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文关怀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陈鲁玉;李艳鑫;赵丽姣;王金菊

关键词:脊柱结核, 护理质量, 心理状态, 人文关怀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8例脊柱结核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及病室管理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及病室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评估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率异常的60例患者病例资料,后经冠状动脉造影与动态心电图进一步检查,发现≥1支主要冠状动脉分支狭窄患者为观察组,未见冠状动脉明显狭窄患者为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结果与ST段下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次数、心肌缺血总负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T段下移发生率为70.00%(21/30),对照组ST段下移发生率为26.67%(8/30),观察组ST段下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9,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心电图特征,利于提高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郭源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宫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宫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35例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发生4例腹胀、5例腹痛,6例阴道出血,3例子宫穿孔,5例感染,2例水中毒,3例发热,4例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46.38%(32/69);观察组术后发生2例腹胀,2例阴道出血,1例感染,1例发热,并发症发生率为9.09%(6/6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对减少宫腔镜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圣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房颤患者PCI术后双抗联合达比加群与华法林抗凝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房颤患者PCI术后双抗联合达比加群与华法林的抗凝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70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低分子肝素连续抗凝治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美托洛尔控制房颤心室率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加用华法林,观察组患者术后加用达比加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治疗后体循环栓塞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6个月P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TT、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为5.71%(2/35),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7.14%(6/35);观察组治疗后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为2.86%(1/35),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86%(1/35).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颤患者PCI术后使用双抗联合达比加群抗凝效果更佳,可降低术后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甘亚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腹斜切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疼痛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刘军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性口腔护理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综合性口腔护理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接受综合性口腔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连续护理5 d,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愈合时间、正常进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口腔愈合时间[(3.7±0.8)d]短于对照组[(6.4±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常进食率[97.2%(35/36)]、护理满意度[94.4%(34/36)]均高于对照组[69.4%(25/36)和75.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综合性口腔护理应用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护理中,可缩短患者口腔愈合时间,促进其恢复正常进食,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党楠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芎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及血清PAC-1、CD62 p水平变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芎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及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2017年5—10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芎颗粒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比较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PAC-1、CD62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AC-1、CD62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芎颗粒可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心电图,降低血清血小板活化标记物PAC-1、CD62p水平.

    作者:姚昂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变更交谈方式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老年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变更交谈方式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三门峡市直机关医院收治的92例COPD老年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变更交谈方式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症状(SCL-90)、生活质量(SF-36)及遵医行为.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COPD老年患者变更交谈方式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杨丽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妊娠高血压合并脑出血24例分析

    目的 总结妊娠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0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4例妊娠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妊娠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经积极控制子痫抽搐、止血、降颅压等保守治疗基础上及时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24例婴儿均存活.1例产妇因脑出血量大,治疗无效死亡;23例中22例同时行外科手术清除血肿,1例接受保守治疗.结论 正常的围生期保健,及时诊断妊娠高血压并积极治疗,发现可疑病例及早明确诊断后适时终止妊娠,积极治疗并发疾病,可降低孕妇及胎儿病死率.

    作者:苗喜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PICC带管出院患者自我维护时消毒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PICC置管后化疗间隙期带管出院的患者自我维护时的消毒现状,以期为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56例PICC置管后化疗间隙期带管出院的患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分析其自我维护时的消毒现状.结果 PICC置管后化疗间隙期带管出院的356例患者,73.71%的患者消毒剂种类采用质量浓度为75%的酒精;43.14%的患者穿刺点皮肤消毒顺序为从内到外螺旋状擦拭;52.00%的患者穿刺点皮肤消毒范围为直径约10 cm;37.71%的患者维护前从来不洗手;48.86%的患者皮肤、可来福接头消毒2遍;35.71%的患者待消毒液自然晾干后贴敷贴、冲管;32.29%的患者消毒液瓶盖开启后瓶盖口向下;67.14%的患者消毒液启用后的使用时间为没有时间限制用完为止;50.86%的患者消毒棉签取出后1个棉签用1次;71.71%的患者棉签开启后的使用时间为没有时间限制用完为止;49.14%的患者消毒物品的来源为药店;61.14%的患者PICC维护时间为1周.结论 应当加强化疗间隙期带管出院的患者消毒知识健康教育,以规范其消毒行为,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白献红;高艳玲;姜静;祁永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负压引流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及皮下积液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负压引流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及皮下积液发生率的影响,为颅脑手术术后选择合适的引流装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8月新疆哈密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拟行颅脑手术的228例患者,按术后引流装置分为观察组(124例)和对照组(104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百多安负压引流管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压不闭引流管外接一次性引流袋引流.对比两组患者的颅内感染及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颅内感染发生率[2.42%(3/124)]低于对照组[7.69%(8/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下积液发生率[0.81%(1/124)]低于对照组[6.73%(7/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后采用负压引流可降低颅内感染及皮下积液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道清;高晓玲;党容伦;栗超跃;甘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术前放疗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放疗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普通外科收治的122例男性直肠癌患者,其中放疗组45例,对照组7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分期、手术方式、肿瘤部位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随访患者的排尿功能及性功能情况.应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术式、肿瘤部位以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术中出血量(180 ml)大于对照组(12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3患者中,放疗组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4患者中,放疗组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放疗会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的排尿功能和性功能,但对术前分期为T4的患者可能有益.

    作者:李全伟;姬社青;陈小兵;张斌;马飞;马奇;花亚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比较研究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商丘市立医院传染病科收治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阿德福韦酯治疗,予以观察组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TB、PT水平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比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疾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并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李娟;邢秀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术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STBI患者74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KPS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KPS及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STBI术后偏瘫患者优质护理,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朱小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组织学与细胞学在超声支气管镜诊断肺门及纵膈恶性病变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经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细胞学制片、组织病理学(HP)在诊断肺门及纵膈恶性病变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BUS-TNBA检查并经确诊的504例纵膈或肺门恶性病变的患者,统计比较传统细胞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LCT)涂片、HP诊断肺门及纵膈恶性病变的阳性率.结果 传统细胞学涂片、LCT涂片、HP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5.79%(382/504)、88.10%(444/504)及93.65%(472/504);HP诊断阳性率高于LCT涂片,且LCT涂片高于传统细胞学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肺门及纵膈恶性病变诊断中,LCT涂片标本易获得、诊断阳性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小倩;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某三甲中医院门诊患者HBV血清标志物表达模式分析

    目的 研究中医门诊患者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及其血清标志物,观察分析有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的血清标志物阳性表达模式规律,为HBV临床检测策略的合理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平顶山市中医医院进行乙型肝炎临床检查的7010例门诊患者,检测标本中HBV的5种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发现11种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模式:其阳性模式及组合较多的分别为HBsAb(58.37%)、HBsAg+HBeAb+HBcAb(3.92%)、HBsAb+HBeAb+HBcAb(2.07%)及HBsAg+HBeAg+HBcAb(1.54%).其中HBsAg阳性模式有5种,HBsAg总阳性率为7.40%,单独HBsAb阳性率为58.37%.有隐匿性HBV感染风险的HBsAg阴性且HBcAb阳性的占2.87%.HBsAg阳性患者主要分布在21~60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患者男女占比比较(3.72%比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中医院门诊人群HBV的感染主要分布在21~60岁.应重视HBV隐匿性感染患者,采用具有更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方法进行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更有力的证据,对阻断HBV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胜国;许东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对甲状腺激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状腺腺瘤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甲状腺激素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5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甲状腺激素与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瘢痕长度、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TSH、T3、T4与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腺瘤中采用小切口手术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减轻机体损伤程度,促进患者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焦宇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2例支原体肺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阿奇霉素和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热退时间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转归.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ALT、AST、ESR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出现1例散在皮疹,经对症处理症状缓解.结论 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改善肝功能及降低炎症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小霞;张曼;储卫红;彭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儿童嗜酸性膀胱炎11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嗜酸性膀胱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例嗜酸性膀胱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1例患儿均通过膀胱病理活检诊断为嗜酸性膀胱炎,其中经膀胱镜活检诊断5例,经超声/CT引导下膀胱全层活检诊断6例.所有患儿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保守治疗,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明显减轻,其中1例患儿院外出现激素相关副作用,停用泼尼松片改单用抗组胺药,副作用逐渐消失,未见复发;随访1个月~5 a,3例复发(均有明确过敏原),复发率为27.3%,再次药物治疗及脱离过敏原治疗症状缓解.结论 超声引导下膀胱全层活检可作为膀胱镜活检的重要补充/替代;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嗜酸性膀胱炎易复发,尤其是有明确过敏原的患儿,该病可能是一种变态反应疾病,随访和预防十分必要.

    作者:苏萌;王磊;崔西春;张大;杨合英;王家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8例脊柱结核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及病室管理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及病室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鲁玉;李艳鑫;赵丽姣;王金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依达拉奉联合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长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8、IL-10、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依达拉奉与rt-PA静脉溶栓联合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晓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