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梁琨

关键词:米氮平, 舍曲林, 老年抑郁症
摘要:探讨米氮平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以舍曲林为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2003年12月至2005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首次发病年龄≥60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AMD,17)≥18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严重自杀企图者.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为验证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以氯氮平为对照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向智国;杜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时点调查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精神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其演变.方法:采用一日法对上海精神卫生中心679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精神药物应用状况进行调查,将其结果与2004年和2002相比较.结果:精神药物的使用频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型精神药物的使用正在逐渐增多;精神药物的使用剂量基本都在安全范围之内.结论:精神药物应用的多样性已是一种趋势.

    作者:陈俊;王红星;徐鹤定;王祖承;方贻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甘露醇治疗抗精神病药致便秘

    我们以甘露醇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便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均为我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科住院患者;≥3 d无自主排便;未合并其他导泻药,24 h内未灌肠;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无胃肠道疾病及脱水;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作者:刘守波;刘文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奎硫平合用氯硝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奎硫平合用氯硝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以氯丙嗪和氯氮平为对照.方法:182例精神分裂症急性中度兴奋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合用氯硝西泮(62例,简称合用组),氯丙嗪(60例,氯丙嗪组)和氯氮平(60例,氯氮平组)治疗,疗程1周.治疗前及治疗1周末评估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PANSS-EC)和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结果:合用组的疗效与氯丙嗪组、氯氮平组比较,均获得明显改善,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氯丙嗪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高于合用组和氯氮平组(P<0.01).氯氮平组嗜睡、便秘、流涎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高于合用组和氯丙嗪组(P<0.05).结论:奎硫平合用氯硝西泮可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中度兴奋患者,与氯丙嗪和氯氮平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康明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氯氮平和奎硫平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

    目的:了解氯氮平和奎硫平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氯氮平、奎硫平对血清催乳素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氯氮平、奎硫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影响均不明显;氯氮平对体质量(体重)的影响显著大于奎硫平.

    作者:杨勇超;马中华;郜晓辉;张淑芳;吴滔;刘文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有无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患者防御方式研究

    目的:探讨伴与不伴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患者的防御方式.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21例不伴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患者、26例伴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患者和37名健康对照者评估其防御方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伴或不伴广场恐怖患者退缩和躯体化及伴无能之全能和交往倾向得分均显著增高,而幽默得分显著降低;伴广场恐怖的惊恐患者投射、分裂得分和不成熟防御方式总分,以及反作用形成、理想化、假性利他等得分及中间型防御方式总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成熟防御方式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伴与不伴广场恐怖的患者使用不成熟和中间防御方式增多,而使用成熟防御方式减少;伴广场恐怖患者尤其使用防御方式不当,且与其对场所恐怖的严重程度及病程无关.

    作者:吴东辉;胡赤怡;胡纪泽;余常红;林雄标;翁茵茵;周云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抑郁症患者脑电超慢涨落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活动变化.方法:应用中国北京ML-2001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通过对14例抑郁症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脑电超慢涨落图(EFG),分析其谱线变化来反映脑内神经递质活动变化.结果:14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脑内神经递质值与正常值对照比较,其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均降低,但以ACh、DA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及抗抑郁药治疗2、4周EFG值比较,其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明显降低,而5-HT、ACh、DA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脑内神经递质GABA、Glu、5-HT、ACh、NE、DA间的协同不良可能导致了抑郁症发作,抗抑郁药治疗后脑内神经递质变化较大,单胺类递质活性增强.

    作者:郭春荣;许维春;唐卫东;马德林;岳晓斌;谢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探讨米氮平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以舍曲林为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2003年12月至2005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首次发病年龄≥60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AMD,17)≥18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严重自杀企图者.

    作者:梁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精神疾病患者家庭暴力行为的预测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精神疾病患者家庭暴力行为相关因素.方法:应用人口学资料、既往史、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人格诊断问卷(PDQ4+)早年不良家庭环境问卷等对38例具有家庭暴力行为和40例无家庭暴力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以下各项差异显著:有既往攻击行为史及酒滥用史,早年不良家庭环境,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病史,BPRS总分、敌对猜疑、焦虑抑郁,PDQ4+中人格障碍等因素.结论:精神病理症状、心理社会因素和病理性人格障碍与家庭暴力行为明显关联,可作为其主要预测因子.

    作者:庄佳;杨德兰;杨林;付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8例儿童社交恐惧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治疗儿童社交恐惧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3~12岁的社交恐惧症儿童进行综合心理治疗和小剂量的药物治疗.结果:痊愈10例,好转6例,无效2例.结论:根据社交恐惧症儿童身心特点和家庭、社会环境,针对性地进行综合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李秋丽;王颖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舒必利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以舒必利联合小剂量氯氮平与单一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系2002年至2004年期间的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总分≥35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者;临床化验指标均正常.共8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

    作者:何燕飞;谢汪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提纲(下)

    5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躁狂症、抑郁症、躁郁症3种类型;往往呈间歇性发作,在完全缓解或间歇期,皆应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

    作者:贾谊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米氮平对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门诊和住院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组在治疗1、2周末HAMD、CGI-SI评分显著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治疗6周时两组临床疗效相似.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米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起效较快.

    作者:邹建华;景燕玲;宋康萍;胡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锂中毒与血液透析治疗

    介绍锂代谢的生理机制,锂中毒的类型,临床表现,并介绍了锂中毒的血液透析治疗.

    作者:贺佳丽;罗小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网络瘾个案报告

    报告7例网络瘾的典型案例.

    作者:师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抗精神病药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垂体-性腺轴的影响

    目的:研究氯丙嗪、利培酮、奎硫平及奥氮平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垂体-性腺轴的影响.方法:88例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丙嗪组、利培酮组、奎硫平组及奥氮平组,检测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睾酮(T)的水平变化.结果:氯丙嗪组治疗8周后,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利培酮组在治疗4周及8周后PRL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T及L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奎硫平组在治疗4周及8周后血清PRL、LH、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奥氮平组治疗4周后PR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即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奎硫平对垂体-性腺轴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作者:曹栋;谢世平;陈启豹;袁勇贵;方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致强迫症状1例

    1病例患者,女性,20岁,因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住院治疗,症状缓解.1年余后突然出现谵妄状态,诊断狼疮性脑病,经治疗后好转.

    作者:王儒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在于名称招牌,而在于自强自信

    对一些精神病院、精神疾病的改名提出讨论,认为不必过于看重名称,主要应增强信心,苦练内功,提高素质,外树形象,力求自强自信为好.

    作者:刘铁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1%和88.9%,两组间治疗前后PANS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阿立哌唑组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邹旭辉;孙录;黎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产后抑郁症对照研究

    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用西酞普兰进行对照治疗.1对象和方法为2002年10月至2005年5月在我院女病区住院的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分;产后4~120d;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共36例,按顺序用随机表单双数分为西酞普兰组及阿米替林组各18例.

    作者:于晶妮;柴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主管: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