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应用甘露醇及速尿后中心静脉压变化

尹娅红;姚艳绒

关键词:静脉应用, 甘露醇, 速尿, 中心静脉压, intravenous infusion, 静脉输入, 升压药, 现报道如下, 临床观察, 药用, 血压, 联用, 病人
摘要:经临床观察,应用升压药病人在静脉输入甘露醇后,1 h~2h内血压明显升高,而使升压药用量暂时减少.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观察了84例静脉输入甘露醇、速尿或二者联用后中心静脉压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哌酮钠与萘替米星存在配伍禁忌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静脉输入头孢哌酮钠配置的液体后直接输萘替米星配置的液体时,输液管中出现白色混浊,且有越来越多的白色沉淀沉积.

    作者:许小红;胡冬梅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与护理管理

    以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涵为基础,重点从分层管理、动态管理、增进沟通、有效授权方面阐释了其对护理管理的借鉴价值.

    作者:陈静;王玉琼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颈椎术后病人首次下床活动的感受及需求的调查

    早期下床活动的必要性已得到大家认可,但术后早期病人常常较虚弱,且下床活动时会引发一些不适,病人也会有一些担心和顾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病人下床活动的积极性.

    作者:王涛;李秋军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引流袋接头保护帽的利用

    通常在使用引流袋时,一般将其保护帽弃去,失去了其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用其阻断引流,夹闭引流管效果较好.

    作者:程海燕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循证护理在烧伤气管切开病人中的运用

    循证护理是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病人的一个实践过程.是指护士慎重地、准确地运用所获得的好的研究证据,结合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并考虑到病人的价值和个人愿望,所制订的适合病人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1].而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烧伤病人,尤其是合并有吸人性损伤病人所采取的一个常见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新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介绍一种婴儿输液床

    婴儿输液是儿科患儿常使用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在临床上护士对婴儿的头皮静脉穿刺尤为担忧,一针见血的穿刺率较低,常常引起患儿家属对护士的不满,甚至遭到家属的殴打,造成护患关系紧张,重要的是影响了对急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治疗效果.

    作者:柳富英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时机选择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时机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从而选择佳锻炼时机以利于病人康复.[方法]6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于常规乳腺癌根治术后第1天开始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实验组则于常规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两组均采用渐进式功能锻炼.两组病人均在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14天测量患侧上肢功能,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4天患侧上肢上举、后伸、外旋差距及生活自理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66.7%)明显高于实验组(2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根治术后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无影响,而且有利于减少急性期并发症,提高病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庆芬;吴燕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肝硬化腹水病人利尿剂治疗的护理风险管理

    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利尿剂治疗是肝硬化腹水的基本药物治疗,但利尿剂使用不当不仅不易奏效,反易导致一些并发症发生,如血容量不足、低钾血症、低钠血症、高钾血症和低氯血症、肝性脑病等,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像跌倒、摔伤.

    作者:郑惠芳;朱玉琦;程娟芳;王爱珍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心理干预对学龄前期患儿基础麻醉加骶管麻醉的影响

    [目的]减少基础麻醉的用药量,提高患儿骶管麻醉的成功率.[方法]选择需行基础加骶管麻醉的4岁~6岁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儿行基础加骶管麻醉之前除做好一般的解释工作外,对观察组患儿,分别实施麻醉前、中、后的心理干预,并将其行基础麻醉的用药情况、骶管麻醉的主动配合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自愿跟随护士进入手术间情况,未用基础麻醉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少学龄前期患儿基础麻醉的用药量,提高患儿骶管麻醉的成功率.

    作者:黄东玲;许小霞;陈莫异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类风湿关节炎掌指关节尺侧偏斜的预防与矫治器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预防和矫治类风湿关节炎掌指关节尺侧偏斜,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方法]选取戴矫治器的病人305只手作为观察组,另选不戴矫治器的病人295只手作为对照组,观察至少3个月以上.[结果]戴矫治器病人的手发生掌指关节尺侧偏斜的明显低于不戴矫治器的病人的手.[结论]戴矫治器后明显降低了病人掌指关节尺侧偏斜的发生率,同时也使已发生掌指关节尺侧偏斜病人的手能及时矫正,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袁立荣;王会菊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国内临床护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进展

    带教老师在给护生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重视护生职业道德教育、情商、临床护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及防范护患纠纷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世纪护理学科发展的新要求.

    作者:陈英;沈宏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成人代谢综合征研究现状

    介绍了代谢综合征的概况、国内外的流行现况、危害以及护理干预.

    作者:侯新华;杨文兰;刘瑞菊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持续性注意测试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中的应用评估与护理干预

    [目的]评估持续性注意测试(CPT)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诊断中的作用,为制订训练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CPT对1 000例拟诊为ADHD的患儿进行视觉持续性注意测试(VCPT)和听觉持续性注意测试(ACPT),分析比较不同测试方法、不同测试顺序的测试结果.[结果]总异常检出率为ACPT为53.90%,VCPT为33.00%,(x2=100.381,P<0.001);ACPT虚报错误和漏报错误的标准值显著高于VCPT的标准值(P<0.001),而平均反应时间标准值低于VCPT(P<0.001);先视后听组和先听后视组ACPT异常检出率为71.38%、47.04%,VCPT为42.99%、28.57%,先视听组VCPT和ACPT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先听后视组;先听后视组ACPT虚报、漏报错误的标准值均显著高于VCPT,先听后视组ACPT平均反应时间标准值则低于VCPT.[结论]ADHD患儿听觉注意能力较视觉注意功能差;不同测试顺序可能对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听觉方面的刺激训练对提高ADHD患儿觉醒度,改善注意力有一定的良性作用.

    作者:王晓晖;王惠梅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哮喘患儿家长焦虑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哮喘患儿家长的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探讨帮助减轻焦虑情绪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22例哮喘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儿家长SAS总分值高于国内常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14,P<0.001).患儿家长焦虑发生率为68.9%;女性焦虑程度明显高于男性;家长的焦虑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自费患儿家长焦虑程度高于加入医保患儿的家长.[结论]在医疗护理中除了对患儿进行救治外,应找出患儿家长焦虑症状中具有的共性问题,寻求相应的应对措施,增强其有效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达到减轻患儿家长焦虑的目的.

    作者:梅玲;周淑敏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技能训练中运用PDCA循环培养护生自我管理能力

    [目的]护理技能训练中培养护生运用PDCA管理程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方法]基础护理技能训练课程中指导护生运用PDCA管理程序,根据自我技能形成的特点,自主掌握时间进程和评价指标.训练结束后,根据规范动作和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分析护生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在技能训练前后护生的错误或习惯动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考核良好和优秀率达86.55%.[结论]PDCA管理程序运用于教学中,可提高护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评价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作者:高玉霞;张秀英;张巍;李雪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普通外科护理教学改革的探讨

    [目的]突破传统授课的束缚,用整体护理的框架组织教学.[方法]护理教师对教学改革班实施角色扮演及病例分析法授课,对照班采用传统授课法.[结果]学生认同由护理教师实行角色扮演及病例分析法授课为81.73%,认为此种授课方法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者占78.41%,专业突出且教学效果好占79.73%.教学改革班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班.[结论]普通外科护理内容由护理教师实行角色扮演及病例分析法授课,对专业学习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兰华;兰萍;李小鹏;程辉龙;廖承红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实用新型流动注射车临床应用评价

    根据现代护理管理的要求,门诊输液厅护士必须到座位上给病人输液,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静脉输液护理服务.目前,许多医院在输液厅应用的是普通治疗车,护士只能将病人的手放在座椅扶手上进行操作,这样的操作方式护士需过度弯腰才能完成操作,因而增加了体力消耗,影响穿刺成功率.

    作者:钟爱武;陈美芬;吴丽仙;张爱华;毛小媛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应用系统方法开展护士培训的理论探讨

    运用系统方法,从评估、实施、评价3个阶段探讨护士培训系统模式.从医院护理组织、护理任务及护士个人等方面评估护士的培训需要及培训目标,结合岗位培训、情景模拟、行为体验及课堂和会议等多种培训方法,从反馈、学习、行为、结果4个层次系统评价培训效果.

    作者:李丽;李映兰;王红红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换药碗4种包装方法消毒灭菌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换药碗4种包装方法消毒灭菌的灭菌效果.[方法]将220套换药碗分为4组,各55套.观察组采用有空隙的两个碗小包装,对照1组采用无空隙的两个碗小包装,对照2组采用有空隙的多个碗大包装,对照3组采用无空隙的多个碗大包装.高压蒸汽灭菌后进行化学监测及生物学监测对比.[结果]有空隙的包装灭菌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灭菌效果好,无空隙的包装灭菌细菌培养有细菌生长,灭菌效果差(P<0.05);有空隙的包装化学指示卡变色均匀合格,无空隙的包装化学指示卡变色不均匀不合格(P<0.01).[结论]有空隙的小包装灭菌效果肯定,临床实用.

    作者:杨凤娥;王良琼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饮食指导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人的影响

    临床研究及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1],而叶酸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物质.

    作者:方洁;于晓红;蔡再同 刊期: 2006年第2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