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umanin对缺氧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赵珅婷;赵丽;乔健天;张策

关键词:Humanin, 缺氧, MTT, Calcein-AM,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乳酸脱氢酶
摘要:目的 观察Humanin (HN)对缺氧诱导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培养10 d的原代皮层神经元在缺氧环境下(氧含量<2%)放置4 h诱导神经细胞损伤.实验组在缺氧之前24 h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 μmol/L和20 μmol/L的HN.通过测定MTT和Calcein-AM染色检测细胞活力.通过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检测细胞损伤的程度.结果 HN可以提高缺氧4 h后细胞的存活率,同时可以降低由细胞损伤所引起的MDA、SOD、LDH的升高.20 μmol/L的HN具有比10 μmol/L更显著的保护作用.结论 HN对缺氧诱导的神经元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Humanin对缺氧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Humanin (HN)对缺氧诱导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培养10 d的原代皮层神经元在缺氧环境下(氧含量<2%)放置4 h诱导神经细胞损伤.实验组在缺氧之前24 h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 μmol/L和20 μmol/L的HN.通过测定MTT和Calcein-AM染色检测细胞活力.通过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检测细胞损伤的程度.结果 HN可以提高缺氧4 h后细胞的存活率,同时可以降低由细胞损伤所引起的MDA、SOD、LDH的升高.20 μmol/L的HN具有比10 μmol/L更显著的保护作用.结论 HN对缺氧诱导的神经元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珅婷;赵丽;乔健天;张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心脑舒通胶囊治疗高黏血症79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心脑舒通胶囊治疗高黏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35例高黏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口服心脑舒通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阿司匹林肠溶片、藻酸双酯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液流变学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心脑舒通胶囊治疗高黏血症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张民;杨晓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影响.方法 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奥扎格雷钠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长春西汀注射液;奥扎格雷钠组加用奥扎格雷钠治疗1个疗程.结果 奥扎格雷钠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浆LP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浆LPA水平逐渐降低.奥扎格雷钠组治疗后10 d血浆LPA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奥扎格雷钠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LPA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

    作者:段光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60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患者脑电图(EEG)或视频脑电图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60例确诊为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患者的EEG或视频脑电图及临床表现、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进行分析.结果 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早期发作占76.7%,发作类型以强直-阵挛发作为主;迟发性发作占23.3%,发作类型以部分发作为主.早期发作脑电图主要表现为普遍慢活动基础上局限性慢活动明显及痫样放电;迟发性发作脑电图主要表现为痫样放电.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与病灶部位密切相关.结论 脑电图或视频脑电图在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的诊断及癫痫灶定位方面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新有;郭艾萍;西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紧张性头痛患者的负性情绪调查

    目的 探讨紧张性头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方法 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为调查工具,对8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焦虑阳性率病例组为83.75%,对照组为17.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0.24,P<0.01);抑郁阳性率病例组为73.75%,对照组为13.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8.51,P<0.01).结论 紧张性头痛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障碍.

    作者:何丽萍;栗兵霞;吕燕;陈珩;魏国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益心舒胶囊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西药规范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心舒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西医心功能状态、血流动力学指标,使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射血分数(EF)、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结果 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心脏彩超检测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症状,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方案.益心舒胶囊可能具有一定程度控制和逆转心室重构的作用.

    作者:顾宁;黄燕;汪静;邵中兴;张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甲泼尼龙联合鞘内注射激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DXM)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MP冲击上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每周2次,每次鞘内注射地塞米松10 mg,10次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脑脊液(CSF)中蛋白含量及细胞学动态变化,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CSF蛋白含量恢复至正常及CSF细胞学检查免疫活性细胞减少至恢复正常的时间较对照组提前1周~2周;治疗组治疗后S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作者:谷玉平;何小燕;陈俊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0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疏血通组(n=55)与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疏血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 mL/d,疗程为10 d.观察胸痛缓解情况、心电图变化及对血液流变学、hs-CRP的影响.结果 两组胸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明显改善(P<0.05),但疏血通组较对照组胸痛症状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与疏血通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和89.1%(P>0.05).两组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力率、纤维蛋白原均明显改善 (P<0.05),疏血通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P<0.05).疏血通组治疗后hs-CRP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力率、纤维蛋白原,而且可明显降低hs-CRP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及抗炎可能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机制.

    作者:阿荣;任保军;张迎军;王春燕;王悦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冠心病与炎症反应

    冠心病(CHD)的病变特征是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后,血液中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其深部成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但在发展成为CHD的病人中,只有1/2的人表现为血脂增高[1].

    作者:官春梅;王默然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人们对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心力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RAS)和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SAS)活性增高,其兴奋作用将加速心力衰竭低排状态时心肌细胞死亡,血管收缩增加后负荷,进一步减少心排血量.后负荷增加心脏工作负荷也加速了心肌细胞的死亡.

    作者:王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分析肾上腺素致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 以肾上腺素(Adr) 皮下注射法建立大鼠血瘀模型,对比不同的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和给药周期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确定佳的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不造模)、急瘀1 d组(Adr 1.8 mg/kg皮下注射加冰水浸泡1 d)、急瘀2 d组(Adr 1.8 mg/kg注射加冰水浸泡2 d)、慢瘀小剂量组(Adr 0.1 mg/kg注射7 d)、慢瘀中剂量组(Adr 0.3 mg/kg注射7 d)、慢瘀大剂量组(Adr 0.9 mg/kg注射7 d).用血液黏度仪检测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用红细胞变形/聚集仪检测红细胞变形和聚集指数;用血凝仪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慢瘀小、中剂量组可见大鼠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急瘀1 d组可见低切变下全血黏度升高(P<0.05),急瘀1 d组和急瘀2 d组可见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增加(P<0.01),急瘀2 d组和慢瘀大剂量组可见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瘀证动物模型成功与否与所用的肾上腺素剂量、给药周期和给药方式密切相关.Adr 0.3 mg/kg注射7 d和Adr 1.8 mg/kg注射加冰水浸泡2 d大鼠出现血液流变学变化更加明显,可分别作为气郁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的动物模型.

    作者:赵玲;魏海峰;李雅莉;张丽;李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表现、中西医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于癫痫持续状态及频繁发作者,迅速控制发作,首选地西泮10 mg静脉注射,无效时可重复1次;口服西药托吡酯、中药汤剂,直至临床症状完全改善.结果 28例中治愈12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9%.结论 中药配合托吡酯治疗,既能减少脑血管病继发癫痫不良反应,又能提高其疗效.

    作者:巫祖强;刘吉昌;粟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氧化应急产物、炎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产物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丙二醛(MD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1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或伴软斑块形成患者,按颈内-中膜厚度(IMT)或斑块形成分为单纯IMT增厚组(A组,71例)、单发斑块形成组(B组,69例)、多发斑块形成组(C组,73例).另外选择IMT正常健康组(D组)70名.观察各组hs-CRP、ox-LDL、MD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随IMT增厚及斑块的增加,hs-CRP、ox-LDL、MDA浓度逐渐升高(P<0.05或P<0.01).结论 ox-LDL、MDA、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韩召展;董会文;任会远;郭占胜;刘爱军;刘希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缬沙坦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5例

    目的 观察缬沙坦和美托洛尔(倍他乐克)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89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和倍他乐克治疗.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95.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缬沙坦和倍他乐克联用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而且副反应少,可降低病死率和再住院率.

    作者:严士荣;郭维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PWV、ABI、IMT与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血管结构功能指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8年9月-2009年7月入住山西博爱医院心内科怀疑冠心病患者的血管结构功能指标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血管结构功能指标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PWV、ABI、IMT与冠脉造影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血管结构功能指标可用于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

    作者:齐杰;韩清华;马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必要时分支置入支架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67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采用必要时分支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采用主支置入支架,分支是否置入支架视分支开口被挤压的情况而定的手术策略,观察手术即刻及术后12个月临床疗效及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手术后即刻成功率97.01%(2/67),住院期间无MACE发生,术后12个月随访无症状者60例(89.6%),发生稳定型心绞痛2例(3.0%),不稳定型心绞痛5例(7.5%),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3.0%),再次行PCI术患者4例(6.0%).结论 分叉病变采用必要时分支支架置入术的手术策略,短期观察安全有效.

    作者:马洪山;白如冰;顾成圻;张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中褪黑素受体和多效蛋白的表达

    目的 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并探讨分化过程中多效蛋白(PTN)和褪黑素(Mel)受体亚型MT1、MT2 mRNA的表达,以探索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特性和机制.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加贴壁培养法分离成人MSCs,原代和传代培养.取第6代MSCs设对照和实验组进行诱导,诱导后30 min至3 d,观察细胞形态并计数.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法测定分化后细胞神经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诱导前、诱导后12h PTN和MT1、MT2 mRNA的表达.结果 接种24 h后MSCs开始贴壁,呈圆形或椭圆形.3 d后可见梭状细胞呈集落状生长,10 d~14 d融合.第5代~第6代时呈现较均一的成纤维细胞样形态.诱导后胞体向胞核收缩;出现双极及多极细胞.12 h变形细胞增多,细长突起相互连接.24 h后变形细胞增多不明显.诱导后12 h大部分细胞表达NSE、MAP-2,未检测到GFAP的表达.实验组诱导后12 h细胞有PTN和MT1mRNA的表达.结论 PTN和Mel信号传导可能参与调控了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

    作者:连霞;李丽;李光来;李东芳;王荔;薛国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黄连温胆汤合失笑散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8例

    目的 观察黄连温胆汤合失笑散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1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黄连温胆汤合失笑散,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缓解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的心肌缺血表现、降低hs-CRP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连温胆汤合失笑散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剂,降低血浆hs-CRP水平可能是其中机制之一.

    作者:李景君;王蕊;徐京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西医学研究概况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感染病毒引起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为主的疾病.该病是嗜心肌病毒引起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发病机制与病毒的直接作用有关,包括急性病毒感染及持续病毒感染对心肌的损害;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以及多种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等介导的心肌损害和微血管损伤等.

    作者:郭洁梅;陈金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奇智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和ICAM-1mRNA 表达的影响

    目的 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304)进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其转录水平(ICAM-1mRNA)表达的离体实验研究,观察奇智方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ICAM-1;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ICAM-1mRNA.结果 中药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ICAM-1蛋白分子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明显使缺氧/复氧后细胞ICAM-1mRNA下调,与缺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奇智方抑制缺氧/复氧后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CAM-1和ICAM-1mRNA,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完整和功能正常,可能是其免疫抑制机理的分子基础之一.

    作者:张淑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