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素测定方法的概述

刘显川;向彬彬

关键词:尿素, 脲酶, 比色法
摘要:尿素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由肝脏合成主要通过肾脏排出.血清尿素的测定是临床上用于诊断和观察各种肾脏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尿素浓度处于各个不同的医学决定水平有着不同的临床意义.并且尿素的检测对慢性肾脏疾病的病程、病情观察及预后判断均有意义,但它并不是肾功能损伤的特异性指标[1].以往测定尿素采用尿素氮报告结果,但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能够确切反映肾功能、体液渗透压等有效成分实为尿素而非为尿素氮.固现推荐统一采用尿素报告结果.换算公式为:1 mmol/L尿素氮=1/2mmol/L[2].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并发肺内感染的临床探讨

    脑卒中是死亡率很高的常见病症之一,其并发性肺内感染的死亡率更是它的3倍之多,故有效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并发肺内感染是非常必要的.作者结合多年来的临床经验,谈谈脑卒中并发肺内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刘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保护和促进个体或群体健康.护理健康教育的领域十分广泛,对于肝硬化腹水病人的健康教育,其内容可包括以下方面.

    作者:林栋萍;刘素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浅析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临床科室送检的不合格血样与检验科采集的合格血样各25份同时进行生化指标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溶血标本的11项生化指标与正常标本测得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果升高或降低,在酶类、电解质类和胆红素影响大(P<0.01).结论:溶血对较多的生化检验项目有明显的干扰和影响,,Irgh床检验工作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

    作者:陈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胃镜下行息肉治疗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胃镜下息肉治疗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0年8月~2011年1月间,我院经胃镜下息肉氩气刀凝固术及电凝电切术治疗128例胃息肉患者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情况.结果对胃镜下治疗息肉的方法进行总结.128例病人中,123例未发生并发症,占96.2%;4例发生切除后切缘出血,占3.1%,均于手术时采取氩气刀凝固或注射方法成功止血;发生胃粘膜穿孔1例,占0.7%;未发生死亡病例.所有病例经过内镜下治疗及术后护理后均得到治愈.结论胃肠道息肉的胃镜下治疗中,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胃镜下胃息肉的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洪珍;印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影响.方法对需进行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60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于预前、后效果对比.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了解了中风的复发的危险因素,掌握用药知识,从而提高了服用药物的长期依从性,改变了生活方式.结论健康教育干预使中风二级预防措施更有效落实.

    作者:梁锦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干预

    胆囊由于解剖上的位置较为特殊,一旦发生疾病,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是行开腹胆囊切除术,但这一方法创伤大、出血多、并发症严重,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开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具有诸多优点,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和广大患者的欢迎.

    作者:李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尊麻疹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慢性尊麻疹患者随机分为49例研究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组)和47例对照组(单用氯雷他定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风团数目、风团大小、风团水肿程度、痛痒、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W后研究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和对照组(单用氯雷他定组)总有效率(65.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吕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其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某些因素如教材、教学设备、师资水平等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通过实训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的强化训练等得到解决.

    作者:郭桂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硬膜外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的临庆研究

    目的:观察硬膜外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对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25例)和硬膜外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组((B组,25例),采用Steward评分法评价术后麻醉苏撰,10min Steward评分≥4分的患者将其送回普通病房,若相反将其送到麻醉后监护室,并记录麻醉药用量、手术中觉醒、术后躁动.结果:经过研究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满意,相对于A组的用药量,B组的瑞芬太尼、丙泊酚和维库溴铵均低(P<0.01 ),10min Steward评分≥4分者B组约占84%(21/25),要比A组的56%(14/25)高得多;在拔管时B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平均动脉压与A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具有使手术后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尽早的苏醒.

    作者:余汝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保守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4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保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保守组所有病例禁食及放置鼻胃管持续减压.强制左侧半卧位;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静滴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灭滴灵+雷尼替丁,2例加用善得安;46例均下胃管引流,3例患者辅以腹腔穿刺引流.手术组行穿孔修补术38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8例;结果:保守治疗组43例治愈,3例中转手术后治愈,无死亡病例;近期并发症主要有,消化道出血1例,梗阻3例,隔下感染1例,发生率10.87%;手术组全部治愈,并发症主要有盆腔包裹积液1例,膈下感染I例,梗阻1例,肺部感染1例,胃空肠吻合口渗血2例,发生率15.22%;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确切,减少患者的创伤,及术后并发症.是较安全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鲍荣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复合树脂嵌体在后牙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树脂嵌休修复恒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间接法对52颗恒磨牙和双尖牙近中一牙合,面或远中一牙合,面缺损应用树脂嵌体修复,追踪观察1.5-2年.用改良USPHS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修复体固位率为97.3%,边缘密合性及色泽协调性较好,牙髓情况良好,与修复体相关的牙龈指数有所增加.无继发龋、边缘无渗漏,患者均感满意.

    作者:王瑞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儿科健康教育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科通过对住院患儿及陪护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善护患关系,减轻患儿尤其是家长的心理负担,增加他们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并能使他们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ICU常见护理问题的探讨与防范对策

    医院中ICU是集中救治危重病人的场所.为无陪病房.因而,护理人员担负着病人的一切生活护理、治疗操作、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安全护理等.由于病人病情危重且复杂多变,因而ICU是一个高风险科室.特别是危重病人,若不及时处理,可随时危及病人的生命甚至导致病人的死亡.本文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1例危重病人在ICU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

    作者:陈明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治疗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相当部分病人可能恶化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以其发病凶险、死亡率高而闻名于世.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目前治疗仍以西医支持疗法为主,近年来中医药在其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中西医治疗胰腺炎做一下具体介绍.

    作者:陈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药学工作者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安全用药.

    作者:肖海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ERG理论在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ERG理论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从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引进ERG理论应用于骨外科护理工作中,对每例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满意度调查,实施1年后,统计患者的满意度,与未采用ERG理论指导前进行比较.结果:采用ERG理论指导骨外科护理工作后患者满意度较未使用前有显著的提升(P<0.05).结论:以ERG理论指导骨外科护理工作,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不同诉求,针对性的实施护理,能大大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获得良好的医患关系,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LASEK术后屈光回退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LASEK术后造成屈光回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接受LASEK治疗的且资料完整的近视患者536例1053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术前角膜厚度、角膜曲率、术中消融深度、光学区直径及术后反应和眼压情况.结果:屈光回退>-1D者50例90眼,回退发生率为8.55%,回退等效球镜度数-1.25~3.75D,平均(-2.35±1.12)D;回退发生多在术后6个月内,回退发生与术前屈光度、术中消融深度及术后haze反应有密切关系,术前近视度数越高,术中消融深度越深者,术后回退发生率越高,在超高度近视组,术后屈光回退发生率达19.4%,而与年龄、性别、术前角膜厚度及术前角膜曲率无明显关系.结论:LASEK术后屈光回退主要发生在超高度近视组,因此,对于角膜厚度足够的高度近视患者目前仍建议LASEK不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王道升;余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浅谈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3年间于我院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97例,所有患者均行肺部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主肺动脉栓塞5例.第2级左右肺动脉栓塞19例共34支,第3级肺叶动脉栓塞265支,第4级肺段动脉栓塞共526支,第5级亚段肺动脉栓塞289支;结论:多层螺旋CT对于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不久将来有望成为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刘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医辨证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分为肝经郁热、脾虚湿蕴和气滞血瘀,分别针对性给予重要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A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2%,与治疗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后遗神经痛者5例(11.9%),对照组19例,占45.2%,治疗组的后遗神经痛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配合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张传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体会.方法对来自我市13个社区的确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48位老人在我院接受的治疗进行跟踪观察和治疗体会进行总结.结果经过5个月的临床治疗和跟踪调查,大多数患者病情相对稳定,血压下降,糖尿病病症减缓,治疗效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极少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此外,保持按时服药、适当锻炼、控制饮食等有助于患者控制病情,增强疗效.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运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钙离子拮抗剂(G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合用,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练华叶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