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PCI术后早期康复对炎症因子及心肺功能的影响

李怡岚;王景信;孙漾丽;王东伟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早期康复治疗, 炎症因子, 心肺功能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PCI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炎症因子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诊的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PCI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CD-40L、白细胞介素(IL-6),心肺功能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VC1)、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SBP),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Hs-CRP、IL-6、sCD-40L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VC、FEV1、LVEF、SB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社会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PCI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降低病人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病人心肺功能.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清热解毒中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根据中医独特的辨证论治理论,重视解毒之法,选择清热解毒类中药进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清热解毒类中药可通过其抗炎作用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姗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3年3月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山西大医院就诊并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治疗病人175例,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于术后12个月、24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术前、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病人心功能相关指标均未明显变化,左室射血分数较前略有提高.结论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接受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治疗后24个月内未发现对心功能有影响.

    作者:吴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自拟清热解毒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清热解毒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所有入组病人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清热解毒方配合针刺治疗.两组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病人有效病例治疗次数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疗法均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效,治疗组采用自拟清热解毒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赵振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每搏量、心搏出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P-9、hs-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病人心功能和hs-CRP水平,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郭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化痰降浊方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阻心脉证型)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化痰降浊方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且属于中医痰阻心脉证型病人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服化痰降浊方,均观察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TC、TG、LDL-C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化痰降浊方调节痰阻心脉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血脂水平,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卢永屹;王祎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清脑降压颗粒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研究方案

    高血压是病因复杂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病的第一危险因素,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可降低血压,还可缓解症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且安全性良好.本试验旨在初步探索在三臂设计情况下,研究清脑降压颗粒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与安慰剂双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拟纳入288例病人,分为试验组、阳性药对照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各96例.试验组给予清脑降压颗粒,每次2 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片,每次50 mg,每日1次;安慰剂组则给予模拟剂.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EQ-5D和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清脑降压颗粒组方来源于经典名方天麻钩藤饮,既往临床应用初步反馈其对高血压疗效较好,可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肝阳上亢证证候积分,缓解临床主要症状.基于此,遵循循证医学理念,设计本项临床试验,以评价清脑降压颗粒治疗高血压的初步有效性与安全性,为探索其治疗优势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黄敏;华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益气舒心丸对冠心病PCI术后病人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舒心丸对冠心病(CHD)病人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2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不加用任何具有益气或活血作用的中药或中成药;治疗组52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舒心丸10 g,每日2次.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气虚证、血瘀证积分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功能各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气虚证、血瘀证积分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舒心丸可明显改善冠心病PCI术后病人气虚血瘀和左室舒张功能,治疗效果较单一常规方法好.

    作者:贺青军;陈伟强;罗智敏;庞建萍;欧惠珍;刘照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复方钩藤降压片对SHR血压及心肌、肾动脉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钩藤降压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靶器官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 将32只11周龄SHR,随机分为SHR-M组(SHR-M组)、复方钩藤降压片组(SHR-G组)、替米沙坦组(SHR-T组),分别为8只、16只、8只,同时以8只Wistar大鼠为空白对照组(WKY组),干预8周测量5次血压;取心肌、肾动脉,观察HE、Masson染色后形态学改变.结果 SHR-G组、SHR-T组血压与SHR-M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SHR-M组心肌细胞分布紊乱,细胞直径增大,心肌纤维明显增粗,视野下有断裂现象,SHR-G组心肌细胞轻度肥大,细胞间质轻度增生,心肌纤维无明显增粗,无断裂现象;SHR-G组、SHR-T组肾动脉内膜、中膜、外膜较SHR-M组明显改善.结论 复方钩藤降压片可降低SHR血压,延缓高血压左室重构,减慢心肌纤维化进程同时减轻SHR肾动脉血管重塑.

    作者:李苏;谭元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冠心病病人血清GDF-15、BNP、hs-CRP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心病病人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40例冠心病病人.比较不同类型、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冠心病病人血清GDF-15、BNP、hs-CRP水平,分析血清GDF-15、BNP、hs-CRP对冠心病病人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GDF-15、BNP、hs-CRP水平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GDF-15、BNP、hs-CRP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病变组病人血清GDF-15、BNP、hs-CRP水平高,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血清GDF-15、BNP、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ensini评分增高,冠心病病人血清GDF-15、BNP、hs-CRP水平呈上升趋势,不同Gensini评分组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GDF-15、BNP、hs-CRP与冠心病病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活血化浊方治疗原发性血脂异常(痰瘀互结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活血化浊方治疗原发性血脂异常(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原发性血脂异常(痰瘀互结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活血化浊方每次150 mL,每日2次,饭后温服;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20 mg,晚上顿服.疗程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疗效性观察指标(血脂、中医证候)和安全性观察指标.结果 两组均能有效地调节血脂,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 活血化浊方对原发性血脂异常(痰瘀互结型)病人的血脂改善与辛伐他汀片相当,中医证候改善优于辛伐他汀片.

    作者:郝子娟;马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PCI术后早期康复对炎症因子及心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PCI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炎症因子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诊的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PCI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CD-40L、白细胞介素(IL-6),心肺功能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VC1)、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SBP),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Hs-CRP、IL-6、sCD-40L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VC、FEV1、LVEF、SB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社会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PCI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降低病人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病人心肺功能.

    作者:李怡岚;王景信;孙漾丽;王东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膏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膏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1996年1月-2016年1月的相关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篇文献作为Meta分析的研究对象,选择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作为效应指标,采用Cochrane协作网免费提供的RevMan5.3专业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绞痛疗效的合并OR值为3.72(P<0.000 01),95%CI为(2.41~5.74);心电图疗效的合并OR值为3.46(P<0.000 01),95%CI为(2.38~5.0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现有文献证据表明,应用膏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是有效的.

    作者:焦岩;王东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控制心率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价值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精神压力的增加,冠心病的发生率较前明显升高.给予充分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后仍有较高的猝死率,越来越多循证医学证据指出:心率增快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标志,更当作重要的危险因素.本文拟从控制心率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性作一综述.

    作者:林蓉香;张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脉血康软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MMP-9、Hcy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脉血康软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入组病人6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另选3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组,观察所有研究对象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的MMP-9、Hcy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组内第7天、第14天和第1天MMP-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第7天MMP-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试验组与对照组第1天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健康组;两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两周内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第7天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与NIHSS评分进行相关性检验,r=0.507,P=0.002;r=0.206,P=0.025.结论 MMP-9、Hcy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明显升高,呈动态变化,其中Hcy水平增高和单核细胞表面TLR4高表达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MMP-9水平的变化与脑卒中的评分表现出一致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脉血康软胶囊可降低MMP-9、Hcy水平,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临床症状.

    作者:胡萍;牛建平;宋叶华;彭瑞强;徐娜;张奕文;陈新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脑梗死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中医证型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IS)病人近期疗效的中医证型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病人,比较其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基线资料,分析急性脑梗死病人溶栓后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差异.根据14 d临床疗效分为优效组和非优效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医证型与病人14 d结局的关系.结果 风痰瘀阻组、阴虚风动组高血压病史比例高于气虚血瘀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3组基线NIHSS评分和溶栓后14 d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优效率为60.0%,B组优效率为38.2%,C组优效率为27.6%,3组优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风病中医证型是脑梗死病人溶栓后14 d预后是否良好的影响因子(OR=0.495,95%CI 0.292~0.839,P=0.009);年龄是脑梗死病人溶栓后14 d的预后是否良好的预测因素(OR=0.950,95%CI0.910~0.992,P=0.020).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存在差异,且风痰瘀阻型疗效好.

    作者:严兴亚;吕鸿燕;李凤;张勇;谭守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降脂汤对痰浊血瘀证高脂血症病人血脂的影响

    目的 观察降脂汤治疗痰浊血瘀证高脂血症病人的临床效果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接受治疗的痰浊血瘀证高脂血症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降脂汤治疗.观察两组病人临床效果,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和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7,P=0.477);治疗后两组病人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HDL-C均较治疗前升高,TC、LDL-C和T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脂汤对痰浊血瘀证合并高脂血症病人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病人血脂水平.

    作者:谢曼;皮珍平;肖琴;左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冠心病住院病人他汀使用情况及血脂达标率分析

    目的 观察冠心病(CHD)病人入院时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及血脂达标率.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26例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病史及治疗特点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分别为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史组(A组),有明确CHD病史但未行PCI组(B组)及无他汀类使用史的新发CHD组(C组),分别比较各组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及血脂达标率.结果 入院后3组基本做到1.5 d内使用中等剂量的他汀药物治疗,3组入院后血脂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CHD病人他汀使用率高,以中等剂量强效他汀药物为主,他汀药物使用已基本符合指南推荐.CHD病人入院血脂水平正常偏低,血脂不达标率高,需进一步加强治疗和监测.

    作者:李杰;黄淑田;杨俊敏;王瑞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病人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6年6月住院治疗的主动脉夹层病人临床资料,按年龄、性别、Stanford分型分析临床特征,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主动脉夹层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71例病人年龄54.06岁±15.18岁,87.3%合并高血压,StanfordA型40例(56.3%),StanfordB型31例(43.7%),12例死亡(16.9%).单因素分析:分型、舒张压、意识障碍、休克、心包积液与预后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为心包积液导致主动脉夹层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主动脉夹层以疼痛为突出表现,高血压与主动脉夹层密切相关,并发心包积液者死亡风险增加,临床应予高度重视.

    作者:金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通窍化栓汤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ET及NO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通窍化栓汤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64例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1例病人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L,每日1次静脉输注,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口服.研究组33例病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通窍化栓汤100 mL,每日3次口服.疗程为15 d.比较治疗前后病人血清ET、NO、Barthel指数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血清ET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人治疗后血清ET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病人血清NO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人治疗后血清NO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病人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P<0.05),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人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窍化栓汤对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型)病人有较好的疗效,能较快促使机体ET和NO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

    作者:董国玲;董天勇;张文静;吴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贾跃进治疗不寐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 探讨贾跃进老中医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方法 本研究收集、整理贾跃进老中医治疗不寐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探讨贾跃进老中医治疗不寐的用药经验.结果 贾跃进老中医治疗不寐常用药物包括柴胡、茯苓、白芍、生龙骨、当归、炒枣仁、生麦芽、香附、生牡蛎等.结论 本研究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贾跃进老中医治疗不寐用药规律研究,整理发现临床医案的数据信息,为贾跃进老中医不寐治验的深入挖掘和传承提供参考.

    作者:赵丽娜;刘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