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心舒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观察

唐小霞;粱力;张勇

关键词:心脏神经官能症, 益心舒胶囊, 谷维素, 美托洛尔
摘要: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16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给予谷维素20 mg,每日3次,美托洛尔25 mg,每日两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脂餐负荷前后IL-8、IL-10动态变化与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动脉硬化过程中脂餐负荷前后IL 8、IL-10变化规律及其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高脂饲养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2周,于实验初始及4周、8周、12周脂餐负荷前及负荷后2h、4h、6h、8h耳缘静脉采血测定血浆IL-8、IL 10水平,同期超声观察腹主动脉硬化情况.结果 实验初始及4周时,脂餐负荷后IL-8、IL 10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以餐后4h、6h明显升高(P<0.05);实验8周时IL-8餐后2h、4h、6hlL-8水平较空腹略高(P<0.05),IL-10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2周时IL-8水平在脂餐负荷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先升高后逐渐下降,餐后8h略低于负荷前水平(P<0.05).结论 动脉硬化早期存在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失衡,且在动脉硬化过程中,脂餐负荷对动脉硬化早期炎症反应影响较大.

    作者:郑晓丽;靳春荣;陈武;白涛;吕吉元;梁建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清Cys-C、NT-proBNP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 C)、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4月 2014年2月行透析治疗的89例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n=35)和非事件组(n=54),比较两组患者的Cys-C、NT-proBNP水平及生化指标和心电图.结果 事件组年龄、透析时间、血钙、尿酸(UA)、Cys-C、NT-proBNP、心率、全段早状膀腺素(iPTH)均高于非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C、NT proBNP、UA、iPT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ys-C、NT proBNP与透析时间、血钙、iPTH、UA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血管事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Cys-C、NT-proBNP可作为生物学标志物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徐超;毕伟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疏血通注射液结合尼可地尔治疗变异性心绞痛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结合尼可地尔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62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每次5 mg,一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糖尿病患者应用生理盐水),疗程均为两周.观察两周后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24 h动态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动态心电监测变异性心绞痛S-T段抬高发生频率、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明显减少(P<0.05),血黏度水平明显改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结合尼可地尔能显著改善变异性心绞痛症状,减少冠状动脉痉挛的发作次数,降低血黏度.

    作者:王春燕;王永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法舒地尔治疗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治疗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心内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住院的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左心疾病(LHD),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Ⅲ级患者进行筛选,选择合并PH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92例)与对照组(94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疾病与心力衰竭的优化治疗,试验组给予法舒地尔30 mg静脉输注,2次/日.两组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6 min步行距离、肺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变化及试验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6 min步行距离、肺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6 min步行距离增大,肺动脉收缩压明显下降,动脉血氧分压明显升高,且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纽(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无变化.进一步分析试验组中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61例患者,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增大,肺动脉收缩压明显下降,动脉血氧分压明显升高(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的31患者,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增大,肺动脉收缩压下降,动脉血氧分压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法舒地尔可有效降低左心衰竭患者PH,改善日常活动能力,且安全有效.对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明显.

    作者:张湘;王赛华;罗俊;赵志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益心舒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16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给予谷维素20 mg,每日3次,美托洛尔25 mg,每日两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小霞;粱力;张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端粒、端粒酶与血管老化的关系

    研究伴随增龄而出现的血管老化问题已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血管老化作为一种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涉及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衰老.端粒学说是被广泛讨论的衰老假说之一,端粒长度的缩短被认为是细胞衰老的开始;端粒酶作为一种特殊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能够有效维持端粒的长度以延缓衰老,进而推测端粒、端粒酶可能通过细胞衰老的形式与血管老化发生密切的联系.

    作者:景晓杨;雷燕;王强;修成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加味五虎追风散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五虎追风散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予多巴丝肼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五虎追风散,两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运动功能积分治疗前后均有所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积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两组改良Hoehn&Yah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1%(P<0.05).结论 加味五虎追风散可以显著改善PD患者中医症候,对帕金森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兴博;梁健芬;郭旭堂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祛风痰法干预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祛风痰法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对进展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 将入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祛风痰组)和对照组(非祛风痰组),在入组后7d之内(入组的当天为第一天)任意一次NIHSS评分与入组时相比增加2分或以上分别得出进展性和非进展性脑卒中例数,再分别对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得出NIHSS评分来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例和16例(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进展性脑卒中的治疗均有效果,且试验组更显著(P<0.05).结论 祛风痰法可以改善进展性脑卒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路文杰;王泽颖;肖萌;兰希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丹参单体对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概述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丹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改善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本研究对国内外近年来丹参酮ⅡA、丹参多酚酸B、隐丹参酮等多种丹参单体成分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深入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杜文婷;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乌灵胶囊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失眠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乌灵胶囊与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8例符合GAD失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予乌灵胶囊联合帕罗西汀片口服,对照组单纯予帕罗西汀片口服.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末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HAMA、PSQI评分均有所下降(P<0.01),两组评分在治疗1周、2周、4周、8周末每一个评分时间点与前次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随治疗时间推移而增大,其中治疗组自1周末起HAMA、PSQI评分即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减分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灵胶囊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GAD失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杨劲松;刘禹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OPG水平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护骨素(OPG)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43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分为IMT正常组36例,IMT增厚组107例;根据颈动脉有无狭窄分为颈动脉无狭窄组109例,颈动脉狭窄组34例.结果 IMT增厚组血清OPG水平明显高于IMT正常组(P<0.05);颈动脉狭窄组血清OPG水平明显高于颈动脉无狭窄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组血清OPG水平与血总胆固醇(r =0.196,P=0.044)、低密度脂蛋白(r=0.213,P=0.028)呈正相关,与糖尿病病程(r=-0.320,P-0.001)呈负相关;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狭窄组血清OPG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r=0.366,P=0.033)、空腹血糖(r=0.362,P=0.35)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G水平升高为颈动脉狭窄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OPG水平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鲁燕;刘素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降压达标速度不同对于慢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重要靶器官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降压达标速度不同对于慢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重要靶器官(心、脑、肾)的影响.方法 入选慢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急降组要求一周内把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对照组要求为数周内把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缓降组).比较患者在入组时、1周后及4周后C反应蛋白(CRP)、心律失常发生率、尿素氮(BUN)、肌酐(Cr)及不良反应临床事件变化.结果 急降组治疗前与1周后CRP分别为(15±1.4)mg/L及(26±2.3)mg/L(P <0.05),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0.g8%及47.56%)(P<0.05),BUN分别为(4.6±0.9)μmol/L及(9.6±1.2)μmol/L(P <0.05),Cr分别为(78.4±4.6)μmol/L及(113.4±6.2) μmol/L(P<0.05),不良反应临床事件分别为7.32%及28.05%(P<0.05).在治疗一周时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时,组间比较,除BUN、Cr(P<0.05)外,其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降压达标上,速度过快可造成心、脑、肾重要靶器官功能不良反应.

    作者:蒋兴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血压分型诊治

    在现今仍在使用的袖带法血压测量技术进入临床应用之后不久,英国科学家Clifford Allbutt即发现有些人并无明确的导致血压升高的疾病,比如肾上腺、肾脏、甲状腺以及主动脉等疾病,但血压却显著升高,他把这种情况命名为“hyperpiesis”,“piesis”源自希腊语,是压力的意思.后来,他发现“hyperpiesis”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共同临床表现,因此,又进一步提出了“hyperpiesia”这样一个综合征的疾病概念[1].

    作者:王继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荷丹片对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荷丹片对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荷丹片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 64例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荷丹片,2片/次,3次/日,饭前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血脂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 6)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脂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C、TG、LDL-C、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荷丹片不但能有效地改善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还具有降低患者血清TNF α和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作用.

    作者:冯丹;鲁启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溶栓及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不同溶栓及抗凝方法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2例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抗凝组20例,尿激酶溶栓组23例,瑞替普酶溶栓组29例,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O2、D2聚体水平、基础心率、右心功能变化、血栓再通率及出血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的PaO2、D2聚体水平、基础心率、右心功能指标均明显好转,瑞替普酶溶栓组、尿激酶溶栓组与单纯抗凝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再通率方面,瑞替普酶溶栓组>尿激酶溶栓组>单纯抗凝组,与单纯抗凝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尿激酶溶栓组与单纯抗凝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普酶溶栓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层医院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溶栓及抗凝治疗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及右心功能,而瑞替普酶溶栓及抗凝治疗更安全有效.

    作者:刘丽平;李建宏;许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化浊通脉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小凹蛋白-1及亲环素A的影响

    目的 研究化浊通脉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胆固醇跨膜逆转运关键蛋白小凹蛋白-1(cav 1)及亲环素A(CyclophilinA)的影响,探讨其通过促进胆固醇跨膜逆转运抗AS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复方组、辛伐他汀组.采用单纯高脂喂养法复制兔AS模型.造模、给药15周后取胸主动脉,HE染色观察各组动脉斑块形成,蛋白印迹法(WB)测定主动脉壁内cav-1及亲环素A表达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测定主动脉壁内cav-1及亲环素AmRNA表达量,观察实验药物对胆固醇逆向转运相关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兔胸主动脉管壁上粥样斑块形成明显,各给药纽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WB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av 1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cav-1表达增加(P<0.05),中药复方组cav-1表达量也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亲环素A表达明显增多(P <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复方组及辛伐他汀组亲环素A蛋白表达减少(P<0.01).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av-1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及中药复方组cav-1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模型组较对照组亲环素A mRNA表达量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辛伐他汀组及中药复方组较模型组相比亲环素A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 <0.01).结论 化浊通脉方能够通过适度调节cav-1及亲环素A的表达,促进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减少斑决中亲环素A的过度表达,减少AS血管壁内泡沫细胞及斑块的形成,终达到抗AS的作用.

    作者:王晓宁;张艳虹;徐凤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健心颗粒及拆方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心颗粒及拆方对心力衰竭(CAF)大鼠心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分析中医药组方原理,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老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CHF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全方及拆方对CHF大鼠左室压力上升和下降大速率(±dp/dtmax)、脑钠肽(BNP)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Wl)的影响.结果 健心颗粒全方及拆方均可以明显改善CHF大鼠心功能或抑制左心室重构(P<0.05或P<0.01),且全方组优于各拆方组;各拆方组间比较,益气组、利水组改善±dp/dtmax、BNP作用优于温阳组、活血组(P<0.05);益气组、活血组降低LVMI作用优于温阳组、利水组(P<0.05).结论 在改善心功能与抑制左室重构方面,健心颗粒益气药、温阳药、活血药、利水药作用各有侧重,而健心颗粒全方作用全面、显著,说明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四种治法配伍有协同作用.

    作者:陈永忠;陈成;林秀明;陈慧;黄飞翔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脂餐负荷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变化及其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目的 研究动脉硬化模型兔脂餐负荷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情况及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胆固醇喂饲1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喂养12周,于初始、4周、8周、12周给予脂餐负荷,分别于空腹、脂餐负荷后2h、4h、6h、8h耳缘静脉采血,测定SOD、MDA含量;同步超声观察腹主动脉硬化情况;12周时处死动物,采用HE染色法观察相关动脉硬化情况.结果 在动脉硬化过程中,MDA含量呈升高趋势,4周、8周、12周较初始升高(P<0.05),8周高.脂餐负荷前后,MDA含量逐渐升高,2h、4h、6h均比空腹高(P<0.05),餐后2h末高,然后逐渐下降,6h末低.在动脉硬化形成过程中,SOD活性呈下降趋势,4周、8周、12周末较初始下降(P<0.05),8周末低.脂餐负荷前后SOD活性下降,2h、4h、6h均比空腹降低(P<0.05),2h末低,随后4h、6h逐渐升高.结论 动脉硬化形成及脂餐负荷过程中,MDA与SOD含量呈相互平衡状态,而脂餐负荷对动脉硬化形成有较大影响.

    作者:侯士杰;靳春荣;白涛;陈武;吕吉元;梁建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血浆sLOX-1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其他血脂成分的关系、与高血压分级的关系,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入选高血压患者62例,高血脂患者30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56例,另入选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入选时检测各项生化指标;血浆sLOX-1、ox-LD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各组sLOX 1、ox-LDL、TNF-α水平;分析高血压和高血脂与sLOX-1的关系;血浆sLOX-1和ox-LDL、TNF-α水平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组血浆TNF-α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组血浆ox-LDL、血浆sLOX-1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组(P<0.05).重度高血压患者血浆sLOX-1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高血压组(P<0.05);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sLOX-1与血压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727,P<0.05.单因素Pearsor分析结果显示血浆sLOX 1水平与LDL-C、TC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98,P<0.05;r=0.502,P<0.05.结论 血浆sLOX 1水平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分级相关;血浆sLOX-1 Lox 1是可以反映高血压的危险预测指标;SLOX-1和RAS系统存在相互作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血浆sLOX-1水平较单纯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加;血浆sLOX-1水平与高血压患者的炎症状态有关,血浆sLOX-1水平可以作为高血压治疗的疗效判断指标之一.

    作者:陈群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强化降脂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强化降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脂康胶囊600mg和阿托伐他汀20 mg,1次/日,睡前口服.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40 mg/d,1次/日,睡前口服.比较两组疗效、血液指标、药物经济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3.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而药物不良反应也较对照组少.每增加一个单位效果,观察组的单位成本投入为18.14元,对照组的单位成本为21.00元,对照组比观察组多投入2.86元.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血脂康胶囊600 mg加阿托伐他汀20 mg,较阿托伐他汀40 mg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效果好且有较好的安全性,药物经济学成本低,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作者:陈代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