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述张缙教授“二十四式单式手法”之揣法

谈太鹏;王顺

关键词:张缙, “二十四式单式手法”, 揣法
摘要:张缙教授通过对历史古籍中诸多手法的甄选和厘定后形成的二十四式单式手法,按韵归类写成口诀:揣、爪、循、摄,摇、盘、捻、搓;进、退、提、插,刮、弹、飞、摩;动、推、颤、弩,按、扪、搜、拔。张缙老师的贡献是一改历史上单式手法单摆浮搁的局面,对这些手法有配对、有分组,成为合辄押韵的一套口诀。这套针刺手法概念明确,义界清楚,既有规定的术式,又有可变的范围,在主要手法上不仅有定性指标,而且有定量指标。在诸多手法中,张缙老师将“揣”法放在诸法之首,足见该法的特殊性。张缙老师认为,“揣”法历史渊源深厚,有丰富的内涵和有效的外延,绝不仅仅是寻找穴位的方法。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证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证和其他证型血清蛋白质组学的差异,筛选能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证客观化辨证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方法:利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 two-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2D-DIGE)比较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证血清(3例)和其他证型血清(3例)蛋白图谱的差异,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及生物信息学相关技术对获得的差异蛋白进行鉴定和初步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证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质谱分析初步鉴定出6个差异蛋白。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证血清和其他证型血清蛋白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为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证辨证客观化提供新的线索和实验基础。

    作者:管艳;王雄文;刘展华;周岱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沐舒坦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滴注时间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6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Ⅲ组,分别治疗8 d、12 d、16 d。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结果:治疗Ⅱ组、治疗Ⅲ组临床疗效、PaO2和PaCO2改善情况优于治疗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痰液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和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LPO)水平均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Ⅱ组、治疗Ⅲ组显著优于治疗Ⅰ组(P﹤0.05);治疗Ⅲ组显著优于治疗Ⅱ组(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沐舒坦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疗效较好,二者滴注时间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应用价值更大。

    作者:杨春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吴标教授从脾辨治中风后失语经验

    吴标教授认为中风后失语主要源于脾胃功能不足,健运失司,升降失调,导致气血亏虚,清窍失养;或痰瘀内生,痹阻脉络,或气血逆乱,血溢脉外痹阻脑窍而发病。治疗应以气血为本,调理气机升降,兼顾通腑,健脾和胃,使气血充盛,气机升降相因,痰瘀得以消散,则病自愈。

    作者:董新刚;贾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脾与消渴

    脾为脏腑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运化功能损伤,影响气血的生成,从而导致肺、胃、肾功能失调,发为消渴。消渴日久耗伤脾气,影响气血运行,气虚痰凝,痰凝气滞,气滞血瘀,从而脏腑失润,脉络痹阻,变证由此而生。由此可见,消渴的病机以脾失健运为关键,以气阴两虚贯穿始终,以内热、痰湿、血瘀为标,且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侧重。因此,消渴的防治应从脾着手,健运脾胃,消渴乃治。

    作者:赵沁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参芪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和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105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或氯沙坦钾片口服以控制血压;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两组疗程均为12周。检测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水平、空腹血糖( fasting blood-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 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88.68%,对照组为70.08%,研究组优于对照组(χ2=4.143,P﹤0.05);治疗后研究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和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研究组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DL-C和HDL-C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芪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调节糖脂代谢,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少24小时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起到了延缓作用。

    作者:李明;王小强;张华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玛咖提取物对氢溴酸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学习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玛咖提取物对氢溴酸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的影响。方法:10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片组,玛咖高剂量组(1.17 g·kg-1)、低剂量组(0.585 g·kg-1),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20 d,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各组以跳台法和电迷宫测试小鼠学习记忆的能力,用比色法测定小鼠脑组织胆碱乙酰转移酶( choline acetyl transferase,ChAT)、乙酰胆碱酯酶( acetylcholin esterase,AchE)活性,用碱性羟胺法测定乙酰胆碱( a-cetyl choline,Ach)含量。结果:玛咖提取物可减少小鼠跳台错误次数,提高电迷宫小鼠空间辨别正确次数,并能增加小鼠脑组织Ach含量和ChAT活性,同时降低脑组织AchE活性,有助于氢溴酸东莨菪碱所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结论:玛咖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小鼠学习能力。

    作者:郑慧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折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同时予以中医疗法联合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肿胀消失时间,术后随访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四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肿胀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四肢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同时能够显著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康复进程,缩短肿胀消失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明显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四肢功能恢复。

    作者:徐德利;林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牙周康泰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TNF-α及IL-1β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牙周康泰方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1,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等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连续口服牙周康泰方8周。于用药前及用药第0周、第2周、第4周、第8周采用滤纸条法收集两组患者龈沟液,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龈沟液中TNF-α及IL-1β水平,比较两组间及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在牙周基础治疗后患牙龈沟液中 TNF-α及 IL-1β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01)。用药第4周和第8周时治疗组TNF-α和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 P﹤0.05)。结论:牙周康泰方能降低TNF-α及IL-1β水平,减轻牙周炎症反应。

    作者:牛兵;范雪萍;王国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胃溃疡诊断标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2:1)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减黄芪建中汤治疗。两组共治疗6周,6周后复查胃镜。观察中医证候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的变化,随访观察0.5 a并统计其复发率。结果:①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8.241, P=0.000)。②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对照组为(4.17±2.40)分,治疗组为(2.77±2.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焦虎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照组为(38.86±6.27)分、(38.52±5.59)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治疗组为(35.28±3.67)分、(35.38±5.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对照组为(70.50±6.57)分,治疗组为(77.35±8.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焦虑抑郁状态,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魏群;魏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统计学符号

    作者:《中医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从脾气虚论治艾滋病

    脾主运化,在艾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脾气健运,气血化生有源,元气充盈,“艾毒”不易侵犯人体或病毒复制缓慢,病情稳定;脾气亏虚,五脏功能失调,正气虚弱,病情加重终导致患者死亡。脾气虚影响着艾滋病的发生及转归,是艾滋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病机。

    作者:赵霞;李铁;蒋琴;姜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严正声明

    作者:《中医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肾消康对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胶原重塑的影响

    目的:观察肾消康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胶原重塑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3只,随机选15只为空白组,以普通饲料喂养,经左下腹注射柠檬酸缓冲液25 mg·kg-1。其余58只称取质量,以25 mg·kg-1链脲佐菌素左下腹腔注射,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两组均喂以高热量饲料13周,治疗组以中药复方肾消康灌胃;空白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1。第26周末处死大鼠,取胫骨、腰椎骨制备扫描电镜标本,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模型组胫骨骨胶原大面积流失,排列紧密度降低、走行散乱、排列不规整,甚至个别视野下骨胶原组织出现断裂、塌陷现象;腰椎骨骨胶原完全消失、骨基质完全暴露。肾消康治疗组大鼠骨胶原组织恢复明显,尤其是在腰椎骨体现更为显著,骨的力学结构得到改善,骨胶原丢失降低,排列更紧密、有规律,促进了骨胶原组织的再生与重塑。结论:肾消康可有效促进骨胶原组织的再生与重塑,从而为有效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王兵;李富震;白玉宾;王非;姜德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低频声波诱导胃经共振调节气机升降出入的研究

    目的:探索应用电脑软件加工低频声波,用于诱导胃经产生共振,从而调节胃经升降出入气机的方法。方法:在30例健康人的胃经附近,播放基础频率相同(58.27 Hz)、经过电脑软件以不同方法加工的低频率、正弦声波,并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腧穴局部的经皮氧分压和微循环量,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声波的频率逐渐上升时,胃经气血呈下降趋势;频率按渐降变化的时候,胃经气血呈上升趋势;调制频率呈由小到大变化时,胃经气血呈发散(出)的趋势;调制频率呈由大到小变化的时候,胃经气血呈汇聚(入)的趋势。结论:基础频率相同,经软件应用不同方法加工的低频声波对胃经有不同的影响,可以调节胃经气机的升降出入。

    作者:许继宗;杨建宇;李彦知;王雪茜;赵吉平;杨金生;郑晓鹏;张涛静;彭鑫;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健肾平喘汤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慢性持续期哮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健肾平喘汤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治疗慢性持续期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260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每次2.5 mg,4次·d-1;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肾平喘汤,1剂·d-1,分3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哮喘控制测试( 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量(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呼气流量峰值( peak expiratory flow,PEF)。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76.9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1);治疗后,观察组ACT各项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FEV1、FVC、P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肾平喘汤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慢性持续期哮喘疗效较好,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

    作者:邢建群;王永海;吴金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思考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研究多以临床观察为主,且缺少中成药的应用研究,有必要在临床研究设计方面遵循多中心、随机、多盲的原则,选好中医药的临床治疗切入点,凸显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优势。同时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症状、体征、安全性指标、临床免疫及炎症指标的主化,探讨中药在患者体内的抗炎作用机制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和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为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临床路径的实现提供支撑。

    作者:扶伟;徐立然;李亮平;马秀霞;孟鹏飞;李正;丁雪;邱荃;杨超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养阴益气活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养阴益气活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阴益气活血汤治疗。两组均1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所有患者进行糖尿病饮食、卫生、运动宣传教育。结果:①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有效率65.71%;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85.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4,P=0.026)。②治疗组治疗后尿蛋白排泄率( 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 rate,UPER)及血肌酐( serum creatinine,SCr)均明显降低( P均﹤0.05),且优于对照组( P均﹤0.05)。结论:养阴益气活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且能明显降低UPER及SCr。

    作者:蔡庆春;李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证素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弥漫性肺间质疾病证候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证候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前期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现代期刊肺病数据库》,采用计算机检索方法,建立相应数据库,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频次、频数的统计描述。结果:共提取26个证素,其中病性证素18个,病位证素8个。病性证素中,主要以气虚、血瘀、痰和阴虚为主,4种病性证素累积构成比共占65.0%;病位证素中,主要以肺、脾和肾为主,3种病位证素累积构成比共占95.5%。病性证素组合时,以单一病性、二病性、三病性和四病性组合较为常见,按照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三病性、二病性、四病性和单一病性。结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主要病机是虚、瘀、痰、热,其主要病位在肺、脾、肾。

    作者:徐向宇;张瑞;白云苹;李建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评估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质量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IBDQ)用于评估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方法:将72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等分为3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Ⅰ为常规治疗基础上仅联用溃结灌肠液气药灌肠;对照组Ⅱ则单纯行常规治疗,即口服5-ASA制剂及固肠止泻丸(结肠炎丸)治疗;试验组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溃结灌肠液气药灌肠+益生菌口服。各项治疗均由前期临床试验证明其临床有效。每例患者均于治疗前进行首次IBDQ问卷。进行相应治疗方案4周,即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再次完成IBDQ问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生存质量均有提高( P﹤0.05),且生存质量改善情况随治疗方案递减呈下降趋势;但完成问卷病例数递增。结论:IBDQ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并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感受有所体现。

    作者:郑发鹃;张苏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应机制研究概况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主要通过调节紊乱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内分泌功能;调节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其信号的转导;改善乳腺组织血流动力学;调节免疫功能;调控基因表达等方面来实现。然而针刺是通过何种途径抑制乳腺上皮细胞增生和改善乳腺内血管的形成,针刺后乳腺干细胞收到何种信号来抑制乳腺细胞的增生,以及针刺通过激活或转导哪些基因信号以抑制或阻断乳腺增生病恶变成肿瘤,目前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朱珠;蒋春彦;罗成斌;李金艳;陈颖;赵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