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吸痰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的影响

张帆;管玉梅;张庆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吸痰时间, 颅内压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吸痰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将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3组,观察在吸痰压力为20 kPa,吸痰时间分别为5 s、10 s、20 s时颅内压的变化.[结果]在相同压力下进行吸痰,吸痰时间5 s和10 s对颅内压影响作用相似,20 s则可引起颅内压过度升高.5 s与10 s吸痰有效率相似.[结论]在20 kPa压力下佳吸痰时间为10 s.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1例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手术配合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的基本病变,而脂代谢紊乱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1].随着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的增高,病变累积的范围增大,动脉狭窄的程度加重.其病变狭窄的程度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负相关[2].临床上以冠状动脉硬化的病人多见,而我院收治了1例以双髂动脉及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为主的病人,并成功的实施了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彩虹;蔚玲;张凤莲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从护生实习前后基础护理操作考核结果看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临床实习是检验护生理论学习程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锻炼可使护生在学习效果上有质的飞跃.但由于许多方面的原因,护生的实习效果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为此,我校对2003年、2004年护士毕业生实习前和实习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实施了考核和对照,并找出了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加强护生实习管理和提高护生实习期间的学习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远湘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对住院病人陪伴需求的调查

    <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工作手册>明确规定二级医院的陪伴率≤8%,三级医院的陪伴率≤5%,医院通过限制陪伴来减少对医护工作的干扰,以方便医院管理,保证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但从社会心理学和人文关怀角度看,现行的陪伴制度忽视了病人的心身需要.为此,我们对500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为制定合理的陪伴制度提供相关的资料.

    作者:刘珉甬;漆光玉;张润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监测和护理

    大多数重症哮喘病人经激素、支气管舒张剂、氧疗、补液及纠正酸中毒等常规治疗后可得到缓解,但仍有部分病人出现危重症状及呼吸机疲劳,须机械通气治疗[1].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呼吸机为重症哮喘病人提供了一种无创性的治疗方法.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19例重症哮喘病人,并与22例单纯常规治疗病人进行了对照.现将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蔡伟文;刘慧凤;皮卫峰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与老年住院病人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与老年病人有效交流可以理解老年人的感受和内心体验,是实施心理护理的重要前提.由于生理或心理的原因,老年病人在与他人交流和理解之间存在许多问题[1,2].如果护理人员不能恰当地运用交流技巧,就很难与老年病人深入交流,从而不能顺利地利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以下就护理人员与老年病人之间存在的交流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汪敏;胡淑霞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卡介苗性淋巴结结核局部用药的观察和护理

    在我国接种卡介苗(BCG)是为了预防青少年结核病发生,降低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病死率的重要措施.卡介苗接种后,菌苗迅速自接种部位经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因此在接种后一个时期,引起同侧腋下或锁骨下淋巴结反应是正常的,但直径不超过1 cm[1].严重者引起局部细胞浸润和淋巴血行播散性菌栓,可引起淋巴结结核,甚至形成寒性脓肿,脓肿自破或切开引流,创口经久不能愈合,形成瘘道或溃疡.常规抗结核用药,不但疗程长,易产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作用,而且常因药物在病灶内难以达到有效浓度而影响疗效.近2年来,我院门诊针对不同病情,应用不同的方法,同时配合全身抗结核治疗,经换药处理卡介苗性腋下淋巴结结核56例,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小君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骨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骨科手术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认识,加强对骨科高危人群的预防和护理,降低DVT和肺栓塞(PE)的发生率.回顾性分析了骨科病人并发下肢DVT的发病原因、高危因素,重点综述了DVT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作者:程凌燕;耿莉华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绷带固定技术在小儿头皮输液中的应用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的关键,除护理人员应具备娴熟的穿刺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应有较好的固定技术.由于小儿具有好动、不配合的特点,且小儿头皮容易出汗、输液又需在较长时间内完成等原因,头皮针固定成为小儿头皮穿刺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头皮针固定方法,都是先用胶布固定针头后,再用长胶布绕头一周或用胶布贴于耳廓起到固定的作用.此法虽固定牢靠,但却存在一个缺点,即在输完液体拔取针头对,由于胶布同小儿头发粘连,取胶布时会给小儿造成极大痛苦,患儿家长多有不满,且护士也感到十分麻烦.

    作者:陈晋云;赵竹连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中心静脉穿刺部位敷贴护理与感染率的相关性研究

    中心静脉置管不仅是一条良好的输液通路,同时还可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液净化治疗及完全胃肠外营养,在危重病人抢救治疗中被广泛应用.文献报道,穿刺点透明敷贴不需要经常更换[1].由于穿刺部位的细菌感染是致中心静脉导管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duced infection)的高危因素,因此插管部位的护理对预防感染尤为重要.为了解穿刺部位敷贴更换时间对感染率的影响,对中心静脉置管处透明敷贴采取每天更换1次、3 d更换1次、5 d更换1次,并分别对使用过的敷贴进行半定量细菌培养.

    作者:熊剑秋;冯波;沈翰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新型烤灯罩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断指再植术后常用烤灯持续照射,保持局部的温度.而临床现常用的方法是用一清洁大敷料覆盖灯头,由于材料不规则、底部不固定、遮光性差,影响病人的睡眠.另外,局部烤灯温度经常变化,影响了指体的血液循环.为此,我科研制了1种新型烤灯罩,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1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上肢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

    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静脉血栓的病因主要是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缓慢、异常的血流高凝状态以及其他创伤、烧伤、分娩或严重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血液内成分及数量的改变等.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极低,目前国内尚无相关报道.但静脉血栓形成,将因静脉回流障碍而导致患肢肿胀增加病人痛苦,严重者可因栓子脱落并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因此,早期发现及时对症治疗及护理是至关重要的.现将我科2004年3月1例右下肺癌病人行PTCC置管化疗后并发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袁忠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老年病人拇指指背静脉穿刺的探讨

    老年病人皮肤细胞老化,皮下组织疏松,血管弹性、韧性减弱[1].多数病人静脉不易显露,在静脉穿刺过程中,有许多长期谮输液的老年病人因未能有计划地从远端到近端保护性地使用血管,造成主干静脉破坏[2].临床上,由于指背静脉位于关节处又不容易固定,往往成为穿刺者忽略的部位.自2003年我科探讨出拇指指背静脉穿刺法,深受病人的信赖,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素英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2型糖尿病病人家庭功能对血糖影响的调查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患此病的人数增多,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的威胁是持续性高血糖和由此引起并波及全身的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而其治疗复杂,需要终身的饮食控制和长期持续的药物治疗,这不仅需要病人本人严格的自我管理[1],更需要家人的监督与支持,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据此,笔者对94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家庭功能、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了调查,为进一步改善病人家庭功能、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提供依据.

    作者:黄群;章玉玲;刘精东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胰岛素溶液开启后有效期限探讨

    胰岛素是内分泌科常用的药物之一,正确合理的使用胰岛素是临床工作者必须重视和注意的问题.按照无菌技术的要求原则,任何药液开启后,其有效期长不超过24 h.胰岛素1瓶含量为400U/10 mL,每个病人每次用量在0.5 mL~1 mL,用后24 h即弃去,势必造成很大的浪费.那么胰岛素开启使用后,余液究竟能使用多久,教科书中也没有相关的规定.查阅了胰岛素的说明,均无此类相关的报道和相关问题的说明.为了探讨开启后胰岛素的有效期限,对临床上开启使用后的胰岛素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小雪;许玲珍;谢黎芳;叶芬;刘晓菁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输液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第十条规定:病人有权复制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从法律上明确了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病历中所有有关护理文书资料统称为护理记录,护理记录属客观记录,病人可以复印、复制,可以作为护患双方举证的依据.为了保护护患双方合法利益,减少医疗纠纷,避免关键环节无记载的客观现象,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并实施了输液执行单.经临床使用,深受护士和病人的好评.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慧萍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山莨菪碱凝胶防治华蟾素所致静脉损伤的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是中华大蟾蜍皮的水制剂,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1],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中、晚期肿瘤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但临床应用过程中常出现静脉输注不畅、输液部位红肿、静脉内疼痛等静脉损伤症状.为减轻病人的痛苦和预防静脉损伤的发生,自2004年3月起在输注华蟾素前用2%山莨菪碱凝胶涂擦于局部,经过100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华;姜珍;丁敏;何红;李德明;范义凤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功能锻炼对前列腺术后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影响的研究

    有下尿路梗阻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病人中,伴有逼尿肌无力(ACD)的为10%~20%[1].手术虽可解除膀胱颈部机械性梗阻,但逼尿肌的收缩功能如果不能有效恢复,即使切除了前列腺,解除了梗阻,排尿困难仍很难得到改善.于是,在术后指导病人进行提肛肌的功能锻炼,促进了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的恢复,降低了残余尿量.

    作者:苏秋棉;杨荆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B超引导下肝肿瘤冷循环射频固化术的手术配合

    现已证明,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系统治疗肝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采用热效应杀死肿瘤细胞,针尖裸露端的电极产生高频电磁波(480 kHz)激发周围组织离子震荡、摩擦而产生热量,导致组织细胞热损伤而终产生凝固性坏死.除此之外,热能还可以使肿瘤周围的血管闭塞,减少瘤体的血液供应而防止转移.2001年4月-2003年12月我院施行了B超引导下冷循环射频固化术治疗肝肿瘤手术54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轶敏;周亚昭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注射毒品致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肺炎病人的护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健康人鼻腔、咽喉及皮肤表面带菌率达20%~50%[1].随着吸毒者不断增多,他们在注射毒品时常不具备起码的消毒知识,甚至多人共同使用已被污染针头及注射器,易将体表高污染部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带人血液,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而血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是其常见的迁移病灶.现将15例注射毒品致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肺炎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金小慧;吴莉莉;卢中秋;张海燕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及临床意义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的生命质量,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有效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SF-36量表对240例CHB病人及240例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正常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对CHB病人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结果]CHB病人组SF-36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心理职能评分降低为显著.男女病人在生理机能及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城市病人的生理职能评分明显低于农村病人,年龄大小、病史长短、有无肝硬化对病人的生命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理健康方面.[结论]CHB病人的生命质量低于一般人群,护士应对不同的病人群体实施重点不同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荷;苗京亚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