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类风湿关节炎掌指关节尺侧偏斜的预防与矫治器的临床应用研究

袁立荣;王会菊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掌指关节尺侧偏斜, 矫治器, 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预防和矫治类风湿关节炎掌指关节尺侧偏斜,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方法]选取戴矫治器的病人305只手作为观察组,另选不戴矫治器的病人295只手作为对照组,观察至少3个月以上.[结果]戴矫治器病人的手发生掌指关节尺侧偏斜的明显低于不戴矫治器的病人的手.[结论]戴矫治器后明显降低了病人掌指关节尺侧偏斜的发生率,同时也使已发生掌指关节尺侧偏斜病人的手能及时矫正,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

    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实践能力、科研水平以及人文素质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较为有效的改革方法与措施.

    作者:王磊;王斌全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哮喘患儿家长焦虑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哮喘患儿家长的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探讨帮助减轻焦虑情绪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22例哮喘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儿家长SAS总分值高于国内常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14,P<0.001).患儿家长焦虑发生率为68.9%;女性焦虑程度明显高于男性;家长的焦虑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自费患儿家长焦虑程度高于加入医保患儿的家长.[结论]在医疗护理中除了对患儿进行救治外,应找出患儿家长焦虑症状中具有的共性问题,寻求相应的应对措施,增强其有效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达到减轻患儿家长焦虑的目的.

    作者:梅玲;周淑敏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饮食指导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人的影响

    临床研究及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1],而叶酸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物质.

    作者:方洁;于晓红;蔡再同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国内临床护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进展

    带教老师在给护生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重视护生职业道德教育、情商、临床护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及防范护患纠纷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世纪护理学科发展的新要求.

    作者:陈英;沈宏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颅底骨折并迟发性大出血病人的护理

    颅底骨折后急性期出血比较常见,一般于2 d~3 d后自行停止,但并发迟发性大出血者却不多见,一旦发生,可迅速导致失血性休克和窒息,对此应引起临床重视.我院2004年2月-2005年2月共收治了3例迟发性大出血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素萍;谭丽萍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实用新型流动注射车临床应用评价

    根据现代护理管理的要求,门诊输液厅护士必须到座位上给病人输液,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静脉输液护理服务.目前,许多医院在输液厅应用的是普通治疗车,护士只能将病人的手放在座椅扶手上进行操作,这样的操作方式护士需过度弯腰才能完成操作,因而增加了体力消耗,影响穿刺成功率.

    作者:钟爱武;陈美芬;吴丽仙;张爱华;毛小媛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病人的护理

    简要介绍了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的表现、原因,重点阐述了肌肉痉挛的防治及护理措施.

    作者:王培红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运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BG)的影响[方法]做眼底检查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确诊DR的分期,对40例未进行非正规运动的DR病人进行运动干预.检测运动干预前后DR病人的HbA1c、FBG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运动干预前后比较DR病人HbA1c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DR程度的增高HbA1c的水平呈增加趋势(P<0.05).[结论]运动干预是一种投入少效果好的措施,并且能降低血糖、稳定HbA1c的值,而稳定HbA1c的值,能够阻止或推迟DR的发展,保存病人的有效视力,减少DR致盲率.

    作者:吴文栩;潘景业;周雷;刘永娥;蒋自培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1例病毒性脑炎病人胃管插入困难原因分析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及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症状.1995年-2005年我院共收治病毒性脑炎病人264例,昏迷需置胃管鼻饲者50例,胃管插入1次或2次均能成功.近收治1例病毒性脑炎病人,在气管切开术后胃管无法插入.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英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介绍一种婴儿输液床

    婴儿输液是儿科患儿常使用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在临床上护士对婴儿的头皮静脉穿刺尤为担忧,一针见血的穿刺率较低,常常引起患儿家属对护士的不满,甚至遭到家属的殴打,造成护患关系紧张,重要的是影响了对急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治疗效果.

    作者:柳富英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ICU病人并发真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真菌已经成为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美国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NNIS)的研究表明,1980年-1990年的10年间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了2倍,1/4~1/2的念珠菌血症发生在ICU,其中以外科ICU病人的发生率增加明显,约增加了124%.在1990年-2000年系统性真菌感染在全世界范围内明显增多.

    作者:张晓春;沙丽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1例依赖人格病人的心理护理

    现今的很多年少独生子女都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并沉浸于父母的过分溺爱之中.孩子渐渐形成依赖人格,从而影响了孩子日后的成长.依赖人格在精神科诊断中越来越多见,病人虽具有心理障碍却未表现出明显的情感障碍、心理焦虑或认知障碍,也没有出现精神分裂症、妄想狂和情感障碍.

    作者:毛展威;黄婷婷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换药碗4种包装方法消毒灭菌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换药碗4种包装方法消毒灭菌的灭菌效果.[方法]将220套换药碗分为4组,各55套.观察组采用有空隙的两个碗小包装,对照1组采用无空隙的两个碗小包装,对照2组采用有空隙的多个碗大包装,对照3组采用无空隙的多个碗大包装.高压蒸汽灭菌后进行化学监测及生物学监测对比.[结果]有空隙的包装灭菌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灭菌效果好,无空隙的包装灭菌细菌培养有细菌生长,灭菌效果差(P<0.05);有空隙的包装化学指示卡变色均匀合格,无空隙的包装化学指示卡变色不均匀不合格(P<0.01).[结论]有空隙的小包装灭菌效果肯定,临床实用.

    作者:杨凤娥;王良琼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门诊围手术期病人心理应激与干预模式探讨

    [目的]了解门诊围手术期病人心理应激状况及疏导效果,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将100例门诊围手术期病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健康宣教加心理疏导与单纯健康宣教的方法,观察两组病人血压、心率、呼吸及情绪改变状况.[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健康宣教加心理疏导的方法,对门诊围手术期病人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手术过程中情绪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更好地配合手术.

    作者:黄向莹;陈晓洁;曾秋明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时机选择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时机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从而选择佳锻炼时机以利于病人康复.[方法]6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于常规乳腺癌根治术后第1天开始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实验组则于常规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两组均采用渐进式功能锻炼.两组病人均在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14天测量患侧上肢功能,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4天患侧上肢上举、后伸、外旋差距及生活自理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66.7%)明显高于实验组(2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根治术后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无影响,而且有利于减少急性期并发症,提高病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庆芬;吴燕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持续性注意测试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中的应用评估与护理干预

    [目的]评估持续性注意测试(CPT)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诊断中的作用,为制订训练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CPT对1 000例拟诊为ADHD的患儿进行视觉持续性注意测试(VCPT)和听觉持续性注意测试(ACPT),分析比较不同测试方法、不同测试顺序的测试结果.[结果]总异常检出率为ACPT为53.90%,VCPT为33.00%,(x2=100.381,P<0.001);ACPT虚报错误和漏报错误的标准值显著高于VCPT的标准值(P<0.001),而平均反应时间标准值低于VCPT(P<0.001);先视后听组和先听后视组ACPT异常检出率为71.38%、47.04%,VCPT为42.99%、28.57%,先视听组VCPT和ACPT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先听后视组;先听后视组ACPT虚报、漏报错误的标准值均显著高于VCPT,先听后视组ACPT平均反应时间标准值则低于VCPT.[结论]ADHD患儿听觉注意能力较视觉注意功能差;不同测试顺序可能对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听觉方面的刺激训练对提高ADHD患儿觉醒度,改善注意力有一定的良性作用.

    作者:王晓晖;王惠梅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主动干预防治高危产妇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或分娩后2 h阴道出血量大于400mL者,是产科常见危急的并发症,为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占总数的50%[1].

    作者:曹珠凤;方红艳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1例立止血致速发型超敏反应的急救与护理

    立止血是从巴西蛇的毒液中分离和提纯后精制而成.它是一种单链糖蛋白,由17种氨基酸组成.它具有很好的止血作用,不良反应极低,偶见过敏样反应.

    作者:赖良秀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引流袋接头保护帽的利用

    通常在使用引流袋时,一般将其保护帽弃去,失去了其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用其阻断引流,夹闭引流管效果较好.

    作者:程海燕 刊期: 2006年第28期

  • 护患沟通艺术与构建融洽和谐医患关系的探索

    护患关系是病人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心理变化,与病人的康复有着密切的联系[1].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病人及其家属、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医患关系伴随着医疗服务而诞生,一直以来,医患关系是医务工作者和病人共同关心的敏感话题.

    作者:方秀琴 刊期: 2006年第2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