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庆春;李华
吴标教授认为中风后失语主要源于脾胃功能不足,健运失司,升降失调,导致气血亏虚,清窍失养;或痰瘀内生,痹阻脉络,或气血逆乱,血溢脉外痹阻脑窍而发病。治疗应以气血为本,调理气机升降,兼顾通腑,健脾和胃,使气血充盛,气机升降相因,痰瘀得以消散,则病自愈。
作者:董新刚;贾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研究多以临床观察为主,且缺少中成药的应用研究,有必要在临床研究设计方面遵循多中心、随机、多盲的原则,选好中医药的临床治疗切入点,凸显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优势。同时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症状、体征、安全性指标、临床免疫及炎症指标的主化,探讨中药在患者体内的抗炎作用机制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和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为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临床路径的实现提供支撑。
作者:扶伟;徐立然;李亮平;马秀霞;孟鹏飞;李正;丁雪;邱荃;杨超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中医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槐花中芦丁、槲皮素、染料木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gold C18(4.6 mm ×250 mm,5μm),甲醇-(体积分数)0.2%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70 nm。结果:芦丁、槲皮素、染料木素在2.04~40.08 mg·L-1、2.42~48.4 mg·L-1、0.8~16.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三种成分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9%(RSD=3.49%,n=6)、103.6%(RSD=1.76%,n=6)、101.9%(RSD=2.85%,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性、稳定性好,适用于槐米的分析测定。
作者:靳倩;申凌娜;李淑芳;冯素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67眼)糖尿病合并眼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肌肉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腺苷钴胺注射液1 mg,1次·d-1,连续治疗30 d,辅以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羌活胜风汤,1剂·d-1,每次2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1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4个疗程。比较治疗后两组间的临床疗效以及平均矫正视力、上睑下垂、复视、代偿头位以及第一眼位平均斜视角等眼科检测指标。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前后平均矫正视力无明显改善(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上睑下垂、复视、代偿头位以及第一眼位平均斜视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治疗组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合并眼肌麻痹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眼外肌功能。
作者:董洁玉;霍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医药在改善2型糖尿病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目前由于疗效评价指标不统一,缺乏严格而科学的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标准,使中医防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疗效评价缺乏说服力。制定统一、客观、规范化的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是目前糖尿病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所以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等技术方法,开展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建立2型糖尿病的证型及其证候内涵量化诊断标准,深化中医诊断学的发展,为中医证候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研究提供一个可操作的范例,还可推广到其他疾病的规范标准化,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作者:刘美君;刘志诚;徐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组(30例)及药物组(3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针刺结合超声波组在针刺组治疗方案上加用超声波治疗,药物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及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Lequesne指数得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浓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组优于针刺组及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及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刺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超声波能够降低膝骨关节炎患者Lequesne指数及血清IL-1β浓度,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盛佑祥;贾琪;舒国建;王桂喜;崔剑峰;赵宁;邵湘芝;陶红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沐舒坦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滴注时间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6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Ⅲ组,分别治疗8 d、12 d、16 d。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结果:治疗Ⅱ组、治疗Ⅲ组临床疗效、PaO2和PaCO2改善情况优于治疗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痰液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和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LPO)水平均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Ⅱ组、治疗Ⅲ组显著优于治疗Ⅰ组(P﹤0.05);治疗Ⅲ组显著优于治疗Ⅱ组(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沐舒坦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疗效较好,二者滴注时间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应用价值更大。
作者:杨春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均唯物地、辩证地认识疾病和生命现象,是中西医学的奠基性著作,因此两种医学理论体系在建立之初都表现出顺从自然以恢复人体自组织平衡的相同点。然而,两种医学体系在研究方法上终以西方医学逻辑体系的建立和实验方法的确立分道扬镳,从而导致中西医学发展成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形成各具特色的“贯通—传承”模式和“证否—更替”模式。
作者:王志翔;王振华;谷莉莉;徐江雁;韦大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经筋为病,除了各经筋循行所过之处的筋肉、关节的运动障碍及疼痛外,还有各条经筋独自循行部位的主病。对于经筋病的治疗除以痛为腧、经脉取穴外,还有对应点针刺法、不同经筋刺法等多种治法。但经筋病的主治范围还比较局限,很多与经筋相关的五官九窍和内脏疾病涉及较少,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作者:闫明;张贝贝;贾红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中医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散对兔膝骨关节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 th factor,bFGF)的影响,并分析bFGF、IL-6与Mankin’s评分是否有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清洁大白兔36只,随机选取12只为对照组,共12个关节,行假手术。其余24只应用改良Hultu法建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共24个关节;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受试组各12只,受试组给予加味四妙散汤剂,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喂服,10周后,取右后肢膝关节内胫骨平台的软骨作为标本。①观察标本软骨的大体形态,关节内关节积液情况,并给出大体评分;②通过光镜观察标本软骨并评分;③通过光镜观察HE染色后标本软骨的细胞数量、组织结构和潮线的完整情况,参照Mankin’s标准进行评分;④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FGF、IL-6在标本软骨内的表达情况,并将bFGF、IL-6的表达水平与Mankin’s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受试组的大体评分和Mankin’s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造模组的大体评分和Mankin’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以模型组为显著;③各造模组全层软骨中IL-6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以模型组为(P﹤0.05);受试组IL-6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④模型组bFGF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组bFGF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⑤IL-6表达与Mankin’s评分指数呈弱正相关,r=0.183(P﹤0.05);bFGF表达与Mankin’s评分指数呈弱负相关,r=-0.283(P﹤0.05)。结论:加味四妙散能调节软骨中IL-6和bFGF表达;软骨病理改变的Mankin’s评分与IL-6表达呈正相关,与bFGF表达呈负相关。
作者:赵鹏飞;汪利合;李慧英;于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牙周康泰方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1,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等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连续口服牙周康泰方8周。于用药前及用药第0周、第2周、第4周、第8周采用滤纸条法收集两组患者龈沟液,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龈沟液中TNF-α及IL-1β水平,比较两组间及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在牙周基础治疗后患牙龈沟液中 TNF-α及 IL-1β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01)。用药第4周和第8周时治疗组TNF-α和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 P﹤0.05)。结论:牙周康泰方能降低TNF-α及IL-1β水平,减轻牙周炎症反应。
作者:牛兵;范雪萍;王国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肾消康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胶原重塑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3只,随机选15只为空白组,以普通饲料喂养,经左下腹注射柠檬酸缓冲液25 mg·kg-1。其余58只称取质量,以25 mg·kg-1链脲佐菌素左下腹腔注射,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两组均喂以高热量饲料13周,治疗组以中药复方肾消康灌胃;空白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1。第26周末处死大鼠,取胫骨、腰椎骨制备扫描电镜标本,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模型组胫骨骨胶原大面积流失,排列紧密度降低、走行散乱、排列不规整,甚至个别视野下骨胶原组织出现断裂、塌陷现象;腰椎骨骨胶原完全消失、骨基质完全暴露。肾消康治疗组大鼠骨胶原组织恢复明显,尤其是在腰椎骨体现更为显著,骨的力学结构得到改善,骨胶原丢失降低,排列更紧密、有规律,促进了骨胶原组织的再生与重塑。结论:肾消康可有效促进骨胶原组织的再生与重塑,从而为有效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王兵;李富震;白玉宾;王非;姜德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中医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消癥助孕汤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行盆腔粘连分解术、输卵管成形术、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癥助孕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综合评价消癥助孕汤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27%,治疗组有效率为97.7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1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癥助孕汤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疗效显著。
作者:露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弥漫性肺间质疾病证候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证候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前期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现代期刊肺病数据库》,采用计算机检索方法,建立相应数据库,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频次、频数的统计描述。结果:共提取26个证素,其中病性证素18个,病位证素8个。病性证素中,主要以气虚、血瘀、痰和阴虚为主,4种病性证素累积构成比共占65.0%;病位证素中,主要以肺、脾和肾为主,3种病位证素累积构成比共占95.5%。病性证素组合时,以单一病性、二病性、三病性和四病性组合较为常见,按照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三病性、二病性、四病性和单一病性。结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主要病机是虚、瘀、痰、热,其主要病位在肺、脾、肾。
作者:徐向宇;张瑞;白云苹;李建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的分布及动态演变。方法:采用前瞻性流行病研究方法,对初次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病情发展的7个不同时点(治疗前,治疗后42 d、84 d、150 d、270 d、390 d及510 d)进行动态的证候观察。结果:各时点共出现20种不同的的中医辨证分型。证候要素研究方面,气虚证素治疗后42 d、84 d、390 d、510 d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阴虚证素、痰湿证素、血瘀证素治疗后510 d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虚实证候研究方面,实证、虚实夹杂证治疗后42 d、84 d、390 d、510 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随着病程的推移,单证逐渐减少,复证逐渐增加。虚证、实证呈减少的趋势,而虚实夹杂证则逐渐增多。证侯要素中气虚、阴虚、痰湿及血瘀等均呈现增加的趋势。
作者:李丛煌;刘瑞;郑红刚;鲍艳举;秦英刚;郭秋均;侯炜;花宝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索应用电脑软件加工低频声波,用于诱导胃经产生共振,从而调节胃经升降出入气机的方法。方法:在30例健康人的胃经附近,播放基础频率相同(58.27 Hz)、经过电脑软件以不同方法加工的低频率、正弦声波,并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腧穴局部的经皮氧分压和微循环量,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声波的频率逐渐上升时,胃经气血呈下降趋势;频率按渐降变化的时候,胃经气血呈上升趋势;调制频率呈由小到大变化时,胃经气血呈发散(出)的趋势;调制频率呈由大到小变化的时候,胃经气血呈汇聚(入)的趋势。结论:基础频率相同,经软件应用不同方法加工的低频声波对胃经有不同的影响,可以调节胃经气机的升降出入。
作者:许继宗;杨建宇;李彦知;王雪茜;赵吉平;杨金生;郑晓鹏;张涛静;彭鑫;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桃红四物汤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Inertsil ODS-3 C18柱(250 mm ×4.6 mm,5μm)为固定相,甲醇-水(含体积分数1%乙酸)(45:55,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321 nm。结果:阿魏酸进样量在0.6~180.0 mg·L-1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2.65%,RSD为2.23%。结论:本方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桃红四物汤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雁梅;申现锋;康美清;史恒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