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申安

关键词:当归, 阿魏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产地
摘要: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为控制药材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 C18色谱柱;以乙腈-(体积分数)0.085%磷酸溶液(17∶83)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316nm,柱温:35℃,测定不同产地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阿魏酸在0.006 08~0.304 00 g·L-1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2.3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不同产地当归药材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且具有简便、快捷、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为不同产地当归质量的控制提供参考.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患者舌象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舌象特点及影响舌象的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门诊就诊的患者507例,在自然光下观察患者舌色、舌形、舌苔(苔质和苔色)及舌下络脉.结果:(①舌色:暗舌类(淡暗舌、暗红色、紫暗舌)所占比例平均为77.7%,暗舌数量与年龄成正比(P<0.01).化疗组紫暗舌比例明显高于非化疗组(P<0.05).②舌形:齿痕舌(55.2%),胖大舌(50.9%),化疗组胖大舌比例较非化疗组多(P =0.046 <0.05).裂纹者(40.0%),男性组裂纹(49.1%)多于女性(33.4%)(P<0.01).裂纹舌比例与年龄成正比(P=0.006<0.05).化疗组瘀斑舌较非化疗组增多(P =0.004 <0.05).女性点刺舌概率高于男性(P=0.03 <0.05).③舌下静脉:舌下静脉迂曲者(61.9%),年龄越大,舌下静脉迂曲所占比例越大(P =0.005).④舌苔:薄白苔占比例平均为35.1%;白腻苔占33.5%;剥脱兼腻苔以胃癌多见(21.1%).结论:暗舌、白腻苔、齿痕、胖大舌及舌下脉络迂曲占到了相当的比例,表明脾虚湿盛、痰凝血瘀为肿瘤患者的基本病机.提示临床用药应注重温补脾肾、祛湿化痰及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

    作者:谌玉佳;胡凯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健脾扶正汤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脾扶正汤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于化疗前2 d加用健脾扶正汤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周期,4个周期后从中医临床证候改善程度、生存质量量表EORTC-QLQ-SF-36调查问卷评价及不良反应3方面观察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中医临床证候方面改善率升高(P<0.05);在生存质量量表EORTC-QLQ-SF-36调查问卷评价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物理症状及整体状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同时配合健脾扶正汤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张丽娜;袁颖;黄智芬;黎汉忠;桂海涛;卢旭全;许瑞琪;向立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益气化瘀解毒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大鼠DNMT1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模型大鼠DNMT1蛋白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造模组50只、空白组10只.造模成功后将造模后剩余的33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1只,维酶素组11只,消痞颗粒组11只.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维酶素组给予维酶素悬浊液,消痞颗粒组给予消痞颗粒中药制备药液,1次·d-1.连续治疗12周后用Western blot法对各组大鼠DNMT1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模型组DNMT1蛋白表达量(0.293±0.036)较空白组(0.133±0.025)显著升高(P<0.01);消痞颗粒组(0.173±0.044)较模型组(0.293±0.036)及维酶素组(0.229±0.032)降低(P<0.05);消痞颗粒组蛋白表达量(0.173±0.044)与空白组(0.133±0.0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益气化瘀解毒法可以逆转胃黏膜异型增生,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DNMT1而实现的.

    作者:贺梅娟;杨晋翔;安静;赵晨;刘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五行学说”生克制化规律浅见

    新五行学说“相生”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资生、助长、延续等含义,且特别强调“延续”这种关系;相生顺序是木、土、火、金、水五种物质的递次相生,即木生土、土生火、火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是指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克制、制约、监视等作用,新增了“监视”属“克”的范畴;相克的顺序是木克金、金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木.

    作者:肖文冲;简燕进;冯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阿胶的现代研究及特点

    阿胶是一种很好的补血中药,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功效,具有调节造血微环境和补血作用、抗疲劳耐缺氧、抑瘤、提高免疫力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吐血、血尿、血淋、月经不调、血枯、血痛、崩中带下、无子以及胎前产后诸疾、阴虚肺燥等症状.

    作者:程博琳;苗明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药结合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及脉冲射频对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组21例采用中药结合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及1 a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简式疼痛问卷表(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分、病变皮肤麻木评分、疼痛缓解有效率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VAS评分、QOL评分及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相比,VAS评分、SF-MPQ评分及QOL评分治疗组在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和1 a随访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在给予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1 a时的疼痛缓解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麻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脉冲射频可能是通过激活疼痛感受抑制系统及调节三叉神经功能而起到止痛效果,中药长期服用可能是缓解患者动脉痉挛和神经的敏感性而起到治疗作用,所以二者结合治疗效果更明显.

    作者:肖林;谢克;徐澄;黄亮;张忠贵;王娴默;向孝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百合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5-HT、NE的影响

    目的:观察百合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的影响,探讨百合逍遥散对抑郁症的干预作用,并观察其与氟西汀是否具有协同抗抑郁作用.方法:60只雌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百合逍遥散组及百合逍遥散联合氟西汀组(中西医结合组),各12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均采用CUMS法造模28 d.造模成功后,氟西汀组给予1.8 mg·(kg·d)-1氟西汀,百合逍遥散组给予12.8 g·(kg·d)-1百合逍遥散,百合逍遥散联合氟西汀组予1.8mg· (kg· d)-1氟西汀及12.8 g·(kg·d)-1百合逍遥散,空白组及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液体量均按20mL· (kg·d)-1计算.共给药28 d.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及行为学改变,并于实验后测定大鼠海马5-HT、NE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2周后,3个给药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长(P<0.01),中西结合组大鼠水平和垂直运动明显增多(P<0.05),总液体消耗明显增加(P<0.01),糖水偏爱率明显上升(P<0.05);给药4周后,同上,并且体质量变化:中西结合组>中药组>西药组,水平运动增加:中西结合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结合组大鼠糖水偏爱百分比显著高于另两组(P<0.05);3个给药组大鼠与模型组的5-HT及NE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3个给药组海马5-HT及NE水平的趋势均为:中西结合组>西药组>中药组.结论:百合逍遥散能上调抑郁模型大鼠海马5-HT及NE水平,与氟西汀联用可增强疗效,这可能是百合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胡霖霖;张永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骨伤洗剂热湿敷配合主动跺脚锻炼治疗顽固性跟痛症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骨伤洗剂热湿敷配合主动跺脚锻炼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骨伤洗剂热湿敷配合主动跺脚锻炼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治愈14例(70.00%),显效4例(20.00%),有效2例(10.00%),无效0例;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由(7.15±1.63)分降低至(2.20±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次随访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10.00%;第2次随访新增4例复发病例,复发率为20.00%.结论:采用骨伤洗剂热湿敷配合主动跺脚锻炼治疗顽固性跟痛症安全有效.

    作者:陈耿鑫;肖翠蓝;杨伟毅;曹学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与小肠相表里”浅释

    “心与小肠相表里”,作为脏腑表里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的思维方法与模式,成为辨证论治、临床诊疗的基础.互为表里的一脏一腑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病理上可相互影响,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检验,仍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浅释“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的中医学基础、相反认识及现代研究,以期进一步揭示其学术价值,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刘声;杨国旺;王笑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胰腺癌中医临床治疗研究概况

    从中医单方、中医治法、中西医结合治疗、专家经验4个方面介绍了胰腺癌的中医临床治疗研究的现状.从目前发表的文献来看,胰腺癌在中医药的治疗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①因对胰腺癌辨证论治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尚缺乏标准的治疗准则及方法,且对治法的研究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②中药制剂无明显突破性研究,目前针对胰腺癌的新型有效的中药制剂或中药单体较少,尚无突破性进展;③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中医药仍居辅助地位.

    作者:方靖;阮善明;沈敏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膝关节腔内臭氧注射治疗髌股关节炎中期疗效评估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治疗髌股关节炎的中期疗效.方法:髌股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膝.其中治疗组患者关节腔内注射20 mL(质量浓度30 mgL-1)的医用O3,1周后重复,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2 mL,每周1次,5次为1疗程.随访观察5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和Lysholm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Lysholm评分要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Lysholm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O3治疗单纯性髌股关节炎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能够获得良好的中期疗效.

    作者:杨俊锋;华臻;顾晓林;王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止嗽散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止嗽散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止嗽散治疗CVA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13年9月,收集止嗽散治疗CVA的相关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共纳入17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 272例患者,止嗽散加减与西药组相比,显效率固定效应模型显示合并OR =2.75,95%CI=(1.81,4.16) (P <0.01);止嗽散联合西药与西药组相比,显效率固定模型显示合并OR=4.64,95% CI=(2.52,8.53) (P<0.01).中药组或中药联合西药组的复发率均低于西药组.结论:现有结果初步提示中药及中药联合西药治疗CVA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由于纳入文献数量较少,各试验干预、对照措施不一,且存在发表偏倚,研究结果尚不能充分肯定,以上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胡军旗;郎雅丽;张副兴;胡淦洨;王新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为控制药材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 C18色谱柱;以乙腈-(体积分数)0.085%磷酸溶液(17∶83)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316nm,柱温:35℃,测定不同产地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阿魏酸在0.006 08~0.304 00 g·L-1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2.3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不同产地当归药材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且具有简便、快捷、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为不同产地当归质量的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申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七味药酒对糖尿病足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用七味药酒对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足0级到1级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中0级和1级患者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七味药酒外敷(大黄炭25 g,黄芩50 g,黄柏50 g,白蔹25g,儿茶50 g,芒硝25 g,冰片150 g,加体积分数95%乙醇浸泡24 h).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组1例感染,感染率率5.00%;对照组3例感染,感染率为15.00%.治疗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味药酒治疗糖尿病足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杜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扶正防癌口服液联合化疗治疗肺腺癌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扶正防癌口服液联合化疗对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7例中晚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B组和C组,B组20例予以扶正防癌口服液联合化疗药物治疗,C组17例予以单纯化疗,同时另选择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比较B、C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17 (T helper 17cells,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的百分比及比值,以及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Foxp3 mRNA、RORγtmRNA表达水平,并与正常人群比较.结果:B、C两组有效率、稳定率,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Th17、Treg细胞百分比及Th17/Treg比值,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Foxp3 mRNA、RORγt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防癌口服液联合化疗治疗肺腺癌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金玲;刘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养心通脉方治疗气阴两虚挟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治疗气阴两虚挟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气阴两虚挟血瘀型冠心痛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心通脉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的发作次数(P<0.05);观察组缓解心绞痛有效率为89.7%,对照组缓解心绞痛有效率为76.9%;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心通脉方治疗气阴两虚挟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覃裕旺;朱智德;卢健棋;王庆高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狐臭外用古方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狐臭外用古方用药的规律.方法:通过分析《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12本中医古籍,共70首外治狐臭的古方.结果:70首古方共涉及药物78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有白矾(枯矾)25.7%;胡粉22.9%;石灰18.6%;古钱15.7%;青木香14.3%;麝香14.3%;醋12.9%;密陀僧11.4%;酢10.0%;田螺10.0%;绿矾(青矾)8.6%;轻粉8.6%.结论:①外用药物以矿物类药物为主.②出现频次高的药物多或有清热解毒之功,或有燥湿、杀虫、解毒之用,或有利水解毒之效,或具有辛香避秽解毒之用,充分体会腋臭治疗的芳香避秽,散风除湿,止汗除臭,调和气血的基本原则.③从剂型上讲以粉剂为主,增强了药物的吸附性,增加了燥湿止汗除臭之功.④从治疗方法上讲,特别是热腌包及“钱腋下摩之”“生布揩令赤”等方法的使用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为药物充分吸收创造条件.

    作者:罗涛;周创;周继刚;贺海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药浴开始出汗时间与体温下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时开始出汗时间对外感发热患儿体温变化的影响,为采取药浴降温者提供操作上的时间依据.方法:对94例患儿用(39±1)℃的中药液进行浸浴及相应的经络刺激,浴前、浴后30 min各测量体温1次,根据患儿在药浴过程中的出汗开始时间,分为5~10 min出汗组、11~ 15 min出汗组、16~ 20 min出汗组等32组.结果:5~ 10 main出汗组48例,体温下降47例,下降率为97.91%,体温上升1例;11~ 15 min出汗组30例,体温下降25例,下降率为83.33%,体温无变化1例,体温上升4例;16~ 20 main出汗组16例,体温下降13例,有效率为81.25%,体温无变化1例,体温上升2例.结论:药浴时在10 min以内出汗的患儿,浴后体温下降率明显高于在10 min以外出汗的患儿,而体温上升率明显低于10 min以外出汗的患儿.

    作者:秦凤华;王雅丽;周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麻黄新用6例

    麻黄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实证喘咳、水肿、麻疹不透等.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麻黄除了教科书上的临床应用范围外,还有新的特殊用法,很多疾病通过麻黄为主药配伍后,收到良好效果.如腰椎病、颈性眩晕、皮肤瘙痒、尿潴留、荨麻疹、急性结膜炎等.

    作者:和永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从湿邪内生论治糖尿病

    脾气虚弱、湿浊中阻型糖尿病常用方剂为七味白术散、藿朴夏苓汤、三仁汤等;常用药物为藿香、佩兰、葛根、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木香、厚朴、薏苡仁、木通、滑石等.湿热蕴结型糖尿病常用方剂为黄连温胆汤、涤痰汤;常用药物为黄连、清半夏、橘红、茯苓、枳实、竹茹、胆南星、郁金、石菖蒲等.脾肾阳气虚衰型糖尿病常用方剂为附子泻心汤;常用药物为藿香、佩兰、黄芩、黄连、半夏、橘红、竹茹、制附片、肉桂、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大黄等.湿邪内生兼瘀血阻滞型糖尿病常用方剂为桃红四物汤;常用药物为茺蔚子、槐米、牡丹皮、三七、黄芪、丹参、鸡血藤、桑枝、丝瓜络、地龙、水蛭、蒲黄等.

    作者:王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