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任亚青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细菌性肺炎
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肺炎合并脓毒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灵宝市中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3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4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血清PC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CRP水平.比较两组血清PCT、CRP水平,分析血清PCT、CRP单独及联合检测细菌性肺炎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PCT、CRP联合检测细菌性肺炎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PCT、CRP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与CRP联合检测细菌性肺炎,可提高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具有较高检测价值.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镇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2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根据主视眼是否为弱视眼分为观察组(主视眼组)与对照组(非主视眼组),各41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同量治疗(目力训练、视觉刺激、戴镜等),对比两组治疗1、3、5、7个月后治愈情况以及视力矫正进步行数.结果 观察组治疗1、3个月后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5、7个月后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视力进步行数为(2.49±1.12)行,多于对照组的(1.82±0.71)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视力进步行数为(3.08±1.42)行,5个月后为(3.23±1.47)行,7个月后为(3.41±1.45)行,与对照组的(2.98±1.37)、(3.21±1.46)、(3.39±1.39)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量治疗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短期内对主视眼有较好治疗效果,且视力进步行数显著增多.

    作者:张拓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于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50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血压水平.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小于对照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可有效调节血压水平,减少颈动脉斑块面积,减缓颈动脉粥样硬化趋势.

    作者:张晓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聋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神经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营养素+药物疗法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常规营养素+药物疗法+声频共振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0 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纯音听阈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46%(64/65)]高于对照组[80.00%(5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黏度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观察组纯音听阈值[(73.15±3.72)dB]与对照组[(73.49±4.32)d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纯音听阈值为[(41.39±8.35)dB和(52.69±10.13)dB],两组纯音听阈值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频共振疗法治疗神经性耳聋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降低纯音听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马金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8例脊柱结核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及病室管理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及病室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鲁玉;李艳鑫;赵丽姣;王金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胎儿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唇腭裂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120例超声筛查出的非综合征性唇腭裂胎儿(观察组)和120例非唇腭裂胎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可能导致唇腭裂发生的5项因素(孕妇孕早期不良接触史、感染史、用药史、孕妇叶酸服用不足、唇腭裂家族史)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THFR基因C677T基因型;对上述因素进行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观察组孕早期不良接触史、感染史、用药史、叶酸服用、唇腭裂家族史和MTHFR基因多态性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孕早期不良接触史、感染史、用药史、孕妇叶酸服用不足、唇腭裂家族史和MTHFR基因多态性是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孕早期感染、叶酸服用不足、唇腭裂家族史和MTHFR基因突变的人群归因危险度依次为39.0%、50.5%、46.4%、40.7%.结论 孕妇孕早期不良接触史、感染史、用药史、孕妇叶酸服用不足、唇腭裂家族史、MTHFR基因突变是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娟;郭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的影响

    目的 探究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对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虞城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治疗的5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阴道哑铃训练,观察组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盆底肌力.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Ⅳ级、Ⅴ级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的平均电压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可有效提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盆底肌力,改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的平均电压.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腹斜切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疼痛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刘军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比较研究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商丘市立医院传染病科收治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阿德福韦酯治疗,予以观察组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TB、PT水平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比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疾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并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李娟;邢秀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正畸联合种植义齿对伴错牙合畸形单个牙缺失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正畸联合种植义齿对伴错牙合畸形单个牙缺失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伴错牙合畸形单个牙缺失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予以对照组种植修复术治疗,予以观察组正畸治疗+种植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生活质量(OHIP-14)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正畸+种植义齿联合应用于伴错牙合畸形单个牙缺失患者疗效显著,可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96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文拉法辛治疗,给予观察组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小于对照组,BMI指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抑郁程度,提高体质量指数.

    作者:徐保锋;娄渊敏;任朝晖;路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效果

    目的 分析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效果.方法 选择许昌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尼妥珠单抗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CR 9例,PR 15例,SD 4例,PD 6例,总有效率为70.59%(24/34);观察组CR 18例,PR 13例,SD 2例,PD 1例,总有效率为91.18%(31/34).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发热、心电图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光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附院大肠癌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21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患者血CEA水平,根据血CEA水平将患者分为CEA变化组(57例,化疗前后CEA下降≥5.5 ng/ml)和CEA不变/微变化组(161例,化疗前后CEA下降<5.5 ng/ml),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辅助前后结直肠患者血清CEA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新辅助前后血清CEA变化与肿瘤浸润深度、CA199水平、神经侵犯、分化程度、远处转移、肛距具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分析:肿瘤浸润深度、CA199水平、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 肿瘤浸润深度、CA199水平、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CEA变化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朱浩;袁伟堂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治疗不孕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荥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不孕症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和妊娠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双侧通畅7例,单侧通畅13例,总通畅率为42.55%(20/47);观察组双侧通畅13例,单侧通畅20例,总通畅率为70.21%(33/47).观察组患者术后输卵管总畅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妊娠率[27.66%(13/47)]高于对照组[6.38%(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对输卵管不孕症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输卵管阻塞情况,实现输卵管再通,对于恢复患者生育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郭佳;谢扎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与生存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晚期复发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132例原发性肝癌(HPC)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对术后早期及晚期复发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根据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及是否合并肝硬化进行分组,探讨不同亚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BCLC分期(HR=3.461,P<0.001)、TNM分期(HR=2.698,P<0.001)、门脉癌栓(HR=1.875,P=0.011)、血管侵犯(HR=2.254,P=0.001)、病灶数量(HR=1.951,P=0.008)、结节数量(HR=2.029,P=0.005)、肿瘤大小(HR=2.987,P<0.001)、AFP(HR=1.983,P=0.005)、ALT(HR=0.978,P=0.007)为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合并肝硬化(HR=4.718,P=0.033)、术前低白蛋白血症(HR=0.510,P=0.036)影响肝癌术后的晚期复发.生存曲线显示,AFP≥200 ng/ml的患者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99%、39.15%、30.29%,低于AFP<200 ng/ml的患者组;合并肝硬化的患者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82%、50.09%、33.67%,均低于未合并肝硬化组.结论 HPC患者的肿瘤直径、术前AFP水平、肿瘤结节数目等因素均影响肿瘤术后的复发,且合并肝硬化及高水平AFP(AFP≥200 ng/ml)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会明显缩短.

    作者:张劲夫;范正军;乔兵兵;孙涛;梁润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职工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值(2 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 h PBG及HbA1c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FBG、2 h PBG及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7.8%(35/45);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42/4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郭慧;师俊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HAMD、HAMA评分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HAMD、HAMA评分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抑郁症患者50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和丁螺环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HAMA、HAMD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抑郁症患者中采用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能使抗抑郁效果增强,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的症状,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刘金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2例P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治疗.采用Webeter量表评分评定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61%(31/41);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68%(38/4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患者采用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俊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CDFI联合血清AFP、CK水平检测在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肌酸激酶(CK)水平检测在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4例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妊娠晚期孕妇,根据产后证实结果分为无胎盘植入组(42例)和胎盘植入组(22例).对比两组血清AFP、CK水平,分析CDFI和血清AFP、CK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在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胎盘植入组血清AFP水平为(363.75±84.26)ng/ml,无胎盘植入组血清AFP水平为(242.67±33.68)ng/ml,胎盘植入组血清AFP水平高于无胎盘植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组血清CK水平为(132.47±34.68)IU/L,无胎盘植入组血清CK水平为(77.69±12.50)IU/L,胎盘植入组血清CK水平高于无胎盘植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特异度(88.10%)与CDFI(92.86%)和血清AFP(90.48%)、CK(88.10%)单一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敏感度、诊断准确率(95.45%、90.63%)高于CDFI(31.82%、71.88%)和血清AFP(45.45%、75.00%)、CK(50.00%、75.00%)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植入孕妇血清AFP、CK水平明显升高,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妊娠晚期孕妇产前接受CDFI联合血清AFP、CK水平检查有助于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作者:李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目的 研究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给予观察组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血肿清除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疗效显著,可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程.

    作者:姚俊恒;高永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全面性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全面性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4例肝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肝癌介入术治疗.对照组于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全面性护理.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消化道出血、穿刺点出血、急性肾衰竭、尿潴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22%(6/37)]低于对照组[40.54%(1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介入术围手术期予以全面性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作者:段思荻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