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持续性注意测试(CPT)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诊断中的作用,为制订训练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CPT对1 000例拟诊为ADHD的患儿进行视觉持续性注意测试(VCPT)和听觉持续性注意测试(ACPT),分析比较不同测试方法、不同测试顺序的测试结果.[结果]总异常检出率为ACPT为53.90%,VCPT为33.00%,(x2=100.381,P<0.001);ACPT虚报错误和漏报错误的标准值显著高于VCPT的标准值(P<0.001),而平均反应时间标准值低于VCPT(P<0.001);先视后听组和先听后视组ACPT异常检出率为71.38%、47.04%,VCPT为42.99%、28.57%,先视听组VCPT和ACPT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先听后视组;先听后视组ACPT虚报、漏报错误的标准值均显著高于VCPT,先听后视组ACPT平均反应时间标准值则低于VCPT.[结论]ADHD患儿听觉注意能力较视觉注意功能差;不同测试顺序可能对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听觉方面的刺激训练对提高ADHD患儿觉醒度,改善注意力有一定的良性作用.
作者:王晓晖;王惠梅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建立高尿酸血症病人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降低病人尿酸水平,从而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24例高尿酸血症病人进行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教育、饮食结构及科学生活方式指导.分别于3个月、6个月、9个月调查病人饮食、生活方式、心理状况及尿酸水平.[结果]护理干预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病人饮食、运动、体重、尿酸、疾病知识掌握较干预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病人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病人的尿酸水平.
作者:方苗;方小娴;郑晓菲 刊期: 2006年第28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在治疗上除了抗感染、止咳平喘、中药清热化痰口服外,单纯体位引流[1]和单纯雾化吸入都是重要的治疗措施.由于体位引流存在时间长,痰液黏稠者引流效果差、年老体弱呼吸困难者不能耐受等因素,病人接受程度不高,临床应用较少.
作者:王红娣;邱萍;张琴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目的]减少基础麻醉的用药量,提高患儿骶管麻醉的成功率.[方法]选择需行基础加骶管麻醉的4岁~6岁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儿行基础加骶管麻醉之前除做好一般的解释工作外,对观察组患儿,分别实施麻醉前、中、后的心理干预,并将其行基础麻醉的用药情况、骶管麻醉的主动配合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自愿跟随护士进入手术间情况,未用基础麻醉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少学龄前期患儿基础麻醉的用药量,提高患儿骶管麻醉的成功率.
作者:黄东玲;许小霞;陈莫异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经临床观察,应用升压药病人在静脉输入甘露醇后,1 h~2h内血压明显升高,而使升压药用量暂时减少.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观察了84例静脉输入甘露醇、速尿或二者联用后中心静脉压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娅红;姚艳绒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目的]了解门诊围手术期病人心理应激状况及疏导效果,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将100例门诊围手术期病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健康宣教加心理疏导与单纯健康宣教的方法,观察两组病人血压、心率、呼吸及情绪改变状况.[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健康宣教加心理疏导的方法,对门诊围手术期病人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手术过程中情绪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更好地配合手术.
作者:黄向莹;陈晓洁;曾秋明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换药碗4种包装方法消毒灭菌的灭菌效果.[方法]将220套换药碗分为4组,各55套.观察组采用有空隙的两个碗小包装,对照1组采用无空隙的两个碗小包装,对照2组采用有空隙的多个碗大包装,对照3组采用无空隙的多个碗大包装.高压蒸汽灭菌后进行化学监测及生物学监测对比.[结果]有空隙的包装灭菌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灭菌效果好,无空隙的包装灭菌细菌培养有细菌生长,灭菌效果差(P<0.05);有空隙的包装化学指示卡变色均匀合格,无空隙的包装化学指示卡变色不均匀不合格(P<0.01).[结论]有空隙的小包装灭菌效果肯定,临床实用.
作者:杨凤娥;王良琼 刊期: 2006年第28期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或分娩后2 h阴道出血量大于400mL者,是产科常见危急的并发症,为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占总数的50%[1].
作者:曹珠凤;方红艳 刊期: 2006年第28期
临床研究及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1],而叶酸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物质.
作者:方洁;于晓红;蔡再同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真菌已经成为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美国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NNIS)的研究表明,1980年-1990年的10年间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了2倍,1/4~1/2的念珠菌血症发生在ICU,其中以外科ICU病人的发生率增加明显,约增加了124%.在1990年-2000年系统性真菌感染在全世界范围内明显增多.
作者:张晓春;沙丽 刊期: 2006年第28期
循证护理是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病人的一个实践过程.是指护士慎重地、准确地运用所获得的好的研究证据,结合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并考虑到病人的价值和个人愿望,所制订的适合病人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1].而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烧伤病人,尤其是合并有吸人性损伤病人所采取的一个常见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新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结构式心理干预对鼻出血病人情绪状态及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将入选134例鼻出血住院病人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治疗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结构式心理干预.采用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多参数监护仪,在病人入院24 h内和入院第3天对两组病人情绪状态及心率、血压进行评定与测试.[结果]干预组入院第3天SAS、HAMA评分及心率、血压测量值均低于入院24 h内及对照组入院第3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住院时间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构式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鼻出血病人的负性情绪,缓解心理应激,稳定心率、血压,是调节病人佳心理应激状态的必要措施.
作者:王新华;巩新红;王宗兰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BG)的影响[方法]做眼底检查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确诊DR的分期,对40例未进行非正规运动的DR病人进行运动干预.检测运动干预前后DR病人的HbA1c、FBG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运动干预前后比较DR病人HbA1c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DR程度的增高HbA1c的水平呈增加趋势(P<0.05).[结论]运动干预是一种投入少效果好的措施,并且能降低血糖、稳定HbA1c的值,而稳定HbA1c的值,能够阻止或推迟DR的发展,保存病人的有效视力,减少DR致盲率.
作者:吴文栩;潘景业;周雷;刘永娥;蒋自培 刊期: 2006年第28期
颅底骨折后急性期出血比较常见,一般于2 d~3 d后自行停止,但并发迟发性大出血者却不多见,一旦发生,可迅速导致失血性休克和窒息,对此应引起临床重视.我院2004年2月-2005年2月共收治了3例迟发性大出血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素萍;谭丽萍 刊期: 2006年第28期
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利尿剂治疗是肝硬化腹水的基本药物治疗,但利尿剂使用不当不仅不易奏效,反易导致一些并发症发生,如血容量不足、低钾血症、低钠血症、高钾血症和低氯血症、肝性脑病等,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像跌倒、摔伤.
作者:郑惠芳;朱玉琦;程娟芳;王爱珍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目的]预防和矫治类风湿关节炎掌指关节尺侧偏斜,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方法]选取戴矫治器的病人305只手作为观察组,另选不戴矫治器的病人295只手作为对照组,观察至少3个月以上.[结果]戴矫治器病人的手发生掌指关节尺侧偏斜的明显低于不戴矫治器的病人的手.[结论]戴矫治器后明显降低了病人掌指关节尺侧偏斜的发生率,同时也使已发生掌指关节尺侧偏斜病人的手能及时矫正,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袁立荣;王会菊 刊期: 2006年第28期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的建立和围生医学及新生儿急救技术的发展,高危新生儿抢救成功率与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在生命得到救治的同时,伴随神经系统疾病及各种后遗症发生率增多,这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者:钟莉芳;何木香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时机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从而选择佳锻炼时机以利于病人康复.[方法]6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于常规乳腺癌根治术后第1天开始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实验组则于常规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两组均采用渐进式功能锻炼.两组病人均在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14天测量患侧上肢功能,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4天患侧上肢上举、后伸、外旋差距及生活自理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66.7%)明显高于实验组(2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根治术后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无影响,而且有利于减少急性期并发症,提高病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庆芬;吴燕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目的]了解哮喘患儿家长的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探讨帮助减轻焦虑情绪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22例哮喘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儿家长SAS总分值高于国内常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14,P<0.001).患儿家长焦虑发生率为68.9%;女性焦虑程度明显高于男性;家长的焦虑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自费患儿家长焦虑程度高于加入医保患儿的家长.[结论]在医疗护理中除了对患儿进行救治外,应找出患儿家长焦虑症状中具有的共性问题,寻求相应的应对措施,增强其有效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达到减轻患儿家长焦虑的目的.
作者:梅玲;周淑敏 刊期: 2006年第28期
早期下床活动的必要性已得到大家认可,但术后早期病人常常较虚弱,且下床活动时会引发一些不适,病人也会有一些担心和顾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病人下床活动的积极性.
作者:王涛;李秋军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病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提出护理应对措施[方法]应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12例生存半年以上的心脏移植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病人总体生活质量及其5个维度均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0.01);高社会支持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低、中社会支持组,中社会支持组高于低社会支持组;病人的应对方式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积极应对(PC)组、低消极应对(NC)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分别高于低PC组、高NC组.[结论]心脏移植病人生活质量与其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通过加强社会支持和改善应对方式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谢屹红;薛美君;张雅萍;汤剑平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现今的很多年少独生子女都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并沉浸于父母的过分溺爱之中.孩子渐渐形成依赖人格,从而影响了孩子日后的成长.依赖人格在精神科诊断中越来越多见,病人虽具有心理障碍却未表现出明显的情感障碍、心理焦虑或认知障碍,也没有出现精神分裂症、妄想狂和情感障碍.
作者:毛展威;黄婷婷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立止血是从巴西蛇的毒液中分离和提纯后精制而成.它是一种单链糖蛋白,由17种氨基酸组成.它具有很好的止血作用,不良反应极低,偶见过敏样反应.
作者:赖良秀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及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症状.1995年-2005年我院共收治病毒性脑炎病人264例,昏迷需置胃管鼻饲者50例,胃管插入1次或2次均能成功.近收治1例病毒性脑炎病人,在气管切开术后胃管无法插入.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英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紫外线照射是医院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空气消毒方法,紫外线灯管使用强度的监测十分重要.以往我们没有正规的监测工具,将指示纸放在距离灯管1 m的铁丝或支撑物上.
作者:徐明花;王艳波 刊期: 2006年第28期
通常在使用引流袋时,一般将其保护帽弃去,失去了其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用其阻断引流,夹闭引流管效果较好.
作者:程海燕 刊期: 2006年第28期
春秋两季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我科在进行氧气吸入、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时,常因患儿人数众多,消毒面罩有限,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经过临床实践,我科巧妙采用一次性尿杯代替消毒面罩解决以上问题,收效甚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强苗苗 刊期: 2006年第28期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静脉输入头孢哌酮钠配置的液体后直接输萘替米星配置的液体时,输液管中出现白色混浊,且有越来越多的白色沉淀沉积.
作者:许小红;胡冬梅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护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划分专科组、实行专科管理、设计应用手术医生喜好卡、绘制手术配合流程图、学习护士修养和礼仪、加强医护沟通等综合措施,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技术和个人素质.[结果]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由2001年的84.5%提高到2004年的95.5%.[结论]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技术和个人综合素质,加强医护间的平等沟通,有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手术室医护关系.
作者:彭金来;戴红霞 刊期: 2006年第28期
护患关系是病人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心理变化,与病人的康复有着密切的联系[1].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病人及其家属、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医患关系伴随着医疗服务而诞生,一直以来,医患关系是医务工作者和病人共同关心的敏感话题.
作者:方秀琴 刊期: 2006年第28期
以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涵为基础,重点从分层管理、动态管理、增进沟通、有效授权方面阐释了其对护理管理的借鉴价值.
作者:陈静;王玉琼 刊期: 2006年第28期
在教学中对护理本科生采用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强化教学,生产实习前对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强化训练,加强实习管理,毕业实践考核在医院进行等一系列措施,使护理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李勤;周艳;李昆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目的]突破传统授课的束缚,用整体护理的框架组织教学.[方法]护理教师对教学改革班实施角色扮演及病例分析法授课,对照班采用传统授课法.[结果]学生认同由护理教师实行角色扮演及病例分析法授课为81.73%,认为此种授课方法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者占78.41%,专业突出且教学效果好占79.73%.教学改革班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班.[结论]普通外科护理内容由护理教师实行角色扮演及病例分析法授课,对专业学习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兰华;兰萍;李小鹏;程辉龙;廖承红 刊期: 2006年第28期
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实践能力、科研水平以及人文素质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较为有效的改革方法与措施.
作者:王磊;王斌全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目的]护理技能训练中培养护生运用PDCA管理程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方法]基础护理技能训练课程中指导护生运用PDCA管理程序,根据自我技能形成的特点,自主掌握时间进程和评价指标.训练结束后,根据规范动作和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分析护生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在技能训练前后护生的错误或习惯动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考核良好和优秀率达86.55%.[结论]PDCA管理程序运用于教学中,可提高护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评价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作者:高玉霞;张秀英;张巍;李雪 刊期: 2006年第28期
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学科,护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护理人才.作为护理学教师,必须是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还应能及时洞察护理学的发展和变化.
作者:缪金萍;王正才 刊期: 2006年第28期
随着大学本科的扩招、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的增加,护理本科教育目标发生了变化,日益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我校自2003年招收护理本科生以来,对<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改革,加强了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华;汪娩南;韩斗玲;廖晓春;赖雪花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示教指导手册>在临床护理课间见习目标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在内科、儿科护理课间见习中将本科135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使用<示教指导手册>.对照组采取常规示教法,即集体看1个病人的见习模式;实验组采用规范化示教法,即分4个或5个小组看多个同病种病人的见习模式.[结果]两组课间见习效果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本科见习中,<示教指导手册>的使用,对临床教师及学生的学习能够达到一致性和具有可操作、可衡量性.
作者:杨益;王理瑛;代亚丽;李英;林芳梅;王梅新;聂淑娟 刊期: 2006年第28期
介绍了代谢综合征的概况、国内外的流行现况、危害以及护理干预.
作者:侯新华;杨文兰;刘瑞菊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简要介绍了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的表现、原因,重点阐述了肌肉痉挛的防治及护理措施.
作者:王培红 刊期: 2006年第28期
带教老师在给护生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重视护生职业道德教育、情商、临床护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及防范护患纠纷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世纪护理学科发展的新要求.
作者:陈英;沈宏 刊期: 2006年第28期
介绍了护理记录的定义、范畴以及护理记录单的种类与应用,重点论述了国内护理记录存在的质量问题、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护理记录质量的方法.
作者:韦壮苗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目的]研究洗胃对应激与非应激状态下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胃黏膜的影响.[方法]采用析因实验设计,将120只Wistar大鼠分为应激后酒精中毒不洗胃组、应激后酒精中毒洗胃组、酒精中毒不洗胃组、酒精中毒洗胃组、空白对照组,复制应激与非应激酒精中毒模型,给应激后酒精中毒洗胃组和酒精中毒洗胃组大鼠洗胃,直至洗出液用Vitali反应检查法检测洗出液呈无色为止.各组分别于酒精中毒后2 h、24 h、48 h处死8只大鼠,制备胃黏膜大体及光镜标本,并观察胃黏膜的病理变化,进行胃黏膜损伤评分(LS).[结果]在排除时间因素的影响时,应激后酒精中毒洗胃组与应激后酒精中毒不洗胃组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中毒不洗胃组与酒精中毒洗胃组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除组别因素的影响时,不同时间点中任何两个时间点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因素和时间因素有交互作用.[结论]应激状态下急性酒精中毒后清水洗胃会加重胃黏膜的损伤,不主张洗胃;而非应激状态下急性酒精中毒后,清水洗胃会加快胃黏膜的修复,提倡洗胃.消极的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马鸿雁;孙晓红;吕萍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不同直径微粒对家兔肺组织显微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27只正常家兔分为3组(n=9),分别注入氨苄西林注射液(A组)及经10 μm孔径滤过液(B组)、经3μm孔径滤过液(C组),于注射后4 d、9 d、15 d在透射电镜与光镜下观察各组家兔肺组织显微与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在透射电镜下,A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逐渐减少并有脱落现象,胶原纤维组织增生,微小动脉内皮细胞基底部变窄,呈高柱状突起;B组部分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有脱落现象,肺泡隔胶原纤维组织增生,上皮细胞基底部变窄.且A组、B组均随着注入时间的推移有逐渐加重的趋势;C组未见明显改变.在光镜下,A组、B组4 d肺组织局部出现充血、出血及炎性肉芽肿,9d、15 d病变加重;C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不同直径溶液微粒对家兔肺组织显微及超微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杨丽丽;方周溪;涂文婷;张琴辉;吴秀玲;陈国荣;陈彦凡;王良兴 刊期: 2006年第28期
婴儿输液是儿科患儿常使用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在临床上护士对婴儿的头皮静脉穿刺尤为担忧,一针见血的穿刺率较低,常常引起患儿家属对护士的不满,甚至遭到家属的殴打,造成护患关系紧张,重要的是影响了对急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治疗效果.
作者:柳富英 刊期: 2006年第28期
骨科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及髋部骨折病人,为了防止髋关节外旋和内收,应保持外展中立位.因此,自制辅助制动装置--防旋鞋,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李智琴 刊期: 2006年第28期
根据现代护理管理的要求,门诊输液厅护士必须到座位上给病人输液,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静脉输液护理服务.目前,许多医院在输液厅应用的是普通治疗车,护士只能将病人的手放在座椅扶手上进行操作,这样的操作方式护士需过度弯腰才能完成操作,因而增加了体力消耗,影响穿刺成功率.
作者:钟爱武;陈美芬;吴丽仙;张爱华;毛小媛 刊期: 2006年第28期
运用系统方法,从评估、实施、评价3个阶段探讨护士培训系统模式.从医院护理组织、护理任务及护士个人等方面评估护士的培训需要及培训目标,结合岗位培训、情景模拟、行为体验及课堂和会议等多种培训方法,从反馈、学习、行为、结果4个层次系统评价培训效果.
作者:李丽;李映兰;王红红 刊期: 2006年第28期
笔者有幸于2005年12月-2006年4月在台湾长庚纪念医院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学习交流.由于时间较长又在一线实地体验,并与高层管理者进行了深入地座谈,因此感触颇深.
作者:范慧芳;李晓丽 刊期: 2006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