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联素对高糖环境下心肌细胞中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

张晶;李兴;魏立静;胡文英;曹永婷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 脂联素,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成蛋白-7
摘要:目的 观察脂联素(ADPN)对高糖诱导的人心肌细胞(HCM)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CM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糖组、脂联素干预组,分别培养24 h、48 h、72 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测细胞Smad-3、Smad-7表达情况;ELISA法测细胞上清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成蛋白-7(BMP-7)含量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Smad-3mRNA及TGF-β1含量明显升高(P<0.05),Smad-7mRNA及BMP-7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高糖组比较,脂联素干预组Smad-3mRNA及TGF-β1含量降低,Smad-7mRNA及BMP-7含量增多,且呈时间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联素对高糖诱导的HCM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s通路活化有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66例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有明显疗效.

    作者:文革玲;宋文红;吕雅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1年,而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延伸护理后的功能性生活指数、幸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本组延伸护理前明显提高,与同期的对照组比较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正确服药、合理饮食、规律运动、自测尿量、自测脉搏、自测体重、避免诱发因素、定期复诊等方面的遵医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余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脂餐负荷前后ET-1、IL-6变化及其与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中脂餐负荷对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高脂喂养10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共12周),初始及第4周、8周、12周,给予脂餐负荷,分别于空腹、脂餐负荷后2 h、4 h、6 h、8 h采血,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内皮素6(IL-6) ;同时用超声观察腹主动脉动脉硬化情况;12周时处死动物,采用HE染色法观察相关动脉硬化情况.结果 血浆ET-1水平:初始时,脂餐负荷后第2 h、4 h、6 h、8 h均升高(P<0.05),以餐后4 h升高明显;动脉硬化进展过程中(第4周、8周、12周),脂餐负荷后第2 h、4 h均升高,以餐后2 h升高明显.血浆IL-6水平:初始时,其水平脂餐负荷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动脉硬化进展(第8周、12周),脂餐负荷后其水平下降(P<0.05),餐后4 h下降明显.结论 动脉硬化过程中,脂餐负荷后存在内皮功能紊乱,脂餐负荷对动脉硬化早期的炎症反应影响较大.

    作者:杨淑玲;靳春荣;王健;白淘;吕吉元;梁建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致精神异常7例分析

    目的 分析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中出现精神异常的可能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出现精神异常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出现精神异常的患者为高龄、肾功能异常或者剂量较大、使用时间长,经调整治疗,症状消失.结论 对于高龄患者使用硝普钠时,应注意肾功能、药物浓度以及液体的配置方法 和使用的时间.

    作者:袁伟;王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保存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异氟烷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对离体大鼠心脏的冷保存效果.方法 SD大鼠36只,根据是否腹腔注射异氟烷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再根据冷保存时间不同,分为4 h、6 h、8 h组,每组6只.监测保存前后心功能恢复情况、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变化.结果 复灌期间随着离体心脏保存时间的增长,心功能恢复率逐渐降低,其中8 h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心功能指标保存前后恢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灌后随着离体心保存时间的延长,各组心肌酶 CK、LDH 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实验与对照组之间冷保存8 h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氟烷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对冷保存8 h离体鼠心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显著提高保存后心功能,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

    作者:李镭;梁智星;梁法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应的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我院住院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313例,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大于50%者为对照组(191例),抑制率低于50%者为观察组(122例).观察两组心血管病临床危险因素、糖代谢、脂代谢及炎症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发病率,用药情况,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偏低,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存在明显氯吡格雷抵抗现象,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GSP)、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与HDL-C水平降低,提示患者氯吡格雷抵抗风险明显增加.

    作者:许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脉血康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脉血康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脉血康胶囊.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情况及血黏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1%,优于对照组的64.3%(P<0.05).结论 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作者:骆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益气活血中药干预介入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候演变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及应用益气活血中药干预后中医证候要素的演变规律.方法 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241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支架植入术.术后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益气活血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干预6个月.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使用SPSS软件对ACS介入患者入组前,入组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中医证候要素进行频数分析,应用卡方检验和Fisher's精确概率法进行益气活血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要素的比较.结果 未应用益气活血中药干预的ACS介入患者在入组前及入组后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间点的中医证候要素比例分布:实证以血瘀为主,分别占87.7%、56.5%、60.5%、38.3%,虚证以气虚为主,分别占62.2%、67.6%、58.1%、38.3%.痰浊和气滞在四个时点的比例未有明显的升降.入组后第3个月、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益气活血干预组中血瘀、气虚、阳虚所占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入组后第12个月,与对照组相比,益气活血干预组中血瘀和阳虚均显著降低(P<0.01),气虚也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瘀、气虚贯穿于ACS介入术后1年的整个病程,益气活血中药可有效干预ACS介入术后患者血瘀、气虚及阳虚证候要素.

    作者:张大武;王承龙;王培利;史大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活素与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新活素( 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 与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62 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 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泵入新活素、硝普钠,连续用药3 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及尿量改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活素能明显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其疗效优于硝普钠,其安全性与硝普钠类似.

    作者:贺利平;赵兴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例癫痫持续状态伴AML-M3的药学监护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指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 min以上未自行停止,癫痫持续状态时内科常见的急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因高热、循环衰竭、电解质紊乱或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导致永久性脑损害,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1].癫痫持续状态的用药原则:①先选用速效抗癫痫药(AEDs)静脉给药,首次用药必须足量;②发作控制不良时应毫不迟疑地重复给药;③顽固性病例应多种药物联合使用;④控制发作后应给予足够的维持量,患者清醒后改用口服抗痫药,并进一步查明病因[1,2].

    作者:米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肺水肿37例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肺水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肺水肿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7例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肺水肿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痊愈35例(94.6%),死亡2例(5.4%).结论 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肺水肿的患者病情危重,但如果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积极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其预后还是相当乐观的.

    作者:毛崇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地黄饮子合四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4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的中药给药途径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5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地黄饮子合四物汤,对照组予疏血通注射液常规静脉输注,疗程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神经检测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地黄饮子合四物汤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治疗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郑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与单用厄贝沙坦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厄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复方制剂,每次1片,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150 mg,每日1次,口服.两组均观察4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用厄贝沙坦.

    作者:李小梅;李慧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脑卒中合并吸入性肺炎3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临床特点及实验室细菌培养的特点.方法 总结30例吸入性肺炎的脑卒中老年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脑卒中后有较高的死亡率,易患吸入性肺炎,且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并存.吸入性肺炎以真菌感染为主,细菌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结论 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治疗的关键是要有痰培养的结果,并据此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同时更要兼顾对基础疾病的治疗.

    作者:肖爱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脑梗死患者胃肠道疾病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与胃肠道疾病的关系.方法 观察30例有胃肠道疾病的脑梗死患者,分析胃肠道疾病与HCY含量的关系.结果 通过胃镜诊断为胃肠道疾病的30例脑梗死患者中,其中 HCY>10 μmol/L者28例(93.33%),HCY>15 μmol/L者18例(60.00%),HCY>20 μmol/L者12例(40.00%).胃镜下不同类型胃炎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肠道疾病可能与脑梗死病患者中血HCY存在相关性.

    作者:赵芳芳;徐敏;罗玉敏;李宁;黄礼媛;王平平;高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清NT-proBNP水平与冠脉闭塞患者冠脉侧支循环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的患者血清中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浓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至少有一支主要冠脉完全闭塞的患者104例,测定其血清NT-proBNP浓度;采用Retrop方法 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结果 104例患者中36例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不良,68例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良好;血清NT-proBNP浓度与冠脉侧支循环形成呈负相关(r=-0.852,P<0.001);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显示,P<0.001,OR=0.994,95%CI 0.992~0.997.即血清NT-proBNP 浓度是影响冠脉侧支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在冠脉闭塞病变的患者中,冠脉侧支形成不良者的血清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侧支形成良好者,提示高血清NT-proBNP可能是冠脉侧支形成的一个不利因素.

    作者:路飞;贾永平;吕吉元;范春雨;王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脑安胶囊对高血压病合并失眠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脑安胶囊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病合并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心脑安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每周复查1次,观察血压变化情况,并在疗程前后分别作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生活质量量表的问卷调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1个疗程治疗,两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压降低明显,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失眠疗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失眠疗效总有效率为6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生活质量焦虑症状、生气或活力、工作状态、睡眠状况、敌对、压抑等方面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脑安胶囊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失眠,在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田树杰;马华;马天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瓣膜病患者89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5例,Ⅲ级24例,Ⅳ级60例,所有入选患者检测血尿酸水平,并与心功能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尿酸水平与瓣膜病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左心力衰竭与右心力衰竭二者之间尿酸值无差异.结论 瓣膜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程度有良好相关性,与心脏结构改变无相关性.

    作者:杨云仙;任美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影响因素探讨

    急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是指部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意识恢复、中毒症状缓解后,经过数日至数周表现正常或基本正常的间歇期(假愈期)后再次出现一组以痴呆、精神症状和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1-3].DEACMP在急性CO中毒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10%~30%,可加重患者病情,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研究发现DEACMP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明了.随着近年对DEACMP认识的逐步深入,探讨影响DEACM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并进行干预处理,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界关注的热点.

    作者:杜文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同期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同期手术完成颅骨缺损合并慢性脑积水的治疗方法 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颅骨缺损患者46例,且脑积水症状均为发病后3个月~6个月出现.分别采用Ⅰ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23例(A组),余23例给予分期手术(B组).结果 治疗效果:两组术后两周及3个月临床症状缓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分流过度、硬膜下血肿及积液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及费用:两组病人的住院费用及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为慢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润宏;王绘龙;郭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