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周长华;郭键;曾参;田甜;陈婷婷;陈健文
对数字化系统摄影的病例和屏一片系统摄影的乳腺胶片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作为一种全新的x线成像技术,与屏一片摄影相比提高了照片影像质量及诊断符合率,为乳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张建录;刘世潮;齐海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甲状腺肿块病人的超声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本组甲状腺癌42例,甲状腺腺瘤1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甲状腺囊腺瘤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肿块可做出准确诊断.
作者:刘英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华瞻素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经病理确诊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华蟾素联合化疗:对照组28例,应用单纯化疗.结果:治疗组CK 4例、PR 11例、CK+PK为53.57%(15/28).对照组CR.2例,PK 10例,CR+PK为42.85%(12/28).治疗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但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华蟾素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效果明显,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晓颖;李秀荣;李娜;李国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创可贴在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透析导管(腹透管)和晚期(手术6周后)出口护理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护理腹透管时.在距导管出口约5~6cm处用创可贴中间部分复合垫从导管下面向上紧上紧包裹腹透管.再用两端胶带作蝶形固定.晚期出口常规消毒待干后,将创可贴中间复合垫贴在导管出口处,两端用胶带固定.结果:腹透管固定牢固,未出现牵拉、损伤等现象.导管出口处皮肤完好,无感染.结论:创可贴用于保护腹透管和晚期出口的护理.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杨小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腰穿术是临床各科常用的一项诊疗技术,部分患者腰穿后出现腰背疼痛,本文总结了5年来我院85例腰穿患者fiJ现的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按其原因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王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芡60例,并与同期单纯接受西医保守治疗的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对照.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1.7%,西医组7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作者:王洋;张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全民医保实施和社区卫生的不断完善,社区医疗将成为多发病、常见病和慢性疾病患者就医的主要场所.糖尿病为一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综合性自主治疗,多数患者通过医院门诊在社区治疗为主,社区治疗具有减少患者因疾病的治疗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降低医疗费用等优势,故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将成为该疾病护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通过社区护士对惠者实施切实可行的社区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社区护理中重视时患者进行血糖水平的维持指导、教会防止低血糖、指导患者及家属实施糖尿病的合理饮食护理、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指导督促运动治疗、实施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指导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使糖尿病患者在社区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高建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透针疗法配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予以血府逐瘀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配合针刺的方法,1个月为一疗程,随诊半年.结果:总有效率为85%.但病程长短与情绪稳定性有关.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配合透刺,效果显著.
作者:朴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实验研究参茯白术木糖汤时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参茯白术木糖汤,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拟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7种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参茯白术木糖汤具有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及促进双歧杆菌增殖功能.
作者:梁天文;谭敏谊;黄小荣;梁昌盛;胡黎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机体、抗菌药物、病原微生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医院感染.方法:检索、阅读有关抗菌药物与医院感染相关资料、文献,分析与归纳相关内容.结果:滥用抗菌药物引起的医院感染,增加病人痛苦,增加个人及国家的经济负担,造成卫生资源浪费,延长住院时间,降低医疗工作效率,妨碍许多现代医疗先进技术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讨论: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督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物的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罗辉;朱景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注射液在泪道冲洗探通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将196例泪道堵塞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泪道冲洗液使用0.9%生理盐水3ml、硫酸庆大霉素2ml、地塞米松1ml.治疗组在泪道冲洗液中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3ml、硫酸庆大霉素2ml、地塞米松1ml.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泪道冲洗和探通.结果:治疗组疼痛发生率为48%,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84.4%,两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多卡因注射液可以有效减轻泪道冲洗探通时的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周小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欣母沛辅助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3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欣母沛辅助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7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产后2h、12h及24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12h及24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观察组65例患者经以上方法成功止血64例,总有效率为98.5%,1例止血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率为1.5%;对照组73例患者经以上方法成功止血67例,总有效率为91.8%.6例止血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率为8.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3例,面部潮红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但症状均较轻微,多为一过性反应,不需治疗.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欣母沛可以提高产后出血的保守治疗成功率,但需注意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彩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发病期间T细胞亚群的改变及其在转归有无意义.方法:时27例SAP患者在发病期间第1、3、7、14天抽取外周血,同时抽取15例健康成人外周血作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CD3+、CD4+、CD8+百分比以及CD4+/CD8+值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在观察期内CD3+、CD4+百分比及CD4+/CD8+值明显下降(P<0.05);随着治疗时间推进CD3+、CD4+百分比及CD4+/CD8+值升高明显(P<0.05).结论:SAP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损害,经过治疗后可恢复正常,提示免疫调节治疗可作为临床上一个治疗方向.
作者:周超雄;吴新民;郭亚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子宫切除术后的妇女性方面的情况.方法:问卷调查并分析111例行子宫切除术的妇女术后的性生活情况.结果:55.3%的妇女在术前为紧张心态,其中32.1%担心今后的性洼活.认为子宫很重要者占39.1%.术前、术后每月性生活次数及性生活满意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47.7%的妇女在术后有一些性方面的问题,心理方面因素占46.8%,而仅有12.2%的妇女进行过咨询.73.1%的医生在术前对手术进行解释,但只有28.4%者提及性生活.99.0%的妇女愿意与医生探讨性方面的问题.结论:子宫在妇女心中占重要地位,术前许多女性对手术存在焦虑心态,而担心今后的性生活,医生对此解释不够.子宫切除术对性生活本身无明显影响,但许多妇女在术后有各种性问题,其中近一半者为心理因素.几乎所有妇女渴望与医生进行性方面的交流
作者:黄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怡生汤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怡生汤低、中、高剂量组,口服给予14d.观察怡生汤对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拟杆菌等6种菌群数目的变化结果:在连续给予怡生汤14d后,与给药前相比较,怡生汤中、高剂量组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拟杆菌的数目明显增多(p<0.05或P<0.01),肠球菌、肠杆菌和气荚膜梭菌的的数目明显减少(p<0.05)结论:怡生汤促进小鼠肠道中益生菌的生长增殖,同时抑制有害致病菌的生长,对肠道菌群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承;周长华;郭键;曾参;田甜;陈婷婷;陈健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1.1临床资料本组系30~42周的重妊高征患者,其中初产妇42例,经产妇6例,年龄22~38岁,平均27岁.产前子痫14例,产后子痫2例,合并心衰(其中一例合并先心),肺水肿5例.本组病例用硝普钠之前都用过硫酸镁(20~30g/d)联合口服使用卡托普利(23例)或硝苯地平片(13例),利血平(7例),654-2(8例)治疗.治疗长4d,短1d,平均3.6d.因效果不佳在停药加d至4h后(平均停药1 h56min)改用硝普钠治疗.
作者:沈亨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总结5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对5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l生分析.结果:根据是否伴随有心源性休克分为A、B组.A组临床缓解率87.5%,B组临床缓解率60%,10例出现心源性休克,其中3例死亡.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须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有心源性休克者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郭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治疗和保健护理.结果:42例治疗护理好转.2例死亡.结论:提高护理质量,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作者:张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对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全麻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的择期骨科手术全麻老年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拔管后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组拔管后静脉注射氟马西尼o.5mg.分别于注药后30分钟(T1)、1小时(T2)、2小时(T3)、24小时(T4)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后容易发生认知功能下降,氟马西尼能促进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及早恢复.
作者:刘芳翔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养胃健脾汤合刺四缝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养胃健脾汤合刺四缝疗法治疗,对照组用多维乳酸菌治疗,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总有效率70%,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中主症食量减少、面色萎黄,次症腹胀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养胃健脾汤合刺四缝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优于多维乳酸茼.
作者:姚虹;张邓莉;李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