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慧;吴莉莉;卢中秋;张海燕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第十条规定:病人有权复制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从法律上明确了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病历中所有有关护理文书资料统称为护理记录,护理记录属客观记录,病人可以复印、复制,可以作为护患双方举证的依据.为了保护护患双方合法利益,减少医疗纠纷,避免关键环节无记载的客观现象,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并实施了输液执行单.经临床使用,深受护士和病人的好评.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慧萍 刊期: 2004年第23期
青霉素抗菌作用强、疗效好、毒性低,且价格低廉,在临床的应用经久不衰.在各种药物所致的过敏中无论是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严重程度,还是死亡率,青霉素均居首位[1].因此,使用前一定要做皮试.有资料显示,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高达1.5%~3.7%[2].为了更好地避免青霉素假阳性问题,扩大青霉素的使用范围,探讨不同剂量青霉素皮试液在临床应用的科学性、可行性,将1 800例需要应用青霉素的成年人分成两组,分别用0.1 mL或0.05 mL进行皮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根芝;胡高楼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患此病的人数增多,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的威胁是持续性高血糖和由此引起并波及全身的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而其治疗复杂,需要终身的饮食控制和长期持续的药物治疗,这不仅需要病人本人严格的自我管理[1],更需要家人的监督与支持,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据此,笔者对94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家庭功能、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了调查,为进一步改善病人家庭功能、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提供依据.
作者:黄群;章玉玲;刘精东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前,住院病人氧疗收费是以时间为单位的,危重病人一般每天持续吸氧,记24 h的费用不会引起病人家属的争议.其他病人常间断吸氧,吸氧时间由护理人员人工记录,这种方法记录常产生护患意见分歧,导致不必要的医疗以外的纠纷.为此,研制了一种吸氧计时装置(吸氧计时器),经过临床试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鸿梅;兰鸿;刘琴;李贞艳;黎华;刘勇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不同吸痰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将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3组,观察在吸痰压力为20 kPa,吸痰时间分别为5 s、10 s、20 s时颅内压的变化.[结果]在相同压力下进行吸痰,吸痰时间5 s和10 s对颅内压影响作用相似,20 s则可引起颅内压过度升高.5 s与10 s吸痰有效率相似.[结论]在20 kPa压力下佳吸痰时间为10 s.
作者:张帆;管玉梅;张庆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把握商机即是把握财富.身处医院第一线的护理服务人员与病人接触为频繁、紧密,在医院进行整合营销(即多部门多团队传达一致的病人利益点和销售创意)的同时,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为赢得病人忠诚,获取更大利润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杨辉;康凤英;赵晓云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情境设置法教学对提高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效果.[方法]在教学中分两种教学方式,一种以情境设置方式教学(试验组),一种是传统的单一模型法教学(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反馈问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境设置法能提高学习兴趣,锻炼沟通能力,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
作者:杨丽全;王惠珍;郑玉仁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大多数重症哮喘病人经激素、支气管舒张剂、氧疗、补液及纠正酸中毒等常规治疗后可得到缓解,但仍有部分病人出现危重症状及呼吸机疲劳,须机械通气治疗[1].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呼吸机为重症哮喘病人提供了一种无创性的治疗方法.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19例重症哮喘病人,并与22例单纯常规治疗病人进行了对照.现将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蔡伟文;刘慧凤;皮卫峰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2年合肥市干部健康体检中诊断为高血压病的793例病人作为试验组.在无高血压者中随机抽取1045人作为对照组,对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血脂、吸烟等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6 946例被检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至80岁以上有所下降,以61岁~80岁组高,为21.7%.男性高于女性.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糖、三酰甘油存在统计学差异,而胆固醇、吸烟史、高密度脂蛋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重和肥胖、血糖异常、高三酰甘油血症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室玲;把爱萍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继续护理学教育是继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学教育.继续护理学教育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科学选择.目前,美国护理学继续教育也面临着挑战,她们发现没有证据表明课程里的知识对工作起到了改进作用[1].可见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教学效果、医院护理工作改进有着重要的影响,不科学、不恰当的教学内容只能浪费金钱和时间.
作者:朱丹;陈燕华 刊期: 2004年第23期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骨科手术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认识,加强对骨科高危人群的预防和护理,降低DVT和肺栓塞(PE)的发生率.回顾性分析了骨科病人并发下肢DVT的发病原因、高危因素,重点综述了DVT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作者:程凌燕;耿莉华 刊期: 2004年第23期
与老年病人有效交流可以理解老年人的感受和内心体验,是实施心理护理的重要前提.由于生理或心理的原因,老年病人在与他人交流和理解之间存在许多问题[1,2].如果护理人员不能恰当地运用交流技巧,就很难与老年病人深入交流,从而不能顺利地利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以下就护理人员与老年病人之间存在的交流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汪敏;胡淑霞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在我国接种卡介苗(BCG)是为了预防青少年结核病发生,降低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病死率的重要措施.卡介苗接种后,菌苗迅速自接种部位经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因此在接种后一个时期,引起同侧腋下或锁骨下淋巴结反应是正常的,但直径不超过1 cm[1].严重者引起局部细胞浸润和淋巴血行播散性菌栓,可引起淋巴结结核,甚至形成寒性脓肿,脓肿自破或切开引流,创口经久不能愈合,形成瘘道或溃疡.常规抗结核用药,不但疗程长,易产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作用,而且常因药物在病灶内难以达到有效浓度而影响疗效.近2年来,我院门诊针对不同病情,应用不同的方法,同时配合全身抗结核治疗,经换药处理卡介苗性腋下淋巴结结核56例,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小君 刊期: 2004年第23期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它既可以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又可以保留静脉通路,便于随时用药.
作者:李子楠;廉爱玲;郭莹 刊期: 2004年第23期
重点阐述了华生人性科学和人性照护的理论目的、概念及人性照护价值在护理中的有关假设.
作者:王庆华;刘化侠;杨新芳;周希环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强迫体位或脊髓损伤截瘫的病人,易发生褥疮.病程初期如更换体位不及时,可致完整性皮肤受损,若治疗不当还可进一步加重.2003年1月-12月我科开始应用赛肤润,以早期预防褥疮,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以后的疾病治疗打下了基础,也明显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杨威;弥金霞;和晖;王笑梅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断指再植术后常用烤灯持续照射,保持局部的温度.而临床现常用的方法是用一清洁大敷料覆盖灯头,由于材料不规则、底部不固定、遮光性差,影响病人的睡眠.另外,局部烤灯温度经常变化,影响了指体的血液循环.为此,我科研制了1种新型烤灯罩,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褥疮是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导致组织及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不良,从而导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易发生于高位截瘫、重型颅脑创伤及一些病情危重长期卧床且营养不良的病人[1].积极治疗褥疮对病人的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1999年以来,运用复方褥疮散治疗Ⅱ期~Ⅲ期褥疮病人4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雁芳;莫海丽;梁毅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手术病人的体温受环境温度、手术时间长短、暴露面积的大小、输入液体的多少及输入液体的温度以及麻醉后肌肉松弛致机体产热减少[1]等方面的因素影响.身体中心的温度(体核温度)低于36℃称为低体温.术中低体温,尤以体外循环手术、开胸手术的病人更易发生,腔镜手术病人的术中低体温也不容忽视.引起手术中低体温的因素有很多,由其引起的并发症也很多,但却常被忽视而直接影响了手术效果,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引起手术室护士的高度重视.
作者:孙育红;陆冠字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对我国2000年-2003年发表的关于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效果的文献进行分析,探讨我国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进一步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姜宏;王志红 刊期: 200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