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护理人员人文素质培养与和谐医院的构建

王歌今;孙丽

关键词:护理人员人文素质培养, 和谐医院的构建, 医院护理文化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从护理角度构建和谐医院.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文化建设,从人文角度提高护理质量.结果: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提高,医院和谐、社会和谐.结论: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提高是构建和谐医院的主要成员,也是医院文化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裸花紫珠颗粒用于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裸花紫珠颗粒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来我院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50例健康妇女,药物流产同时配伍应用裸花紫珠颗粒减少流产后出血.结果:完全流产患者阴道出血量少于及近似月经患者为94%,阴道出血时间6.7天.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量者为6%.阴道出血时间12.7天.结论:加用裸花紫珠颗粒可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及缩短出血时间.

    作者:白俊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155例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采取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治疗组(78例)给予噻托溴铵,对照组(77例)给予茶碱+β 2受体激动药,调查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改善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好于观察组症状改善程度.治疗组治疗后咳嗽、气促、咳痰及肺部哕音评分均少于观察组治疗后的评分,两组比较t=2.298,2.314,2.294,2.403,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FEV1/FVC、6MWD及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上述各指标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向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120患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配合温针灸法治疗.主穴取突出节段及上下节段之夹脊穴,委中;配穴取环跳穴,秩边,承山,足三里,太冲;肾俞,大肠俞,膀胱俞,风市,中渎,阳陵泉,绝骨等,每日治疗一次.对照组60例,采用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取穴同温针灸组,,每次选用4个穴位,用75%酒精棉球严格消毒后,缓慢注射药液,每穴注射药液1-3ml,每日治疗一次,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0.17%,对照组愈显率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

    作者:吴芸;栗庆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药制作方法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众所周知,中医作为我国的国粹,在临床应用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市场,而中药的制作方法,与其疗效的好坏息息相关.笔者针对目前常用的中药制作方法,以及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中药制作提供帮助.

    作者:杜锡宝;蒋代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应用电脑肛肠治疗仪治疗肛裂分析

    目的:探讨电脑肛肠治疗仪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肛裂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门诊治疗肛裂的115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58人应用电脑肛肠治疗仪治疗,对照组57人.采取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均坐浴,消炎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所有患者均无肛门失禁和狭窄等并发症,两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别,但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P<0.05).结论:电脑肛肠治疗仪相对于传统方法治疗肛裂治疗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适宜在门诊开展.

    作者:赵先勇;高智岐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61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21例过敏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酮替芬片、氨茶碱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润肺祛瘀化痰汤.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停药随访一年,治疗组、对照组6个月内复发率、1年内复发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有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黄清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术中逆行结肠灌洗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术中逆行结肠灌洗法的应用以提高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术中逆行结肠灌洗法清洁结肠,Ⅰ期切除肿瘤吻合肠道.结果 病死率0%,吻合口漏发生率6.6%.结论 在严格掌握指征的前提下,术中结肠灌洗应用于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安全可行,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痛苦,缩短治疗周期及减轻费用.

    作者:蔡灿锋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妊娠期瘢痕子宫破裂1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瘢痕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对我院1999年6月至2000年10月发生的19例瘢痕子宫破裂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再次剖宫产19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结合患者病史尤其是前次剖宫产的情况、产前检查以及B超检查来综合分析,有助于早期诊断.一旦怀疑瘢痕子宫破裂,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张春侠;刘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大鱼际肌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目的:提高拇指指腹皮肤缺损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拇指掌侧指动脉走行特点,在大鱼际肌处设计皮瓣,皮瓣皮肤结构与拇指指腹相似,将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拇指指腹皮肤缺损;结果:临床应用13例13指,皮瓣全部成活,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大鱼际肌岛状皮瓣逆行转移是修复拇指指腹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作者:魏长月;葛东江;任志勇;黄现锋;王辉;张维彬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病理性齿痕舌临床舌象特征的研究

    目的:探讨病理性齿痕舌的临床舌象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病理性齿痕舌的临床辨证分型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对800例大内科患者进行观察,采用Optimas 6.5数字彩色图像显微分析软件对数码相机拍摄的齿痕舌照片进行图像分析,观察舌体胖瘦、舌色苔色以及舌苔厚薄等与病理性齿痕舌的关系.结论:病理性齿痕舌常伴见胖大舌、薄白苔,但也可见瘦小舌,而且其齿痕程度与舌苔的厚度几乎成正比,但却与舌色的关系不大.

    作者:李敏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谈医院检验科的科学管理

    伴随国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实施,新形势下医院检验科的建设和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行政管理的目的之一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提高检验质量做出保证.因此,医院检验科的管理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及时更新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建立起诸如仪器校准、维护、维修、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记录等质量保证体系,认真做好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严格培训和努力提高所有人员的医德水平和技术水平.

    作者:毕双荣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

    目的:探讨结肠癌所致肠梗阻的CT诊断的优越性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腹部CT检查证实为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患者的CT资料,就32例患者的CT及腹部平片的病理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的32例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患者中,根据材料判断肠梗阻的有无,判断肠梗阻的病因.32例患者在CT上都发现有肠壁增厚和肠腔狭窄、肠腔内软组织肿块影的表现,有2例发现缺血性结肠炎.结论:通过CT检查,能够对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进行有效的原因、部位、程度的诊断,为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作者:袁海文;许继姣;汝海燕;王立乾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71例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Sanders分型标准,术后全部随访,时间7~29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分)评估手术疗效,优52例,良11例,中7例,差1例,优良率88.7%.基本恢复正常,骨折全部愈合,钢板螺钉无折断,足外观基本正常.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邴长建;陈福海;单连梅;邓祥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依达拉奉辅助治疗9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9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记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和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连续治疗4~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辅助治疗面神经麻痹,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许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37例老年人患胆囊炎临床分析报告

    目的:探讨性分析老年人患有胆囊炎的症状及临床治疗.方法:对近半年来我科就诊的37例老年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7例老年患者中,31例经腹腔镜手术痊愈,4例进行开腹手术后也有明显好转,2例无明显转变.结论:急性期多属肝胆湿热,慢性期多属肝郁气滞.采用清热、利湿、疏肝、通下之法,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李晓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谈梅花针叩刺加悬灸治疗手部急性湿疹9例

    梅花针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对于很多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梅花针为丛针浅刺法,是集合多支短针浅刺人体一定部位和穴位的一种针刺方法,是我国古代“半刺”、“浮刺”、“毛刺”等针法的发展,因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本人自2000年11月-2010年7月应用梅花针叩刺加悬灸治疗手部急性湿疹9例收效显著,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门诊患者,9例均为女性,8例单侧手背,1例双侧手背,年龄在19岁-30岁之间.

    作者:财让簇;玛依努尔·木拉提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126例妊娠合并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佳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126例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孕妇按感染轻重程度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两组又分别分为A组和B组.轻症组和重症组中的A组均用5%碳酸氢钠溶液阴道擦洗或坐浴,B组均给予保妇康栓阴道用药,各用药7天,两周后回访,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2周后阴道分泌物带菌情况.结果:轻症中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6.96%,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症组中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14%和97.14%,差异有显著性(P<0.05);2周后阴道分泌物带菌情况:轻症组的A组与B组、轻症组的A组与重症组的A组、重症组的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症组的B组与重症组的B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轻症妊娠合并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用5%碳酸氢钠溶液阴道擦洗或坐浴效果较好,妊娠合并重症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先用5%碳酸氢钠溶液阴道擦洗或坐浴治疗,再给予保妇康栓治疗,效果满意,安全性高,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妊娠合并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较好的方案.

    作者:黄殷;彭晓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人工终止妊娠术与继发性不孕(附180例临床分析)

    将本组480例不孕行腹腔镜检查,180例(37.5%)有人流术/药流史,经检查不孕原因有:慢性生殖器官炎症8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72例,生殖道损伤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20例(以上例数有重复).180例中360条输卵管在腹腔镜下行美蓝通液检查,发现输卵管梗阻110条,不全梗阻86条,输卵管受损者占54.4%.说明由于人流术/药流后引起慢性生殖器官炎症是造成继发性不孕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合心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医药治疗乙肝病毒性肝炎的思路研究

    当前许多文献中有关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现状,存在很多的问题与缺陷,应该严格规范辨证分型及疗效判断标准,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用大样本对照观察,采用中西药辨证辨病相结合,探求病因病机,并加强实验研究,开发有效新药等综合研究,给乙肝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作者:王全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分析我科治疗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65例临床资料.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3-5μ g/kg·min输注,一般连用3-5天为1疗程,对照组30例只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S).结论: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且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