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肿瘤中心
目的:探讨肱骨上段恶性肿瘤应用保肢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8例肱骨上段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恶性14例、转移性4例,分别采用肿瘤边缘切除6例、广泛切除人工假体置换7例、上臂短缩上移成形5例的保肢手术,其中9例结合术前后化疗与放疗.结果:17例随访5个月~12年,平均5年3个月.2年内复发2例(后行肩胛带离断术),因转移死亡4例,存活13例,2年存活率为76.5%.5年仍健在8例,5年生存率为47%.Enneking分期,Ⅰb 4例,Ⅱb 3例,转移癌1例,且患肢保留大部分功能.结论:肱骨上段低度恶性肿瘤(Ⅰa、Ⅰb期),对化疗或放疗敏感的高度恶性肿瘤(Ⅱa、Ⅱb期)与部分转移癌,应用保肢手术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施能木;胡世平;杨新;陈祖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对食管癌的疗效.方法:自1996年4月~1999年4月对收治的152例首程治疗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分割组(常规组)和后程加速超分割组(后超组)各76例.用15MV-X线照射,常规组2Gy/次,总剂量65~70Gy;后超组前4周照射同常规组,第5周起改为1.25~1.5Gy/次,2次/d,总量68~70Gy.结果:常规组和后超组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9.7%、28.98%、10.88%和78.92%、66.14%、40.7%;生存率分别为76.27%、29.35%、8.41%和78.91%、63.96%、30.98%,后超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明显提高了食管癌的疗效.
作者:周希法;许锡元;顾科;周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长春瑞滨(NVB)与顺铂(DDP)联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我科与天津市胸科医院胸外科协作,自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对经手术治疗的Ⅲ和Ⅳ期NSCLC患者,术后一个月内起给予NP方案辅助治疗,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红;孙伟;韩兴鹏;王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是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肿瘤,临床上颇为少见,分别具有潜在恶性和低度恶性.本文收集上海长海医院1980年~1999年收治的22例患者,就其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魏萍;秦洪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通过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3例膀胱副神经节瘤并复习文献.结果:膀胱副神经节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常表现血尿,头痛,心悸,多汗,排尿后血压一过性升高.镜下似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例免疫组化示CgA,NSE,S-100蛋白阳性,CK阴性.结论:膀胱副神经节瘤为潜在恶性肿瘤,以膀胱部分切除为主.诊断需结合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有条件者应长期随访.
作者:虞梅宁;郑肇巽;徐天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p5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肺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8.8%,其中鳞癌与腺癌分别为75.0%和82.1%,p53蛋白阳性病人的预后较阴性者差.结论: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有较高的表达,有可能作为评估预后、指导治疗的指标.
作者:石静滨;韩竞春;曲怡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CD44v6抗原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微波-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甲状腺癌、45例甲状腺腺瘤和20例癌旁甲状腺组织中CD44v6的表达.结果:在甲状腺癌中CD44v6表达阳性率为64.0%,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37.0%)和癌旁甲状腺(25.0%,P<0.05).CD44v6表达与甲状腺癌组织类型无关,在淋巴结转移病例和病理分期Ⅲ~Ⅳ期病例,CD44v6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相应的无淋巴结转移病例和病理分期Ⅰ~Ⅱ期病例(P<0.05).CD44v6阳性的甲状腺癌复发及死亡率显著高于CD44v6阴性的甲状腺癌复发和死亡率(P<0.05).结论:CD44v6表达对甲状腺癌恶性程度判断、生物学行为预测和预后评估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客观指标.
作者:谷化平;周翠玲;尚培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几年来,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明显上升.与子宫颈癌相持不下比有接近或相等的趋势[1].尽管诊断方法较多,但在临床工作中,仍有误诊或漏诊现象发生.我院1998年10月~2001年3月共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81例,其中11例误诊或漏诊,占13.5%.本文就这11例患者的诊断治疗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准确率并使其治疗规范化.
作者:陈亚萍;李庭芳;杜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病历摘要患者,65岁,维吾尔族,因腹部肿块逐渐增大25年,不能平卧4年,加重1月于2001年7月10日入院.患者于1975年分娩后腹部未见明显缩小,自己触到下腹部有一肿块,此后逐渐向上增长至全腹,无腹痛.近4年来不能平卧,坐着睡觉.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肝病引起的腹水,给予抽腹水3次,近1年来食欲明显下降、消瘦.近1月明显加重,坐着也感到胸闷气短伴有阵发性腹部坠痛,患者来我院诊治.体格检查:营养极差、呈恶病质状,被迫坐位,不能平卧.
作者:赵春梅;余良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肝癌患者的治疗,目前仍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治疗.但由于肝癌发病较隐匿,临床上发现的肝癌多属中晚期,能行手术切除者仅在10%左右[1],因此,以动脉栓塞化疗,瘤内注射药物及射频治疗等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局部治疗在肝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所谓肝癌局部治疗是指:除免疫治疗,静脉化疗,中药治疗等以全身非特异性用药为特征的治疗以外,针对肿瘤局部采取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局部化疗栓塞,局部间质内注药,局部高温治疗,冷冻治疗等.近年来经过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对肝癌的治疗取得明显进步.本文就肝癌除手术切除以外的局部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傅龙云;王轩;殷广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化疗后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不同时间应用G-CSF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对照方法观察了24例化疗后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肿瘤患者.所有病例均采用单次化疗方案,随机分为A、B组,A组第一周期于化疗后第2天开始预防应用G-CSF,第二周期于化疗后第7天开始应用;B组相反.记录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低值、G-CSF应用时间、感染发生率以及相关副反应.结果:化疗后第7天与第2天应用G-CSF的预防效果相同.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再发生率均有所减少,G-CSF应用时间第7天较第2天为短,感染发生率并无增加.结论:化疗后第7天开始预防应用G-CSF是安全有效的,既节省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又达到了预防效果,且减少了应用G-CSF所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作者:吴剑秋;史美祺;冯继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CNA和C-erbB-2在大肠癌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2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粘膜进行检测.结果:PCNA和C-erbB-2在大肠癌组织均呈高表达(P<0.05);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PCNA和C-erbB-2在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提示PCNA和C-erbB-2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标记物.
作者:张闽峰;刘会发;林福地;孟家榕;郭以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1975~2001年经大肠镜诊断结肠癌503例,发现多原发大肠癌28例,其中6例异时多原发大肠癌[1~3]及10例高度异型增生病例均采用内镜下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利娜;胡维杰;黄家淼;王利雅;张道富;李玉华;蔡晓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术后切口种植转移的病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本院1980年10月-1998年10月出现的23例切口种植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切口种植患者均是非肿瘤外科医师操作所为,术中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部分切口种植患者再次手术后经积极治疗有望延长生命.结论:切口种植转移的主要原因为术中忽视了无瘤操作技术,切口未予以有效的保护而造成;一旦出现切口种植转移,应持积极的态度予以治疗,不能轻易放弃.
作者:吴荣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1996年10月~2001年2月,笔者采用心包内置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患者1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亚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比较p 53和Bcl-2蛋白在人前列腺癌(PCa)和癌前病变-高分级的前列腺上皮内瘤(PIN)细胞中的表达,探讨PCa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检测23例人PCa标本和12例高分级PIN细胞中p 53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在23例PCa标本中p 53和Bcl-2蛋白的表达分别有6例(26.1%)和5例(21.7%),而12例高分级PIN标本中均有Bcl-2的蛋白表达而无p 53蛋白的表达.结论:Bcl-2的蛋白过表达和PIN的形成有关,是PCa形成的早期事件;而p 53基因突变与PCa的发生有关,并可能是较晚期事件.
作者:叶定伟;李慧;钱松溪;郑家富;孙颖浩;马永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放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从1997年6月~2000年10月对36例脑转移瘤进行放射治疗,采用6MV-X线,两侧平行相对野作全脑照射,1.8~3Gy/次,30~40Gy后缩野针对转移灶加量16~20Gy.结果:总的中位生存期为5.3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44.4%(16/36),1年生存率为13.9%(5/36).按RTOG脑转移瘤RPA预后分级,Ⅰ、Ⅱ和Ⅲ级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5个月和2.8个月.Ⅰ级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Ⅱ级(P<0.05)和Ⅲ级(P<0.01).结论:KPS、年龄、原发灶控制情况及颅外有无转移灶是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RPA预后分级对脑转移瘤临床治疗有指导价值.
作者:马剑波;施健;陈不尤;季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胰腺癌由于早期诊断问题未能得到解决,以致约3/4的患者就诊时已到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1,2].X-刀做为一种精细放疗手段,采用多野集束定向照射,大大减少了周围正常组织受量,达到了类似手术的治疗效果.我院自2000年3月~2001年4月间应用X刀治疗胰腺癌患者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晨东;钟萍;谷朝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肿瘤中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含国产异长春花碱(盖诺)的联合化疗方案对鼻咽癌的疗效.方法:58例复治的鼻咽癌患者,应用盖诺联合顺铂和/或异环磷酰胺化疗,观察其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2例CR,26例PR,总有效率(CR+PR)为48.8%.结论:盖诺对复治的鼻咽癌有较好疗效,其毒副反应可耐受,且为可逆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廖旺军;陈丽珊;李爱民;张军一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