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2例

张勇慧;李志强;郭海明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激素,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
摘要: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ne,NS)临床上主要特点为高蛋白、高脂血症、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类型.在此仅讨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其治疗主要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方法 治疗,但由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临床用药受到限制,为探讨更高效、复发率低、副作用少的用药方法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2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坏死性肠炎伴中毒性休克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索急性坏死性肠炎伴中毒性休克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接诊的急性坏死性肠炎伴中毒性休克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比组和护理组.对比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患儿除常规护理措施外,还特别进行饮食护理、手术特殊护理以及宣教护理等措施,以治愈、好转以及无效为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组患儿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患儿.结论 急性坏死性肠炎伴中毒性休克患者除r早确诊、早治疗,精心的护理也十分重要.

    作者:韩凯;尉淑红;路宜芹;李秀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升降散治疗血小板性紫癜30例临床疗效观察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因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的疾病,好发于儿童和40岁以下青年女性(1).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瘀斑痕点,粘膜下出血等,常反复发作,属中医发斑范畴,是较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现将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我院用升降散加减治疗的30例病员临床疗效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严文建;魏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梗阻性不孕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医方法 治疗梗阻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梗阻性不孕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酉医结合治疗组)46例,对照组(西药治疗组)48例,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4.0%.两组比较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梗阻性不孕症效果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要好,可以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中具体推广使用.

    作者:龚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性肺炎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肺炎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左氧氟沙星)和对照组(头孢唑啉)各50例.结果:治疗组的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及X线片体征好转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性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新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比较C下和X线在脊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T和X线对脊柱损伤的诊断价值,脊柱的损伤CT比X线片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脊柱损伤的X线与CT影像资料.结果 120例中X线发现椎体骨折116例.,CT扫描发现椎体骨折120例.多椎体骨折16例,椎管狭窄38例,损伤部位:颈椎2例,胸椎21例,腰椎81例,胸腰椎复合损伤16例.结论 X线是脊柱损伤的基本诊断方法,但因体位和影像重叠的影响对骨折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CT扫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比X线更多的信息和可靠的依据,是脊柱损伤的首选方法,CT在诊断椎管狭窄的程度有重要价值,CT检查明显优于X线片.

    作者:陈道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彭州市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与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彭州市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知识掌握状况及来源,为今后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对策.方法:采用分层、等容、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彭州市农村地区二至六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85.00%的学生每天刷牙1次及以上,21.27%的学生每次刷牙时间在3分钟以上,39.12%的学生1-2月更换一次牙刷,18.34%的学生采用竖刷法.在正确的刷牙方法 、有效的刷牙时间、含氟牙膏对防龋病有效、什么时候刷牙重要以及牙龈出血这几个知识点上,正答率不到50%.结论:彭州市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不容乐观,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较低,需要以学校为媒介,加强口腔保健知识宣教.

    作者:王晶;张洋;张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治疗

    目的 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结核性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置管组和常规穿刺组.结果 微创置管组的疗效优于常规穿刺组(87.5%比54%),微创置管组均较常规穿刺组的副作用及并发症低,生活质量提高,病程缩短,疗效显著.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疗效较好等优点.

    作者:于昆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谈语言艺术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

    现代护理模式已发展成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1).既根据病人身心、社交、文化需要,为病人创造一个温馨、和蔼、充满希望和力量的健康空间和心境,提供优质的护理.语言是护患之间进行沟通、交往的基本的工具,也是护患之间思想、感情、传达信息的重要媒介.护理工作中我们除了用药物解除病人躯体的痛苦外,还应让病人从我们的语言中感受到被关怀、被尊重,使病人得到生理上和心理上双重满足.所以掌握好、发挥好语言的艺术,对建立友好合作的护患关系,获得理想的护理和医疗效果,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宋孝红;叶富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谈社区亚健康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6C中普遍存在,人数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亚健康状态中的精力衰惫、抵抗力减弱、工作效率下降,如不及时干预,进一步影响了生活质量,甚至引起器质性的改变导致疾病的发生.亚健康成为国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也己成为我国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鲁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胫腓骨骨折护理实践与体会

    胫腓骨骨折在骨科中是较为常见的损伤,占骨折病患比例的10%以上,多因车祸、砸伤、扭伤等原因引起,胫腓骨骨折的并发症隐患发生较多,在护理上应严密观察,同时加强功能锻炼.帮助患者及早康复.本文从胫腓骨骨折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对胫腓骨骨折护理进行了研究.

    作者:徐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4例骨巨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对策.方法:24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和疾病知识的介绍,记录疼痛情况和肿块的大小;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四肢未稍循环,记录出血、疼痛等情况.加强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早期进行康复指导及功能锻炼.结果:能够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治疗与护理工作,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 与技巧,24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方法,对确保手术成功及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极为重要.

    作者:刘培英;魏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胃镜下粘膜表现结合中医辩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疗意义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病,病情潜匿,长期反复发作容易导致癌变.本文以传统的中医辨证为基础,结合电子胃镜下的粘膜改变.使中K辨证的依据更加客观全面,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沈中卫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药炮制发展思路与方法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中药炮制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进行探讨,指出研究中急需解决的关键.

    作者:陈雪林;李向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冠心病患者伴随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伴随有严重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法 和疗效.方法: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80名冠心病伴随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治疗过程和后期恢复进行回归性分析及后期康复情况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16人因医治无效死亡,60人治疗效果有所进展,104人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的有效率为91.1%.结论 合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着急性心肌梗死常常危及冠心病伴随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所以对于该病的预防与治疗应该针对性的采取适当措施.

    作者:朱宇翔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谈动物实验的安全管理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条件之一.实验动物的安全管理包括实验动物安全管理与动物实验安全管理.近儿年来,随着各种致病菌的变异,致使人畜共患疾病不断增多,如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这为工作人员在各种诊疗、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消毒、个人防护敲响了警钟.隔离不严密、污染物品消毒不彻底、实验人员自身防护不够、宜教工作不认真均可造成病毒性血液交叉感染及传播.实验动物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具有独特的接触致病菌的危险.因长时间与动物接触,且实验时需要经常操作锐利器械以及接触大量动物血液,尽管按实验要求严格选择各种实验动物,但由于一些单位的条件有限,致使合格的动物在普通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使其级别降低,其体携带一些可能会传染给人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处理不妥很容易形成传播传染病的三大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因此,要做好实验室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就要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和保护工作人员的措施做起,掌握各种隔离技术和消毒方法,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引起每个从事实验动物的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现就实验动物工作人员的预防感染及自我保护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吴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5-羟色胺酸应用初探

    5-羟色氨酸作为神经营养物质在体内代谢为神经递质5-羟基色胺(5-HT),5-HT参与多种活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5-HT与动物和人类的睡眠,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食欲等方面进行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证实它们密切相关,大量临床研究表明5-HTP的临床应用在补充替代医学领域占据一定地位.

    作者:高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B超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87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2年10月-2008年10月选择自愿接受BBT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874例,肌瘤共1256个,瘤体直径1.5CM-11.4CM,在B超引导下自凝刀自阴道宫颈置入宫腔进入肌瘤进行射频治疗.结果 治疗后随访1-2年,治疗有效率分别为黏膜下肌瘤、宫颈肌瘤有效率100%;肌壁间肌瘤有效率为83.6%;黏膜下肌瘤有效率为71.2%.讨论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可重复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作者:吴淑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从实践浅析对护理工作的一些认识

    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文章从常见的一些错误认识出发,站在实践的角度分析如何正确认识与对待护理工作并得出其重要性.

    作者:何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血浆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2型搪尿病(T2DM)患者血浆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变化与临床参数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241例2型搪尿病患者和165例健康者(NC)血浆VLCPUFA水平及各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2 DM血浆VLCPUFA代谢紊乱,表现为n-6 PUFAs、n-3PUFAs、n-6/n-3脂肪酸比值及总VLCPUFA水平降低,并与BMl和HOMA-IR呈负相关,HOMA-IR比BMI对血浆VLCPUFA水平的影响更大.

    作者:张斌;王昭昭;宋海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相关因素的分析

    白内障是重要的致盲眼病.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多数病人的视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然而,仍有部分患者无法通过手术脱残,主要是由于基础眼病、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其中部分因素能够通过对症处理,使视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但相当大部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低视力.因而术前详细检查、术中熟练操作非常重要.

    作者:刘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