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网膜脱离病人的体位护理

张贵清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 体位, 护理
摘要:介绍了视网膜脱离病人的体位护理进展.详细阐述了卧床休息限制眼球活动的意义,卧床休息减少视网膜下液的机制,手术前的体位护理,手术后的体位护理,儿童视网膜脱离术后的体位护理,特殊卧位带来的心理压力评估和疼痛护理,出院体位指导.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和显微镜结合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2001年-2004年,我们将鼻内镜技术和手术显微镜结合应用,经鼻中隔蝶窦路径行垂体腺瘤切除术10例,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惠兰;孔福仙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护理人员院内参观学习探讨

    参观学习是实地观察别人的先进经验,从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主要途径之一.据统计,我院每年都派出各级护理人员到国内外参观学习,但对占全院职工近1/3的护理队伍来说,这仅对一少部分人员可行,为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更新和拓宽护理人员的观念和工作内涵,同时又能保证科室工作的正常运转.自1998年开始,我院组织护理人员进行院内参观学习.经6年实践证明,院内参观学习是提高护理质量的经济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陈洁;王淑荣;王循红;王战云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眼科脉冲电磁吸铁器在软组织金属异物取出中的应用

    对软组织金属异物定位,文献报道各异,如二维定位、三维定位,手术操作包括套管吸取、磁性吸引等方法[1].异物取出一般是先用X线拍片定位以后切开软组织寻找,由于金属异物可以随着肌肉的收缩而改变位置,导致金属异物在体内游走,在取异物时定位的位置往往发生改变,致使异物取出困难,往往需要在X线透视下取出,病人和医护人员需受一定量的X线辐射,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我院自1996年-2003年采用眼科脉冲电磁吸铁器用于外伤、术中断针等原因引起的软组织金属异物残留病人89例,其中83例顺利取出,失败6例,在X线透视下取出,操作简单,花时少,病人痛苦小,病人和医护人员免于X射线的照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陶桂萍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危机干预在妇科肿瘤初诊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妇科肿瘤病人手术前后存在情绪障碍,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病人的心身状态,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和促进疾病康复至关重要[1].护理人员引入危机干预理念,将其和心理护理程序整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邬真;李小萍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介绍一种去除软包装输液袋上圆珠笔字迹的方法

    近年来,软包装输液袋大量应用于临床,其优点是不易破碎,输液时不需补充空气,可避免因输液环境的空气与液体接触而引起的污染.在使用过程中,为方便查对,经常用圆珠笔直接在输液袋上写上病人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法等,但一旦停医嘱、改医嘱或不小心写错,须更改时,圆珠笔字迹用清水或直接擦拭都不能很好地清除干净.

    作者:汪莉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头皮针穿刺Foley尿管拔管法

    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尿道损伤等病人需留置导尿管,因长时间间歇夹管,使其气囊通道受压,影响通畅甚至形成闭锁,导致气囊内气体或液体无法排出,尿管拔除困难.为此,我院外科门诊采用头皮针穿刺法对32例Foley尿管拔除困难的病人进行处理,成功率达100%,现介绍如下.

    作者:侯钦丽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介绍一种可调节性雾化管道支架

    雾化器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非常广泛,由于现有的雾化器没有设计安装管道支架,使用中暴露出明显地不足.ICU病人大多意识昏迷或体质虚弱,病房中没有陪伴,雾化治疗时,需要护士在旁守护,托住雾化管道,需要花费护士大量的工作时间.我科于2003年研制出一种雾化器管道支架,可调节和固定雾化管道,减轻了护士工作量.通过两年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鲁桂芳;张娟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手术室锐器伤登记表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和艾滋病(HIV)等传染病感染人群不断增加.手术室医护人员日常医疗操作中常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且易被锐器意外刺伤.因此感染HBV、HCV和HIV等的几率相当高.我院手术室于2003年5月参考协和医院的锐器伤登记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设计了手术室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并应用于临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丽萍;边海燕;刘燕萍;任玲爱;辛全兰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涉及新上岗护士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对策

    急诊护理安全是急诊科护士每天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尤其是新上岗护士的护理安全特别突出.近年来,护理安全所致的纠纷日渐增多,护理差错和失误成为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因此,新上岗护理人员的培训、督导、考核成为日常护理工作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作者:李淑珍;陈树军;王金燕;曹晓宁;霍玉清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

    PICC以其操作简便、痛苦小、留置时间长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据报道,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5.15%[1].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2]或热毛巾湿敷),症状完全消失需10 d~12 d.2003年12月-2004年11月对60例置管病人进行微波治疗仪局部热疗,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均降低,现将具体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陶立芳;袁玲;陈颖君;李蓉梅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个性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个性特征及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成人住院病人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测验(EPQ)、哮喘知识的调查,并进行心理干预,测定生理指标肺功能(PEF)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与正常人比较,哮喘病人的性格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的比例高于国内常模(P<0.05);影响PEF和SaO2的因素:抑郁焦虑情绪、心理干预、个性特征、疾病知识、病情严重程度.[结论]个性特征、情绪状态等心理社会因素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和转归作用较明显,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干预,可以缓解心理压力,稳定情绪,促使哮喘发作快速控制.

    作者:宋旭红;卢莉;李大雨;李茂莲;尚志荣;张志梅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视网膜脱离病人的体位护理

    介绍了视网膜脱离病人的体位护理进展.详细阐述了卧床休息限制眼球活动的意义,卧床休息减少视网膜下液的机制,手术前的体位护理,手术后的体位护理,儿童视网膜脱离术后的体位护理,特殊卧位带来的心理压力评估和疼痛护理,出院体位指导.

    作者:张贵清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深圳市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率调查

    [目的]分析深圳市35岁~60岁体检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情况.[方法]对在我院体检的深圳市35岁~60岁人群共1 682人,测量人体基本参数,如血压、身高、体重等,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病史、家族史及治疗情况,测定空腹血糖、血脂.[结果]35岁~60岁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0.2%,其中男性为23.4%,女性为16.0%.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高血压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与非高血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组三酰甘油(TG)与非高血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群普查是发现和诊断高血压及多种危险因素的有效方法,体检后的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作者:杨夏敏;韩全水;林小兰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腹腔镜操作器械的分类人工清洗

    腹腔镜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各异,而且精细、贵重,如何正确、有效地清洗,使器械的损伤小,是手术室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我院自2003年4月以来已完成腹腔镜手术63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无一例感染发生和因清洗原因致器械损坏.

    作者:漆俐红;朱玉兰;罗艳;魏江平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巧制引流袋挂钩

    临床病人常带有各种引流袋,通常护理人员用绳子将引流袋系在床边或用铁丝弯成S钩挂在病人床边.护士更换引流袋、病人下床活动时都很不方便.用普通窗帘挂钩改造成简易引流袋挂钩,替代床边系绳等方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对颈动脉造影并支架植入病人进行术前、术后心理干预、康复训练并加强基础护理,比较手术前后病人日常生活能力(ADL)改变情况.[结果]手术后2个月病人ADL能力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术后加强护理干预可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张玉兰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内镜下单环密集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1],而单环密集套扎术在效果及经济方面均优于标准套扎法,在单环套扎中占有重要地位[2].1999年-2004年我们应用该技术对病人进行69次治疗,取得良好疗效.EVL术前护士应给予积极的准备,术中给予密切的配合,术后给予严密的观察与护理,使疗效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萍;赵新萍;李秋龙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领导艺术在手术室晨会中的应用

    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能够驾驭实际工作的各种技巧、手段和特殊方法.它是非规范化的,非程序化的领导行为,是领导者智慧、学识、才能、胆略、经验的综合反映,是领导者素质的体现[1].在现代社会中,领导者重要的是管理和决策,而会议是领导者实施管理和决策时不可缺少的基本形式和重要工具.手术室晨会因时间及工作性质的限制,不可能像其他会议一样,慢慢地去讨论,交换意见,阐述见解,等等.要使晨会成功举行,达到目的及预想的效果,就必须把握好一系列重要的环节.我们总结了近几年来手术室晨会的得与失,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华薇;周亚昭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针对护理对象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的真实反映,由于它是原始的文字记录,故成为病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发,各种临床资料的书写、保管将成为举证倒置的有力证据.为有效提供急诊抢救过程中的客观行为证据,快速、简明、准确、完整地记录抢救过程中的执行记录和特殊记录的护理情况,显得尤其重要.笔者于2004年设计急诊科病人抢救护理记录单,作为日常管理工作内容之一,取得良好实践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翁淑贞;赵丽芬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改良法采血体会

    股静脉穿刺是新生儿科常用的操作方法之一.常规采血方法是以股动脉搏动点内侧0.5 cm处为穿刺点.由于新生儿血管细,股动脉搏动不明显,有穿刺时间长,成功率低的弊端.2003年-2004年,我科采用改良法行股静脉采血,成功率较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清华 刊期: 2005年第29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