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华
有机磷中毒反跳是指急性有机磷中毒症状缓解数日至一周后病情突然急剧恶化,重新出现有机磷急性中毒的症状,甚至发生肺水肿或突然死亡[1].作为有机磷中毒的第二个死亡高峰,临床的有效预防措施、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对降低其致死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有机磷中毒反跳发生的原因,通过严密的病情监护,及时发现反跳的先兆症状,实施紧急治疗,从而达到有效避免反跳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本文对我院曾救治的1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粟文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睾丸扭转临床资料诊治经过进行总结.结果: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CDFI)可作为诊断睾丸扭转的首选检查方法,诊断并经手术证实准确率高,经手术探查13例手术复位,同定睾丸获救,2例行睾丸切除术.结论:彩超对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有帮助,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对睾丸扭转确诊的患者应及早治疗,从而挽救睾丸.彩超诊断睾丸扭转具有快速、无创、可重复、特异性高的优点,是诊断睾丸扭转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张东兵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护士工作在临床一线,与患者接触多,如护士具有敏锐的观察病情变化和综合分析能力,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会给患者赢得救治时间,如何提高护上的敏锐观察能力,这是当前提高护士素质,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现将个人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左俊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owen[1]首先将其命名为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初认为它只能分化为同胚层的细胞,后来研究证实其分化潜能是超越胚层界限的.BM-MSCs属于多能干细胞,来源于中胚层,具有很强的多向分化潜能,具有干细胞的共性[2-3].对BM-MSCs分化潜能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热点.目前BM-MSCs向肝细胞的分化已有研究,但仍处于初步阶段.本文就BM-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晟;陈鹏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曲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胆胰管的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病变所致的出血亦属此范畴,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呕血及黑便,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占内科住院病人的2-3%,以消化性溃疡、急性未黏膜病变、门脉高压常见.若短时间内出血量超过1000ml或超过循环血量的20%称为大出血,常伴有周围循环衰竭,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需进行紧急救治.现将我院2010年1月至今对42例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的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周维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在刮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40例选择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给予单纯的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120例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麻醉方法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达到T6时间,高麻醉平面的到达时间、运动及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是刮宫产术中较好的麻醉方式,能够较快的达到运动及感觉的阻滞效果,达到高麻醉平面,有较好地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长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子宫切除的临床治疗.方法 对我院接受子宫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其中阴式子宫切除术20例(阴式组),腹式子宫切除术80例(腹式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感染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阴式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腹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TVH)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腹部无瘢痕、切口疼痛轻、康复迅速,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九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总结5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的护理经验.
作者:王俊;阴志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因AMI行直接PCI并于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患者共63例,以单纯行PCI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抽吸+替罗非班组在就诊距球囊扩张时间(D-B)、围手术期大出血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无复流率、术后再梗、24小时后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心衰、住院期间病死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行直接PCI前应用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明显减少无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手术期风险.
作者:郭延松;林峰;陈新敬;陈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以对照比较的方式观察β-七叶皂苷钠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探究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我院12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β-七叶皂苷钠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明显.结论:β-七叶皂苷钠具有抗炎、消肿、抗渗出、增强抗自由基活性等作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疗效显著提高.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规范性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6~2011.6我院79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采用规范性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79例中9例(11.39%)发生肺部感染,除2例(为院前感染)死于脑干功能衰竭,余感染均得到及时控制.9例中3例为院前感染,另6例(7.59%)合并有严重双侧肺挫裂伤及入院前误吸诱发肺部感染.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取规范性护理,可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宏梅;王学蛟;王颖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制备中药复方制剂,咳友薄膜衣片.方法 用胃溶型丙烯酸树脂Ⅳ号作成膜材料,对咳友片进行薄膜包衣.在片芯相同的条件下,与传统的咳友糖衣片进行比较.结果薄膜衣片具有生产效率更高,防潮性更优越,贮存更稳定等优点.结论该方法获得更佳的包衣效果.
作者:梁德荣;蒋伟杰;陈健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中发挥药学服务的途径和方式,以改善治疗效果.方法:以1例住院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治过程为例,药师与医师密切配合,参考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之南,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对该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包括观察疗效、不良反应监测和患者的用药教育等.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药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探索,对支气管扩张症进行合理的治疗.
作者:卜晓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作好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对预防和减少因护理工作方面的过失而造成的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华正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腹股沟斜疝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治疗方式以手术修补为主,包括传统的疝修补术及无张力疝修补术,但目前尚无公认的“金标准”术式[1].本文通过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0年6月期间随机抽取应用传统疝修补术及无张力疝 修补术两种方式治疗腹股沟斜疝共82例患者,探讨此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承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及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增加,现代化的护理观已经从“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转变,整体化的护理观越来越受到重视[1].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对我院手术室探索性地对进行手术的患者实行了系统性的整体化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指导临床应用.现将我院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具体措施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徐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消化性溃疡病治疗的目的不仅单纯的将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而且为预防患者病情的反复发作,及预防溃疡面的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时应达到溃疡面的愈合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饮食调养,使患者养成戒烟戒酒、规律饮食等健康的生活习惯.
作者:吴建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生药要经过一系列辅料(固体和液体)炮制后方可安全、有效地人药使用,辅料对中药炮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直接影响着中药的质量优劣和临床使用.
作者:董建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将60例脑血管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性对照研究,治疗组为尼莫地平联合丹参进行治疗,对照组为组尼莫地平单独用药进行治疗,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患者发病后第3天始开始口服尼莫地平片剂每天40mg,每日3次,连续用药21d,同时给予静脉滴注国产丹参注射液16ml,每日1次,连续用药21d.对照组30例患者单独使用尼莫地平片剂,剂量、用药途径及服药时间与治疗组相同.结果:脑功能恢复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丹参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疗效优于单独用尼莫地平.
作者:刁姝姝;殷月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总结286例袖式包皮环切的手术方法、效果及其优势.方法 以1%利多卡因于阴茎根部阻滞麻醉后,仅切除内板和外板之间的皮肤而保留colles筋膜、皮下血管及淋巴管.结果术中出血少,术后水肿轻,持续时间短,外形美观自然,均甲级愈合.结论袖式包皮环切术较传统手术切口设计合理、损伤小、大大减少了术后象皮肿的发生机率,符合微创要求,值得推广.
作者:王锦涛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