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衰的疗效及对脑梗死的预防作用

李海燕

关键词:缺血性心衰, 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 曲美他嗪, 脑梗死
摘要: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衰的疗效,并分析其预防脑梗死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院就诊的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1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两组病人统一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结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单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疗效,并统计两组病人治疗1年后脑梗死的发生率,分析其预防作用.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功能等级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结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衰具有良好的疗效,并可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心脏移植模型大鼠LFA-1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大鼠移植心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的Ono术式,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制备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 Real Time-PCR法测定LFA-1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苏木组、CsA组及苏木加半量CsA组均能明显抑制LFA-1mRNA的表达,而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及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加半量CsA抑制LFA-1 mRNA的表达的作用相当,且在抗排斥反应时,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以减少CsA的用量.结论 在大鼠心脏移植模型中,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抑制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大鼠心肌的LFA-1mRNA的表达,减轻移植心脏的急性排斥反应.

    作者:史海蛟;杨可鑫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的疗效及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的疗效及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16例确诊为冠心病合并心衰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分为对照组(美托洛尔治疗)和联合组(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每组58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生存质量.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呈下降趋势,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6MWT)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并发症发生率10.3%,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1%,并发症发生率3.4%,两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3个维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维度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病人疗效显著,可改善病人各项心功能指标,提升病人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姚朝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入住河北友爱医院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高剂量组(n=60)和常规剂量组(n=6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高剂量组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d,常规剂量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比较两组病人的血脂水平及炎症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TC、TG、HDL-C及LDL-C水平较常规剂量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病人IL-2、IL-6、IL-10及hs-CRP水平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能明显改善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赵满;贾玉娜;张霞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左室射血分数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左室射血分数相关性的研究.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收集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左室射血分数相关性的文献,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应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文献10篇,阳虚水泛与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心肾阳虚比较,左室射血分数Meta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后结论统一,漏斗图显示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左室射血分数偏低可以作为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诊断的客观化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林勇;吕渭辉;万晓华;钟锐;林苏琼;宋光辉;李晓庆;吴焕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严重脓毒血症伴发急性心衰病人心脏和微循环的功能变化

    目的 探讨老年严重脓毒血症伴发急性心衰病人的心脏和微循环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入住我院重症监护室(ICU)脓毒症老年病人60例,其中脓毒症伴急性心衰病人18例为心衰组,其余42例为非心衰组,对比两组病人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体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统计APACHE Ⅱ评分;无创心功能检测: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每分钟搏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舌下微循环检测流动指数(MFI)、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指标,同时收集入院 24 h内的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及血乳酸水平,探讨心脏及微循环功能的变化.结果 心衰组的心率、中心静脉压(CVP)显著高于非心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CI、CO、SV、LVEF均显著低于非心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病人的NT-proBNP、血乳酸水平及APACHE II评分均显著高于非心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舌下微循环PVD、PPV、MFI均低于非心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脓毒血症伴心力衰竭病人相对于非心衰病人的心脏功能与微循环改变更为明显,微循环状态可反映心衰程度,二者有相关性,治疗心衰的同时应积极改善微循环状态.

    作者:张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fMRI指导腹针治疗对中风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指导腹针治疗对中风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我科康复训练治疗后再次入院的病人20例,随机分为腹针加康复训练组(A组)和康复训练组(B组).两组病人进行完康复训练后给予ADL康复评定,再进行fMRI的影像扫描,A组在康复治疗后给予腹针针刺.对比两组ADL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0%,B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25,P<0.05).A组ADL能力变化较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针对改善中风病人日常活动能力,活跃大脑皮层方面有明显作用.

    作者:姬乐;陈晓锋;石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衰的疗效及对脑梗死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衰的疗效,并分析其预防脑梗死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院就诊的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1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两组病人统一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结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单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疗效,并统计两组病人治疗1年后脑梗死的发生率,分析其预防作用.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功能等级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结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衰具有良好的疗效,并可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脉隆注射液对酒精性心肌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对酒精性心肌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观察在心脉隆治疗的不同阶段,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心肌的表达情况.方法 雄性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酒精浓度从5%、10%、20%、30%各自由饮1周,然后浓度递增到36%后以该浓度维持饲养,对照组每日饮用与酒精同等热量的葡萄糖水,6个月后判断心力衰竭模型是否成功.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心脉隆治疗1 d组、心脉隆治疗5 d组、心脉隆治疗10 d组.予以心脉隆注射液5 mg/kg腹腔注射,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3组大鼠的左室心肌的分布及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用Masson染色法观察3组大鼠左室心肌的胶原沉积情况.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大鼠的心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明显减少(P<0.05);大鼠心肌的胶原沉积明显减少.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可以延缓酒精性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的过程.

    作者:刘国红;黄洁;刘玉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压氧治疗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结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住院病人222例为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高压氧治疗,同时将同期不愿结合高压氧治疗的20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结果 出院时,治疗组临床治愈77例,显效103例,好转22例,无效0例,恶化20例,总有效率为91.0%;对照组临床治愈74例,显效36例,好转40例,无效28例,恶化22例,总有效率为75%.结论 脑卒中病人在无临床禁忌证的情况下结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建立;薛爱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梗死合并小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2例报道

    近年来,介入封堵术已成为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首选方法,对于小的房间隔缺损(<10 mm,特别是<5 mm)是否行介入封堵治疗仍存在争议.小房缺可能由于反常性栓塞致脑梗死,这是建议对其进行介入封堵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对2例脑梗死合并小房间隔缺损病人首先行右心声学造影,证实存在大量右向左分流,后行介入封堵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仲朝;李天亮;张宝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普罗布考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病人TIMI分级、实验室指标及MACE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普罗布考联合替罗非班对行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病人TIMI分级、实验室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病人1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病人给予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病人给予普罗布考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TIMI分级、实验室指标及MACE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还原性谷胱甘肽(GSH)、GSH/氧化性谷胱甘肽(GSSG)、一氧化氮(NO)、NO/内皮素-1(ET-1)水平明显上升(P<0.05), GSSG、ET-1和氧化还原电位(Eh)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病人治疗前后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IMI 3级病人为81例(95.29%),而对照组TIMI 3级病人为59例(6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常见的MACE为再发心绞痛、心律失常、新发心肌梗死、死亡,观察组病人MACE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病人MACE发生率为21.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普罗布考联合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行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病人的TIMI分级,纠正病人的氧化还原态偏移,但两者的MACE发生率相近.

    作者:胡俊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并手工查阅其他检索工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病人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纳入单个临床研究文献15篇,总例数1 780例.Meta分析显示: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总有效率为89.8%,对照组为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57,95%CI(2.49~5.11),P<0.01],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 =4.02,95%CI(2.62~5.42),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 =4.23,95%CI(1.64~6.81),P<0.01],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3,95%CI(0.37~1.47),P>0.05].结论 奥拉西坦在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优于吡拉西坦、茴拉西坦、尼莫地平及单纯常规治疗,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方兴;聂莎;江颖;欧俐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D-二聚体在预测盆腔手术后下肢静脉形成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D-二聚体在预测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5月-2016年10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盆腔手术后出现下肢DVT的 42例病人(DVT组),收集同期进行全子宫切除未发生下肢DVT的3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非DVT组),检测两组病人术前7 d内,术后第1天和DVT组病人发现血栓当天的D-二聚体值.分析两组病人发生下肢DVT的高危因素.结果 术后第1天,DVT组D-二聚体值(5.21 mg/L±4.28 mg/L)较非DVT组(1.69 mg/L±1.05 mg/L)明显升高(t=4.67,P<0.05).DVT组术后第1天的D-二聚体值较术前明显升高,DVT发现当天的D-二聚体值较术后第1天下降,但仍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下肢DVT的时间,早术后第1天,晚术后52 d,术后3 d~5 d是发现血栓的高峰期.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是下肢DVT形成的高危因素.结论 D-二聚体检测具有快速、经济、无创等优点,盆腔手术后第1天D一二聚体值对预测下肢DVT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黄晓晖;曾俐琴;范保维;金文艳;董艳娜;彭雪红;罗喜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卒中住院病人合并疾病情况及其与住院费用的关系

    目的 了解脑卒中病人的合并症情况及其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 利用医院病案信息,收集大连长海县医院连续11年(2003年-2013年)的脑卒中住院病人的基本信息及其住院费用,考虑通货膨胀影响,将2003年-2012年的住院费用调整至2013年水平.结果 2003年-2013年11年间,在大连长海县医院以治疗脑卒中或预防脑卒中复发为目的住院共计1 367人次,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 051人次(76.88%),出血性脑卒中309人次(22.60%),未知类型7人次(0.52%).在过去的11年间,CPI调整后的每次住院费用为5 287.8元(3 865.5元~7 247.6元),缺血性脑卒中为5 056.7元(3 847.8元~6 429.8元),出血性脑卒中为7 658.2(4 319.6元~13 369.2元).多因素分析显示:独立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住院费用的因素有住院天数、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冠心病和糖尿病;而增加出血性脑卒中病人住院费用的只有住院天数一个因素.结论 减少住院天数和控制相关合并疾病,会对降低脑卒中病人的住院费用有帮助.

    作者:吴晓梅;邹飒枫;朱博;时景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脑舒通治疗冠心病8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心脑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160例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冠心病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脑舒通胶囊治疗,疗程为12周.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脑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效果明显,且安全性好.

    作者:赵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参松养心胶囊和曲美他嗪治疗老年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和曲美他嗪治疗老年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参松养心胶囊和曲美他嗪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比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脑尿钠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和曲美他嗪治疗老年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可改善病人中医证候,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液脑尿钠肽水平.

    作者:吴力;洪善贻;陈霁虹;葛丹霞;冯杨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482例非外伤性急性胸痛病人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总结急性胸痛的常见病因,为早期识别、快速准确诊断提供临床经验,以减少对高危胸痛病人的漏诊误诊.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4年10月-2016年9月以非外伤性急性胸痛为主诉的48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胸痛的病因、症状体征、相关检查、诊断及预后等.结果 高危胸痛病人的漏诊误诊、病死率仍较高,占总人数的3.5%以上;胸痛伴冷汗出可作为高危胸痛病人的预警症状.结论 胸痛病因复杂,尤其是不典型高危胸痛病人,尽早识别,及时准确的处理尤为重要.

    作者:潘明达;莫必华;余文宇;冯木生;黄晓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病人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程茂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胃旁路手术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血浆ghrelin、GLP-1、PYY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胃旁路手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血浆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胃肠激素肽(PYY)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D组)10只、高脂饮食组20只,分别给予正常饮食及高脂饮食喂养,喂养12周后,高脂饮食组成功建模肥胖大鼠16只,随机分为高脂饮食假手术组(HFD组)8只,高脂饮食+Roux-en-Y胃旁路手术(RYGB)组(HFD + RYGB组)8只,HFD + RYGB组大鼠行RYGB,ND组及HFD组行假手术.4周后处死全部大鼠,收集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生长激素释放肽、胰高血糖素样肽-1、胃肠激素肽浓度.结果 与ND组比较,HFD组大鼠体重增加,HFD+RYGB组大鼠体重低于HFD组,3组大鼠的摄食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D组比较,HFD组大鼠空腹血糖与胰岛素水平升高,HFD+RYGB组大鼠空腹血糖与胰岛素水平较HFD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D组大鼠血浆ghrelin、PYY浓度高于ND组,HFD+RYGB组大鼠血浆ghrelin、GLP-1浓度高于HFD组,PYY浓度低于H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大鼠RYGB术后体重减轻,血浆GLP-1、PYY、ghrelin循环水平改变.

    作者:韩江;燕小宁;李志红;高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病人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2012年-2015年山西省灵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病人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组给予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曲美他嗪剂量同对照组,麝香保心丸每日2粒,每天3次,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水平:两组病人治疗后TG、TC、LDL-C低于治疗前, 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可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血液流变,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