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保锋;娄渊敏;任朝晖;路多
目的 比较不同剂型吗替麦考酚酯(MMF)应用于肾移植术后早期受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行初次肾移植手术的35例肾移植受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服用的吗替麦考酚酯剂型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术后24 h内开始口服吗替麦考酚酯胶囊,观察组术后24 h内开始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剂量均为0.75 g/次,2次/d.于术后第5天检测两组服药前(0 h)及服药后0.5、1、1.5、2、3、4、6、8、10、12 h各时点MMF体内脱酯化后释放的霉酚酸(MPA)的血药浓度,比较两组MPA的谷浓度(MPA-C0)、峰浓度(MPA-Cmax)、达峰时间(MPA-Tmax)、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MPA-AUC0-12 h)及两组肾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MPA-Cmax[(10.65±4.59)ng/ml]低于对照组[(15.31±6.5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PA-C0、MPA-Tmax、MPA-AUC0-12 h、术后5 d肾功能及术后1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吗替麦考酚酯胶囊,肾移植术后早期受者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MPA峰浓度会有所降低,MPA血药浓度变化和近期疗效无明显变化,安全有效.
作者:王梦豪;王志刚;丰贵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70例哮喘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1a内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儿1a内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高于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哮喘患儿健康教育可增强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朱玉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长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8、IL-10、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依达拉奉与rt-PA静脉溶栓联合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晓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实施多点钻孔硬脑膜翻转贴敷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多点钻孔硬脑膜翻转贴敷术治疗的2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脑缺血区新生血管情况、影像检查结果及随访记录对该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一定改善,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术后无复发现象,脑梗死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脑缺血症状完全改善或者明显改善.8例患者术后进行DSA复检,每个骨孔均有向颅内生长的新血管生成.3例出血型患者手术治疗后未出现再出血现象.所有患者并发症状轻微,经简单处理出院时恢复正常.结论 多点钻孔硬脑膜翻转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宁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50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PEF、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咳嗽、胸闷、哮鸣音与气急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缩短其症状发作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敬领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镇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2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根据主视眼是否为弱视眼分为观察组(主视眼组)与对照组(非主视眼组),各41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同量治疗(目力训练、视觉刺激、戴镜等),对比两组治疗1、3、5、7个月后治愈情况以及视力矫正进步行数.结果 观察组治疗1、3个月后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5、7个月后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视力进步行数为(2.49±1.12)行,多于对照组的(1.82±0.71)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视力进步行数为(3.08±1.42)行,5个月后为(3.23±1.47)行,7个月后为(3.41±1.45)行,与对照组的(2.98±1.37)、(3.21±1.46)、(3.39±1.39)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量治疗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短期内对主视眼有较好治疗效果,且视力进步行数显著增多.
作者:张拓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给予异位妊娠患者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对其康复进程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唐河卫校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异位妊娠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观察组接受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阴道出血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较对照组[69.05%(29/4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及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4/43)]较对照组[30.95%(13/4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减少不良反应,促进康复进程.
作者:兰建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检测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26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根据致病菌分为细菌感染组(153例)和病毒感染组(113例),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2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的血清PCT与CRP水平,比较PCT与CRP检测对小儿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的特异度与敏感度.结果 细菌感染组PCT与CRP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毒感染组于对照组PCT与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与PCT检测由细菌引发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特异度分别为86.6%和91.7%,敏感度分别为85.7%和90.6%,组间诊断特异度与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RP与PCT检测,均可作为由细菌引发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慧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3.0T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HR-MRI)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1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行3.0 T HR-MRI扫描,观察斑块位置,测定斑块厚度,计算斑块面积比(斑块面积/斑块所在官腔的截面积)、血管重构率(斑块所在官腔的截面积/近远端正常血管面积平均值)及残腔率(剩余官腔面积/近远端正常血管面积平均值),并分析斑块面积比、血管重构率与残腔率的相关性.结果 81例患者中共检测出大脑中动脉斑块99个,其中环形斑块29个(29.29%),前下壁斑块23个(23.23%),前壁斑块14个(14.14%),前上壁斑块10个(10.10%),下壁斑块9个(9.09%),后壁斑块5个(5.05%),上壁斑块5个(5.05%),下后壁斑块3个(3.03%),后上壁斑块1个(1.01%).99处斑块厚度为0.3~3.5 mm,平均(1.37±0.49)mm.斑块厚度<0.5 mm者13处(13.13%),斑块厚度≥0.5 mm且≤1.5 mm者72处(72.73%),斑块厚度≥1.5 mm且≤3.5 mm者14处(14.14%).残腔率与斑块面积比呈负相关(r=-0.938,P=0.001),与血管重构率无关(r=-0.129,P=0.348>0.05).结论 3.0T HR-MRI可评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斑块分布、血管重构模式,结合3.0T HR-MRI可提高对缺血性卒中的预估,为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作者:王红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人本位整体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AMI患者98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行PCI治疗,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自我效能(GSES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SF-36、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给予行PCI治疗的AMI患者人本位整体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肺炎合并脓毒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灵宝市中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3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4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血清PC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CRP水平.比较两组血清PCT、CRP水平,分析血清PCT、CRP单独及联合检测细菌性肺炎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PCT、CRP联合检测细菌性肺炎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PCT、CRP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与CRP联合检测细菌性肺炎,可提高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具有较高检测价值.
作者:任亚青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评估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率异常的60例患者病例资料,后经冠状动脉造影与动态心电图进一步检查,发现≥1支主要冠状动脉分支狭窄患者为观察组,未见冠状动脉明显狭窄患者为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结果与ST段下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次数、心肌缺血总负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T段下移发生率为70.00%(21/30),对照组ST段下移发生率为26.67%(8/30),观察组ST段下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9,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心电图特征,利于提高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郭源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96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文拉法辛治疗,给予观察组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小于对照组,BMI指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抑郁程度,提高体质量指数.
作者:徐保锋;娄渊敏;任朝晖;路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系统化全面护理干预在果酸换肤治疗痤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痤疮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果酸换肤治疗,依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系统化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皮肤外观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痊愈25例,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4.48%(49/58);观察组痊愈31例,显效26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8.28%(57/5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皮肤外观不满意5例,满意20例,非常满意33例,满意度为70.69%(41/58);观察组患者对皮肤外观不满意5例,满意20例,非常满意33例,满意度为91.38%(53/58).观察组皮肤外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全面护理干预在果酸换肤治疗痤疮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皮肤状况,提高皮肤外观满意度.
作者:靳海莹;牛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神经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营养素+药物疗法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常规营养素+药物疗法+声频共振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0 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纯音听阈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46%(64/65)]高于对照组[80.00%(5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黏度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观察组纯音听阈值[(73.15±3.72)dB]与对照组[(73.49±4.32)d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纯音听阈值为[(41.39±8.35)dB和(52.69±10.13)dB],两组纯音听阈值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频共振疗法治疗神经性耳聋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降低纯音听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马金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负压引流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及皮下积液发生率的影响,为颅脑手术术后选择合适的引流装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8月新疆哈密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拟行颅脑手术的228例患者,按术后引流装置分为观察组(124例)和对照组(104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百多安负压引流管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压不闭引流管外接一次性引流袋引流.对比两组患者的颅内感染及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颅内感染发生率[2.42%(3/124)]低于对照组[7.69%(8/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下积液发生率[0.81%(1/124)]低于对照组[6.73%(7/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后采用负压引流可降低颅内感染及皮下积液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道清;高晓玲;党容伦;栗超跃;甘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封丘县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5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5例切口感染、2例胆管损伤、1例胆汁渗漏,并发症发生率为32.00%(8/25);观察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00%(1/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结论 与小切口手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张二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好发区域、二维声像图特征、血流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高频探头对患者颈部进行扫查,并将超声影像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12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中,超声诊断为颈部淋巴性结核74例,非淋巴性结核46例.80例患者确诊为浅表淋巴结结核,均经过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40例患者为非淋巴结结核.超声诊断灵敏度为90%,特异度95%.位于第一组淋巴结25例,第二组淋巴结45例,第三组淋巴结10例.结论 超声对浅表淋巴结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可将其诊断结果作为参考.
作者:杨莹莹;雷威;赵改萍;侯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中药师在中药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在民权县中医院就诊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中药药师指导,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费用为(2881.67±15.37)元,对照组为(3571.19±16.27)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1例变态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1/25),纠纷事件发生率为0.00%;对照组发生2例变态反应、4例中毒性反应、2例中毒性休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0%(8/25),纠纷事件发生率为24.00%(6/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纠纷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6.00%(24/25]高于对照组[68.0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药治疗过程中行临床中药师指导可有效降低治疗费用,减少不良反应及纠纷事件发生,提高满意度.
作者:赵玉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肌酸激酶(CK)水平检测在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4例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妊娠晚期孕妇,根据产后证实结果分为无胎盘植入组(42例)和胎盘植入组(22例).对比两组血清AFP、CK水平,分析CDFI和血清AFP、CK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在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胎盘植入组血清AFP水平为(363.75±84.26)ng/ml,无胎盘植入组血清AFP水平为(242.67±33.68)ng/ml,胎盘植入组血清AFP水平高于无胎盘植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组血清CK水平为(132.47±34.68)IU/L,无胎盘植入组血清CK水平为(77.69±12.50)IU/L,胎盘植入组血清CK水平高于无胎盘植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特异度(88.10%)与CDFI(92.86%)和血清AFP(90.48%)、CK(88.10%)单一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敏感度、诊断准确率(95.45%、90.63%)高于CDFI(31.82%、71.88%)和血清AFP(45.45%、75.00%)、CK(50.00%、75.00%)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植入孕妇血清AFP、CK水平明显升高,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妊娠晚期孕妇产前接受CDFI联合血清AFP、CK水平检查有助于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作者:李远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