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音乐疗法改善产褥期妇女抑郁情绪的研究

冯卫华;冯晓红

关键词:音乐疗法, 产褥期, 妇女, 抑郁情绪, 心理治疗方法, 治疗研究, 治疗价值, 卫生问题, 生理过程, 身心健康, 情绪变化, 咨询, 症状, 运用, 孕妇, 婴儿, 医学, 家庭, 婚姻, 怀孕
摘要:怀孕分娩是一种自然生理过程,但也会出现心理和情绪变化,有报道抑郁情绪是孕妇产褥期常见的症状或寻求咨询的主要原因[1].抑郁情绪是一类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到了婴儿、婚姻、家庭及社会[2].音乐疗法是一种医学心理治疗方法.为了探讨音乐疗法对抑郁情绪的治疗价值,我们将此法运用于产后抑郁情绪治疗研究.现介绍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输氧橡胶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给病人吸氧时,为防止吸氧橡胶管对鼻导管的牵拉,传统方法是用安全别针将吸氧橡胶管固定在枕旁或大单上(见陈维英主编<基础护理学>第3版),临床工作中我们改用小夹子固定,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东延;刘艳秋;李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手术后微小标本保存方法的改进

    在眼科、耳鼻喉科以及各类窥镜手术后,通常将切下来的微小标本放入敞口容器内,加10%甲醛溶液固定,容器外贴上标签送病理检查.近年来,我科使用空青霉素药瓶放置微小标本.用法:将微小标本置入药瓶内,加2 mL 10%甲醛溶液后加盖,将标签贴于瓶盖上.优点:直视下可看清标本,便于交接;减少了甲醛挥发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危害;保证了标本的安全;取材容易,使用方便,废物利用,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张磊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鼓楼区200例糖尿病病人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

    糖尿病是目前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虽然糖尿病不能根治,却可以有效控制.除一系列降糖药物外,还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包括减轻体重、戒烟、低糖低脂饮食以及加强体育锻炼等来控制血糖.为了解居民中糖尿病病人的相关知识和行为状况,针对性地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我科于2004年9月-2004年10月实施了本项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惠兵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相关性副反应的预见性护理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是眼底病诊断检查的重要方法,在眼科临床中广泛使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生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我们对812例行FFA检查过程中发生副反应的316例病人进行观察分析,探讨护理对策,为临床提供帮助.

    作者:郭九玲;刘文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内置式棉条应用于ICU女病人经期的护理

    女病人在ICU入住期间月经来潮,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加重了基础护理工作量.我科将内置式卫生棉条应用于病人经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薇薇;叶红;叶红波;周铃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新法治疗褥疮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题.病人一旦发生褥疮,伤口愈合慢,会给病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也会增加护理工作的难度.多年来我科自创了一种方法,可有效治疗褥疮.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敬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介绍一种加压洗眼法

    对结膜囊异物的病人,常规用洗眼壶或输液管洗眼器冲洗,冲洗时常因冲力较弱,不易将附着在结膜囊内的异物冲洗干净,采用加压冲洗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彩萍;尹爱良;贺传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1型糖尿病相关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及预防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又称1型糖尿病,是一种渐进性慢性疾病,它产生和分泌胰岛素过少,由此影响血糖代谢.胰岛素是由胰腺胰岛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在1型糖尿病病人中因自身抗体的免疫反应破坏了胰岛细胞,使胰岛素合成减少.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由先天遗传得来或由毒性化合物、病毒感染或其他疾病引发所致.我们对80例可疑1型糖尿病病人进行了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淑红;肖凌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鼻腔肿瘤术后拔除纱条时晕厥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鼻腔肿瘤病人手术后拔除鼻腔纱条时出现昏厥的原因,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1998年5月-2003年12月行鼻腔手术的65例病人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1例病人在拔除纱条时出现昏厥,经过及时治疗,症状缓解,均无后遗症.[结论]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差是发生昏厥的基础,疼痛不适等不良刺激是发生昏厥的诱因.适时的心理疏导、拔纱条前充分润滑、分次拔除是预防昏厥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秀杰;郑美春;林咏琴;胡创英;宋凤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脑室外引流病人的术后护理

    脑室外引流术(extra ventricular drainage,EVD)主要通过纠正脑脊液循环障碍,分流颅内脑脊液以缓解颅内高压状态,是神经外科的常用技术之一,临床应用广泛.现将脑室外引流病人的术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低温消除等离子体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简称鼾症,是一种潜在的致死性疾病,表现为睡眠中出现反复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1].近年来推出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装置,利用射频能量以非热驱动的过程控制性切除组织以达到组织减容的目的[2],是治疗OSAS的新方法,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陈莉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1例老年肝病病人伴严重低血钾的护理

    1病例介绍病人,男,72岁,于1985年发现HBsAg阳性,肝功能正常.2004年3月22日因转氨酶升高住院治疗,病人一般情况可,无发热、鼻出血、牙龈出血、无恶心呕吐、睡眠及大小便无异常.病人于1987年查体发现高血压,自服吲达帕胺(寿比山)17年,每日5 mg,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服药期间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入院第2天电解质化验结果报告:血钾2.0 mmol/L(经两次复查),明显偏低,但无低钾性麻痹等不适,查体无明显异常.考虑血钾偏低与病人院外长期服用吲达帕胺有关,立即停药.改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伲福达)20 mg,每天2次,并给予氯化钾缓释片及静脉补钾,经积极补钾,7 d后血钾升至3.9mmol/L,达到正常值范围.第8天血钾上升至4.3 mmol/L,生命体征平稳,低血钾期间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肝功能恢复良好,于2004年3月31日出院.

    作者:储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冠状动脉造影前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帮助.但CAG术前、术后常有明显的血压波动.为进一步研究CAG对血压的影响,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我们对66例病人CAG前后的血压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永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提高手背静脉穿刺效果的方法

    介绍了国内外近几年在手背静脉穿刺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静脉穿刺时血管选择可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如静脉显示仪),根据病人的情况合理选择穿刺方式,尽量减轻病人穿刺时的痛苦,掌握止血带的佳使用方式和时间,注意进针的角度、手法及针头进入血管的长度.

    作者:朱寿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胃肠肿瘤持续化疗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常用药物.氟尿嘧啶属时间依赖性药物,需通过持续高浓度静脉缓慢输注,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而增强抗癌活性,从而获得佳疗效[1].本组病人采用一次性输液泵48 h持续化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早产儿股静脉小角度穿刺法与直刺法的对比观察

    股静脉穿刺采血是临床常采用的静脉采血方法之一.由于早产儿发育较差,传统的直刺股静脉采血方式一次成功率较低且易造成并发症.为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护理人员对股静脉进针距离、角度和方向进行了改进,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现将两种穿刺法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范爱英;刘志红;董洪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1例猫抓病病人的护理

    猫抓病(CSD)是一种世界性以散发为主的传染病.美国每年约有24 000例猫抓病发生,发生率为3.7/10万.我国猫抓病的散发情况仍有待于流行病学的进一步研究.我院传染科收治1例CSD病人,通过实施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及相关症状的护理,病人康复,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培风;万炜;李能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外用治疗褥疮33例

    褥疮是对卧床病人威胁较大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将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我院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爱维治)注射液对溃疡期褥疮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逯文巧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规范和简化急救流程在严重创伤救护中的应用

    急诊严重创伤伤员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创伤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和/或心脏压塞而导致病人迅速死亡.快速输血、补液、合理应用升压药可使80%~90%病人获救[1,2].急救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我院急诊科2001年6月在多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强化了院前急救和院内程序化抢救、重症监护、中心静脉压测定、动脉断裂出血介入治疗、手术等,抢救成功率显著升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力;侯云生;张新亚;刘占河;杨光兴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眼外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眼睛是人体感知外界万物的主要器官[1],当外伤突然发生视觉障碍时,会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术后双眼包扎,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心理压力很大.因此,眼外伤病人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现将98例眼外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马素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