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外伤病人24h术后记录单的应用

朱雪辉;杨静

关键词:外伤病人, 术后疼痛, 护理记录单, 医疗护理质量, 指体离断, 应用, 血管危象, 手术治疗, 手术失败, 护理模式, 供血不足, 法制建设, 绞扎伤, 挤压伤, 并发症, 转变, 镇静, 临床
摘要: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护理记录单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手外伤病人,尤其是指体离断、各类复杂挤压伤、绞扎伤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病人术后24h内由于疼痛和其他原因可导致血管危象、末梢供血不足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发现不及时可导致手术失败.应用24 h术后记录单可以做到及时观察、及时记录,对病人术后疼痛的用药是否达到镇静的目的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1].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广州管圆线虫性脑膜脑炎病人的护理

    广州管圆线虫是我国的陈心陶教授于1933年在广州的野鼠体内首次发现的,首例病人是于1945年在台湾报告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是广州管圆线虫第Ⅴ期幼虫寄生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脑膜炎或脑膜脑炎,因生吃含有第Ⅲ期幼虫的淡水螺而被感染.现报告我科收治的1例广州管圆线虫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作者:周宏珍;李亚洁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复方褥疮散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

    褥疮是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导致组织及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不良,从而导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易发生于高位截瘫、重型颅脑创伤及一些病情危重长期卧床且营养不良的病人[1].积极治疗褥疮对病人的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1999年以来,运用复方褥疮散治疗Ⅱ期~Ⅲ期褥疮病人4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雁芳;莫海丽;梁毅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监测和护理

    大多数重症哮喘病人经激素、支气管舒张剂、氧疗、补液及纠正酸中毒等常规治疗后可得到缓解,但仍有部分病人出现危重症状及呼吸机疲劳,须机械通气治疗[1].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呼吸机为重症哮喘病人提供了一种无创性的治疗方法.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19例重症哮喘病人,并与22例单纯常规治疗病人进行了对照.现将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蔡伟文;刘慧凤;皮卫峰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戴手套情况下行静脉输液时的胶布固定法

    由于经常接触传染病人或化疗药物,静脉注射等操作需要在戴手套的情况下进行,这给胶布固定带来诸多不便.

    作者:田育英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胰岛素溶液开启后有效期限探讨

    胰岛素是内分泌科常用的药物之一,正确合理的使用胰岛素是临床工作者必须重视和注意的问题.按照无菌技术的要求原则,任何药液开启后,其有效期长不超过24 h.胰岛素1瓶含量为400U/10 mL,每个病人每次用量在0.5 mL~1 mL,用后24 h即弃去,势必造成很大的浪费.那么胰岛素开启使用后,余液究竟能使用多久,教科书中也没有相关的规定.查阅了胰岛素的说明,均无此类相关的报道和相关问题的说明.为了探讨开启后胰岛素的有效期限,对临床上开启使用后的胰岛素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小雪;许玲珍;谢黎芳;叶芬;刘晓菁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间歇吸氧病人氧气管的放置

    间歇吸氧对呼吸科病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以前在病人不吸氧时氧气管的放置较零乱.如何将间歇吸氧病人的氧气管放置好,以使病区在氧气管的管理上达到规范、清洁、整齐划一的目的,我们曾采用了几种方法,但效果欠佳.近我们用了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却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玉娟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与老年住院病人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与老年病人有效交流可以理解老年人的感受和内心体验,是实施心理护理的重要前提.由于生理或心理的原因,老年病人在与他人交流和理解之间存在许多问题[1,2].如果护理人员不能恰当地运用交流技巧,就很难与老年病人深入交流,从而不能顺利地利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以下就护理人员与老年病人之间存在的交流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汪敏;胡淑霞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继续护理学教育教学内容探讨

    继续护理学教育是继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学教育.继续护理学教育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科学选择.目前,美国护理学继续教育也面临着挑战,她们发现没有证据表明课程里的知识对工作起到了改进作用[1].可见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教学效果、医院护理工作改进有着重要的影响,不科学、不恰当的教学内容只能浪费金钱和时间.

    作者:朱丹;陈燕华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声带注射A型肉毒毒素的护理配合

    声带注射是声带疾病微创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1].于电视纤维喉镜下进行注射,其术式简单、快捷,病人痛苦小.整个手术过程中由助手调整纤维喉镜方向,能够保持合适的图像,准确评估声带病变及发声情况,并将注射前及注射后的图像保存于计算机中,为随访提供了详细的对照资料.熟练掌握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配合,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远期疗效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术芹;赵映秋;樊东霞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中医专业护生毕业实习现况调查与分析

    毕业实习是护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护生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也是护生毕业后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关键.我校的中医护理专业,教学上中西医并重,要求护生掌握中西医各科常见的操作技能.在实习安排上,第1组学生在宁中医院和西医医院轮转,第2组学生回当地市级中医医院实习.为全面了解我校学生毕业实习情况和实习医院的带教情况,评价实习安排的不同对学生实习效果的影响,掌握学生对毕业实习的感受和对毕业实习的意见和建议,于2004年6月15日-20日对我校2000级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了毕业实习情况的专题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缪文玲;斯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华生人性照护理论

    重点阐述了华生人性科学和人性照护的理论目的、概念及人性照护价值在护理中的有关假设.

    作者:王庆华;刘化侠;杨新芳;周希环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情境设置法在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境设置法教学对提高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效果.[方法]在教学中分两种教学方式,一种以情境设置方式教学(试验组),一种是传统的单一模型法教学(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反馈问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境设置法能提高学习兴趣,锻炼沟通能力,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

    作者:杨丽全;王惠珍;郑玉仁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骨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骨科手术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认识,加强对骨科高危人群的预防和护理,降低DVT和肺栓塞(PE)的发生率.回顾性分析了骨科病人并发下肢DVT的发病原因、高危因素,重点综述了DVT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作者:程凌燕;耿莉华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肛门直肠测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灌注式测压技术评估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肛门直肠功能,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使用多导灌注式测压法,按标准程序进行肛门直肠测压,分析其直肠静息压、肛门内括约肌静息压、肛门外括约肌静息压、肛-直肠压差以及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时内括约肌松弛率,并与10例正常儿童对照.[结果]先天性巨结肠组直肠静息压、肛门内括约肌静息压、肛门外括约肌静息压、肛-直肠压差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内括约肌松弛率为(0.69%±0.71%),与正常对照组(-43.02%±25.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肛门直肠测压是客观、全面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方法.

    作者:王学勤;朱有玲;罗金燕;戴菲;龚均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不同吸痰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吸痰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将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3组,观察在吸痰压力为20 kPa,吸痰时间分别为5 s、10 s、20 s时颅内压的变化.[结果]在相同压力下进行吸痰,吸痰时间5 s和10 s对颅内压影响作用相似,20 s则可引起颅内压过度升高.5 s与10 s吸痰有效率相似.[结论]在20 kPa压力下佳吸痰时间为10 s.

    作者:张帆;管玉梅;张庆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静脉输液持针方式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项操作.成功的静脉穿刺可减轻病人不必要的痛苦,减少材料浪费,节省工作时间.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宫喜梅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卡介苗性淋巴结结核局部用药的观察和护理

    在我国接种卡介苗(BCG)是为了预防青少年结核病发生,降低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病死率的重要措施.卡介苗接种后,菌苗迅速自接种部位经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因此在接种后一个时期,引起同侧腋下或锁骨下淋巴结反应是正常的,但直径不超过1 cm[1].严重者引起局部细胞浸润和淋巴血行播散性菌栓,可引起淋巴结结核,甚至形成寒性脓肿,脓肿自破或切开引流,创口经久不能愈合,形成瘘道或溃疡.常规抗结核用药,不但疗程长,易产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作用,而且常因药物在病灶内难以达到有效浓度而影响疗效.近2年来,我院门诊针对不同病情,应用不同的方法,同时配合全身抗结核治疗,经换药处理卡介苗性腋下淋巴结结核56例,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小君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及临床意义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的生命质量,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有效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SF-36量表对240例CHB病人及240例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正常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对CHB病人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结果]CHB病人组SF-36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心理职能评分降低为显著.男女病人在生理机能及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城市病人的生理职能评分明显低于农村病人,年龄大小、病史长短、有无肝硬化对病人的生命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理健康方面.[结论]CHB病人的生命质量低于一般人群,护士应对不同的病人群体实施重点不同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荷;苗京亚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骨科临床护理路径表的设计及应用

    临床路径已被确认为一种高效的医疗服务模式[1].它是由医务人员共同制定的医疗护理程序,使服务对象在疾病康复过程中获得一种已形成模式的医疗照顾方式.临床路径表则是将医疗护理服务按时间顺序具体排列的路线图.临床护理路径表是护士在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根据医护共同制定的程序,具体实施服务计划的路径表.现将我院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表的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郭锦丽;田江华;李佳慧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1例重症割香螺中毒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割香螺学名织纹螺,本身无毒,主要是食用了被污染、富营养化海洋中的有毒藻类后,经过生物链的富集作用,毒素含量在其体内成千倍地提高.其毒素被称为贝类神经麻痹毒素,可以阻断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神经冲动的传导.人食用中毒后无特效药,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病死率非常高[1].我院于2003年6月成功救治1例重症割香螺中毒病人,现将抢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薇薇;胡红飞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