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中医证型中风病人早期肢体康复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估

齐锡友;董致郅;谢春荣;孙三峰

关键词:中风病, 中医证型, 早期肢体康复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中医证型中风病病人的早期肢体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期中风病人共210例,根据不同中医证型进行分组,风痰瘀阻型96例,风火上扰型32例,风痰火亢型35例,气虚血瘀型47例.各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均予早期肢体康复,治疗时程为2周.采用改良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水平;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观察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4天、第30天、第60天不同时点的指数变化,比较各组之间疗效差异.结果 各组病人的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提高,但以风痰瘀阻证组提高更明显,气虚血瘀组及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组效果较差.结论 中医证型不同康复效果也不同,应建立辨证的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尿酸(UA)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共收集行冠脉造影术的冠心病患者230例和健康者40名,冠脉病变程度用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分析血尿酸及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血脂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冠脉病变支数与UA水平呈正相关.UA水平: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及多支病变组,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O、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与UA呈正相关,与HDL-C、TC、TG 、LDL-C未见明显的相关性.冠心病影响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HDL-C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高尿酸和年龄、性别、高TG、高TC、高LDL-C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尿酸确实是冠心病较为显著的危险因素,是冠心病发病的一项可靠预测因子.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对有多种危险因素的人群,常规进行血尿酸检查,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

    作者:率中泰;李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轻、中度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用简明智力检查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智能检查量表(HDS)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生活能力进行评价,使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HDS评分、MMSE评分在治疗后均升高,ADL评分在治疗后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HDS评分、MMSE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较单用盐酸多奈哌齐疗效显著,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VD的联合用药.

    作者:许珂;王克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7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抗高血压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行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 (AT Ⅱ)及血压变异性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压变异性明显减小(P<0.01),NO水平升高(P<0.05),ET、PRA、AT Ⅱ水平降低(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配合常规抗高血压治疗不仅降压效果好,而且可降低血压变异性.

    作者:林桂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比索洛尔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肥厚、心肌纤维化和相关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心室肥厚和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24只SHR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和对照组,血压正常的Wistar-Kyoto大鼠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比索洛尔组将比索洛尔按2mg/kg溶于1mL蒸馏水中灌胃,每日1次,其余两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12周后测定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以及心肌羟脯氨酸(HC)浓度,RT-PCR技术检测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比索洛尔组收缩压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LVMI、MMP-2和VEGF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MMP-2和VEG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03,P<0.05).结论 比索洛尔可以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肥厚,有效抑制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形成,其机制与抑制MMP-2表达水平从而抑制 VEGF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智敏;楚清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过程中观察心绞痛发作情况,同时监测心电图.结果 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葛根素萄萄糖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周建岭;马亭;倪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头面部望诊在脑梗死发病中的预测价值研究

    目的 探索头面部望诊在预测及诊断脑梗死中的规律.方法 通过对头面部望诊信息的采集,并与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相对照,进行统计分析,归纳脑梗死患者头面部望诊与颅脑MRI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76例望诊有异常的患者行即刻头颅MRI检查,确诊患有脑梗死者13例;63例望诊有异常的头颅MRI阴性患者中,6个月后行头颅MRI检查,新出现脑梗死者3例;第6个月时段的60例望诊有异常的头颅MRI阴性患者中,1年后行头颅MRI检查,新出现脑梗死者5例.76例望诊有异常的患者病例纳入时及纳入1年后出现脑梗死总计21例(27.6%).结论 头面部望诊具有预测和诊断脑梗死存在的价值.

    作者:殷建明;罗陆一;张卫斌;杨志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左归丸与右归丸对EAE大鼠APP及GAP-43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左归丸和右归丸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及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滋阴与温阳补肾法治疗EAE的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髓鞘碱性蛋白(MBP)68-86免疫诱导Lewis大鼠建立EAE模型.免疫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取大鼠脑白质与脊髓,采用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APP及GAP-4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免疫后第7天,激素和左归丸均能升高EAE大鼠脊髓中APP和脑白质中APP mRNA的过低表达(P<0.05或P<0.01),且在脊髓中二者对APP的调节优于右归丸(P<0.05);第14天,左归丸显著调节脑白质中APP mRNA的过高表达、脊髓中APP mRNA的过低表达(P<0.05或P<0.01),作用优于右归丸(P<0.05).免疫后第7天,激素与左归丸显著上调EAE大鼠脑白质和脊髓中GAP-43水平(P<0.05或P<0.01),在脊髓中二者作用优于右归丸(P<0.01),右归丸显著下调脑白质中GAP-43 mRNA的表达(P<0.05);第14天,激素与左归丸显著抑制脑白质中GAP-43的过高表达(P<0.05);第28天,激素组与左归丸组脑白质中GAP-43水平低于模型组与右归丸组(P<0.01).结论 左右归丸对EAE大鼠脑白质和脊髓中APP和GAP-43蛋白与基因的表达均具有一定调节作用,且左归丸的作用明显优于右归丸.

    作者:王义周;寇爽;闫翠翠;郑琦;张琪;赵晖;王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清cTnI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cTnI对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8例,根据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分为正常组(n=68)和升高组(n=60),对两组的临床预后随访分析.结果 cTnI升高组在随访期间死亡、病情加重、年住院次数>2次、年住院时间>30 d的例数较cTnI正常组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TnI升高组患者较cTnI正常组的预后差.

    作者:陈焕梅;张雪娥;张巧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磺达肝癸钠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6月收住本院确诊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54例,其中301例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了磺达肝癸钠2.5 m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3 d~7 d; 253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了低分子肝素(LMWH)0.4 mL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3d~7d.观察两组治疗15d内的心血管事件和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磺达肝癸钠组与LMWH组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Q波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介入治疗、死亡)及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磺达肝癸钠治疗我国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不劣于LMWH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孙晋亮;贾永平;吕吉元;孙建辉;柯海燕;邵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及其聚集与心脑血管病的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及其聚集情况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对门诊就诊和健康体检成年人2478例按是否合并NAFLD分为对照组和NAFLD组.分析NAFLD合并MS各组分及其聚集情况,NAFLD并心脑血管病与MS组分、聚集数相关性.结果 NAFLD组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则低于对照组.NAFLD组肥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血糖和代谢综合征分别为51.80%,32.76%,37.22%,39.28%,24.53%,45.97%,显著高于对照组.NAFLD组合并心脑血管病较无NAFLD组显著增高,NAFLD合并心脑血管病与MS组分、聚集数显著相关.结论 NAFLD患者有明显的代谢综合征组分集聚,合并心脑血管病显著增高;随着MS组分聚集数增多,有并发心脑血管病变危险性增大的趋势.

    作者:张宏伟;赵民;刘秀敏;安凤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与季节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自发性脑出血发病规律和季节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4年间住院的1139例脑出血患者按照发病的季节、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类统计,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人数男性598例高于女性541例,各个季节中脑出血的发病年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年女性的平均发病年龄均小于男性2岁.夏季自发性脑出血发病人数较冬春季明显减少(P<0.05);夏秋季变化时男性自发性脑出血发病人数明显上升(P<0.05),而女性变化不大(P>0.05);秋冬季变化时女性自发性脑出血发病人数明显上升(P<0.05),而男性变化不大(P>0.05);秋季男性自发性脑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51岁~60岁较61岁~70岁的人群发病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更大.结论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与季节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其相关性因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异.

    作者:范小璇;赵晓平;张毅;周振国;方永军;柏鲁宁;畅涛;侯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倾斜试验阳性头晕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对不明原因头晕患者诊断和相关洽疗.方法 30例头晕患者进行询问病史、神经系统查体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和血糖,心电图、脑电图、BAEP、颈部动脉彩超、头CT/头核磁共振成像、心理量表检查无阳性者加HUTT检查阳性后,给予美托洛尔、脑心通治疗和健康教育.结果 头晕HUTT检查试验阳性者中,血管减压型20例,混合型9例,心脏抑制型1例.结论 临床上部分不明原因头晕患者由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所致,但并不出现晕厥发作,这类患者应重视倾斜试验检查.避免误诊误治.美托洛尔治疗、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健康教育,脑心同治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杨建仲;董改英;胡风云;张冀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温潜温通之法治疗阳虚型原发性高血压40例

    目的 观察温潜温通之法治疗阳虚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采用温通潜阳法治疗阳虚型高血压4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40例中显效30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温通潜阳法重点在于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从根本上解除上盛下虚、经络不通引起的阳虚型高血压.

    作者:陈晓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调气通络方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

    目的 观察调气通络法对血瘀证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 将临床CCCI诊断明确,属于血瘀证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在同时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基础上,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调气通络方与西药尼莫地平治疗21 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用药前后血清MMP-2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MMP-2水平相当(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血清MMP-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治疗前后MMP-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与西药组血清MMP-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气通络方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降低MMP-2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优于尼莫地平.

    作者:臧运华;郑志轩;苑奇志;唐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40例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愈显率为72.5%,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45.0%、75.0%(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优于单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

    作者:李文格;王卉;田笑虹;陈强;马军庄;郑明洁;努尔比亚;李忠秀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便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输注,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口服,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输注,每日2次,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杨晓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绿茶多酚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相关机制探讨

    目的 研究两种剂量的绿茶多酚对慢性脑低灌注后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以探讨绿茶多酚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生理盐水组、2VO+GTP100组[绿茶多酚100 mg/(kg·d)]、2VO+GTP400组[绿茶多酚400 mg/(kg·d)].采用大鼠2VO制备慢性脑低灌注模型,结扎后从第4周开始给药,给药4周后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空间学习及记忆功能,采用生化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的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海马组织Nrf2 mRNA的表达.结果 绿茶多酚缩短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的逃逸潜伏期,使大鼠在平台区的停留时间延长.绿茶多酚减少海马组织的MDA含量,增强SOD活性,但对AchE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400 mg/(kg·d)剂量的绿茶多酚增强海马组织Nrf2 mRNA的表达.结论 绿茶多酚改善慢性脑低灌注后的认知功能损害,减轻海马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及抗氧化能力,尤其是400 mg/(kg·d)的剂量,但对胆碱能系统没有显著影响.

    作者:徐艳;章军建;杨英;刘晖;张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硒与慢性血管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自1957年Schwarz和Flotz证实硒能够预防生物体的特异性营养缺乏状态,是生物体内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之后,硒的营养价值与机体缺硒性疾病的研究广泛受到人们重视.研究证明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和机体血硒含量相对缺乏有关,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硒确定为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必需微量元素,1988年我国营养协会将硒列为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目前认为硒在体内具有抗氧化、促进免疫、清除自由基、调控基因表达、促进基础代谢等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有重要的调节或保护作用[1].

    作者:潘兴寿;李天资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急性无症状脑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急性无症状脑梗死(ASBI)的认识,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46例ASBI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检查均发现有新的梗死病灶.结论 MRDWI检查是诊断ASBI的一个重要依据,对于临床上出现头晕、头痛、言语含糊、注意力不集中、动作笨拙、记忆力下降等不典型症状的患者,需及时进行MRDWI检查,以及早确诊,及早治疗.

    作者:刘爱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OSAHS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变化

    目的 通过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空腹血清血糖、胰岛素水平,探讨OSAHS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OSAHS组50例和正常对照组30名,OSAHS组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OSAHS肥胖组(BMI≥28 kg/m2)25例,OSAHS非肥胖组(BMI<28 kg/m2)25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整夜7h的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颈围、腹围、腰围、臀围,计算BMI、腰臀比(WHR).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生化仪监测血糖.结果 OSAHS组血糖、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OSAHS肥胖组较对照组差异更明显.OSAHS组颈围、腹围、腰围、BMI、W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水平与AHI、低SaO2、SaO2 < 90%时间、颈围、腹围、腰围、BMI、WHR呈正相关,与平均SaO2呈负相关.结论 OSAHS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且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胰岛素抵抗可能促进OSAHS的发生发展.

    作者:范继秀;任寿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