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研究

林斌;刘文辉;曾胜

关键词:多发性大动脉炎, 补阳还五汤, 中西医结合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疗效显著.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针刺法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分为温针组和电针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温针组加温针治疗,电针组加电针治疗.治疗后对手部肿胀值、VAS评分、Fugl-Meye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部肿胀值、VA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有改善(P<0.05).温针组治疗前后手部肿胀值变化明显优于电针组(P=0.001),电针组的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温针组(P =0.006 6).结论:温针和电针对肩手综合征治疗均有效.温针治疗长于消除手部肿胀;电针治疗长于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不同,选用更适合的针刺方法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李娟娟;吴伯涛;刘明;马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经典在中医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从“读经典,做临床”谈起

    现行中医研究生经典教学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不足,缺乏对中医的认同感;中医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临床能力差;为科研而科研,中医创新不足等问题,而中医经典是中医之本.“思求精旨,演其所知”是中医研究生必备之能力.熟读经典,勤于临床,是中医研究生打牢基础,提高能力之必需.

    作者:马伯艳;张福利;王烨燃;刘春红;高恩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舍曲林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舍曲林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0例.除外常规降血糖治疗,对照组采用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4周、6周、8周后观察组HAD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能够提高疗效,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陈红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64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输卵管通液术等常规西医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热化湿疏肝活血方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9.06%,对照组有效率为62.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42.19%;对照组妊娠率为26.56%;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马翠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润肺汤对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润肺汤对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80例经病理学诊断为肺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均接受胸部放疗,观察组在放疗过程中服用中药润肺汤,对照组单纯进行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血清TGF-β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①治疗后,对照组放射性肺炎与放射性肺纤维发生率均显著大于观察组(分别为40.00%、15.00%,25.00%、10.0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对照组治疗后第2周、第4周及第6周血清TGF-β蛋白含量分别为(0.35±0.10) mg·L-1、(0.39±0.12) mg·L-1及(0.37±0.11) mg·L-1,均显著大于观察组的(0.20±0.09) mg·L-1、(0.16±0.06) mg· L-1及(0.11±0.02) mg·L-1(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2周、第4周及第6周血清IL-6含量分别为(45.52±10.11) ng·L-1、(42.15±10.08) ng·L-1及(41.70士9.56)ng·L-1,均显著大于观察组的(37.12±9.59) ng·L-1、(31.28±8.52) ng· L-1及(27.55±7.17) ng· L-1(P<0.05).结论:中药润肺汤用于肺癌患者放疗时,能显著降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率.

    作者:梅晓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轻中度艾滋病痴呆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轻中度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0例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口服银杏叶片治疗,观察两组简易智能评分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MMSE评分治疗组为(25.36±5.13)分,对照组为(11.47±5.0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DL评分治疗组为(51.63±13.31)分,对照组为(34.20±11.4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轻中度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疗效较好.

    作者:王宝亮;钱百成;郭百涛;杨秀菊;刘晓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建中汤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大建中汤的喷雾干燥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出粉率和人参皂苷的含量为指标,对影响大建中汤喷雾干燥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佳工艺经过验证,其工艺参数为:浸膏相对密度1.08,进风温度140℃,流速8 mL·min-1,辅料用量3%.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性好,为实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作者:左静静;李响;赵明伟;陈杰;孙耀志;高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论不同健康状态的体质辨识

    健康状态可以分为健康、亚健康和疾病3种状态,分别对应无病无证、病浅证微和病甚证显3种状态,每种健康状态的个体均呈现特定的体质类型.对于无病无证和病浅证微者,可以采用中医体质自评量表进行体质辨识;对于病甚证显者,应采用中医体质自评量表自评和医者他评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体质辨识,并严格制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作者:姚实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方鱼鹅滴鼻剂体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鱼鹅滴鼻剂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常规琼脂扩散管碟法和试管连续稀释法观察复方鱼鹅滴鼻剂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青霉菌、黑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复方鱼鹅滴鼻剂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复方鱼鹅滴鼻剂在体外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作者:韩俊娜;青淑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甲亢平消丸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甲亢平消丸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甲亢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他巴唑、丙硫氧嘧啶治疗,治疗组给予甲亢平消丸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10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甲亢平消丸加减治疗甲亢,在改善临床症状和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方面疗效显著.

    作者:顾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经验和体会

    中医药治疗与西医治疗相配合治疗肿瘤的思路有:①中医药与手术治疗相结合,可调补手术损伤,促进康复,利于患者接受其他治疗;辅助术后治疗,以期防止或减少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时间;术前使用中药,可以改善机体状况,增强体力,调理因其他疾病引起的肝肾功能能障碍,以利于手术.②中医药与放射治疗相结合,可减轻放射治疗副作用;对放射治疗有一定的增效作用.③中医药与化学治疗相结合,可提高化疗的效果;减轻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心肌损伤、肝肾功能损伤.中医药治疗肿瘤应注意:坚持中西医结合,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适应于每个患者的治疗手段;遵循中医的传统理论的指导,四诊八纲,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在接受中医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定期复查,了解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朴炳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马齿苋对炎症性肠病癌变的影响

    中药马齿苋能够有效控制肠道慢性炎症,并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降低炎症癌变率.进一步研究马齿苋抗癌的有效成分,能够为中医药防治炎症性肠病癌变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倩;范文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抗眩颗粒对小鼠自主活动及运动协调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眩颗粒对小鼠自主活动及运动协调能力的影响.方法:取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平均分为生理盐水组(3 g·kg-1),养血清脑颗粒组(3 g· kg-1),抗眩晕颗粒大剂量组(15.2 g·kg-1)、中剂量组(7.6 g· kg-1)、小剂量组(3.8g·kg-1)5组,分别灌服抗眩颗粒混悬液、生理盐水、养血清脑颗粒混悬液和同体积生理盐水.记录小鼠放入箱后2min内在旷野箱内活动的格数;记录小鼠在转棒上停留的时间.结果:抗眩颗粒组和养血清脑颗粒组可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P<0.05);抗眩颗粒组可明显增加小鼠在转棒上的停留时间(P<0.05).结论:抗眩颗粒可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提高小鼠运动协调能力.

    作者:郝少君;王希东;李文俊;张正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金芪降糖片联合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抵抗患者低血糖发作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联合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抵抗患者低血糖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所采用治疗方法分为金芪降糖片联合胰岛素泵组(联合组)与单纯胰岛素泵组(单药组),每组各50例.结果:联合组患者的HbA1c、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2hPBG、MAGE及治疗结束时胰岛素用量(胰岛素/体质量)分别是(5.7±0.7)%、(1.6±0.3) mIU·L-1、(0.27±0.04) mmol·L-1、(8.6±1.9) mmol·L-1、(2.8±0.6) mmol·L-、(0.14±0.03)U·kg-1,均小于单药组(6.3±1.1)%、(2.1±0.6) mIU· L-1、(0.31±0.05) mmol·L-1、(9.4±2.1) mmol·L-1、(3.1±0.8) mmol·L-、(0.17±0.05)U·kg-,与单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与MBG在联合组中虽与单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前比较有所改善.治疗期间,联合组患者共发作低血糖4例,单药组出现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联合运用金芪降糖片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有效改善血糖的波动,减少低血糖的发作.

    作者:陈绪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药对肿瘤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是正虚邪实,虚实夹杂,而且较为严重地疾病.中医药对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很大优势.中医药可以防治恶性肿瘤手术、放化疗后的复发转移,从而延长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药可以提高手术、放化疗治疗的疗效,减轻其不良反应,促进康复,延长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药对于不适合手术、放化疗的患者或终末期患者,中医药作为主要治疗方法,可控制肿瘤生长、减轻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药是综合治疗恶性肿瘤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作者:陈麒阳;陈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山药的现代研究及应用特点

    山药含有丰富的DHEA,该成分具有活化神经细胞、降低血脂、调整体内激素分泌等多种作用,具有很高的研发价值.在食疗方面,山药多作为粥类和饮料类产品,这种产品是一种天然绿色产品,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山药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天然植物,同时具有抗衰老、抗氧化作用,尤其是其精制多糖的抗氧化作用和维生素C差不多,可开发成为新的保健食品或美容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

    作者:郭琳;苗明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林斌;刘文辉;曾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药汤剂改革和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新思路

    传统汤剂(TD)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武器,而其制备不便等弊端严重制约其应用.中药配方颗粒(DGCM)改进了其诸多弊端,但长期未能有效推广,根本原因之一是DGCM汤剂(DGD)与TD的差异规律等基础研究薄弱.应根据中医药理论,化繁为简,以相须药对研究为切入点,通过获取LC-MS指纹图谱、血清指纹图谱、药效学等多层次指标信息,基于多种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多层次结合、横纵向结合、主客观结合(权重)、图形化与抽象化结合的定性定量对比,从而综合判别其是否可等效替代,并提出不等效时的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DGD和TD的共性差异规律,凝练其初步的药性特点,为汤剂改革及DGCM的科学合理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刘瑞新;施钧瀚;张璐;高晓洁;李学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情志干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情志干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情志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5 d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改善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经过情志干预后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情志干预可以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使情志舒畅、气机调和.

    作者:李荣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金匮要略》虚劳病八方探略

    张仲景治疗虚劳病治思路独特,如调理阴阳、甘温扶阳、重视脾肾、扶正祛邪、缓中补虚、重视食疗等,所著《金匮要略》中龙骨牡蛎汤、天雄散、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八味肾气丸、薯蓣丸、酸枣仁汤、大黄(崖)虫丸等八方治疗相关虚劳病症,蕴含着深刻的辨证论治、同病异治的思想,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之精髓.

    作者:代民涛;柴可夫;李秀月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