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萍
把握商机即是把握财富.身处医院第一线的护理服务人员与病人接触为频繁、紧密,在医院进行整合营销(即多部门多团队传达一致的病人利益点和销售创意)的同时,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为赢得病人忠诚,获取更大利润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杨辉;康凤英;赵晓云 刊期: 2004年第23期
胰岛素是内分泌科常用的药物之一,正确合理的使用胰岛素是临床工作者必须重视和注意的问题.按照无菌技术的要求原则,任何药液开启后,其有效期长不超过24 h.胰岛素1瓶含量为400U/10 mL,每个病人每次用量在0.5 mL~1 mL,用后24 h即弃去,势必造成很大的浪费.那么胰岛素开启使用后,余液究竟能使用多久,教科书中也没有相关的规定.查阅了胰岛素的说明,均无此类相关的报道和相关问题的说明.为了探讨开启后胰岛素的有效期限,对临床上开启使用后的胰岛素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小雪;许玲珍;谢黎芳;叶芬;刘晓菁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的生命质量,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有效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SF-36量表对240例CHB病人及240例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正常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对CHB病人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结果]CHB病人组SF-36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心理职能评分降低为显著.男女病人在生理机能及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城市病人的生理职能评分明显低于农村病人,年龄大小、病史长短、有无肝硬化对病人的生命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理健康方面.[结论]CHB病人的生命质量低于一般人群,护士应对不同的病人群体实施重点不同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荷;苗京亚 刊期: 2004年第23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护理记录单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手外伤病人,尤其是指体离断、各类复杂挤压伤、绞扎伤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病人术后24h内由于疼痛和其他原因可导致血管危象、末梢供血不足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发现不及时可导致手术失败.应用24 h术后记录单可以做到及时观察、及时记录,对病人术后疼痛的用药是否达到镇静的目的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1].
作者:朱雪辉;杨静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继续护理学教育是继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学教育.继续护理学教育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科学选择.目前,美国护理学继续教育也面临着挑战,她们发现没有证据表明课程里的知识对工作起到了改进作用[1].可见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教学效果、医院护理工作改进有着重要的影响,不科学、不恰当的教学内容只能浪费金钱和时间.
作者:朱丹;陈燕华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病人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寻求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应用社会支持量表和Spitzer的生活质量指数(QLI)评定表对86例OSAS病人进行调查.[结果]OSAS病人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总均分及各维度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低的病人其生活质量较低.[结论]护士应根据OSAS病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临床实践中应尽可能调动社会支持系统,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使OSAS病人获得比正常人多的社会支持.
作者:吴彩芹;杨慧;杜小滢;王华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2年合肥市干部健康体检中诊断为高血压病的793例病人作为试验组.在无高血压者中随机抽取1045人作为对照组,对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血脂、吸烟等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6 946例被检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至80岁以上有所下降,以61岁~80岁组高,为21.7%.男性高于女性.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糖、三酰甘油存在统计学差异,而胆固醇、吸烟史、高密度脂蛋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重和肥胖、血糖异常、高三酰甘油血症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室玲;把爱萍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前,住院病人氧疗收费是以时间为单位的,危重病人一般每天持续吸氧,记24 h的费用不会引起病人家属的争议.其他病人常间断吸氧,吸氧时间由护理人员人工记录,这种方法记录常产生护患意见分歧,导致不必要的医疗以外的纠纷.为此,研制了一种吸氧计时装置(吸氧计时器),经过临床试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鸿梅;兰鸿;刘琴;李贞艳;黎华;刘勇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由于经常接触传染病人或化疗药物,静脉注射等操作需要在戴手套的情况下进行,这给胶布固定带来诸多不便.
作者:田育英 刊期: 2004年第23期
间歇吸氧对呼吸科病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以前在病人不吸氧时氧气管的放置较零乱.如何将间歇吸氧病人的氧气管放置好,以使病区在氧气管的管理上达到规范、清洁、整齐划一的目的,我们曾采用了几种方法,但效果欠佳.近我们用了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却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玉娟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的基本病变,而脂代谢紊乱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1].随着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的增高,病变累积的范围增大,动脉狭窄的程度加重.其病变狭窄的程度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负相关[2].临床上以冠状动脉硬化的病人多见,而我院收治了1例以双髂动脉及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为主的病人,并成功的实施了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彩虹;蔚玲;张凤莲 刊期: 2004年第23期
中心静脉置管不仅是一条良好的输液通路,同时还可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液净化治疗及完全胃肠外营养,在危重病人抢救治疗中被广泛应用.文献报道,穿刺点透明敷贴不需要经常更换[1].由于穿刺部位的细菌感染是致中心静脉导管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duced infection)的高危因素,因此插管部位的护理对预防感染尤为重要.为了解穿刺部位敷贴更换时间对感染率的影响,对中心静脉置管处透明敷贴采取每天更换1次、3 d更换1次、5 d更换1次,并分别对使用过的敷贴进行半定量细菌培养.
作者:熊剑秋;冯波;沈翰 刊期: 2004年第23期
老年病人皮肤细胞老化,皮下组织疏松,血管弹性、韧性减弱[1].多数病人静脉不易显露,在静脉穿刺过程中,有许多长期谮输液的老年病人因未能有计划地从远端到近端保护性地使用血管,造成主干静脉破坏[2].临床上,由于指背静脉位于关节处又不容易固定,往往成为穿刺者忽略的部位.自2003年我科探讨出拇指指背静脉穿刺法,深受病人的信赖,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素英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在我国接种卡介苗(BCG)是为了预防青少年结核病发生,降低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病死率的重要措施.卡介苗接种后,菌苗迅速自接种部位经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因此在接种后一个时期,引起同侧腋下或锁骨下淋巴结反应是正常的,但直径不超过1 cm[1].严重者引起局部细胞浸润和淋巴血行播散性菌栓,可引起淋巴结结核,甚至形成寒性脓肿,脓肿自破或切开引流,创口经久不能愈合,形成瘘道或溃疡.常规抗结核用药,不但疗程长,易产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作用,而且常因药物在病灶内难以达到有效浓度而影响疗效.近2年来,我院门诊针对不同病情,应用不同的方法,同时配合全身抗结核治疗,经换药处理卡介苗性腋下淋巴结结核56例,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小君 刊期: 2004年第23期
许多教育家认为,成人学习活动的产生不是通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和促进,而是教师的离开或学习障碍的减少产生的.教育的障碍是指在教育服务中阻碍护士能力发挥的各种因素;学习的阻碍是指对学习者注意和处理信息能力产生负面作用的因素.
作者:仇瑶琴;唐云翔 刊期: 2004年第23期
褥疮是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导致组织及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不良,从而导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易发生于高位截瘫、重型颅脑创伤及一些病情危重长期卧床且营养不良的病人[1].积极治疗褥疮对病人的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1999年以来,运用复方褥疮散治疗Ⅱ期~Ⅲ期褥疮病人4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雁芳;莫海丽;梁毅 刊期: 2004年第23期
1999年1月-2004年1月,我院施行颈椎前路手术120例,发生精神障碍4例,分析其原因,消除不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病人均痊愈出院,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子凤;韦永中;司卫兵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情境设置法教学对提高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效果.[方法]在教学中分两种教学方式,一种以情境设置方式教学(试验组),一种是传统的单一模型法教学(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反馈问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境设置法能提高学习兴趣,锻炼沟通能力,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
作者:杨丽全;王惠珍;郑玉仁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毕业实习是护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护生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也是护生毕业后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关键.我校的中医护理专业,教学上中西医并重,要求护生掌握中西医各科常见的操作技能.在实习安排上,第1组学生在宁中医院和西医医院轮转,第2组学生回当地市级中医医院实习.为全面了解我校学生毕业实习情况和实习医院的带教情况,评价实习安排的不同对学生实习效果的影响,掌握学生对毕业实习的感受和对毕业实习的意见和建议,于2004年6月15日-20日对我校2000级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了毕业实习情况的专题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缪文玲;斯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临床路径已被确认为一种高效的医疗服务模式[1].它是由医务人员共同制定的医疗护理程序,使服务对象在疾病康复过程中获得一种已形成模式的医疗照顾方式.临床路径表则是将医疗护理服务按时间顺序具体排列的路线图.临床护理路径表是护士在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根据医护共同制定的程序,具体实施服务计划的路径表.现将我院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表的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郭锦丽;田江华;李佳慧 刊期: 200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