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首发症状对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

郭双菊

关键词:无痛性心肌梗死, 老年人, 心电图, 心肌酶
摘要:目的 探讨首发症状对老年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确诊为AMI病人的首发症状,心电图,心肌酶,临床治疗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病人治疗后好转30例,死亡2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1例.结论 老年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首发症状复杂多样化,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及时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脂联素对高糖环境下心肌细胞中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脂联素(ADPN)对高糖诱导的人心肌细胞(HCM)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CM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糖组、脂联素干预组,分别培养24 h、48 h、72 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测细胞Smad-3、Smad-7表达情况;ELISA法测细胞上清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成蛋白-7(BMP-7)含量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Smad-3mRNA及TGF-β1含量明显升高(P<0.05),Smad-7mRNA及BMP-7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高糖组比较,脂联素干预组Smad-3mRNA及TGF-β1含量降低,Smad-7mRNA及BMP-7含量增多,且呈时间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联素对高糖诱导的HCM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s通路活化有关.

    作者:张晶;李兴;魏立静;胡文英;曹永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太原市某社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的临床调查

    目的 探讨太原市某社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调查是否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胃肠道疾病、脑卒中、代谢综合征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入选的126例老年人中有22例出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7.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脑卒中病史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呈相关性(P<0.05 或P<0.01);性别、高血压病、慢性胃肠道疾病、冠心病等因素均与认知功能无相关性(P>0.05).结论 年龄、脑卒中病史是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柳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入住我院的5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是否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6例,其中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症状及体征改善程度、心脏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洁;范铁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消脂饮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脂饮治疗高脂血症痰浊阻遏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高脂血症痰浊阻遏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消脂饮,对照组30例口服辛伐他汀片,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及中医证候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均能有效地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能有效地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且能明显改善症状.两组治疗后调脂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脂饮对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与辛伐他汀相当或略低,可明显改善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证候.

    作者:周燕;马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同期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同期手术完成颅骨缺损合并慢性脑积水的治疗方法 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颅骨缺损患者46例,且脑积水症状均为发病后3个月~6个月出现.分别采用Ⅰ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23例(A组),余23例给予分期手术(B组).结果 治疗效果:两组术后两周及3个月临床症状缓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分流过度、硬膜下血肿及积液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及费用:两组病人的住院费用及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为慢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润宏;王绘龙;郭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例癫痫持续状态伴AML-M3的药学监护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指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 min以上未自行停止,癫痫持续状态时内科常见的急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因高热、循环衰竭、电解质紊乱或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导致永久性脑损害,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1].癫痫持续状态的用药原则:①先选用速效抗癫痫药(AEDs)静脉给药,首次用药必须足量;②发作控制不良时应毫不迟疑地重复给药;③顽固性病例应多种药物联合使用;④控制发作后应给予足够的维持量,患者清醒后改用口服抗痫药,并进一步查明病因[1,2].

    作者:米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影响因素探讨

    急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是指部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意识恢复、中毒症状缓解后,经过数日至数周表现正常或基本正常的间歇期(假愈期)后再次出现一组以痴呆、精神症状和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1-3].DEACMP在急性CO中毒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10%~30%,可加重患者病情,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研究发现DEACMP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明了.随着近年对DEACMP认识的逐步深入,探讨影响DEACM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并进行干预处理,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界关注的热点.

    作者:杜文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目的 调查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 调查ACS患者的合并病及中医证候要素,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入选289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52例(87.2%),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5例(8.65%),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2例(4.15%),其中合并DM的患者83例(28.72%).ACS常见证候是血瘀203例(70.24%),痰浊143例(49.48%),气虚111例(38.41%).ACS合并DM患者常见证候是血瘀57例(68.67%),痰浊47例(56.63%),气虚33例(39.76% ),与非DM组相比,两组证候分布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S合并DM的基本证候是血瘀、痰浊、气虚,DM组阴虚证比例高于非DM患者,但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作者:苏鑫;高铸烨;张庆翔;陈艳;李立志;史大卓;吕树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例以肢体抖动为临床表现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析

    目的 探讨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的临床影像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科收治的6例LS-TIA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 6例患者均表现为发作性单侧或双侧肢体抖动,易误诊为癫痫或癔症.全部存在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脑电图均未见致痫灶.头颅核磁提示2例存在内分水岭脑梗死.结论 LS-TIA是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严重病变的有效预测因子,低灌注是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作者:黄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P-选择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致血管重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P-选择素(P-selectin)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小鼠高血压模型致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P-选择素基因敲除(P-selectin-/-,KO)小鼠,利用血管紧张素Ⅱ微量泵灌注(angiotensinⅡ infusion)构造高血压模型;随机分为4组:WT+ PBS组(阴性对照组)、P-selectin-/- + PBS组 (空白对照组)、WT + AngⅡ组(阳性对照组)、P-selectin-/- + AngⅡ组(实验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3蛋白在血管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血管组织TGF-β1、Smad3基因的表达.结果 WT+AngⅡ组与WT+PBS组、P-selectin-/- +AngⅡ组比较,WT+PBS组与P-selectin-/- +PBS组比较,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均升高,其mRNA与其蛋白表达水平基本一致.结论 P-selectin能够上调TGF-β1、Smad3蛋白和mRNA的表达,主要通过加强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正反馈路径促进血管重构,AngⅡ发挥协同作用.

    作者:孙旭;边云飞;刘改珍;孙亚丽;肖传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活性成分对心肌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的影响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且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的心血管病症之一,其病理基础是细胞膜离子通道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心肌细胞存在多种离子通道,钾通道中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是动作电位复极化3期的主要离子电流,它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RP)的长短关系密切,是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重要靶点.随着膜片钳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人们对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中药的活性成分有了更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有关中药活性成分对IK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影响,就中药活性成分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总结.

    作者:吴德琳;杨继媛;吴红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及预后

    目的 探讨测定血清胆碱酯酶(CHE)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意义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我院重症监护室于2009年7月-2012年7月共收治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120例,同时选取12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假性CHE速率法对患者血清中CHE进行测定.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CHE对预后判断的校准度.结果 肺心病急性加重组和对照组CHE分别为(3 688.25±946.56)U/L和(6 245.45±1 031.35)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死亡55例(45.83%),好转65例(54.17%).与好转组比较,死亡组患者血清中CHE水平明显降低(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CHE对VAP预后结局的预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结论 血清中CHE的检测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陶红;陈国;张淑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低血压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低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对照组采用西药泼尼松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低血压病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葛素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清NT-proBNP水平与冠脉闭塞患者冠脉侧支循环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的患者血清中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浓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至少有一支主要冠脉完全闭塞的患者104例,测定其血清NT-proBNP浓度;采用Retrop方法 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结果 104例患者中36例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不良,68例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良好;血清NT-proBNP浓度与冠脉侧支循环形成呈负相关(r=-0.852,P<0.001);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显示,P<0.001,OR=0.994,95%CI 0.992~0.997.即血清NT-proBNP 浓度是影响冠脉侧支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在冠脉闭塞病变的患者中,冠脉侧支形成不良者的血清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侧支形成良好者,提示高血清NT-proBNP可能是冠脉侧支形成的一个不利因素.

    作者:路飞;贾永平;吕吉元;范春雨;王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益气活血法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E/A比值、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法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E/A比值、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现代西医标准化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标准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活血中药,每日1剂,连续服用30 d,测定E/A比值、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vWF均降低,E/A比值均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WF、E/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能够降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升高E/A比值,改善其内皮功能,从而改善心功能.

    作者:姜丹;宫丽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脑安胶囊对高血压病合并失眠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脑安胶囊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病合并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心脑安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每周复查1次,观察血压变化情况,并在疗程前后分别作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生活质量量表的问卷调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1个疗程治疗,两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压降低明显,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失眠疗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失眠疗效总有效率为6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生活质量焦虑症状、生气或活力、工作状态、睡眠状况、敌对、压抑等方面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脑安胶囊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失眠,在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田树杰;马华;马天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主动脉瘤破裂1例

    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常累及冠状动脉开口而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由于主动脉夹层对右冠脉开口的影响较大,所以常发生下壁心肌梗死.以往误诊患者多是出现胸痛、心电图的变化,心肌酶谱轻度升高.但是主动脉瘤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同时发生,死亡率高,临床比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主动脉瘤破裂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振鹏;李军;商秀洋;褚瑜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胺碘酮治疗.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达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0%,研究组患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7,P<0.05).两组治疗后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及室性早搏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及室性早搏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1,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宋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安宫牛黄丸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以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50例老年重症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每日1丸,连用7 d.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6.92%,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有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增加更明显(P<0.01);且两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增加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积分减少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值更大(P<0.05).结论 安宫牛黄丸能明显改善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意识障碍,促进意识的恢复,同时能明显减轻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理想.

    作者:李求兵;杨学青;田心;李海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与单用厄贝沙坦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厄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复方制剂,每次1片,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150 mg,每日1次,口服.两组均观察4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用厄贝沙坦.

    作者:李小梅;李慧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