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佑祥;贾琪;舒国建;王桂喜;崔剑峰;赵宁;邵湘芝;陶红星
心、肾两脏通过胞脉胞络与胞宫相通,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才能阴阳平衡。在月经过少、更年期综合征、复发性流产、不孕症等妇科病症的治疗中,以“心-肾-子宫生殖轴”学说为指导,运用滋肾宁心法滋水益精、宁心安神,可达到交通心肾、水火相济、调理阴阳、促进疾病向愈的目的。
作者:于红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中医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多途径给药治疗中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中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外用消瘀定痛散,同时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组口服扶他林片,外用吡啰昔康贴片,同时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两组治疗后分别对疼痛和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关节功能评分(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均较治疗前降低,VAS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68±23)分,治疗后为(22±16)分;对照组治疗前为(69±25)分,治疗后为(43±15)分。WOMAC功能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66.8±12.1)分,治疗后为(20.6±12.8)分;对照组为(64.9±13.6)分,治疗后为(42.5±12.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多途径给药可以更好地缓解中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功能。
作者:汪利合;李慧英;孟东方;乔卫平;赵鹏飞;王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肾消康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胶原重塑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3只,随机选15只为空白组,以普通饲料喂养,经左下腹注射柠檬酸缓冲液25 mg·kg-1。其余58只称取质量,以25 mg·kg-1链脲佐菌素左下腹腔注射,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两组均喂以高热量饲料13周,治疗组以中药复方肾消康灌胃;空白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1。第26周末处死大鼠,取胫骨、腰椎骨制备扫描电镜标本,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模型组胫骨骨胶原大面积流失,排列紧密度降低、走行散乱、排列不规整,甚至个别视野下骨胶原组织出现断裂、塌陷现象;腰椎骨骨胶原完全消失、骨基质完全暴露。肾消康治疗组大鼠骨胶原组织恢复明显,尤其是在腰椎骨体现更为显著,骨的力学结构得到改善,骨胶原丢失降低,排列更紧密、有规律,促进了骨胶原组织的再生与重塑。结论:肾消康可有效促进骨胶原组织的再生与重塑,从而为有效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王兵;李富震;白玉宾;王非;姜德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索应用电脑软件加工低频声波,用于诱导胃经产生共振,从而调节胃经升降出入气机的方法。方法:在30例健康人的胃经附近,播放基础频率相同(58.27 Hz)、经过电脑软件以不同方法加工的低频率、正弦声波,并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腧穴局部的经皮氧分压和微循环量,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声波的频率逐渐上升时,胃经气血呈下降趋势;频率按渐降变化的时候,胃经气血呈上升趋势;调制频率呈由小到大变化时,胃经气血呈发散(出)的趋势;调制频率呈由大到小变化的时候,胃经气血呈汇聚(入)的趋势。结论:基础频率相同,经软件应用不同方法加工的低频声波对胃经有不同的影响,可以调节胃经气机的升降出入。
作者:许继宗;杨建宇;李彦知;王雪茜;赵吉平;杨金生;郑晓鹏;张涛静;彭鑫;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弥漫性肺间质疾病证候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证候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前期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现代期刊肺病数据库》,采用计算机检索方法,建立相应数据库,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频次、频数的统计描述。结果:共提取26个证素,其中病性证素18个,病位证素8个。病性证素中,主要以气虚、血瘀、痰和阴虚为主,4种病性证素累积构成比共占65.0%;病位证素中,主要以肺、脾和肾为主,3种病位证素累积构成比共占95.5%。病性证素组合时,以单一病性、二病性、三病性和四病性组合较为常见,按照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三病性、二病性、四病性和单一病性。结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主要病机是虚、瘀、痰、热,其主要病位在肺、脾、肾。
作者:徐向宇;张瑞;白云苹;李建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吴标教授认为中风后失语主要源于脾胃功能不足,健运失司,升降失调,导致气血亏虚,清窍失养;或痰瘀内生,痹阻脉络,或气血逆乱,血溢脉外痹阻脑窍而发病。治疗应以气血为本,调理气机升降,兼顾通腑,健脾和胃,使气血充盛,气机升降相因,痰瘀得以消散,则病自愈。
作者:董新刚;贾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痰证与血瘀证均得到一定改善,且治疗组治疗后的痰证与血瘀证积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熊勋波;成祥林;向明清;汪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组(30例)及药物组(3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针刺结合超声波组在针刺组治疗方案上加用超声波治疗,药物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及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Lequesne指数得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浓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组优于针刺组及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针刺结合超声波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及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刺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超声波能够降低膝骨关节炎患者Lequesne指数及血清IL-1β浓度,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盛佑祥;贾琪;舒国建;王桂喜;崔剑峰;赵宁;邵湘芝;陶红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沐舒坦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滴注时间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6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Ⅲ组,分别治疗8 d、12 d、16 d。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结果:治疗Ⅱ组、治疗Ⅲ组临床疗效、PaO2和PaCO2改善情况优于治疗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痰液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和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LPO)水平均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Ⅱ组、治疗Ⅲ组显著优于治疗Ⅰ组(P﹤0.05);治疗Ⅲ组显著优于治疗Ⅱ组(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沐舒坦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疗效较好,二者滴注时间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应用价值更大。
作者:杨春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脾为脏腑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运化功能损伤,影响气血的生成,从而导致肺、胃、肾功能失调,发为消渴。消渴日久耗伤脾气,影响气血运行,气虚痰凝,痰凝气滞,气滞血瘀,从而脏腑失润,脉络痹阻,变证由此而生。由此可见,消渴的病机以脾失健运为关键,以气阴两虚贯穿始终,以内热、痰湿、血瘀为标,且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侧重。因此,消渴的防治应从脾着手,健运脾胃,消渴乃治。
作者:赵沁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毛冬青药材的主要活性物质三萜皂苷类成分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包括降低血压、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保护脑组织、保护肾小球、抗炎、抗病毒等。目前,毛冬青已被制成多种制剂用于临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尤为显著。但毛冬青的研究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制剂的质量控制、药理作用及药物代谢方面,此外,毛冬青中不断有新化合物发现,比如毛冬青皂苷D,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文珠;居文政;谈恒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张缙教授通过对历史古籍中诸多手法的甄选和厘定后形成的二十四式单式手法,按韵归类写成口诀:揣、爪、循、摄,摇、盘、捻、搓;进、退、提、插,刮、弹、飞、摩;动、推、颤、弩,按、扪、搜、拔。张缙老师的贡献是一改历史上单式手法单摆浮搁的局面,对这些手法有配对、有分组,成为合辄押韵的一套口诀。这套针刺手法概念明确,义界清楚,既有规定的术式,又有可变的范围,在主要手法上不仅有定性指标,而且有定量指标。在诸多手法中,张缙老师将“揣”法放在诸法之首,足见该法的特殊性。张缙老师认为,“揣”法历史渊源深厚,有丰富的内涵和有效的外延,绝不仅仅是寻找穴位的方法。
作者:谈太鹏;王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王素梅教授在临床中运用钩藤不仅用于肝风内动所致的惊风抽搐,还依据该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结合小儿咳嗽、湿疹、夜啼、多发性抽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疾病的病因病机,遣方用药时酌加钩藤以提高临床疗效。但临床中还需注意两点:①钩藤质轻味薄,入药煎煮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显著降低其疗效。②钩藤性微寒,小儿脾常不足,过用或久用可致脾阳亏虚,而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故在临证时钩藤用量一般不超过10 g,同时注意顾护脾胃,清热平肝同时而无伤脾损胃之忧。
作者:于文静;张雯;崔霞;卫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胃溃疡诊断标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2:1)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减黄芪建中汤治疗。两组共治疗6周,6周后复查胃镜。观察中医证候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的变化,随访观察0.5 a并统计其复发率。结果:①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8.241, P=0.000)。②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对照组为(4.17±2.40)分,治疗组为(2.77±2.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焦虎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照组为(38.86±6.27)分、(38.52±5.59)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治疗组为(35.28±3.67)分、(35.38±5.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对照组为(70.50±6.57)分,治疗组为(77.35±8.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焦虑抑郁状态,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魏群;魏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IBDQ)用于评估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方法:将72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等分为3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Ⅰ为常规治疗基础上仅联用溃结灌肠液气药灌肠;对照组Ⅱ则单纯行常规治疗,即口服5-ASA制剂及固肠止泻丸(结肠炎丸)治疗;试验组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溃结灌肠液气药灌肠+益生菌口服。各项治疗均由前期临床试验证明其临床有效。每例患者均于治疗前进行首次IBDQ问卷。进行相应治疗方案4周,即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再次完成IBDQ问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生存质量均有提高( P﹤0.05),且生存质量改善情况随治疗方案递减呈下降趋势;但完成问卷病例数递增。结论:IBDQ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并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感受有所体现。
作者:郑发鹃;张苏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①“厥”有“尽”“”的意思,“两阴交尽”即是厥阴,厥阴为三阴之尾,阴尽之后便是阳复,这是其之所以称作“厥阴”的位置属性。“厥”有“逆”的意思,因于气机逆乱,导致阴阳寒热不调,出现上下、表里、脏腑等的寒热错杂之证;因于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导致的气机升降失常,出现四肢温度和感觉与体干不符的逆冷病证,均可称之为“厥”,这是“厥阴”的本质属性。无论厥阴病的位置属性和本质属性,都反映了“厥”的概念内涵,因其为三阴经之一,所以称作“厥阴”是名实相符的。②气机逆乱,升降反作,阴阳敷布失常是厥阴的病机特点,因此寒热错杂、呕吐哕利、四肢厥冷等症状会相继出现,第326条基本包含了厥阴病寒热错杂、四肢厥逆、呕吐哕利的病机、症状,该条的文法也与其他五经提纲证的文法一致,所以作为厥阴病的提纲是没有异议的。
作者:梁华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赵师将肠易激综合征概括为三个类型,即肝郁乘脾证、脾阳虚弱证、肾阳不足证。肝郁乘脾证患者素来肝郁内向,常遇情绪诱发,肝强脾弱,治宜疏肝健脾共图,赵师临床常以加味柴胡四逆汤合痛泻要方化裁;脾阳虚弱证患者,病机以脾阳不足为主,兼有肾失温煦,赵师治疗时常以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丸温肾健脾;肾阳不足证患者,病机以肾失温运,开合失机为主,兼有脾虚失运,赵师临床常以金匮肾气丸合四神丸化裁治疗。患者泄泻症状基本控制后,常嘱患者内服成药,预防复发,肝郁患者常服逍遥丸;脾虚患者常服参苓白术丸;肾虚患者常服金匮肾气丸。故疗效较为巩固,较少复发。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醒鼻凝胶剂对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AR)豚鼠鼻黏膜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及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AR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豚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布地奈德组,醒鼻凝胶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0只。卵清蛋白加氢氧化铝腹腔注射制备AR豚鼠模型,醒鼻凝胶剂组给予不同剂量醒鼻凝胶剂治疗,连续11 d。ELISA法检测鼻腔灌洗液IL-6、TNF-α的表达,RT-PC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鼻黏膜TSLP mRNA和TSLP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IL-6、TNF-α含量和TSLP mRNA、TSLP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醒鼻凝胶剂组和布地奈德组IL-6、TSLP mRNA和TSLP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醒鼻凝胶剂组和布地奈德组TNF-α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醒鼻凝胶剂可抑制AR豚鼠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SLP的表达,减少TSLP诱导的Th2型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产生而实现。
作者:陈燕;南丽红;向青;徐伟;李煌;褚克丹;郑健;黄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证和其他证型血清蛋白质组学的差异,筛选能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证客观化辨证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方法:利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 two-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2D-DIGE)比较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证血清(3例)和其他证型血清(3例)蛋白图谱的差异,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及生物信息学相关技术对获得的差异蛋白进行鉴定和初步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证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质谱分析初步鉴定出6个差异蛋白。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证血清和其他证型血清蛋白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为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证辨证客观化提供新的线索和实验基础。
作者:管艳;王雄文;刘展华;周岱翰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