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继如;牛凡
目的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咪唑安定镇静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术后应用咪唑安定镇静病人136例的疗效并同常规治疗病人进行比较.临床评价标准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术后复发血肿率及病人的预后.结果 镇静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复发出血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或P<0.01),预后良好率优于常规组(P<0.05);重残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咪唑安定镇静可以改善病人的预后和生存率.
作者:郭铁柱;任新亮;王向东;刘跃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含量的影响,探讨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采用眼针治疗,于再灌注后3 h、24 h、72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ELISA方法测定大鼠血清ICAM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下降,大鼠血清ICAM含量比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 眼针具有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降低机体血清ICAM含量有关.
作者:潘茜;王莹;于丹;王哲;马贤德;刘旭东;关洪全;王德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养心氏是中药治疗冠心病有效药物之一,笔者以养心氏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均收到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2009年以来我院门诊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60例,女36例,男∶女=1.7∶1;年龄40岁~86岁,平均62.5岁;病程3个月至20余年.中医辨证均属气虚血瘀型胸痹.
作者:崔苡菱;袁筱磊;朱轩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研究证实,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措施,小剂量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有利于减少单一药物可能存在的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是控制高血压的策略之一.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降压药.
作者:禹振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极易疲劳,通常在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其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但眼外肌受累常见,容易引起漏诊、误诊.现将我科1例以动眼神经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报道如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赵海娟;牛争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L)的有效方法.方法 取26例PAL患者和30例高血压(EH)患者的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RAI)测定患者卧位和立位醛固酮(ALD)、立位肾素(RN)和卧位血管紧张素Ⅱ(AⅡ)水平,并计算醛固酮/肾素比值(ARR),分析其在诊断PAL中的价值.结果 两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相近,但PAL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值明显高于EH组(P<0.01),而血K+明显低于EH组(P<0.05).PAL组ALD显著高于EH组(P<0.01),而RN则低于EH组(P<0.01).单纯立位ARR>20+卧位ALD>16 pg/mL为标准的敏感性为84.1%,而特异性为65.2%.ARR>50+卧位ALD>16 pg/mL为标准的敏感性为84.6%,而特异性为70.6%.结论 对于PAL患者的血压相对难以控制,并且PAL具有高ALD和低RN特征,以立位ARR>50+卧位ALD>16 pg/mL为标准对筛查PAL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曹润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ACS病人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104例有临床症状或冠脉造影结果证实冠心病病人,根据阿托伐他汀剂量的不同分为10 mg组、20 mg组、40 mg组,测定基线和第1周及第4周PAPP-A和hs-CRP水平.结果 7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浆PAPP-A、hs-CRP水平高于稳定心绞痛病人(P<0.05).与用药前比较,10 mg组、20 mg组PAPP-A和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40 mg组在第4周时降低PAPP-A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PP-A在ACS中显著升高,高剂量他汀能降低它的水平,而低剂量的他汀无此效应.
作者:韩继如;牛凡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心力衰竭是各心脏疾患的终末期表现,也是全球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1].据统计,中国有近400万心力衰竭患者[2].心力衰竭不仅给患者本身带来极大的痛苦,也让社会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医学界,运动训练为人所熟知.尽管目前第一个大(2 300例)的随机对照研究HF-ACTION显示,运动训练在提高生存率方面的结果为中性[3],但是越来越多的数据已经证实了运动训练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
作者:邱明亮;毛静远;苏全;侯雅竹;王贤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地黄饮子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PC12细胞SOD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SODmRNA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相对定量基因表达升高(P<0.01),地黄饮子含药脑脊液可升高AD模型细胞SODmRNA的表达(P<0.05或P<0.01),中药低、中剂量组与安理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高剂量组与安理申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黄饮子能提高Aβ诱导的PC12细胞SODmRNA的表达,提高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作者:周妍妍;姚辛敏;何秀丽;谢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PGE1)对缺血大鼠CGRP的影响,阐明其对脑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PGE1低、中、高剂量组.PGE1腹腔注射3 d,大鼠MCAO模型24 h后取血,并断头取脑.检测各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数值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PGE1干预后CGRP较单纯缺血组明显增高(P<0.01),而PGE1各剂量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E1对脑缺血产生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张宇红;田步先;李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采用RNA干扰技术(RNAi)抑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观察抑制前后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生物学行为.方法 DNA重组技术合成针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XIAP基因三条siRNA(siRNA1,siRNA2,siRNA3),以脂质体2000作为载体进行转染,RT-PCR法检测XIAP的mRNA表达,选择特异性较高的siRNA,以此 siRNA为标准建立20 nmol/L、30 nmol/L、50 nmol/L3个浓度梯度,转染细胞,Western blot 检测XIAP基因的蛋白表达,选出低有效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抑制前后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 siRNA成功转染了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转染率达到80%以上;RT-PCR检测siRNA2特异性较高;Western-blot检测终浓度为30 nmol/L的siRNA抑制效率较高;流式细胞仪检测停滞在G0/G1期的细胞增多,在S期的细胞减少,并且细胞的凋亡率增加.结论 通过RNA干扰可以抑制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XIAP的表达,促进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
作者:孙其恩;韩晔晖;朱壮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 是蛋氨酸循环的重要中间代谢产物,为一种含硫氨基酸.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Hcy轻度、中度升高与冠脉疾病、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颈动脉内膜厚度等、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表明,Hcy水平与高血压水平呈正相关.本文就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做初步探讨.
作者:胡引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心脏X综合征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疗程为2个月.观察两组典型心绞痛症状、发作频率、运动平板试验运动总时间、运动至ST段下移 1 mm 的时间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症状缓解,运动平板试验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心脏X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彭德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浆蛋白激酶C(PK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规律及其与脑血管痉挛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30例SAH患者发病24 h、3 d、7 d、14 d、30 d血浆内PKC、NSE的含量,运用经颅多普勒(TCD)观察SAH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并进行观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SAH后患者血浆内PKC、NSE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于发病后24 h开始升高,7 d达到高峰,14 d开始下降,30 d恢复正常,PKC与NSE、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呈显著相关(r=0.84,P<0.01;r=0.833,P<0.01).结论 PKC可能参与了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PKC有可能成为SAH后脑血管痉挛和神经元损伤的定量生化指标.
作者:孙莉莉;巩霞;郭秀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动眼神经麻痹是神经科和眼科常见症状,导致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多种多样.临床医生应力求病因诊断,从而根据病因进行治疗.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亦逐年升高.而对于发生颅神经病变者,未见详尽统计和报道,国外报道发病率为0.4%~5%,其中动眼和外展神经病变为常见,其次为滑车神经[1].为提高对糖尿病颅神经损伤的认识,现将我科确诊的1例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报道如下.
作者:尚晶;牛争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各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型的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2010年2月-2010年10月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新疆阿克苏等5个地区收集在新疆居住3年以上且经西医确诊第一诊断为冠心病和(或)中医辨病为胸痹的住院患者660例,挑选出有冠脉造影结果且资料完整的病例总共249份,分析冠心病患者各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型的冠脉病变特点.结果 249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型以右冠脉优势型为主,病变血管支数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冠脉病变部位主要累及血管依次为前降支、右冠脉、回旋支和左主干.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平和质20例(8.03%),偏颇体质229例(91.97%),其中在偏颇体质中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占据前三位.各体质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的狭窄支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中秽浊痰阻证140例(56.22%),非秽浊痰阻证109例(43.78%),以秽浊痰阻证为主,秽浊痰阻证组冠脉多支病变与非秽浊痰阻证组冠脉多支病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冠心病患者以秽浊痰阻证为主,且秽浊痰阻证冠脉多支病变程度较重.
作者:李慧;安冬青;谢晓柳;曾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气血痰愈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自拟中药气血痰愈汤治疗;对照组予地高辛、依那普利治疗.两组均治疗两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和56.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气血痰愈汤结合基础抗心功能不全药物可以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传统单用西药的方法能发挥更大的临床效应.
作者:袁宝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伴发抑郁的模型试验,评价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治疗癫痫伴发抑郁的疗效.方法 建立癫痫伴发抑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卡马西平组及卡马西加低、高剂量8-OH-DPAT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通过尼氏染色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抗癫痫的疗效,通过强迫游泳,开放视野的行为学方法、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5-HT1A受体表达量来评定抗抑郁的效果.结果 5-HT1A受体激动剂与卡马西平联合使用,且能明显的改善抑郁行为、可以增高5-HT1A受体mRNA的含量,同样也具有对抗神经元凋亡和胶质细胞活化的作用(P<0.05).结论 5-HT1A受体激动剂不仅具有抗癫痫和抑郁的作用,而且也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
作者:陶琳;孙美珍;杨萍;崔晋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液相芯片分析系统同步检测20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28名健康对照者血清MPO和MMP-9表达程度,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MPO、MMP-9表达程度较健康对照者升高(P<0.01);二者变化具有显著正相关(P<0.01),且与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无明显相关.结论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斑块具有一定程度炎性反应和不稳定性,其中表达程度升高者可能处于向不稳定型心绞痛过度的阶段.MPO和MMP-9可能成为判定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的依据.
作者:宋庆桥;李宜;胡元会;冯玲;石洁;吴华芹;曹雪滨;李俊峡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组织速度成像(TVI)技术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不同时间点心室心肌纵轴方向运动速度、运动位移、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研究其评价冠心病(CAD)介入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对接受PCI治疗的15例冠心病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时采用T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轴方向运动速度及运动位移、组织形变及形变速率,并比较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组织追踪成像(TTI)、应变(SI)及应变率成像(SRI)曲线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参数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2个节段(前壁基底段与中间段)收缩期峰值速度(SV)、收缩期峰值位移(SD)增高(P<0.05);术后3个月,8个节段(除前间隔心尖段、侧壁心尖段、后间隔心尖段)SV、SD增高更为显著(P<0.05).术后3个月6个节段(前间隔基底段及中间段、前壁基底段及中间段、后间隔中间段、后壁心尖段)SV、SD与术后1周相比明显增高(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3个节段(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大应变值(S)及SRI的收缩期大应变率值(SR)增高(P<0.05);术后1个月5个节段(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S、SR增高(P<0.05).术后3个月9个节段(除侧壁心尖段、后间隔心尖段)S、SR与术前、术后1周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T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缺血心肌的局部功能,动态观察PCI前、后局部心肌功能变化,可评价PCI的治疗效果.
作者:汪涛;康春松;王健;薛继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