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清;高建;崔玉霞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用资源.本文从黄芪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种类资源、种源与种质几个角度简要探析了黄芪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秀波;刘宝密;陈效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美尼尔氏病(又称内耳性眩晕或发作性眩晕)是以膜迷路积水为主的一种内耳疾病,因为平衡器官发生异常病理改变,压力增大,循环障碍,保持不了液体平面而导致,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病人多数为中青年人,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首次发作在50岁以前的病人约占65%,大多数病人单耳患病,本病多反复发作.笔者运用中药治疗本证3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邱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血透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方法:成立科室感染控制小组,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制定切实有效的消毒、隔离等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提高了医疗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有效的提高了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长期生存率.结论: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控制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莹先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发展,整体护理的提出要求护士除了应加强对病人自身的关注外,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整体护理是先进的护理模式,它要求把病人、护理制度、护理管理、服务质量、护士素质等看做一个整体,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佳护理.然而由于所处地域、条件、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差异,在实际操作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体护理开展的质量.
作者:肇悦;刘跟莉;方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低白蛋白血症对慢性心衰3年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至2007年在我科住院、符合入选条件的所有患者的资料,并进行长达3年的随访,观察入院时血浆白蛋白水平、肌酐、血红蛋白、LVEF以及年龄、性别、感染等指标对患者3年死亡率的影响.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病死组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而肌酐、LVEF、年龄、性别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在存活组与病死组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以存活、病死为因变量,将以上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调整以上因素后,病死组白蛋白水平仍显著低于存活组.结论:低白蛋白血症是心衰长期病死率升高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郭炜;王肖龙;崔松;王慧颖;金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采用产前孕妇注射HBIG,产后新生儿HBIG联合乙肝疫苗双重阻断方法阻断母婴乙型肝炎传播的效果,探讨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对策.方法:选用2003年3月开始产前健康查体,显示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g阳性、HBeAg、HBcAb单阳或双阳性的孕妇92例作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分为联合免疫组[A组,其母亲在孕28、32、36周肌注过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200Iu/ml]和对照组(B组),分别为45例和47例.A组(孕妇在28、32、36周肌注过HBIG,每次剂量200Iu/ml):新生儿出生24h内肌注HBIG200Iu/ml,同时在不同部位肌注乙肝疫苗10μg,1月龄、6月龄再接种10μg乙肝疫苗;B组(孕妇只进行过乙肝病毒感染状态等统计,未用药物):新生儿单纯接种乙肝疫苗,按0,1,6方案,剂量为每次10μg.两组新生儿均采用人工喂养.随访1年后比较:HBsAb阳性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母婴传播有宫内感染、产时传播、产后传播3种方式,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宫内感染.不论是单阳或双阳性孕妇及其婴儿,多次注射HBIG并联合接种乙肝疫苗,均能提高婴儿HBsAb应答率及滴度,有效阻断HBV宫内感染;婴儿接种HBIG并按常规的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既获被动免疫保护,又获主动免疫保护,可以弥补人工自动免疫建立之前的免疫空缺,降低了慢性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免疫效果.对于HBsAg阳性、HBeAg、HBcAb 单阳或双阳性的孕妇,产前孕妇注射HBIG,产后新生儿HBIG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沙连芝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药物咨询是临床药学工作之一,是全程化、个体化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目的是让患者能够得到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药物咨询对于医院就诊的患者是一个获取药品知识的平台,有其独有的优势,但相对患者需求而言,其基础仍显薄弱,形式上过于被动.笔者根据目前医院发展形势和药学工作状况,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就如何发挥门诊药物咨询台的作用并做好药物咨询服务浅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田艳萍;孙宏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术中配合和护理措施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腰椎骨折AF钉内固定患者术中配合和护理过程.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结果58例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且康复良好,对手术室护理满意.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采取掌握术中配合步骤和特殊器械的应用.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评估,加强术中护理和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能够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刘智琼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当前许多文献中有关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现状,存在很多的问题与缺陷,应该严格规范辨证分型及疗效判断标准,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用大样本对照观察,采用中西药辨证辨病相结合,探求病因病机,并加强实验研究,开发有效新药等综合研究,给乙肝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作者:王全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47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214例和治疗组256例.所有患儿给予补液,纠正酸中毒,补充电解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和妈咪爱治疗;治疗组中药复方治疗.两组共观察5天.结果:两组患儿均在10天内达出院标准,大便正常时间,热退时间及出院时间比较,治疗组均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明显高于对昭组,值得推广.
作者:周斐;张文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对8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用西医(对照组)方法治疗.结果,对治疗组42例患者治疗四周后,结果显示:视力明显提高;眼底渗出及出血吸收率为89%;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渗漏减轻36.2%;臂至中央动脉荧光素流经时间为11.39±0.92秒;全血低切粘度为8.86±1.60,还原粘度8.18±1.16,纤维蛋白原0.36±0.06,总有效率86.2%.以上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既能及时控制病情,又能稳步提高视力,防止复发,是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吉洪宝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参蛭活血颗粒剂对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经肾穿刺活检证实的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在接受一般及对症治疗的同时.治疗组20例用参蛭活血颗粒剂,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观察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TGF-β 1、PAI-1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均有显著下降.参蛭活血颗粒剂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治疗后TGF-β 1、PAI-1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蛭活血颗粒剂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疗效肯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TGF-β1、PAI-1有关.
作者:王新伟;王丹;程广红;杨桂荣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前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提出对策,为毕业生就业前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测评工具,对180名高校毕业生进行焦虑、抑郁情绪测定,并分析性别、学历对毕业生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结果:高校毕业生就业前焦虑、抑郁评分高于全国成人常模,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 =4.50,5.38,P<0.05);女生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男生,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3.87,3.81,P<0.05);大专生焦虑评分高于本科生(t =6.04,P<0.05),抑郁评分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69,P>0.05).结论:大学毕业生就业前存在一定心理问题,抑郁焦虑水平较高;性别、学历对毕业生就业前焦虑、抑郁状况有影响,应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开展就业前心理卫生健康和心理咨询工作.
作者:马洪芝;王秀莉;自孝海;李守彦;纪君;刘玉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行手术治疗低住直肠癌的病例资料.72例分为保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排便次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保肛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排便次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肛手术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手术.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志刚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建立了解忧软胶囊中刺五加苷E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使用Diamonsil C18( 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1%冰乙酸一乙腈(86∶14),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刺五加苷E在20.10~160.8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35%,RSD=1.1% (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解忧软胶囊中刺五加苷E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魏淑梅;崔玉海;李绍铭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腹腔镜手术并发症20例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腹壁伤口出血4例,皮下气肿7例,腹胀1例,术后发热6例,右上肢神经麻痹2例.结论:并发症的护理重点在于早期发现,积极处理和有效的心理护理.
作者:姬英俊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闭式修补术加硬化注射术的手术方法治疗重度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肛门闭式电凝直肠黏膜切除加切除直肠黏膜基底部及会阴体注射硬化剂的手术方法,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78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2例术后8天并发出血,随诊1-3年,1例复发,复发率1.28%,疗效满意.结论:重度直肠前突采用改良闭式修补术加硬化注射术的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吉双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做消化性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溃疡病.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医生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作者:王敬霞;姚成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是指孕卵着床于子宫剖宫产的瘢痕处,是剖宫产手术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罕见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剖宫产率的上升,以及诊断准确性的提高及对该病认识的提高,该病的报道日渐增多[1].GSP妊娠早期诊断困难,因其症状、体征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若处理不当可致大出血,需切除子宫,患者丧失生育功能,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作者:王桂琳;张杨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表型的中医征候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266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诊治资料,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总结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发病机制,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结果:266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按照中医征候划分标准,划分为肾系证比例为77.36%%,划分为肝系证比例为11.12%,划分为脾系证比例为11.1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以虚尤其是肾阳虚、肝郁气滞、脾虚失调为其主要发病机制,患者出现的血瘀、痰湿阻滞为三脏失调的表象.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