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桂林;甄中锋;郭庆英
目的:探讨产前彩超声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对行彩超诊断的71例胎儿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胎儿畸形71例,其中无脑儿23例,脑积水8例,无脑儿并脊柱裂4例,脑积水并脑膜脑膨出1例,脊柱裂4例,肾积水2例.双肾缺如2例,多囊肾1例,十二指肠闲锁3例,内脏外翻4例,胸腹水4例,颅内血肿3例,唇胯裂2例.足内翻2例.短肢畸形4例.多部位复合畸形2例,双胎畸形2例.漏诊2例,1例唇腭裂,1例隐性脊柱裂.漏诊率为2.8%.结论:彩超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潘宇轩;李有明;周兆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一种可操作性、重复性好的高脂血症大鼠动物模型.方法:采用高脂饲料(玉米油10%、蔗糖5%、85%基础饲料)喂养sD大鼠三周,复制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结果:模型组血清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结论:通过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可成功复制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作者:王春田;王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发病期间T细胞亚群的改变及其在转归有无意义.方法:时27例SAP患者在发病期间第1、3、7、14天抽取外周血,同时抽取15例健康成人外周血作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CD3+、CD4+、CD8+百分比以及CD4+/CD8+值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在观察期内CD3+、CD4+百分比及CD4+/CD8+值明显下降(P<0.05);随着治疗时间推进CD3+、CD4+百分比及CD4+/CD8+值升高明显(P<0.05).结论:SAP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损害,经过治疗后可恢复正常,提示免疫调节治疗可作为临床上一个治疗方向.
作者:周超雄;吴新民;郭亚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四君五皮饮加减方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中医辨证属脾虚湿困、瘀毒内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四君五皮饮加减方,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二个月后腹水治疗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总有效率,生存期及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所采用的四君五皮饮加减方可以提高腹水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的有效方药.
作者:李辉;蔡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血糖控制尚可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调脂作用及安全性.方法:60例空腹血清胆固醇(TC)>5.72mmol/L,且血清甘油三酯(TG)<2.30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人,一组给予辛伐他汀10mg/d,另一组给予普伐他汀10mg/d,治疗12周,测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治疗12周后,患者血清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增高,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治疗观察期间均未发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血糖控制尚可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调脂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葛艳平;吕海洋;苏美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两截式骨盆兜在骨盆骨折病人中的应用.方法:试验组试验组31例,用两截式骨盆兜;对照组29例,用传统骨盆兜.结果:两截式骨盆兜在骨盆骨折病人中应用无一例出现褥疮、便秘、泌尿系结石等并发症.结论:用两截式骨盆兜对骨盆骨折病人进行悬吊牵引,各项操作简便易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适用于长期卧床又不能翻身的其他病人.
作者:丁凤玲;秦霞;杨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们科1999年购买的日本东亚kx-21全自动三分类血液分析仪,灵敏度和准确度都很好,一直参加省质缝控制,结果都非常满意,但前段时间显示屏背光不亮,给工作带来及大不便,调节显示屏底部对比度旋钮不起作用,厂方建议更换液晶屏,价值4500元.医院领导觉得是一台老机器.不再考虑投入大的开支.用同型号的旧机器配件义没有合适的,这样一来我们自己动手进行修复.首先考虑到是液晶屏背光电路工作不正常.因为液品显示是正常的,我们用万用表测量了液晶屏背光电路既高压板.要想背光电路工作正常必须具备4个条件:1.供电电源12伏,2.接地.
作者:赵玉芹;李作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对12例青少年心理及行为偏差分析,提示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学校恐怖症,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重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瞬-
作者:李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痛(T2DM)患者2周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方法:对31例初诊T2DJM患者进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同时在血糖监测下调整胰岛紊剂量.结果:3l例患者治疗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控制.结论: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可以显著改善T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
作者:陈纪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欣母沛辅助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3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欣母沛辅助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7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产后2h、12h及24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12h及24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观察组65例患者经以上方法成功止血64例,总有效率为98.5%,1例止血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率为1.5%;对照组73例患者经以上方法成功止血67例,总有效率为91.8%.6例止血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率为8.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3例,面部潮红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但症状均较轻微,多为一过性反应,不需治疗.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欣母沛可以提高产后出血的保守治疗成功率,但需注意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彩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治疗痹症疗效分析.方法:将120例确诊病例采用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结果:治愈96例,好转1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5.8%.结论:采用中药口服外敷,针灸通络止痛,推拿调和气血,三者联合使用,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缩短了治疗时间,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贺敏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养胃健脾汤合刺四缝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养胃健脾汤合刺四缝疗法治疗,对照组用多维乳酸菌治疗,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总有效率70%,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中主症食量减少、面色萎黄,次症腹胀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养胃健脾汤合刺四缝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优于多维乳酸茼.
作者:姚虹;张邓莉;李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知情同意权是指病人在医疗卫生服务中,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有权自己采取决定对医务人员及医疗措旌的取舍.在<医疗机构管理实施条例>第62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尊重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诊断、治疗的知情权利.医生要在不害病人利益和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应当提供有关疾病的诊治信息.
作者:付本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6例胃癌标本中VEGF的表达.结果: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不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之间VEGF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VEGF高表达,其可能是判断病人预后的指标.
作者:刘爱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尿酸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07年10月~2010年2月确诊为尿酸结石患者106例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排石颗粒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4.3%,总有效率为80.3%;对照组治愈率44.0%,总有效率为62.0%.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39,P<0.05;x<'2>=4.38,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尿酸平均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均有2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后自行缓解.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枸橼酸氢钾钠、排石颗粒联合治疗尿酸结石临床疗效明显,血尿酸降低显著,副作用少,可推广使用.
作者:罗伟雄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任何一种药物都具有两重性,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适应症和禁忌症,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抗生素在抗感染药物中发展较快,在防止各种感染性疾病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用药合理,可收到预期效果,如果用药未合理,就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如何合理正确的使用抗生素,是摆在人闪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笔者建议应注意如下几点.
作者:贺婧;杨春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怡生汤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怡生汤低、中、高剂量组,口服给予14d.观察怡生汤对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拟杆菌等6种菌群数目的变化结果:在连续给予怡生汤14d后,与给药前相比较,怡生汤中、高剂量组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拟杆菌的数目明显增多(p<0.05或P<0.01),肠球菌、肠杆菌和气荚膜梭菌的的数目明显减少(p<0.05)结论:怡生汤促进小鼠肠道中益生菌的生长增殖,同时抑制有害致病菌的生长,对肠道菌群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承;周长华;郭键;曾参;田甜;陈婷婷;陈健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银柴胡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鉴别银柴胡.结果:紫外图谱和薄层色谱上分别检出银柴胡的特征吸收和特征斑点,且阴性对照溶液中无干扰.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作为银柴胡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谢仕伟;梁沃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缓解人员不足,医院自2001年开始引进合同制人员,随着新的劳动合同法出台,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开始招聘人才派遣制人员,解决了人员不足的问题.自实行人才派遣制度以来,医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员工形成激励的同时也促进了医院发展,但在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医院针对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得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于莉莉;王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精神科急重症病区(PICU)的适宜管理模式.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PICU管理状况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垂直对照,A组为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时间段,B组为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时间段,A组为对照组,B组为试验组.对照组实行常规工作规章制度,试验组实行更为灵活的弹性规章制度,以更好地分配护理人员,同时结合pIcu实际情况,提出更为合理和有效率的具体工作流程.结果:试验组的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和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较大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中的工作差错与意外事件也大幅度降低.结论:弹性规章制度与结合PICU实际情况制定的规章制度更符合PICU的管理需要,更有利于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对于提升PICU的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率、降低患者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春;黄朝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