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郭源水

关键词: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心肌缺血
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评估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率异常的60例患者病例资料,后经冠状动脉造影与动态心电图进一步检查,发现≥1支主要冠状动脉分支狭窄患者为观察组,未见冠状动脉明显狭窄患者为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结果与ST段下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次数、心肌缺血总负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T段下移发生率为70.00%(21/30),对照组ST段下移发生率为26.67%(8/30),观察组ST段下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9,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心电图特征,利于提高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组织学与细胞学在超声支气管镜诊断肺门及纵膈恶性病变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经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细胞学制片、组织病理学(HP)在诊断肺门及纵膈恶性病变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BUS-TNBA检查并经确诊的504例纵膈或肺门恶性病变的患者,统计比较传统细胞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LCT)涂片、HP诊断肺门及纵膈恶性病变的阳性率.结果 传统细胞学涂片、LCT涂片、HP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5.79%(382/504)、88.10%(444/504)及93.65%(472/504);HP诊断阳性率高于LCT涂片,且LCT涂片高于传统细胞学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肺门及纵膈恶性病变诊断中,LCT涂片标本易获得、诊断阳性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小倩;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宫下段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对凶险性前置胎盘行剖宫产分娩孕妇术后康复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宫下段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对凶险性前置胎盘行剖宫产分娩孕妇术后康复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行剖宫产分娩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予以对照组宫腔填纱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宫下段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术中、产后2、24 h出血量,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产后2、24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凶险性前置胎盘行剖宫产分娩孕妇行宫下段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减少患者出血量,安全性高.

    作者:王小蓓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术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STBI患者74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KPS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KPS及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STBI术后偏瘫患者优质护理,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朱小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2例P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治疗.采用Webeter量表评分评定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61%(31/41);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68%(38/4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患者采用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俊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妈富隆联合妇康片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妈富隆联合妇康片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商丘市梁园区中医院收治的50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口服安宫黄体酮片+妇康片治疗,观察组应用妈富隆+妇康片治疗,比较两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控制出血时间(29.82±11.05)d、完全止血时间(57.43±18.11)d;对照组控制出血时间(52.43±11.06)d、完全止血时间(76.58±14.87)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24/25)]高于对照组[68.0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妈富隆联合妇康片治疗可有效控制出血,缩短出血时间,效果显著.

    作者:辛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8例脊柱结核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及病室管理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及病室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鲁玉;李艳鑫;赵丽姣;王金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临床中药师在中药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中药师在中药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在民权县中医院就诊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中药药师指导,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费用为(2881.67±15.37)元,对照组为(3571.19±16.27)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1例变态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1/25),纠纷事件发生率为0.00%;对照组发生2例变态反应、4例中毒性反应、2例中毒性休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0%(8/25),纠纷事件发生率为24.00%(6/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纠纷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6.00%(24/25]高于对照组[68.0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药治疗过程中行临床中药师指导可有效降低治疗费用,减少不良反应及纠纷事件发生,提高满意度.

    作者:赵玉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在长征人民医院内科就诊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予以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E/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龚新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成骨不全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 ,OI)又称脆骨症,是一组以骨骼脆性增加及胶原代谢紊乱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 1788年Ekman首次报道此病,称其为先天性骨软化症;1844年Vrolik从病理学角度将其命名为成骨不全症[1]. 其病变不仅限于骨骼,还常累及眼、耳、皮肤、牙齿等其他结缔组织,通常以多发性骨折、蓝巩膜、牙齿发育不良、头面部畸形、听力损失、关节松弛和皮肤异常等为特点,具有遗传异质性[2]. 本文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O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分析该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特点.

    作者:张鹏燕;许莉军;李珊;郑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早期人工气道护理在急诊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人工气道护理对急诊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窒息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呼吸道护理,于对照组基础上对观察组实施早期人工气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气道阻塞窒息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气道阻塞窒息率、肺部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人工气道护理可降低急诊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道阻塞窒息率及肺部感染率,值得推广.

    作者:高献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某三甲中医院门诊患者HBV血清标志物表达模式分析

    目的 研究中医门诊患者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及其血清标志物,观察分析有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的血清标志物阳性表达模式规律,为HBV临床检测策略的合理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平顶山市中医医院进行乙型肝炎临床检查的7010例门诊患者,检测标本中HBV的5种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发现11种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模式:其阳性模式及组合较多的分别为HBsAb(58.37%)、HBsAg+HBeAb+HBcAb(3.92%)、HBsAb+HBeAb+HBcAb(2.07%)及HBsAg+HBeAg+HBcAb(1.54%).其中HBsAg阳性模式有5种,HBsAg总阳性率为7.40%,单独HBsAb阳性率为58.37%.有隐匿性HBV感染风险的HBsAg阴性且HBcAb阳性的占2.87%.HBsAg阳性患者主要分布在21~60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患者男女占比比较(3.72%比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中医院门诊人群HBV的感染主要分布在21~60岁.应重视HBV隐匿性感染患者,采用具有更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方法进行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更有力的证据,对阻断HBV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胜国;许东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miRNA基因在骨肉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差异表达

    目的 研究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基因在骨肉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差异表达.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肉瘤患者,同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肿瘤组织及对照组相应部位组织,利用miRNA基因芯片对其进行分析,观察miRNA在外周血及骨肉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结果 筛查出骨肉瘤肿瘤组织中相关异常表达基因270个,上调miRNA基因15个,下调miRNA基因255个.上调及下调倍数大于2.5的miRNA 19个,上调大于2.5倍的miRNA基因8个:miR-21、miR-451、miR-218、miR-18a、miR-148a、miR-198、miR-195、miR-497.下调大于2.5倍11个:miR-29、miR-223、miR-183、miR-31、miR-654、miR-495、miR-493、miR-410、miR-409-5p、miR-409-3p、miR-382.外周血中异常表达基因178个,上调19个,下调159个.上调及下调倍数大于2.5的miRNA 21个,上调大于2.5倍的miRNA基因12个:miR-21、miR-451、miR-199a、miR-18a、miR-18b、miR-148a、miR-195、miR-497、miR-130b、miR-182、miR-374a、miR-301b.下调大于2.5倍的有9个:miR-29、miR-223、miR-410、miR-133b、miR-31、miR-206、miR-144、miR-493、miR-142-3p.两组结果有较高的重合性.其中表达特异性明显的是miR-21(上调),miR-29(下调).结论 骨肉瘤肿瘤组织与外周血在miRNA表达上存在一定程度相关性和一致性,其中miR-21和miR-29特异性明显,并预测其作为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

    作者:马草源;镐英杰;刘亚伟;王正义;于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分级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分级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CHB患者,根据年龄≥40岁或年龄<40岁、ALT≥80 IU/L或ALT<80 IU/L、HBV-DNA≥107拷贝/ml或HBV-DNA<107拷贝/ml、HBeAg阳性或阴性各分两组,分别对比分析两组间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年龄大小与不同ALT水平两方面,两组间肝组织纤维化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炎症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的HBV-DNA水平与HBeAg阳性与否两方面,两组间肝组织纤维化分期与炎症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HB患者中,年龄与血清ALT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胡春玲;王佳;顾心雨;武淑环;余祖江;李志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肝素结合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脓毒症中的作用

    脓毒症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发病率的增加,成为危重症医学科面临的巨大挑战,存在着严重的短期和长期影响[1] ,因此,对潜在患者的早期识别至关重要[2]. 该类患者初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有20%~30%的重度脓毒症患者入院时并没有表现出器官功能障碍的症状,在急诊室处理后24 h内发展为重度脓毒症[3] ,导致延迟诊断和治疗,从而提出了对早期诊断脓毒症的生物标志物的需求.

    作者:訾亚楠;许爱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双黄连注射液侧穹窿封闭联合输卵管扩通术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双黄连注射液侧穹窿封闭联合输卵管扩通术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的效果.方法 选择济源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输卵管炎性阻塞患者104例,将其按治疗方法分为A、B、C组.A组采用双黄连注射液侧穹窿封闭联合输卵管扩通术,B组采用双黄连注射液侧穹窿封闭,C组采用输卵管扩通术.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4.4%,B组为74.3%,C组为72.7%.A组总有效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侧穹窿封闭联合输卵管扩通术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禺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评估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率异常的60例患者病例资料,后经冠状动脉造影与动态心电图进一步检查,发现≥1支主要冠状动脉分支狭窄患者为观察组,未见冠状动脉明显狭窄患者为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结果与ST段下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次数、心肌缺血总负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T段下移发生率为70.00%(21/30),对照组ST段下移发生率为26.67%(8/30),观察组ST段下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9,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心电图特征,利于提高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郭源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厄贝沙坦联合尼群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尼群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6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尼群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尼群地平治疗,均治疗1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低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与尼群地平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王浩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其临床症状、手术指征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前及术后3个月测定促卵泡生成素(FSH)及雌二醇(E2)水平.记录两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FSH、E2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13.86±2.67)h,首次排便时间为(25.16±2.32)h,住院时间为(8.56±2.14)d;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11.59±3.97)h,首次排便时间为(22.79±2.81)h,住院时间为(7.18±1.20)d.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恢复快,对卵巢功能影响小,根据患者情况可优先考虑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

    作者:金惠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变更交谈方式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老年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变更交谈方式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三门峡市直机关医院收治的92例COPD老年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变更交谈方式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症状(SCL-90)、生活质量(SF-36)及遵医行为.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COPD老年患者变更交谈方式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杨丽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效果

    目的 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南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B组和A组,各50例.给予A组患者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给予B组患者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HAMD、HAMA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TE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患者,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贺国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