护理教育措施,促进喉切除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
作者:席淑新;虞卫;单蓉;黄国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一次性输液器中的塑料夹子是输液器的一部分,在输液排气时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后一般以医疗垃圾处置.近来我们采用一种方法,在加压输液时,用一次性输液器中的塑料夹子防止液体因高压从排气管喷出的方法,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一般人群抗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为3.2%[1].输血、静脉药物依赖或某些医学操作是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播的主要途径,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对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1].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hem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已经成为各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标准化治疗[2].血液病病人经常需要输注血制品,是丙型肝炎的高发人群.
作者:李春玲;关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谵妄是指在广泛性脑功能低下的基础上,出现一过性以认知功能解体为特征的精神病症状[1].同时也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一种较大的并发症.根据文献报告,发生率占住院病人的10%.据近期的研究记载,有34%的对IABP支持治疗依赖的病人发生谵妄,虽然因谵妄而导致的病死率不高,但受到影响的病人住院时间将明显延长,并且在这类人群中残余的器质性脑部病变发生率较高[2].
作者:梁务英;周云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有了很大提高,老年人口占社会人口数的比例逐渐增加,使得临床需要接受外科手术的老年病人数量增多.老年人在心理、生理、社会方面均发生相应的改变,为了使老年病人安全渡过手术期,对影响老年病人手术安全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了相关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我国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 000万的儿童不得不与父母分离,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接受教育较少,年龄较大,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都不适于更好的教育孩子,造成了留守儿童不仅缺少父母温暖,缺少真正的关爱,也养成了他们孤僻、胆小、冷漠、自私的不良人格特征.
作者:黄进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良好的睡眠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吸氧是1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气氛在湿化瓶中引起的噪音影响病人的休息,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作者:郑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脊柱软组织损伤疾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543例脊柱软组织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0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273例,在常规护理上加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病人满意度高.[结论]对脊柱软伤病人实施舒适护理,可以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甄鹰;孙孝芹;孙梅;郭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静脉输液是新生儿接受药物治疗及摄入营养的重要途径,而早产儿和重症新生儿由于治疗和用药的特殊性,特别是高浓度静脉营养液的应用,使得维持通畅、持续及理想的静脉通道一直是临床较难解决的问题,从长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腋静脉留置套管针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留置时间明显超过头皮静脉、四肢静脉留置套管针,且渗出、堵管明显减少,静脉炎发生率大大减低,操作简单、方便、效果理想,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不明原因发热不适的病人实施有效的清洁大便,解除便秘的护理非常重要,无论是急性期或恢复期的病人常因发热不适,为了避免排便过度屏气用力采取清洁灌肠或药物协助排便是很好的辅助措施.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宿凤香;沈美荣;王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急诊接治的大多数是突发性急、危、重病人,是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也是医疗纠纷和投诉易发生的地方[1].急诊工作的特点就是随机性强,病人病情危重,病种复杂[2].由于我院急诊科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实行的是先抢救后交费的原则,为抢救和明确诊断而进行大量的检查、抢救性治疗等措施.但由于医疗服务的高风险性和病情转归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病人病情没有好转甚至死亡时,病人和家属在短时间内对治疗效果难于接受,而与医院发生争执,出现拒付医疗费用现象.
作者:马珍娟;马月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