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疏肝解郁胶囊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王亚军

关键词:抑郁症, 疏肝解郁胶囊, 文拉法辛缓释片
摘要:目的 观察疏肝解郁胶囊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第4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Y-3.94,P<0.05).研究组治疗后HAMD评分、TE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疏肝解郁胶囊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比单一用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疗效高,起效时间快,不良反应少.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探究血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血标本检验前的诸多因素均可使红细胞成分遭到破坏,产生溶血,从而使检验结果失去真实性和准确性,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将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防范对策综述如下.

    作者:王同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鸡西市矿山救护队现况调查

    浅析鸡西市矿山救护队的现状

    作者:张宇丹;毛静馥;刘金成;蔡平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NO、ET、SOD变化与新生儿预后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血清NO、ET、SOD变化与新生儿预后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间产前诊断为ICP的孕妇且并发胎儿窘迫剖宫产45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正常孕妇3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孕妇胎母血,脐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比较两组孕妇新生儿的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的母亲静脉血中的ET、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脐血中NO含量显著对照组,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ET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新生儿早产、死胎及窒息现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P患者的NO、ET及SOD含量发生显著变化,提示其在ICP发病及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米阳;许林波;郭娜;韩云;赵三纯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急性腹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思密达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d.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和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社区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和干预

    目的:探讨社区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和干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应人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对目标工厂工人进行的治疗和干预情况.结果:通过干预,参加岗前培训的工人增加了12%,对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及生产安全防护知识知晓率增加了10%,接触性皮炎的发病几率降低了0.8%.结论:良好的干预,不仅可以提高工人的自我防护意识,还可以提高工人对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及生产安全防护知识知晓率,降低接触性皮炎的发病几率.

    作者:刘焕能;刘小花;邬志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可再生资源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纤维素酶是一类能够水解纤维素的β-D-糖苷键生成葡萄糖的多组分酶的总称.传统上将其分为3类: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属于糖苷水解酶类,本文综述了纤维素酶分子结构,降解纤维素的机制,总结了纤维素酶近年来的主要进展与研究趋势.

    作者:房晓明;方春雷;刘振振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螺旋CT重建技术在复合型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总结螺旋CT三维表面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骨关节复合型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GE Prospeed F-Ⅱ螺旋CT机对40例骨关节创伤患者进行扫描,扫描参数为120 kV、140mA、层厚3 mm、重建间隔1.5mm、螺距1.5.在工作站进行SSD、MPR图像重建,并与常规二维CT图像(2DCT)及X线平片比较.结果:2DCT、SSD、MPR显示骨关节外伤共62处,SSD及MPR图像能较准确显示损伤部位、类型、严重程度及软组织损伤情况.结论:SSD、MPR重建技术是诊断骨关节外伤的有效手段,对骨关节外伤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估计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罗仙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如何做好基层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临床药学发展已经具备的一定的规模,对开展临床药学的重要性已经收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通过近30年的开发与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如何做好基层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进行简单的分析.

    作者:陈莉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艾灸在初高中女生痛经治疗中的体会

    临床上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初高中女生的痛经多为原发性痛经.初高中女生的学习任务和压力大,生理与心理问题都有着上升的趋势,痛经在初高中女生中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直接影响其学习与健康.本文对艾灸在初高中女生痛经治疗中的运用和功效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作者:黄婵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60岁以上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经过不同手术治疗后,优良率为88.9%,出现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JOA评分从术前的(13.85±1.15)分改善至(5.24±1.12)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好,但是要根据临床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忠刚;潘竟贤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且观察组的肺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孙华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临床分析

    回顾分析我院运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之临床效果,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之优点,提示两药联合应用不仅可增强止血效果,亦可减轻其单药使用之副作用.

    作者:朱淑琴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37例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慝,进展迅速,患者就诊时多已为中晚期,手术切除或进行放、化疗已意义不大,自我科采用中医辨证配合西医治疗以来,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何汶忠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浅谈常用中药的肝损害

    本文就常见致肝损伤的中药及其成分与致肝损害机制及临床特点及加强预防措施等作简要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辨证施治、合理用药,才是防止中药引起肝损伤的有效措施.

    作者:毕桂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浅论辨质论治与小儿疾病的防治

    辨质论治中医整体观的治疗思想的重要体现之一,是中医学一大优势和特色,近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论治中,对体质因素越来越重视,笔者就自己近些年来应用辨质论治在小儿疾病防治过程中的切身体会,对此做一浅要论述.

    作者:靳端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到2011年4月期间来我院本院治疗74例腹股沟疝患者,采取平片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结果:100例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5min;术后平均10h开始下床活动,平均住院7d;术后共发生尿潴留3例(3%),术后阴囊肿胀1例(1%),术后应用止痛剂11例(11%),均未发生伤口感染、阴囊积液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经过1个月-2年的随访无复发现象.结论:平片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观荣;杨秀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心肌机能化指数和血浆脑钠肽评估心力衰竭的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指标--心肌机能指数(Tei)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鉴别收缩性心力衰竭(SHF)及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心力衰竭患者134例.64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常规超卢指标及Tei指数,并采用ELISA法测得血浆BN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HF及SHF组Tei指数、BNP显著增高(P<0.01);心力衰竭两组相比,Tei指数、BNP在SHF组显著升高(0.63±0.11)比(0.82±0.20)n9/L,P<0.01;713.38 ng/L比1345.86 ng/L,P<0.05,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1).结论:Tei指数、BNP在心力衰竭患者显著升高,二者可鉴别SHF及DHF.

    作者:周立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应用静脉留置针抢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

    目的 针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扩容及药物抗休克治疗;采集血液标本[1],做手术前配血及术前血液标本常规检查.为抢救病人争分多秒,赢得宝贵时间.方法 我科采用BD公司生产的18-24GY型留置针,对38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建立静脉通路,同时采集血液标本.能在较短时间内,补充循环血量,提升血压,做好病人手术前准备.结果 其中,33例病人入院时血压在70-80/40mmhg,5例病人血压测不到.在开通静脉通路2-3条,明显出血伤口给予加压包扎、填塞止血等积极处理.能在入院后20分钟内,把患者血压维持在80/60mmHg以上,为手术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结论 Y型静脉留置针具有易穿刺成功、易固定不易滑脱、一颗留置针可同时实现2组到3组静脉输液,保证急救药物及时应用;具有方便、快捷采集血液标本等优点.值得急诊急救及危重症病人抢救时使用.

    作者:杨忠琼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等慢性HBV感染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1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16+CD56+细胞(NK细胞)以及CD3-CD19+细胞(B 细胞)进行检测,并与2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组)患者CD3+CD4+细胞(CD4+T 细胞)及NK细胞百分比降低,B细胞百分比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组)患者CD3+T细胞、CD3+CD4+细胞(CD+T细胞)、CD3+CD8+细胞(CD8+T细胞)及NK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下降(P<0.05),B细胞百分比及CD4+/CD8+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检测对于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判定病情发展阶段以及估计预后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强占荣;林中;易彩霞;黄凤妹;张剑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妇产科护理工作者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及缓解对策

    护理工作倦怠作为护理工作压力与护理工作应激的特殊表现形式,对妇产科护理工作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对妇产科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等多种指标也有预测作用.因此,需要重视妇产科护理工作者倦怠的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职业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等问题,以较好地解决护理工作的职业倦怠问题.

    作者:徐爱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