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玲;梁容;秦金英;区爱武;杨绮莉
参观学习是实地观察别人的先进经验,从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主要途径之一.据统计,我院每年都派出各级护理人员到国内外参观学习,但对占全院职工近1/3的护理队伍来说,这仅对一少部分人员可行,为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更新和拓宽护理人员的观念和工作内涵,同时又能保证科室工作的正常运转.自1998年开始,我院组织护理人员进行院内参观学习.经6年实践证明,院内参观学习是提高护理质量的经济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陈洁;王淑荣;王循红;王战云 刊期: 2005年第29期
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能够驾驭实际工作的各种技巧、手段和特殊方法.它是非规范化的,非程序化的领导行为,是领导者智慧、学识、才能、胆略、经验的综合反映,是领导者素质的体现[1].在现代社会中,领导者重要的是管理和决策,而会议是领导者实施管理和决策时不可缺少的基本形式和重要工具.手术室晨会因时间及工作性质的限制,不可能像其他会议一样,慢慢地去讨论,交换意见,阐述见解,等等.要使晨会成功举行,达到目的及预想的效果,就必须把握好一系列重要的环节.我们总结了近几年来手术室晨会的得与失,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华薇;周亚昭 刊期: 2005年第29期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针对护理对象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的真实反映,由于它是原始的文字记录,故成为病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发,各种临床资料的书写、保管将成为举证倒置的有力证据.为有效提供急诊抢救过程中的客观行为证据,快速、简明、准确、完整地记录抢救过程中的执行记录和特殊记录的护理情况,显得尤其重要.笔者于2004年设计急诊科病人抢救护理记录单,作为日常管理工作内容之一,取得良好实践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翁淑贞;赵丽芬 刊期: 2005年第29期
雾化器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非常广泛,由于现有的雾化器没有设计安装管道支架,使用中暴露出明显地不足.ICU病人大多意识昏迷或体质虚弱,病房中没有陪伴,雾化治疗时,需要护士在旁守护,托住雾化管道,需要花费护士大量的工作时间.我科于2003年研制出一种雾化器管道支架,可调节和固定雾化管道,减轻了护士工作量.通过两年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鲁桂芳;张娟 刊期: 2005年第29期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如何加强基地教学,培养出高素质实用型的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主要专科的轮转实习,使护生的实际能力得以全面提高[1-3].急诊科带教老师不断更新观念,探索出一套较为客观的目标教学方法,并与传统带教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麻洁;何淑红 刊期: 2005年第29期
目前,世界正面临着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整个国际社会都在关注老龄化问题.在美国,由于跌倒致死已成为70岁以上老人死亡的第6位原因[1].鉴于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把住院病人跌倒率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个显性指标.现将老年住院病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张金花 刊期: 2005年第29期
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人们已将控制术后腹胀、切口疼痛视为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2002年9月-2004年12月对部分妇科腹部手术后病人实施了足趾、手指屈伸及穴位按摩,预防术后各种反应的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洪伟;纪范英 刊期: 2005年第29期
巨和粒(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是应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一种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可直接刺激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祖细胞的增殖,诱导巨核细胞的成熟分化,增加体内血小板的生成,从而提高血小板计数.国外临床研究报道,约有10%的临床病人用后可发生轻中度不良反应,停药后均能迅速消退.近几年,我科已用于多例病人的治疗,除本例病人因用药后出现多系统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外,其他病例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娜;黄建萍 刊期: 2005年第29期
PICC以其操作简便、痛苦小、留置时间长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据报道,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5.15%[1].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2]或热毛巾湿敷),症状完全消失需10 d~12 d.2003年12月-2004年11月对60例置管病人进行微波治疗仪局部热疗,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均降低,现将具体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陶立芳;袁玲;陈颖君;李蓉梅 刊期: 2005年第29期
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尿道损伤等病人需留置导尿管,因长时间间歇夹管,使其气囊通道受压,影响通畅甚至形成闭锁,导致气囊内气体或液体无法排出,尿管拔除困难.为此,我院外科门诊采用头皮针穿刺法对32例Foley尿管拔除困难的病人进行处理,成功率达100%,现介绍如下.
作者:侯钦丽 刊期: 2005年第29期
急诊护理安全是急诊科护士每天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尤其是新上岗护士的护理安全特别突出.近年来,护理安全所致的纠纷日渐增多,护理差错和失误成为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因此,新上岗护理人员的培训、督导、考核成为日常护理工作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作者:李淑珍;陈树军;王金燕;曹晓宁;霍玉清 刊期: 2005年第29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需要搬运病人,过去采用担架车、轮椅或几个护工手抬、抱、背等方式搬运,极不方便.特别是遇到病危、休克、骨折病人不宜过多活动,或需制动、手术后留置有各种引流管道的病人,在搬运过程中难免动作过大或因人手不够而顾此失彼,致使病人身上的各种管道脱落,从而加重病情.同时,搬运病人还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且身体容易受到伤害.为此,护理人员经长期实践研制出一种省力装置,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翔;徐波 刊期: 2005年第29期
1999年5月-2004年6月,我科应用结肠灌注透析治疗机对1000例行电子肠镜检查的病人进行肠道清洁准备,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青平;张鸣青;王爱民;李仙丽;马桂芳 刊期: 2005年第29期
压疮的发生率是评价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但在临床上往往有些疾病,在采取现有护理手段后仍难以预防其发生,造成不少难免压疮.为了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我院自2003年5月-2005年6月对62例具有发生压疮高度危险的病人填写了压疮监控表,进行有效的监控,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对不可避免的压疮病人,在监控过程中有了原始动态的查房记录,为科室护理质量的评定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作者:徐爱月 刊期: 2005年第29期
急诊特殊的服务对象和工作环境决定了急诊护士经常处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之中.她们在日常的护理、诊疗和操作过程中,不仅有可能被感染各种经体液、血液等途径传播的疾病,而且她们所处的工作环境也较一般护士有较大的压力及危险性,同时,还容易引起医疗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这些因素严重地影响着急诊护士的身心健康,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急诊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蔡敏 刊期: 2005年第29期
护理的目标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按照新的人口统计,中国有残疾人6000多万人,残疾人生理上的缺陷,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但残疾人同样享有人权、尊严、生命价值、社会价值.护理工作者如何帮助这一弱势人群,关心残疾人的身心健康,掌握他们的认知方式、心理特点和生活基本需求尤为重要,这也是以病人为中心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1].
作者:刘莹;田化敏 刊期: 2005年第29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的急症,近年来发生率日趋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明显提高脑出血病人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我院自1999年7月-2004年12月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5例.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赵建疆;张霞;晋慧芬 刊期: 2005年第29期
肝性脑病(HE)是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1],是各种肝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手段,病死率高.但98%的病人有比较明确的诱因[2],积极去除诱因是治疗HE的关键.护理人员对46例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赏 刊期: 2005年第29期
腹腔镜手术近年来在妇科临床得到重视和普及.我院2003年7月-2004年12月应用电视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138例,均获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晓丽 刊期: 2005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影响脐血采集质量的因素及提高采集质量的方法.[方法]比较分析192例脐血收集产妇的各项产科因素与脐血采集的关系.[结果]分娩方式、孕周、婴儿体重、胎盘重量、胎盘娩出方式、穿刺次数、采集过程中的污染等都可影响脐血采集质量.[结论]充分评估、选择合适的供者和采集方法可有效提高脐血采集质量.
作者:梅花;谭周敏;曾薇;唐书琴;张静 刊期: 2005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