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丽;薛蓉;张轩;林传行;韩雪娇;熊智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颅脑外伤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用加速减速装置制作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模型,分为安慰剂组与辛伐他汀组,口服生理盐水与辛伐他汀14 d,另选健康 SD大鼠作为对照组。以经修改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mNSS)来测定神经功能恢复状态;以淀粉样β阳性前体蛋白(APP)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实验以测定轴索损伤程度,以 Bielshowshy银染法测定神经轴索密度。结果与安慰剂组及对照组比较,辛伐他汀组 mN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 APP阳性神经轴索密度明显降低,而银染阳性神经轴索密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SS评分与神经轴索密度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辛伐他汀能促进颅脑外伤后弥漫性周索损伤中神经轴索损伤的修复与增长。
作者:史立信;胡福广;徐兆冰;吴景春;张文超;王传海 刊期: 2016年第23期
APJ/apelin主要分布在心血管系统,认识其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病理作用,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防治有重大作用。APJ/apelin具有正性肌力、扩血管、降血压、促血管内皮生成及抑制心肌肥厚等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参与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保护心血管,为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方向。
作者:刘林;任爽;张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30岁以下青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见病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对55例青年急性AMI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年AMI常见病因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包括大量吸烟46例(83%);劳累、压力过大35例(63%);过度饮酒24例(44%);高热量高脂肪饮食43例(78%)。结论医务人员积极加强健康教育,嘱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采取戒烟限酒、缓解压力、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等有效护理对策,不仅避免 AMI发生,同时也避免其他疾病发生,预防大于治疗,是降低青年 AMI发生的关键。
作者:刘红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IL)1及IL 8等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5例。高压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高压氧疗法,由5 d开始,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采用放射免疫法在不同时间点(24 h、5 d、14 d、21 d)分别测TNF α、IL 1及IL 8水平;两组均在发病24 h及90 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另取3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①发病24 h高压氧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 TNF α、IL 1、IL 8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4 h、5 d时高压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 TNF α、IL 1及 IL 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14 d、21 d时高压氧治疗组 TNF α、IL 1及IL 8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24 h高压氧治疗组病人 NIHSS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90 d高压氧治疗组病人 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可降低血浆TNF α、IL 1及IL 8水平,减轻脑出血后脑组织炎性反应,可明显降低血压脑出血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预后。
作者:吕云利;赵波;刘吉耀;廖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苁蓉精联合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治疗早期帕金森病(PD)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PD病人根据意愿,选择采用西药治疗或西药加苁蓉精治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卡左双多巴控释片初始剂量250 mg,每日两次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苁蓉精(肉苁蓉、淫羊藿、黄精组成)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中医证候量化评分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 UPDRS总分为15.68分±6.32分,对照组治疗后UPDRS总分为16.12分±4.5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量化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中医证候量化评分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1.4%,对照组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苁蓉精联合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治疗早期 PD病人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评分。
作者:许清水;肖绍坚;陈少强;林友宁;陈诗雅;覃威;许茜;张宏伟;蔡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指数(ICH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太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急性脑出血病人780例,分为脑出血存活组(590例)和脑出血死亡组(190例;院内死亡)。记录入选病人的临床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压、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细胞分析及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等。分析各指标对脑出血预后的测评价值,评估各指标对脑出血住院死亡率的影响。结果两组病人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血压、血糖、AL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细胞计数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脑出血指数(ICHI)公式[ICHI=年龄(岁)/10+血清葡萄糖(mmol/L)+白细胞计数(109/L)-GCS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 ICHI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 ROC曲线面积(AURC)为0.797(95%可信区间为:0.762~0.832,P<0.001)。ICHI对死亡率的适值为18;对死亡率敏感性、特异性及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分别为0.637,0.800和0.437。与总体死亡率(24.39%)比较,1827(死亡率62.86%)时住院死亡率明显增加。结论随着年龄增大,体内各种应激反应加重及危险评分偏高,脑出血病人预后较差,ICHI作为一个简单预测模型,可用于脑出血病人的预后评估。
作者:成涛;杨柳;郭庚;陈小飞;王建红;胡琼;张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脑心综合征是由于急性脑血管事件导致心肌损伤的一组综合征。本文根据文献综述法总结其发病机制、检查手段及治疗方法的进展。
作者:田颖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卒中后抑郁病人,按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接受米氮平治疗;对照组40例接受盐酸阿米替林治疗,疗程均为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DM)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价疗效。结果接受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两组病人 HAD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治疗组在第4周、第6周 HADM评分分别为8.20分±1.35分、6.36分±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4分±2.83分、10.87分±3.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治疗组嗜睡、便秘、口干、多汗、食欲下降病人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头晕、乏力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不良反应轻于对照组。结论米氮平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胡锦全;李贞艳;刘勇;刘永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科门诊或住院的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病人87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每日5 mg口服,治疗1周,1周后血压控制不理想增加服药剂量至每日10 mg,所有病人治疗5周。比较病人用药前、不同治疗时期、治疗后血压,评价该药物临床疗效。结果87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人服药后显效44例、有效3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40%。比较病人治疗前后收缩压变化,治疗后收缩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3周、4周、5周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不同治疗时期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7例病人6例(6.90%)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郑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大株红景天抗 MIRI的作用。方法将 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Sham)、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红景天苷预防组(红景天苷+缺血再灌注,S+I/R)、红景天苷治疗组(缺血再灌注+红景天苷,I/R+S)、红景天苷预防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抑制剂 LY294002组(S+I/R+LY组)、红景天苷治疗组+PI3K特异性抑制剂 LY294002组(I/R+S+LY组)。红景天苷预防组和预防组+LY组造模前连续给药3 d;红景天苷治疗组和治疗组+LY组再灌注即刻加予红景天苷;Sham组和 I/R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预防+LY 组和治疗+LY 组于冠脉左前降支(LAD)结扎前30 min 腹腔注射 PI3K 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24 h后,迅速摘取大鼠心脏留取心室,运用 Evans’blue及 TTC法双重染色,确定心肌梗死区和缺血区面积;运用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并计算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 I/R组比较,红景天苷预防组和治疗组均能显著缩小 MIRI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P<0.05),TUNEL法检测阳性细胞核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防组和治疗组比较,预防+LY组及治疗+LY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扩大,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苷能有效减少 MIRI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作者:刘晓丹;潘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舒脑欣滴丸对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病人睡眠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筛选2014年9月—2015年1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103例 VCIND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舒脑欣治疗组(53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舒脑欣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脑欣滴丸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 PSQI、HAMA和 HAMD评分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舒脑欣治疗组(脱落6例,共47例)较常规治疗对照组(脱落3例,共47例)在 PSQI总分降低、入睡时间缩短、睡眠障碍事件降低、睡眠质量得到提高、睡眠时间增加及睡眠效率提高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日间功能障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 HAMA评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 HAMD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脑欣滴丸对 VCIND病人睡眠及焦虑情绪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对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作者:陈书丽;薛蓉;张轩;林传行;韩雪娇;熊智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液黏度、半乳糖凝集素3(Gal 3)、内皮细胞特异分子(ESM)1和人网膜素(Omentin)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冠心病心绞痛病人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益气通脉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及其白细胞比容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N末端脑钠肽原(NT proBNP)、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Gal 3、ESM 1和 Omentin 1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6,P<0.05)。两组治疗前 LVEF、6MWT、NT proBNP、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Gal 3、ESM 1和 Omentin 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LVEF、6MWT和 Omentin 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NT proBNP、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Gal 3、ESM 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观察组升高或降低水平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通脉汤能提高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可增强心功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作者:李高楼;朱开功;杜庆钼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42例病人共计49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49个动脉瘤100%栓塞35个,近全栓塞14个。42例病人随访1个月~8个月,死亡1例,恢复良好36例,轻度残疾5例。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治疗创伤小、可早期手术从而避免动脉瘤二次破裂、尽早腰椎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从而减轻血管痉挛、降低颅内压、术后不留疤痕、不影响美观等优点。
作者:任红岗;梁建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武汉市60岁及以上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2015年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生活习惯、既往病史,测量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采用病例对照设计,研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分析其病因学联系及独立危险因素作用。结果纳入研究对象共4886名,高尿酸血症者占15.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男性、高血压、体重指数(BMI)、戒烟、经常饮酒等与高尿酸血症有显著病因学关系(P<0.05);高尿酸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B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饮酒、TC、TG、HDL C、BMI、高血压病史等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优势比(OR )及95%可信区间(CI )分别为1.044(1.029~1.059)、1.364(1.181~1.575)、1.152(1.011~1.313)、1.334(1.206~1.474)、0.410(0.270~0.622)、1.107(1.074~1.140)、1.295(1.056~1.588)。结论60岁及以上社区人群高尿酸血症比例为15.0%,年龄、饮酒、TC、TG、HDL C、BMI、高血压病史等可能增加高尿酸血症的风险。
作者:李茹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评价64层 CT冠状动脉成像中前门控轴面扫描不同电流设定量设置对射线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体重指数(BMI)≤22 kg/m2、心率65次/min以下、心率变异性(HRv)<5次/min的临床疑诊冠心病病人75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进行前门控冠状动脉 CT检查。A组为对照组(电流设定量为600 mA);另外两组(B、C)为试验组(低电流量扫描),电流设定量分别为500 mA、400 mA,其他扫描参数不变。评估各组图像质量,并对有效辐射剂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减少16.67%、33.3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 CT冠状动脉成像前门控轴面扫描,BMI≤22 kg/m2病人适当降低管电流,既可降低受检者的射线剂量又能满足诊断需求。
作者:贺敬红;李健丁;张瑞平;乔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用药规律。方法利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数据库检索1994年—2016年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文献65篇,方剂87首。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结果87首方剂中138味中药,频次超过20次以上的药物共计25味。支持度为20,药对34个。结论具有温阳益气、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功效的药物是治疗慢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
作者:孟云辉;闫慧明;刘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复荣通脉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 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纤溶系统的作用。方法将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造模组,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复荣通脉低剂量组(0.7 g/kg)、复荣通脉中剂量组(1.4 g/kg)、复荣通脉高剂量组(2.8 g/kg),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及胸主动脉 PAI 1及t PA免疫组化表达。结果造模组大鼠血糖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胸主动脉PAI 1表达在各造模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而在复荣通脉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表达明显受抑制;胸主动脉 t PA表达在各造模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在复荣通脉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其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复荣通脉胶囊可抑制PAI 1、促进t PA在大鼠胸主动脉的表达。
作者:崔荣岗;田风胜;苏阳;白海龙;边云;孟晓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天麻葛根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阳上扰型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如无禁忌证,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100 mg,并对症予降糖、降压、降脂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针联合天麻葛根颗粒治疗,治疗30 d。观察两组病人证候积分、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左、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峰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均降低,两组左、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期流速峰值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结合天麻葛根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和脑血流量。
作者:郭娜;焦黎明;闫冬雪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病人1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比索洛尔治疗,治疗组给予大剂量比索洛尔治疗,两组维持8周治疗时间。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5%高于对照组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分别为47.33%±5.33%和40.65%±6.72%明显高于治疗前30.35%±6.24%和30.45%±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 B型利钠肽(BNP)与 C反应蛋白(CRP)值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血浆 BNP与 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血压、眩晕、肺部感染、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能有效降低血浆 BNP与 CRP含量,提高 LVEF,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周亚莉;金道群;袁少飞;鞠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血瘀证与代谢综合征(MS)血管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代谢综合征病人130例,血瘀证组病人72例,非血瘀证组病人58例。比较两组病人性别构成、年龄、吸烟率、体重指数、脉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进行测量与计算,比较两组血管损伤硬化的差异性。结果血瘀证病人较非血瘀证年龄高65.25岁±5.30岁 VS 56.01岁±3.26岁(P<0.05)、吸烟率高83.3% VS 44.8%(P<0.01)、脉压大59.84 mmHg±14.26 mmHg VS 43.93 mmHg±14.88 mmHg(P<0.01)、LDL C高3.98 mmol/L±1.28 mmol/L VS 2.65 mmol/L±1.05 mmol/L(P<0.05)、IMT厚1.19 mm±0.14 mm VS 1.01 mm±0.09 mm(P<0.01)、baPWV快1.72 m/s±0.22 m/s VS 1.43 m/s±0.26 m/s(P<0.05)、ABI低0.81±0.12 VS 1.08±0.21(P<0.05)。结论 MS病人中医辨证属于血瘀证者血管损伤严重,活血化瘀治疗 MS病人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宇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