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综合医院精神卫生培训调查

吴绍敏;于德华;杨庆诚

关键词:综合医院, 精神卫生
摘要:目的:通过对上海市综合医院的临床医师所接受精神卫生培训以及开展精神卫生工作意向等进行调查,为探讨改善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现状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在上海市二家分别设立和未设立精神卫生服务科室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分别对130名和107名临床医师进行了统一调查.结果:已开设精神卫生科室的医院在患者精神问题会诊率,临床医师在接受精神卫生培训,掌握精神卫生知识程度,以及对开展精神卫生服务的工作意向等方面均显著优于未开设精神卫生科室的医院.结论:需要提高各级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的能力,在综合医院中设立精神卫生机构至关重要.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文拉法辛治疗糖尿病伴抑郁30例分析

    现以文拉法辛治疗糖尿病伴抑郁,报告如下.

    作者:姜浩;仲海珍;许作刚;王彦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运动疗法对抗精神病药所致体重增加的影响

    抗精神病药所致体重增加已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尝试着探讨运动训练对抗精神病药所致体重增加的影响.

    作者:龙浩文;黄华;吴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舍曲林治疗产后抑郁症对照研究

    自2000年起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安翠霞;孙瑞华;范彦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Tourette综合征

    新型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Tourette综合征刚刚起步,为此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现查阅了近5年的相关文献,并对此领域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崔永华;郑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异位妊娠妄想1例

    妊娠妄想在精神科并不多见,而异位妊娠妄想尚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如下.

    作者:李智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肝豆状核变性伴强迫症状1例

    报道1例肝豆状核变性(HLD)伴强迫症状者.患者男性,18岁.因多虑,强迫洗手、计数等2个月而首次住院.

    作者:张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评估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以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各30例,治疗4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结果: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相仿,米氮平起效较快.主要不良反应为体重增加;帕罗西汀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恶心等.结论:米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并可改善睡眠的抗抑郁药.

    作者:赵宏;徐秀杰;王雅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心电图影响的比较

    现对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引起心电图的改变作一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王树阳;牛俊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年期脑卒中后抑郁与病灶关系

    目的:探索老年期脑卒中后抑郁症状(PSD)的发生与病灶的关系.方法:对86例老年期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病灶定位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大脑左侧前部及皮层部病灶患者PSD发生率高,程度严重.结论:对上述部位脑卒中患者早期做好心理治疗,防止抑郁发生.

    作者:李志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抗精神病药致血糖改变与体重体脂指标关系

    目的:分析首次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APS)急性期治疗期间血糖改变及其与体重体脂指标间的关系.方法:测定46例患者(男27例,女19例)APS单药治疗10周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观察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率(WHR),并采用磁共振测定其中40例患者治疗前后腹部脂肪分布.结果:患者治疗10周后餐后2 h血糖明显增高,葡萄糖耐量低减(IGT)发生率增加.治疗前餐后2 h血糖水平与体重体脂指标呈正相关;治疗10周后,餐后2 h血糖水平与体重体脂指标无相关.结论:APS急性期治疗可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异常;血糖水平改变与体重增加及体脂沉积有关.

    作者:牟晓冬;张志珺;姚志剑;刘文;孙静;侯钢;张心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焦虑障碍的中医治疗及展望

    1焦虑症1.1电针疗法电针疗法与传统针法相比,他可以根据治疗需要,准确、连续地调整刺激量,从而提高疗效[1].采用主穴:神门、百会、印堂、三阴交、足三里、大椎.配穴:心胆气虚,配心俞、胆俞;心脾血虚,配心俞、脾俞;心肾不交,配心俞、肾俞、太溪;肝阳上亢,配肝俞、太冲.

    作者:苏占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患者精神障碍的治疗

    帕金森病(PD)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为此我们在PD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报告如下.

    作者:戴光明;肖燕;代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干预组为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辅以心理和社会综合干预措施,50例与之匹配的对照患者单用药物治疗.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进行随访评定.结果:干预组随访时PANSS阴性量表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SDSS的职业和工作、家庭外社会活动、家庭职能、个人生活自理、责任性和计划性5项因子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

    作者:李永远;吴天诚;李鸣;汤臻;李益民;颜维亚;陆长英;朱宏亮;安源;蒋彩霞;陆丙根;陈建华;杨之江;顾永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共患焦虑障碍的研究

    目的:了解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焦虑障碍的共病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精神分裂症41例和抑郁症40例,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B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进行评定. 结果:抑郁症与焦虑障碍的共病率为50.0%,精神分裂症与焦虑障碍的共病率为29.3%.LSAS与HAMA呈正相关(r=0.465).有关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患焦虑障碍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可排除药源性焦虑.结论:对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共患焦虑障碍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季建林;徐美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上海综合医院精神卫生培训调查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综合医院的临床医师所接受精神卫生培训以及开展精神卫生工作意向等进行调查,为探讨改善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现状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在上海市二家分别设立和未设立精神卫生服务科室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分别对130名和107名临床医师进行了统一调查.结果:已开设精神卫生科室的医院在患者精神问题会诊率,临床医师在接受精神卫生培训,掌握精神卫生知识程度,以及对开展精神卫生服务的工作意向等方面均显著优于未开设精神卫生科室的医院.结论:需要提高各级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的能力,在综合医院中设立精神卫生机构至关重要.

    作者:吴绍敏;于德华;杨庆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酒中毒与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比较分析

    对酒中毒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进行比较分析,为预防自杀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何川;牛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临床观察

    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PAMID)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江;高淑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的研究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的特点.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对20例抑郁症患者及18例正常对照者局部脑血流灌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抑郁症组双侧基底核、双侧额叶、左颞叶及左枕叶局部血流低灌注;抑郁症组与对照组左右大脑半球局部血流灌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存在低灌注,但未发现局部脑血流低灌注有侧化现象.

    作者:兰光华;赵海园;徐峰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躁狂症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研究

    目的:了解躁狂症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方法:对20例躁狂症患者的血清NO水平进行检测,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进行评定.以18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结果:躁狂症组的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NO水平与BRMS分之间未发现有相关性.结论:躁狂症患者存在相对较高的血清NO水平,可能是躁狂发作的病理生理基础.

    作者:张文跃;王新达;黄宏;陶建荣;徐慧芊;宣春明;韩晓东;杨健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编辑:近又收到由11个医疗单位14位作者所写的11篇关于精神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面的稿件,予以整理后作为笔谈综合刊出.

    作者:杨春华;孙兆庆;胡春霞;彭元宏;姜远林;谭建存;陈列;朱良君;邵亚琴;李智勇;魏勇;程尊军;王仁义;张立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主管: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