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危机干预在妇科肿瘤初诊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邬真;李小萍

关键词:危机干预, 妇科肿瘤, 初诊, 病人护理, 应用, Cancer Patients, 心理护理程序, 肿瘤病人, 心身状态, 心理干预, 心理变化, 手术前后, 情绪障碍, 疾病康复, 护理人员, 发现病人, 整合, 理念
摘要:妇科肿瘤病人手术前后存在情绪障碍,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病人的心身状态,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和促进疾病康复至关重要[1].护理人员引入危机干预理念,将其和心理护理程序整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介绍一种可调节性雾化管道支架

    雾化器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非常广泛,由于现有的雾化器没有设计安装管道支架,使用中暴露出明显地不足.ICU病人大多意识昏迷或体质虚弱,病房中没有陪伴,雾化治疗时,需要护士在旁守护,托住雾化管道,需要花费护士大量的工作时间.我科于2003年研制出一种雾化器管道支架,可调节和固定雾化管道,减轻了护士工作量.通过两年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鲁桂芳;张娟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涉及新上岗护士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对策

    急诊护理安全是急诊科护士每天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尤其是新上岗护士的护理安全特别突出.近年来,护理安全所致的纠纷日渐增多,护理差错和失误成为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因此,新上岗护理人员的培训、督导、考核成为日常护理工作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作者:李淑珍;陈树军;王金燕;曹晓宁;霍玉清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两种不同液体气道湿化效果比较

    正常人体的鼻、咽腔、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1].吸入气体的温化、湿化是保证气道黏膜纤毛活动正常的重要条件.机械通气时,由于增加了通气量,引起气管和支气管黏膜水分丧失过度,造成气道脱水、黏膜干燥、分泌物潴留及干结,纤毛-黏液转运系统受损,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排痰不畅,形成痰栓或痰痂,可能导致气道堵塞、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因此,气道充分湿化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的有效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气道湿化液是生理盐水,但据报道[3],用生理盐水作为湿化液不仅不能稀释痰液,而且还会造成细支气管阻塞和感染.为寻找一种合适的气道湿化液,护理人员对40例人工气道病人分别采用注射用水、生理盐水进行气道湿化,并对湿化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玉姣;贡浩凌;纪艳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疗效的影响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一种身心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对其发生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在中老年病人中发病率极高,病死率可达10%~15%.护理人员以住院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在早期对AMI病人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并比较其护理效果,从而探讨AMI早期心理康复护理的佳方案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李素梅;蔡恒;宋雅玲;刘晓英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脐血采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脐血采集质量的因素及提高采集质量的方法.[方法]比较分析192例脐血收集产妇的各项产科因素与脐血采集的关系.[结果]分娩方式、孕周、婴儿体重、胎盘重量、胎盘娩出方式、穿刺次数、采集过程中的污染等都可影响脐血采集质量.[结论]充分评估、选择合适的供者和采集方法可有效提高脐血采集质量.

    作者:梅花;谭周敏;曾薇;唐书琴;张静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目标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如何加强基地教学,培养出高素质实用型的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主要专科的轮转实习,使护生的实际能力得以全面提高[1-3].急诊科带教老师不断更新观念,探索出一套较为客观的目标教学方法,并与传统带教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麻洁;何淑红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内镜下单环密集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1],而单环密集套扎术在效果及经济方面均优于标准套扎法,在单环套扎中占有重要地位[2].1999年-2004年我们应用该技术对病人进行69次治疗,取得良好疗效.EVL术前护士应给予积极的准备,术中给予密切的配合,术后给予严密的观察与护理,使疗效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萍;赵新萍;李秋龙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搬运卧床病人省力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需要搬运病人,过去采用担架车、轮椅或几个护工手抬、抱、背等方式搬运,极不方便.特别是遇到病危、休克、骨折病人不宜过多活动,或需制动、手术后留置有各种引流管道的病人,在搬运过程中难免动作过大或因人手不够而顾此失彼,致使病人身上的各种管道脱落,从而加重病情.同时,搬运病人还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且身体容易受到伤害.为此,护理人员经长期实践研制出一种省力装置,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翔;徐波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肝性脑病诱发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肝性脑病(HE)是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1],是各种肝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手段,病死率高.但98%的病人有比较明确的诱因[2],积极去除诱因是治疗HE的关键.护理人员对46例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赏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开展麻醉护理的思考

    为了缓解麻醉医师的工作负担,使其能有更多的精力关注麻醉质量的提高和手术病人的生命安危,逐渐兴起了麻醉护理学专业.麻醉护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存在一些定位、定性等具体问题,需要遵循法律法规,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寻找具有中国特色的麻醉护理模式.

    作者:马涛洪;赵建力;田首元;刘保江;王志萍;曾因明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药物依赖病人的护理

    药物依赖(药瘾)指在反复使用具有成瘾性药物的过程中,机体与药物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状态,这种特定状态包括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1].2004年6月-2004年11月,采用脑立体定向对18例吗啡、二醋吗啡(海洛因)等成瘾病人施行手术,术后4个月复吸率几乎为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秀葵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危机干预在妇科肿瘤初诊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妇科肿瘤病人手术前后存在情绪障碍,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病人的心身状态,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和促进疾病康复至关重要[1].护理人员引入危机干预理念,将其和心理护理程序整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邬真;李小萍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套管针在硅油取出术中的应用

    硅油以其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光学透明性,广泛应用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病变手术中,作眼内填充.硅油长期填充可以造成许多眼部并发症,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将硅油取出,以往常用灌注针连接20 mL注射器抽取.2001年-2004年我院用套管针行硅油取出100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且创伤轻,硅油取出彻底.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秀云;杨庆菊;常宗娥;代金平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眼科脉冲电磁吸铁器在软组织金属异物取出中的应用

    对软组织金属异物定位,文献报道各异,如二维定位、三维定位,手术操作包括套管吸取、磁性吸引等方法[1].异物取出一般是先用X线拍片定位以后切开软组织寻找,由于金属异物可以随着肌肉的收缩而改变位置,导致金属异物在体内游走,在取异物时定位的位置往往发生改变,致使异物取出困难,往往需要在X线透视下取出,病人和医护人员需受一定量的X线辐射,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我院自1996年-2003年采用眼科脉冲电磁吸铁器用于外伤、术中断针等原因引起的软组织金属异物残留病人89例,其中83例顺利取出,失败6例,在X线透视下取出,操作简单,花时少,病人痛苦小,病人和医护人员免于X射线的照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陶桂萍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艾氟隆无痛止血海绵用于鼻中隔手术后填塞止血效果观察

    鼻腔黏膜神经末梢十分丰富,鼻腔手术后一直采用凡士林纱条作为填塞止血材料,但在填入和撤出过程中常给病人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因此,我院采用艾氟隆无痛止血海绵这一新型的填塞止血材料,安全且耐受性好,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得到了病人和医生的一致认可.

    作者:张焕君;于海蓉;殷丽欣;李艳双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电子杀菌空气净化器在供应室的应用效果

    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无菌室负责暂时贮存并供给全院无菌物品,因此无菌室的空气消毒工作是保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我院自1994年以来一直使用电子杀菌空气净化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秀芳;王建美;李启勤;张帆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领导艺术在手术室晨会中的应用

    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能够驾驭实际工作的各种技巧、手段和特殊方法.它是非规范化的,非程序化的领导行为,是领导者智慧、学识、才能、胆略、经验的综合反映,是领导者素质的体现[1].在现代社会中,领导者重要的是管理和决策,而会议是领导者实施管理和决策时不可缺少的基本形式和重要工具.手术室晨会因时间及工作性质的限制,不可能像其他会议一样,慢慢地去讨论,交换意见,阐述见解,等等.要使晨会成功举行,达到目的及预想的效果,就必须把握好一系列重要的环节.我们总结了近几年来手术室晨会的得与失,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华薇;周亚昭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的行为干预

    近年来我国肥胖儿童数量急剧增加.根据2000年北京国际肥胖会议资料,我国肥胖儿童的患病率为1.25%~17.70%,并且每年以1%的速度增长.儿童因肥胖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疾病已被社会所高度关注.我院睡眠呼吸监测中心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监测中有67例肥胖儿童被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占被监测肥胖儿童的65%.为此护理人员对67例肥胖儿童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巧英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不同护理方式对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选择有效的活动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0名健康自愿受试者股静脉在平卧静息状态、下肢抬高30度、踝关节主动伸屈运动、踝关节被动屈伸运动4种状态下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和单位时间血流量.[结果]在这4种常用护理方式中,以平卧静息状态股静脉血液回流速度慢,其他3种方式在静息状态基础上都有增加.其中,足踝主动活动组增加快,其次是足踝被动活动组,而下肢抬高组增加较少.[结论]下肢抬高及踝关节运动可有效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以踝关节主动运动效果为理想.

    作者:蔡莉莉;徐燕 刊期: 2005年第29期

  • 结肠灌注透析治疗机肠道准备1000例临床观察

    1999年5月-2004年6月,我科应用结肠灌注透析治疗机对1000例行电子肠镜检查的病人进行肠道清洁准备,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青平;张鸣青;王爱民;李仙丽;马桂芳 刊期: 2005年第29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