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防治领域的应用

郝燕萍;李彩红

关键词:中医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 并发症防治,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中老年人, 人类健康, 急危重症, 脑实质, 内出血, 多发病, 常见病, 危害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在高血压情况下发生的脑实质内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危重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1].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颈性眩晕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8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服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同时加服尼莫地平片;对照组31例,只服用尼莫地平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施惠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帕金森氏病抑郁与综合评分量表研究

    目的 探讨帕金森氏病(PD)抑郁与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UPDRS评分相结合对30例早中期帕金森氏病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按HAMD量表及评定标准,PD患者中合并抑郁20例,占66.7%.其中以强直/运动迟缓为主占60.0%(12/20);以震颤为主占40.0%(8/20),行HAMD分值与H-Y分期、运动功能评分相关性分析示:HAMD评分与H-Y分期、运动功能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PD抑郁患者多以强直/运动迟缓为主;随着病情的进展.抑郁会变得越来越重,运动功能障碍尤为明显.

    作者:李志强;牛小媛;高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炙甘草汤加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炙甘草汤加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5例),两组均、用西药强心、利尿减轻心脏负荷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炙甘草汤加味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及心脏超声变化,治疗12个月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炙甘草汤加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杨红亚;段彦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方法 选阴虚阳亢与阴阳两虚证的老年高血压痛患者各30例,检测偶测和动态血压参数、血栓前状态指标、靶器官损害指标(左室质量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阴阳两虚型中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左室质量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尿微量白蛋白高于阴虚阳亢型(P<0.01),而在平均收缩压夜间下降率、平均舒张压夜间下降率方面却低于阴虚阳亢型(P<0.01).平均收缩压夜间下降率和尿徽量白蛋白指标与两证型均有关.结论 血压参数、血栓前状态与靶器官损害指标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可作为两型辨证的基础.平均收缩压夜间下降率和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有助于判别阴虚阳亢与阴阳两虚证.

    作者:邹襄谷;陈国通;陈比特;邱山东;顾衡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128例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诊断及治疗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经手术治疗的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8例均经手术治疗,预后良好118例(92.2%),发生并发症10例(7.8%).结论 对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病人,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即应施行手术治疗.

    作者:邢守光;范益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养血清脑颗粒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肾损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效果和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将68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养血清脑颗粒12.0 g/d,加依那普利10 mg/d;对照组34例,给予依那普利10 mg/d加左旋氨氯地平2.5 mg/d治疗,观察30 d.资料收集包括血压、心率、尿微量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清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30~200)mg/L定为尿微量蛋白阳性(胶体金免疫法,小旋风特种蛋白分析仪).结果 两组均能显著降低收缩期高血压分别为治疗组尿微量蛋白排泄为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不但有控制血压疗效,并具有肾功能保护作用.

    作者:秦惠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复方丹参滴丸、硫酸镁对子痫前期患者母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 比较复方丹参滴丸、硫酸镁对子痫前期患者治疗前后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MDA)、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I2(PGI2)、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变化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用复方丹参滴丸、硫酸镁分别治疗中度子痫前期患者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SOD、MDA、TXA2、PGI2、NO、ET、平均动脉压、产后出血、胎心率异常、新生儿窒息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B组治疗前后SOD分别为(157.7 mg/L±6.7 mg/L与246.7 mg/L±5.8 mg/L,167.1 mg/L±6.7mg/L与245.1mg/L±6.6 mg/L),MDA为(15.4 mmol/L±2.1 mmo l/L与8.7 mmol/L±2.4 mmol/L,12.6 mmol/L±4.4mmol/L与8.3 mmol/L±1.3 mmol/L),两组SOD、MDA、NO、EF、TXA2、PGI2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8.33%与8.33%(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硫酸镁治疗均能改善母血中SOD、MDA、N0、ET、TXA2、PGI2水平.

    作者:李智泉;王晨虹;张铨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PCI术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观察冠心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HRV变化,评估PCI对冠心痛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70%定为中度狭窄组(43例),>70%定为重度狭窄组(22例),结合临床情况排除冠心痛诊断者50例作为正常组.术前行24 h动态心电图,计算HRV时域指标.结果 中、重度狭窄组HRV指标中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均低于正常组(P<0.05),重度狭窄组HRV指标中SDNN、sDANN显著低于中度狭窄组(P<0.05).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适合PCI的患者65例,于PCI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分别测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PCI术后3个月HRV中SDNN、SDANN和高额均较术前改善显著(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HRV的降低与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有关.

    作者:杨德辉;许晓琼;朱新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中医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涵盖了从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状态.

    作者:刘红樱;蒋跃绒;史大卓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浅低温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手术346例分析

    1997年11月-2008年7月,采用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手术346例,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新卫;秦太昌;郭林静;梁法禹;张涌;李俊;任梅惠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自由基清除剂NXY-059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继心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第三大常见的死亡原因.在我国,随着人口老年化的趋势,卒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增高.

    作者:冯飞;姜亚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非透视下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评价透视与非透视下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别在透视和非透视下,将普通双极心内膜临时起搏电板经左锁骨下静脉置入右心室对89例患者进行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结果 透视下47例患者起搏全部成功,非透视下42例患者38例起搏成功,4例失败,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非透视下明显省时.结论 非透视下紧急心脏临时起搏安全有效、省时,与透视下临时起搏比较疗效接近,在抢救严重心动过缓、心搏停止时可作为一项常规急救措施应用.

    作者:周长高;王连生;葛恒松;吴开霞;李勇;陈尚英;鲍旭;李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痛(EH)患者中医证候与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对333例住院EH患者行中医辨证和身高、体重、血糖、血脂测定.333例EH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9组,另外根据虚实辩证及夹痰、夹瘀辨证原则进行辨证分组.结果 333例EH患者中医辨证分为9组.各组合并代谢综合征情况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虚实辨证将333例EH患者分为单纯虚证、单纯实证、虚实夹杂证3组,3组合并代谢综合征情况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夹痰、夹瘀不同将333例EH患者分为夹痰证、夹瘀证、夹痰夹瘀证、非夹痰夹瘀证4组.4组合并代谢综合征情况经χ2检验,夹痰夹瘀证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多于夹痰证(P<0.01).结论 EH患者痰瘀互结可能促进多代谢异常的出现和发展,临床上可以在辩证论治的同时,通过加强化痰、活血化瘀之力以控制血压和纠正多代谢异常.

    作者:石洁;胡元会;尹倚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丹参多酚酸盐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氧化应激指标和脑钠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氧化应激和脑钠肤(BNP)的影响.方法 苏中幼猪21只,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3组均经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后,高剂量组予250 mL 5%葡萄糖加入400 mg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组予250 mL 5%葡萄糖加入200 mg丹参多酚酸盐,结扎后当天开始经静脉途径静脉输注.对照组经静脉途径应用250mL静脉输注,均为1次/天,疗程7d.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肤过氧化物酶(GSH-Px)及BNP的水平;造模后4周行门控心肌显像评价心功能.结果 对照组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表现为血浆中SOD和GSH-Px活力下降(P<0.05).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抗氧化酶(SOD和GSH-Px)活力升高(P<0.05).两治疗组心功能高于对照组,在1个月实验终点,血浆中BNP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的BNP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6,P<0.05).结论 经静脉途径维持应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降低血浆BNP水平,具有氧自由基清除活性,可阻断心肌梗死后的氧化应激状态,促进梗死心脏心功能改善,对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张殿福;王明伟;王连生;唐建金;陈波;王伟;杨志健;曹克将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可避免的结局.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

    作者:张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胰岛素抵抗与缺血性脑卒中大小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危险因素间的关系,以及胰岛素抵抗与缺血性脑卒中大小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评价研究组及对照组的胰岛素抵抗程度,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不同血管病变组中轻、重型胰岛素抵抗亚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FDS)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胰岛素抵抗程度与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急性期/恢复期的ISI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ISl与血压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线性相关.入院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TCI)中重型胰岛素抵抗亚组患者CNFDS较轻型亚组高;腔隙性脑梗死(LCI)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其与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卒中危险因素相关.

    作者:赵晓红;蒋绍军;谈跃;徐勉;饶碧云;姚传荣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早期降压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降压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发病后6 h内住院确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4例,早期进行积极降压治疗,并对入院时以及发病后28 d和90 d采集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与入院时比较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BI)、欧洲生活质量评分(EQ-5D)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早期降压治疗能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近期预后.

    作者:潘英;郭建军;梁睿;林清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疏血通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ET-1及sICAM-1的影响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探讨疏血通注射液防治冠心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常规西药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15 d后进行疗效评估,观察血浆ET-1、sICAM-1、TNF-α和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ET-1、sICAM-1、TNF-α、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可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ET-1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因子sICAM-1、TNF-α、P-选择素的水平有关.

    作者:张艳玲;周苏宁;王滨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养肝益水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相关机制初讨

    目的 初步探讨养肝益水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机制.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服用降压药至血压达标或正常值,治疗组同时服用养肝益水颗粒8周,观察治疗后测尿五项蛋白[微量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IgG)、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肾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s)、阻力指数(RI)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各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β2-MG、Alb、α1-MG、TRF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IgG治疗后均减少,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Vs、RI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s、RI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肝益水颗粒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活性物质、免疫功能、改善肾脏缺血,从而达到降压、改善肾小管及肾小球功能,保护肾脏超微结构,减少尿蛋白有关.

    作者:丁碧云;汪玲;董梅;邵正斌;许祖建;戴小华;顾健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通心络胶囊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胶原网络重构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时链脲佐茵素(STZ)糖尿病大鼠心肌Ⅰ型和Ⅲ型肢原阳性表达及含量、细胞转化因子(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 制备STZ糖尿病大鼠38只,随机分为STZ对照组、胰岛素组、通心络组,另取同月龄Wistar大鼠10只(正常大鼠组),分别灌胃8周.制备心肌切片,免疫组化检测胶原Ⅰ、胶原Ⅲ阳性面密度比值代表其表达程度,取心肌匀浆,酶联免疫方法测定心肌Ⅰ型、Ⅲ型胶原及TGF-β1含量.结果 通心络组与STZ对照组血糖无明显变化.与正常大鼠组比较,STZ对照组心肌胶原Ⅰ阳性面密度比值明显增高(P(0.01),胶原Ⅲ阳性面密度比值明显降低(P(0.01),心肌匀浆胶原Ⅰ含量明显增高(P<0.01).胶原Ⅲ含量降低(P<0.05),心肌胶原Ⅰ/Ⅲ比值明显增高(P<0.01),TGF-β1含量降低(P<0.01);与STZ对照组比较,通心络组胶原Ⅰ阳性面密度比值降低趋势,胶原Ⅲ阳性面密度比值明显升高(P<0.05),胶原Ⅰ含量明显降低(P<0.01),胶原Ⅲ含量升高(P

    作者:李晓;姜萍;张勇;姜月华;林海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