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药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应用探讨

李红霞

关键词:西药, 阿莫西林, 临床应用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西药阿莫西林的理化特性、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方面的应用.重点阐述了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临床上的应用表现以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同时对于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银质针对颈椎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质针加微波照射治疗对顽固性颈椎病颈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抽取病程5年以上的顽固性颈椎病120例,银质针(治疗组)与毫针(对照组)各60例,针刺后加微波照射,测量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并按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价,6个月后随访观察疗效:治疗组治愈49例,好转10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29例,无效24例.治疗组前后对照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银质针组有显著性疗效,银质针作为一种治疗颈椎病既镇痛又治痛且长久不复发的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解洪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200例育龄妇女使用避孕药具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避孕药具在育龄妇女中的使用效果,探讨失败原因和提高避孕药具使用有效率的佳途径,提高避孕药具使用有效率.方法:调查的对象为2009年某县使用药具失败的200名育龄妇女,调查采取问卷形式,实地走访育龄妇女.结果:生育旺盛期措施失败人数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使用避孕套失败的人数多.结论:深入开展避孕药具管理及宣传工作.

    作者:陈惠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莫沙必利及兰索拉唑治疗胃切除术后伴有胆汁反流的胃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及兰索拉唑及两药联合对胃切除术后伴有胆汁反流的胃炎的疗效.方法:胃切除术后,经胃镜确诊伴有胆汁反流的胃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兰索拉唑组、莫沙必利及两药联合治疗组,疗程4周,观察各组患者腹胀、腹痛、呕吐、烧心症状改善情况,并于治疗结束1周后复查胃镜,进行胃镜下黏膜炎性反应程度比较.结果:治疗后三组治疗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联合用药组内镜水肿、糜烂程度均有所改善.结论:莫沙必利及兰索拉唑联合可有效治疗伴有胆汁反流的胃炎.

    作者:朱燕斌;高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骨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报道,外科手术后DVT的发生率为26%;国外报道,DVT的发生率为30%~50%.了解DVT发病的原因及高危因素,针对高危人群,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DVT的发生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西景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NO、ET、SOD变化与新生儿预后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血清NO、ET、SOD变化与新生儿预后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间产前诊断为ICP的孕妇且并发胎儿窘迫剖宫产45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正常孕妇3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孕妇胎母血,脐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比较两组孕妇新生儿的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的母亲静脉血中的ET、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脐血中NO含量显著对照组,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ET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新生儿早产、死胎及窒息现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P患者的NO、ET及SOD含量发生显著变化,提示其在ICP发病及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米阳;许林波;郭娜;韩云;赵三纯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浅谈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中的物理教学重要性

    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职教育中,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赵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老年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观察和体会

    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年龄的不断增高,60岁以上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2%,这表明我国已经逐渐迈入老年人口型国家.由于老年妇产科患者年龄的原因,给手术带来了很大的潜在危险.

    作者:唐立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烧伤焦虑患者心理干预护理模式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对烧伤焦虑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08例烧伤后具有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烧伤面积、病程、病情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组病人于入院24小时内确定实行心理干预,并连续心理干预7天,评估干预效果;对照组除不予心理干预外,其他治疗、护理及评估方法均同干预组.结果:干预组在伤后第7天焦虑值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心理干预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烧伤焦虑患者的焦虑状态,不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对进一步完善整体护理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应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2010年弋阳县妇科病普查普治概况

    目的:了解弋阳县县直各单位女职工患妇科病的情况,做好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保障广大妇女心身健康.方法:对弋阳县县直178个单位的1779位已婚的女职工进行妇科病普查普治.检查项目有妇科常规检查、白带常规化验、宫颈脱落细胞刮片(巴氏法)、阴道B超检查盆腔、阴道镜检查宫颈、彩超检查乳腺等.结果:2010年全县各单位女职工的患妇科病1395人,患病率78.41%,患病病种依次为乳腺增生;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普查结果显示:乳腺癌3名,宫颈癌1名.结论:妇科病普查普治,可以提高妇女健康意识,及早治疗妇科疾病,降低妇科病的患病率.对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罗雅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对4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做好密切的病情观察,加强各种管道的护理,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并给予康复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术后存活46例,死亡3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经微创手术治疗后术后护理是关键.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针对同一抗原不同表位的两个抗体之间竞争排斥作用的仿真实验研究

    同一抗原具有多个抗原表位时,机体产生的抗体之间存在竞争排斥作用.本文用Mathematica 对Lotka-Volterra 竞争系统进行仿真研究表明,多数情况下,表位与抗体的相互作用会朝着某一种抗体占优势的方向演变.当满足关系式时,会出现两种抗体并存的情况.

    作者:金岩;张丽颖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1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分别给予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出现皮疹1例,对照组出现轻度腹泻1例,均未影响继续用药治疗.结论: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均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均是临床医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理想用药.

    作者:钟文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探讨CRP和WBC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RP和血常规中WBC计数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300例感染性疾病的患儿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22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论:CRP与血常规中的WBC计数联合检验有助于儿科医生根据患儿病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的应用,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刘伟非;罗晓玲;郭云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两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的分析性能研究

    评价国产和进口直接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结果 国产HDL-C和进口HDL-C的精密度批内CV%均<2.0%,批间CV%<均3.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平均回收率99.9%和100.4%.Hb≤5.0 g/L、胆红素≤420μmol/L、VitC<1500μmol/L、甘油三酯≤12mmol/L对两种试剂测定均无影响;两种试剂测定结果有较好的可比性,符合临床要求.

    作者:刘景惺;刘景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5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为(24.2±3.5)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6±4.2)h(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止血时间短,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乔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拉玛泽分娩法与自然分娩法关系探讨

    目的 观察拉玛泽分娩法与自然分娩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以分析、评价拉玛泽分娩法与自然分娩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0%,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68%.结论 拉玛泽分娩法是通过神经肌肉控制、产前体操、及应用呼吸技巧,主动放松身体其他部位肌肉,降低因宫缩而引起的产痛及其他不适状况,能维持镇定和保持体力,使初产妇的总产程由15-16小时,减少到7个半小时左右,分娩后母体恢复得更快、更好.

    作者:张雪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53例影像学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对53例RA病例的临床、实验室表现和软组织、关节及骨质改变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53例RA患者中,手关节单独受累占60.4%(32/53),跖趾关节单独受累占26.4%(14/53),手、腕关节、膝关节等多关节同时受累占13.2%(14/53).早期、中期、晚期分别占13.2%(7/53)、79.3%(42/53)、7.5%(4/53).结论:RA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临床、实验室及影像相结合可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吕本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分析脑外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2例脑外伤患者,根据其有无发生院内感染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各51例,对比分析引发感染的因素.结果:发生院内感染21例,感染率为20.59%,调查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气官切开、抗生素联用、置胃管、伴有基础病症等均为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明确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后,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控制感染程度.

    作者:聂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误诊36例分析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目的: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误诊的原因,提高确诊率,以及时治疗.方法:我们对2005年1月-2011年1月间我院59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其中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12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36例误诊,误诊率为28.1%.结论: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与外科、妇科的一些疾病不易鉴别,误诊率较高,诊断时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重视腹腔镜和超声检查,及时行手术治疗.

    作者:崔颖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心肌炎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42例心肌炎患者,男18例,女24例;年龄13~58岁.对所有患者行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治愈28例,好转13例,1例重症心肌炎患者因并发心源性休克死亡,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及时、有效、合理的有效的整体护理对于保证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十分重要.

    作者:杜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