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祝美珍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口服加药浴并腰交感神经节切除对坐骨神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60只SD大鼠均暴露左侧坐骨神经,对照组只钳夹及腰交感神经节切除(LSGT);实验组钳夹后即用LS-GT并补阳还五汤口服加药浴治疗.观察钳夹后大鼠坐骨神经远端组织学变化.结果:在LSGT后第2周、第4周、第6周,实验组钳夹处神经远端逐渐有轴突和髓鞘生成,结构较紧密,碎片减少.髓鞘板层样结构清楚,轴浆内线粒体结构正常且数目增多;对照组光镜下可见轴突肿胀断裂,髓鞘碎片较多,瓦勒氏变性明显.髓鞘断裂,线粒体肿胀呈球形.结论:补阳还五汤口服加药浴并腰交感神经节切除可以明显加速坐骨神经损伤后组织学形态上的恢复.
作者:刘青龙;秦振龙;王绣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心理疏导疗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辨证施治为原则,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为主导,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理论,其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是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实践特色.
作者:黄爱国;赵中;李品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癫狂梦醒汤治疗痰瘀阻络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痰瘀阻络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口服癫狂梦醒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治疗.治疗28 d后进行简易智力状态速查表(MMSE)评测及检查相关生化检查情况.结果:两组患者MMSE评测及检查相关生化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狂梦醒汤治疗痰瘀阻络型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
作者:程永华;田亚振;宁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瘰疬宁治疗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患者按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抗结核西药三联(安慰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瘰疬宁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有效率为76.1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肝郁痰凝证疗效佳(P≤0.01);治疗后两组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瘰疬宁是一种治疗淋巴结核有效、安全的治疗药物.
作者:钮晓红;黄子慧;杨春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设计一种背腰部艾灸椅,可有效解决针灸治疗腰背部疾患时,患者长期趴着十分不舒适或年龄大不方便趴着的问题.艾灸椅由坐板、椅背和艾灸箱组成,治疗时患者可躺在本艾灸椅上,根据其身高和患处,通过调整椅背的角度,达到佳的治疗位置.本艾灸椅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可同时针刺并艾灸,且能提高艾灸热量及利用率,易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效果好,是艾灸椅上的创新.
作者:高希言;王鑫;任俊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纸质塑形夹板外展固定对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的预防作用.方法:对得到完整随访的221例采用纸质塑形夹板外展固定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从功能恢复、肘内翻、携带角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6a的随访,平均4a,从功能恢复、肘内翻、携带角发现纸质塑形夹板外展固定疗效.结论:纸质塑形夹板外展固定能有效预防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的发生.
作者:陈浩;王善付;王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小蓟作为食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有很好的食疗价值,但缺少如何保鲜、鲜药加工品、鲜药制剂的研究.小蓟以及以小蓟为君药的小蓟饮子临床用于肾炎,能明显减轻肾炎患者的血尿、蛋白尿等症状,可较好缓解肾炎症状;小蓟作为可食用之品,对机体的不良反应很少,可用于肾炎患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作者:李鹏飞;苗明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合西黄胶囊治疗三阴乳腺癌术后化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手术及化疗后未服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逍遥散加减联合西黄胶囊治疗,并定期复查.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有效为率76.5%,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生存率比较,治疗组生存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生存质量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3 a及5 a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逍遥散加减联合西黄胶囊治疗三阴乳腺癌术后化疗后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效预防复发和转移.
作者:毛丹;黄立中;周春花;冯磊;戴新军;张旻昱;张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早期误诊的原因.方法:对8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照结直肠癌调查记录表收集患者的信息.结果:80例患者中20例被误诊为其他肛肠疾病.其中:内痔13例(16.25%),慢性直肠炎2例(2.50%),直肠息肉1例(1.25%),慢性结肠炎3例(3.75%),阑尾炎1例(1.25%).结论:误诊的各种疾病均与结直肠癌有相同或相似的症状或体征.
作者:刘全林;宋太平;魏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内镜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镜疗效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且标本兼治、复发率低.
作者:杨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前对灸法重视不够,重药轻灸、重针轻灸的现象比较普遍,且在对灸法的认识上存在很多误区.需要明确几点:①灸法是独立的治疗方法;②灸法不是艾灸;③灸法温通不等于温补.应重视灸法这个治疗手段,在改进灸具和灸法的同时,更系统的研究古医籍中灸法的应用,临床上针、灸、药结合,三者或单用,或合用,总以取得佳疗效为目的.
作者:姜丽莉;袁久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肾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其发病主要以肾虚为本,瘀血为标,本虚标实.因此,对缺血性中风的防治,在清热化瘀的同时,要补肾生髓,标本兼顾,使肾精髓旺,血活瘀祛,如此则精盛、髓满、脑充、瘀散、络畅、窍通.现代研究也证明缺血性中风一旦发生,脑髓受损、神机受累已是不可避免,以补肾活血法为主进行治疗能对脑缺血复流后处于脑水肿和缺氧状态的脑组织提供较为全面的脑保护,从而可多环节、多层次改善缺血性中风后的病理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朱爱;祝美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排便习惯和便质性状的改变,多为“便秘”“腹泻”“便秘腹泻交替发作”三种类型,这与大肠的传导功能密不可分.肺气的肃降,可以推动大肠的传导,有助于糟粕下行;大肠传导功能正常,腑气通畅,也有助于肺的肃降.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肺气的宣发正常,才可以使肺的肃降功能正常,大肠传导功能正常;肺的宣发失常,可以导致肺的肃降不利,大肠传导不利.所以,利用肺气宣发肃降与大肠传导的关系,可以对肠易激综合征进行调治.
作者:于宁;车轶文;翟双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干姜人参半夏汤对妊娠小鼠致畸敏感期的影响.方法:将80只孕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于姜人参半夏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20只.各组于孕后第6天开始灌胃至第17天,妊娠第18天处死孕鼠,并观察各组孕鼠体质量、胚胎发育及胎仔外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干姜人参半夏汤各剂量组孕鼠体质量增长缓慢,且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活胎率、死胎率、吸收胎率及胎仔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可见部分胎仔发育畸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姜人参半夏汤低剂量对妊娠小鼠生殖功能及胚胎发育无明显影响,中剂量、高剂量对其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陈晨;刘宁;蔡红琳;郑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地黄是河南省的道地药材,古怀庆府为地黄的道地产区.地黄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糖类,环烯醚萜苷及氨基酸等,地黄中的梓醇,有抗癌、保护神经细胞等多种作用,具有很大的研发价值.地黄具有降血糖、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对怀地黄的成分进行分离,找到了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的活性部位P-BP-F.地黄在食疗方面多用于粥类、饮料等,为新一代功能性产品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作者:郭琳;苗明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肺癌诊疗方法有了长足的发展,疗效也不断提高,但远未达到基本控制该病的目标.中医药参与下的肺癌综合治疗是我国恶性肿瘤治疗的特色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治疗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两者之长,在提高中晚期肺癌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及维护和改善生存质量方面,可取得比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更佳的疗效,使“带瘤生存”成为可能.
作者:刘嘉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汤剂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09%,对照组有效率为65.91%,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作者:孙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消糜汤治疗肝胃不和证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不和证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消糜汤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基本相当,两组比较不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在中医证候量化积分上,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明显好于治疗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与对照组比较,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经胃镜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得出,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肝胃不和证糜烂性胃炎的治疗,临床上使用雷尼替丁和消糜汤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是消糜汤作为中医辨证方剂,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龚新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健脾功能的中药多辛、温、香燥,具有化湿浊、解表邪、健脾胃的作用,代表药物有藿香、佩兰;若辛温性烈,作用更为强烈,则又能行气结、通积滞,如苍术、厚朴;若辛温香燥之性更烈,则更能祛寒温中,如砂仁、肉豆蔻、草豆蔻、草果.健脾中药在心血管、糖尿病、抗衰老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具有健脾功能的中药在心血管、糖尿病、抗衰老这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使其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作者:程博琳;苗明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加心理调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心理调摄治疗,治疗后以生活质量指数和治疗有效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指数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基础增加心理调摄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铁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